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格言,具有言簡意賅、朗朗上口、便於傳誦的特點。我國的古典文獻極為豐富,其中有許多格言堪稱中華文明的結晶,也是中華美德薪火相傳的特有方式。《中華傳統美德格言》按照少而精的原則,把那些較為通俗、易懂、易記,具有世代傳承價值的格言,分“成年本”和“少年本”編匯成冊,以求在全國人民特彆是中小學生當中廣為傳誦,這對於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工作。
內頁插圖
目錄
愛國
明誌
持節
自強
誠信
知恥
改過
厚仁
貴和
敦親
重義
尚勇
好學
審勢
求新
勤儉
奉公
務實
精彩書摘
朝聞首,夕咒可矣。
【齣處】《論語·裏仁》。
【大意】如果早晨能夠得知真理,那麼,即使在晚上死去也沒有遺憾瞭。
【提示】孔子在這裏所講的“道”是指為人處世的道理或原則,包括仁愛、忠恕、寬和、誠信等倫理生活的方方麵麵。“朝聞道,夕死可矣”用極端的話語,錶明瞭追求真理的心態。我們今天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大原則,應當比兩韆多年前的孔子時代廣博得多。一個人的一生,總應有正確的行為準則,對宇宙人生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有道與無道,是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標準。
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是與議也。
【齣處】《論語·裏仁》。
【大意】一個讀書人既然有誌於追求真理,但卻對穿不好吃不好感到羞恥,這樣的人不足以與他商議大事。
【提示】古人有“安貧樂道”的說法,就是把精神的、理想的追求看得比物質追求更重要。孔子曾發齣“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等慨嘆,強調的是同一個意思。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顔淵就是一個安貧好學的人。孔子經常誇他用一個筐盛飯、一個瓢喝水,住在簡陋的破屋裏,卻一直不改他求學的執著、讀書的快樂。最後,顔淵成為孔子最優秀的學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運。
【齣處】《論語·泰伯》。
【大意】讀書人不可以不剛強堅毅,因為他們責任重大而路程遙遠。
【提示】這句話是孔子的學生曾參說的。對此,他解釋為:“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意思是說,以實現仁德於天下為己任,這個責任不是很重大嗎?奮鬥到死纔停止,這個曆程不是很遙遠嗎?曾參在孔子的弟子中一嚮被認為是性情溫和的人,可是這幾句話卻擲地有聲,錶現瞭對道德的自信和對人格理想的執著追求。
誌不強者智不達。
【齣處】《墨子·修身》。
【大意】誌嚮不堅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提示】許多有大成就的人,都是意誌、天纔與勤奮的結閤。我國古代的數學傢祖衝之,在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之前,曾花費瞭超齣常人的艱苦勞動,利用前人的割圓術,“割瞭又割”,反復用加、減、乘、除、開方等方法進行運算,算到圓內接正12288和24576邊形時,纔算齣圓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沒有堅強不屈的意誌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也就沒有超人的智慧。
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齣處】《史記·陳涉世傢》。
【大意】燕雀怎麼會知道鴻鵠的誌嚮呢!
【提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涉年輕時曾給彆人耕地。一次,他走到田埂上休息,對同伴說:“我們當中如果有人富貴瞭,可不能忘掉彆人。”一人卻笑話他說:“你給人傢當雇農,怎麼會富貴呢?”於是,陳涉長嘆道:“唉,燕雀怎麼會知道鴻鵠的誌嚮呢!”後來,人們常把那些沒有理想、鼠目寸光的人比喻為低飛的燕雀,把那些胸懷大誌的人比喻為高飛的鴻鵠。
……
前言/序言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