發表於2025-05-09
柏拉圖( 約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臘哲學傢,也是西方文化中最偉大的思想傢和哲學傢之一。
譯者:王太慶,著名翻譯傢。
柏拉圖對話著作中的兩篇,《卡爾彌德篇》所討論的主題是“節製”(sophrosyne)。 《枚農篇》的對話人物是蘇格拉底和枚農,討論的主題是“美德是否可教” 。蘇格拉底認為必先清楚“美德是什麼”纔能確定地迴答與美德相關的其它問題。
卡爾彌德篇 枚農篇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卡爾彌德篇 枚農篇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明智毫無益處。
評分 評分##書中蘇格拉底在進行Q&A對談時,習慣把“對關鍵詞的定義”作為切入點來展開詢問,並通過問答來讓對方將最初對於關鍵詞的模糊感受轉變成相對清晰的描述。這是值得參考的解惑方式,提問者很多時候並不是想尋求預期之外的答案,而是希望能有人幫著自己梳理內心的直覺,希望能和他人一起把自己蕪雜的情緒整閤成語言。正如蘇格拉底在《枚農篇》中說的:“鑽研和學習無非就是迴憶。”“……那些真實的見解應該都在他心中,由於提問把它們喚醒瞭,它們就變成瞭知識。”
評分 評分##《卡爾彌德篇》論明智,結構和《泰阿泰德》類似,都保留瞭開放式的結局(沒證齣來)。第一個失敗的論證包含瞭關於速度的倫理學;第二個失敗的論證接續瞭《理想國》對“正義就是做自己的事”的探討,從而延伸到“工作”與“製造”的劃分(阿倫特的定義與之不同)。第三個論證和《泰阿泰德》的論證方式一緻。《枚農篇》(即《美諾篇》)以相論的邏輯論美德,也接續瞭《卡爾彌德》最後一個論證中隱含的認識論,將之延伸到“真意見”與“知識”的關係。美德若非一種知識,則是“真意見”。本篇,柏拉圖依舊沒有解決真意見與知識之間的斷裂。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卡爾彌德篇 枚農篇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