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叫《道德經》、《道德真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傢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鞦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傢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國中期思想傢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所著。書分內、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戰國中晚期逐步流傳、揉雜、附益,至西漢大緻成形,然而當時流傳版本,今已失傳。目前所傳三十三篇,已經郭象整理,篇目章節與漢代亦有不同。內篇大體可代錶戰國時期莊子思想核心,而外、雜篇發展則縱橫百餘年,參雜黃老、莊子後學形成復雜的體係。
老子
上篇(1-37章)
下篇(38-81章)
莊子
內篇
逍遙遊第*
齊物論第二
養生主第三
人間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師第六
應帝王第七
外篇
駢拇第八
馬蹄第九
勝篋第十
在宥第十一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運第十四
刻意第十五
繕性第十六
鞦水第十七
至樂第十八
達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遊第二十二
雜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無鬼第二十四
則陽第二十五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讓王第二十八
盜蹠第二十九
說劍第三十
漁父第三十一
列禦寇第三十二
天下第三十三
我原本收藏過好幾本不同版本的《老子》和《莊子》,但說實話,很多版本要麼注釋過於學術化,生硬地解釋字詞,缺乏對意境的引導;要麼就是譯文過於白話,失去瞭原文那種韻味和張力。這套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它的注釋既能精準地解釋難點,又不至於喧賓奪主,而譯文則是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力求傳達齣道傢思想的超然與灑脫。特彆是雙色印刷的運用,使得原文和譯文、注釋之間界限分明,閱讀起來毫不費力。我特彆喜歡它對“無為”和“逍遙”的闡釋,不再是僵硬的教條,而是如同春風化雨般滲透人心。對於想要深入瞭解道傢精髓,但又苦於文言功底不足的朋友來說,這套書無疑是市場上最值得入手的“導航儀”。四冊的體量也保證瞭內容上的完整性,讓人可以係統地領略道傢思想的博大精深。
評分對於我這種喜歡收藏實體書的人來說,書籍的“形”和“質”與“文”同等重要。這套《老子 莊子 道德經文白對照》的綫裝設計,簡直是把傳統審美發揮到瞭極緻。每一冊都像一本精心製作的古籍,拿在手上沉甸甸的,那棉綫裝訂的細密和古樸感,是那種批量印刷的平裝書完全無法比擬的。在如今電子閱讀盛行的時代,能夠擁有一套如此用心的實體書,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我甚至有點捨不得隨便翻閱,每次拿起都像是在進行一個莊重的儀式。更難得的是,雖然是傳統裝幀,但它的印刷質量和紙張選擇都非常考究,保證瞭長時間閱讀的舒適度,不會因為追求復古而犧牲實用性。這套書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可以世代傳承的閱讀收藏品。
評分這套書的齣版,可以說是在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方麵做瞭一件非常“道”的事情——順應自然,返璞歸真。它沒有過度地現代化、碎片化這些深刻的經典,而是選擇用最尊重傳統的方式——綫裝、竪排、文白對照——來呈現。這份堅持非常難得。我尤其欣賞它在保持古籍風貌的同時,融入瞭現代的印刷技術,使得內容清晰、易於辨識,做到瞭“古為今用”的典範。對於想要將這些經典作為傳傢之寶收藏起來,或者希望送給對國學有興趣的年輕人的朋友來說,這套書的品相和內涵都是絕佳的選擇。它不是快餐式的閱讀材料,而是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的智慧之源。每一次翻閱,都仿佛被那份淡泊與自由的精神所洗滌,讓人對當下的喧囂有瞭一層超脫的視角。
評分我通常閱讀哲學經典時,習慣於在不同版本的譯文之間來迴比對,以期捕捉到最貼近原意的錶達。但這套書的設計理念似乎已經預料到瞭讀者的這種需求,它將文、白、注、圖並置,形成瞭一個自洽的閱讀係統。舉個例子,當讀到《莊子》中那些天馬行空的寓言時,雙色插圖能立刻將那種意境具象化,幫助我的想象力不至於跑偏;而旁邊的詳細注釋又能及時糾正我可能産生的時代誤解。這種沉浸式的對照閱讀體驗,極大地提升瞭閱讀效率和理解深度。我不再需要頻繁地在書本和字典、注釋本之間切換,所有的關鍵信息都在觸手可及的地方。這對於初學者建立對道傢思想的整體框架非常有幫助,也讓資深愛好者能從中找到新的體悟角度。
評分這套《老子 莊子 道德經文白對照 雙色插圖版 注釋 譯文 全套共4冊 綫裝書籍 簡體竪排》簡直是古籍愛好者的福音啊!我最近沉迷於中國傳統哲學,尤其對道傢思想情有獨鍾。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的裝幀吸引住瞭,綫裝的書籍,滿滿的復古韻味,拿在手裏感覺就像捧著一件藝術品。而且還是雙色插圖版,這對於理解那些深奧的文言文簡直是太友好瞭。很多道傢經典晦澀難懂,如果沒有好的注釋和譯文輔助,很容易讀著讀著就迷失在字句之中瞭。這套書的排版非常清晰,簡體竪排對我這種習慣傳統閱讀方式的人來說,閱讀體驗極佳。光是看著那精美的插圖,就能感受到古人對自然、對宇宙的獨特理解,一下子拉近瞭與先哲的距離。翻開第一冊,那種墨香和紙張的觸感,讓人心神寜靜,很適閤在夜深人靜時,泡上一杯清茶,慢慢品讀,享受這份穿越時空的對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