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上装篇-女装工业制板思路.方法与过程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
| 作者:赵耀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49.80 | 页数:292 | 印次: 1 |
| ISBN号:9787115408525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内容提要本书由一线板师总结近30年制板经验而成,详细讲解了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的服装制板方法,既有立体裁剪的直观性,又有平面制板的快捷性。
全书共分6章,第1章讲解了服装制板的基础知识;第2~4章直观地告诉读者女装上衣各部位的制图原理和变化:第5章将前面讲解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展示了各种款式的服装制板的实例;第6章讲解扒板的方法。全书条理清晰,从易到难地对女装制板技术进行了讲解。
赵耀2014年至今任北京市羽人服装公司技术部主管2006~2014年任北京市森春服装公司技术部板师2009年加入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委员会2004~2005年任浙江省海宁市捷迪亚服装公司技术音IL:E管2000~2003年任山东省潍坊市美博雅服装公司技术部经理1988~1999年任辽宁省鞍山市彩蕾风雨衣公司技术室板师制板课程视频httD://www.chuanke.cOmis3082751.htmIhttD://i.youku.COm/fuzhangzhjban
对于《上装篇-女装工业制板思路.方法与过程》这样的书名,我首先想到的是它所代表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作为一名对服装工艺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深知制板是服装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连接着设计与成品。这本书的“思路”部分,我特别期待它能揭示不同女装上装款式背后的设计逻辑和结构原理。例如,一件飘逸的雪纺衬衫和一件硬朗的牛仔外套,它们的制板方式必定大相径庭。书中有否会深入分析不同廓形(如A字、H字、X字型)的形成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版型设计来达到特定的视觉效果?而“方法与过程”部分,则更像是一份详尽的“操作手册”。我希望能看到作者提供清晰、易懂的步骤,详细讲解如何进行人体测量、如何绘制基础纸样、如何进行分割与省道处理,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面料特性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解决常见制板难题的案例分析,或者一些关于工业化生产流程中版型优化的小窍门,那对提高制板效率和质量将大有裨益。总之,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真正具备实践价值的女装上装制板知识体系。
评分《上装篇-女装工业制板思路.方法与过程》这个书名,对我这样一个长期在服装设计领域摸爬滚打的人来说,充满了诱惑力。我们都知道,一个优秀的设计,最终还需要一个精准、科学的版型来实现。制版师的功力,直接决定了成衣的品质。这本书的“思路”二字,让我好奇它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版型背后的逻辑,比如为什么某些廓形会显得更时尚,为什么某些剪裁能更好地修饰身材。它是否会解析一些经典款式的制板奥秘,例如一件完美的西装外套,其肩部、腰部、袖子的弧度是如何精确计算出来的?“方法与过程”则更像是进入了“手术室”,我期待看到的是详尽的操作指南,从最基础的测量、画样,到复杂的立体裁剪技巧,再到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结构和细节。如果书中还能涵盖一些关于打版软件的应用,或者与数字化制板的结合,那就更具前瞻性了。总之,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成熟、完整的制板体系,并且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从概念到实体的完整认知,那它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专业书籍。
评分我一直觉得,女装上装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多变的设计和对穿着者身形的修饰作用。这本书的书名《上装篇-女装工业制板思路.方法与过程》恰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对于服装“灵魂”的探寻。制板,在我看来,就是将服装设计师天马行空的创意,转化为可以被实体缝制的蓝图。这本书如果能真正做到“思路.方法与过程”的详尽阐述,那将是多么宝贵的学习资源!我尤其关心它在“思路”部分会如何引导读者去理解不同款式的服装结构特点,比如一件飘逸的连衣裙和一件硬挺的西装外套,它们的制板逻辑肯定截然不同。是否会讲解一些经典的版型结构,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经典版型进行变化设计?更重要的是,“方法与过程”这部分,我希望它能非常具体,像是手把手教学一样,展示如何测量、如何放样、如何进行修正。有没有针对不同体型(比如娇小、丰满、梨形身材等)的版型调整技巧?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常见问题的诊断和解决方案,比如肩部堆积、腰部不合身等等?这对于正在学习制板或者希望提升制板技能的从业者来说,绝对是“干货”中的“干货”。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上装篇-女装工业制板思路.方法与过程》一看就不是那种随便翻翻就能懂的书,它瞄准的是专业领域,而且是女装制板这个细分领域。我作为一个对服装制作稍有了解的读者,特别好奇它到底会怎么去“拆解”女装上装的制板过程。要知道,一件看起来简单的T恤,背后可能就隐藏着复杂的肩省、袖窿弧度设计;而一件剪裁精良的衬衫,其领型、门襟、袖口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制板师的功力。我最期待的是书中能否像庖丁解牛一样,将复杂的结构化繁为简,用清晰的逻辑和步骤来展现制板的“思路”。是不是会从最基础的省道、分割线处理开始,逐步深入到各种廓形、特殊面料的处理,甚至是不同风格(比如休闲、商务、晚宴)的上装在制板上的差异和侧重点。而且“工业制板”这个词也暗示了它会更注重实操性和效率,可能还会涉及一些数字化制板的技巧,或者至少是在传统制板基础上如何更好地与现代生产线对接。总之,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承诺提供的是一套系统性的、可操作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技巧分享。
评分看到《上装篇-女装工业制板思路.方法与过程》这个书名,我首先联想到的是它可能解决我在服装制板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很多时候,理论知识我们都能找到,但真正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尤其是在面对不同材质、不同设计要求时,就显得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工业制板”四个字,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更贴近实际生产需求。我希望它能够深入剖析一些核心的制板原理,比如如何在保证服装美观的同时,兼顾穿着的舒适度和生产的便利性。有没有提到一些常见的工业制板的“坑”,以及如何规避这些“坑”?比如,在进行大量生产前,如何进行有效的样板制作和修改,以减少浪费。而且,对于女装上装来说,面料的选择和版型的配合至关重要。这本书会不会对不同面料(如弹力面料、硬挺面料、垂坠面料)的制板特性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制板建议?我更期待的是,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学习框架,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女装上装制板的精髓,而不是零散地学习一些孤立的技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