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便于读者阅读,我们此次出版《四书章句集注》,不仅原文经过精心校理,堪称“善本”,而且对版式作了重新设计,使之更加醒目、美观。同时,我们还将著名学者金良年先生对“四书”原文所作的翻译,用蓝色字体附在一旁,以帮助读者理解。
内容简介
“四书”是儒家的四部经典,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论语》、《孟子》是后人编撰的关于孔子、孟子言行的记录,《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理学家极为重视这四部经典,纷纷对其进行注释讲解,其中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为著名。朱熹此书去取诸家之说,推敲注释文字,倾注了其大半生的心血。宋代以后,《四书章句集注》被列为钦定的教科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读本,与“五经”具有同等的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朱熹,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遡翁等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历秘书郎,直秘阁,知漳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提举南京鸿庆宫。韩侂胄专政时,行伪学党禁,落职罢祠。生平主要从事著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楚辞集注》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卒后,有宋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
目录
大学章句
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
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
论语集注
读论语孟子法
论语序说
卷第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卷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卷第三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卷第四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卷第五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卷第六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卷第七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卷第八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卷第九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卷第十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孟子集注
孟子序说
卷第一
梁惠王章句上
卷第二
梁惠王章句下
卷第三
公孙丑章句上
卷第四
公孙丑章句下
卷第五
滕文公章句上
卷第六
滕文公章句下
卷第七
离娄章句上
卷第八
离娄章句下
卷第九
万章章句上
卷第十
万章章句下
卷第十一
告子章句上
卷第十二
告子章句下
卷第十三
尽心章句上
卷第十四
尽心章句下
精彩书摘
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出任令尹没有喜悦的神色,三次免职没有恼怒的神色,过去令尹任内的政措必定告诉新任令尹,怎么样啊?”孔子说:“忠诚。”子张说:“仁吗?”孔子说:“还没有达到知,怎么称得上仁呢?”子张说:“崔杼谋害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十乘马车,放弃了它们离开齐国,来到他国,说‘如同我国的大夫崔杼’,就离开了;来到另一个国家,又说‘如同我国的大夫崔杼!,就离开了,怎么样啊?”孔子说:“清白。”子张说:“仁吗?”孔子说:“还没有达到知,怎么称得上仁呢?”
②乘,去声。崔子,齐大夫,名杼。齐君,庄公,名光。陈文子,亦齐大夫,名须无。十乘,四十匹也。违,去也。文子洁身去乱,可谓清矣。然未知其心果见义理之当然,而能脱然无所累乎?抑不得已于利害之私,而犹未免于怨悔也。故孔子特许其清,而不许其仁。愚闻之师曰:“当理而无私心,则仁矣。”今以是而观二子之事,虽其制行之高若不可及,然皆未有以见其必当于理而真无私心也。子张未识仁体,而悦于苟难,遂以小者信其大者,夫子之不许也宜哉。读者于此,更以上章不知其仁、后篇仁则吾不知之语并与三仁、夷、齐之事观之,则彼此交尽,而仁之为义可识矣。今以它书考之,子文之相楚,所谋者无非僭王猾夏之事。文子之仕齐,既失正君讨贼之义,又不数岁而复反于齐焉,则其不仁亦可见矣。
①三,去声。季文子,鲁大夫,名行父。每事必;思而后行,若使晋而求遭丧之礼以行,亦其一事也。斯,语词。程子曰:“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吾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愚按:季文子虑事如此,可谓详审,而宜无过举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讨,反为之使齐而纳赂焉,岂非程子所谓私意起而反惑之验与?是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前言/序言
四书章句集注(上下)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