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

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Steven A.Haist,John B.Robbins,丁小强,王吉耀 著
图书标签:
  • 内科
  • 急诊
  • 医学
  • 临床
  • 手册
  • 指南
  • 第四版
  • 急救
  • 疾病
  • 诊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15056
版次:1
商品编码:10140882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9-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42
字数:79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内科急诊手册是一本简洁、实用的参考书,有助于多数常见内科问题的初步评估和治疗。本手册针对普通的或可能危及生命的医疗状况提供了简单实用的处理方法,对住院医师和医学院校本科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说是教科书与患者治疗之间的桥梁。与其他手册不同,内科值班手册不以疾病诊断为主线,而以存在的问题或主诉来安排全书内容。《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主要目的,不是提供全面的讨论,而是分析各个问题的最初评价和处理的主要要素,这对住院医师评价某一特定表现的患者能有所帮助。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急诊常见问题
1.急性腹痛
2.酸中毒
3.碱中毒
4.过敏反应
5.贫血
6.动脉导管问题
7.误吸
8.心动过缓
9.心肺骤停
10.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问题
11.胸痛
12.凝血性疾病
13.昏迷,急性意识状态改变
14.便秘
15.咳嗽
16震颠性谵妄(DTs):大量酒精戒断
17.腹泻
18.头晕
19.呼吸困难
20.排尿困难
21.跌倒
22.发热
23.HIV抗体阳性患者的发热
24.Foley导尿管问题
25.头痛
26.心脏杂音
27.呕血、黑便
28.便血
29.血尿
30.咯血
31.高钙血症
32.高血糖症
33.高钾血症
34.高钠血症
35.高血压
36.低钙血症
37.低血糖症
38.低钾血症
39.低镁血症
40.低钠血症
41.低磷血症
42.低血压(休克)
43.低体温
44.失眠
45.不规则脉搏
46.黄疸
47.关节肿胀
48.白细胞增多
49.自细胞减少
50.恶心、呕吐
51.少尿/无尿
52.药物过量
53.起搏器功能失常
54.疼痛治疗
55.红细胞增多症
56.瘙痒症
57.肺动脉导管问题
58.癫痫发作
59.晕厥
60.心动过速
61血小板减少
62.输血反应
63.喘息

第二章 实验室诊断

第三章 常用技术的操作步骤
1.动脉导管留置
2.动脉穿刺术
3.关节穿刺术(用于诊断与治疗)
4.膀胱导尿术
5.骨髓穿刺和活检
6.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7.气管插管
8.胃肠插管
9.静脉穿刺技术
10.腰椎穿刺术
11.腹腔穿刺术
12.肺动脉导管留置
13.皮肤活组织检查
14.胸腔穿刺术

第四章 液体和电解质
第五章 成分输血
第六章 通气管理
1机械通气指征和设置
2.常规参数调节
3.常见问题
3A.烦躁
3B.低氧血症
3C.高碳酸血症
3D.气道峰压高
4.脱机

第七章 治疗
附录

精彩书摘

  首先要了解清楚的问题
  A.碱中毒是什么原因?代谢性?呼吸性?抑或混合性?可以先看一下动脉血气分析的数据,其中PCO2的数值有助于判断碱血症的原因。如果PCO2的值大于40mmHg,提示碱血症的原发因素是代谢性碱中毒,且至少伴有部分呼吸代偿;如果PCO2的值小于40mmHg,提示碱血症的原发因素是呼吸性碱中毒,或混合性酸碱紊乱。大部分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尚标明碱剩余(BE)的数值,BE值有助于判断碱中毒的原因。如果BE是负值,提示碱中毒是呼吸性的;如果BE是正值,则碱中毒至少部分是由代谢性因素所致。需要注意的是,BE值是由pH值进一步推算所得,这种推算的前提条件是pH值和PCo2值均准确无误。
  B.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何?呼吸频率加快、发热、低血压或三者同时具备,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脓毒血症。呼吸性碱中毒常与脓毒血症有关,呼吸急促还提示患者可能有焦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C.目前患者在使用哪些药物?利尿剂可以引起收缩性碱中毒(血液浓缩所致),高营养液中的醋酸盐、制酸剂、外源性类固醇、大剂量青霉素或羧苄西林均可引起碱中毒。水杨酸盐及黄体酮过量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D.患者的胃管是否还在原来的位置?患者是否有呕吐症状?从胃液里丢失盐酸是代谢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
  E.患者是否有精神状态异常、癫痫发作、感觉异常、手足搐搦等病史?碱血症可以引起手足搐搦,如患者出现手足搐搦等症状,应立即处理。
  F.患者是否有心室异位心律?严重碱血症可以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且对常规药物治疗没有反应。
  G.患者是否有胸痛症状?严重的酸中毒可引起小动脉收缩,导致冠脉血流下降。心绞痛阈值下降。
  H.血碳酸氢盐浓度如何?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的酸碱紊乱状态,还必须行外周血电解质检查。血碳酸氢盐浓度低提示原发性呼吸性碱中毒,且至少有部分代谢代偿;血碳酸氢盐浓度高提示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或者混合性碱中毒。

前言/序言

  内科急诊手册是一本简洁、实用的参考书,有助于多数常见内科问题的初步评估和治疗。本手册针对普通的或可能危及生命的医疗状况提供了简单实用的处理方法,对住院医师和医学院校本科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说是教科书与患者治疗之间的桥梁。与其他手册不同,内科值班手册不以疾病诊断为主线,而以存在的问题或主诉来安排全书内容。本书的主要目的,不是提供全面的讨论,而是分析各个问题的最初评价和处理的主要要素,这对住院医师评价某一特定表现的患者能有所帮助。
  本手册中涉及的急诊案例都以单个病例来展开介绍,并罗列了临床医师接诊时要首先考虑的问题。鉴别诊断是基于有助于最终诊断的关键要素。临床资料汇总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有助于诊断的检查的要点。同时还包括某一特定诊断的治疗计划。治疗建议包括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但是要重点指出的是肝肾疾病和其他因素(如年龄)可显著影响药物的代谢。
  住院医师和医学院本科生通常对常用的药物、实验室检查、操作步骤以及适应证、禁忌证有疑问,本书在这些方面以及通气管理、成分输血都有涉及,是住院医师处理日常工作所遇问题时的参考书。全书内容突出了全面、新颖和实用的特点,适用于从事内科工作的医师、护士以及医学院在校生。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正是由于他们在繁忙工作中辛勤笔耕,不吝赐稿,才使本书顺利编排,付梓出版,谨此特表谢意。
  毋庸置疑,本书一定存在疏漏不妥之处,尚祈读者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改、完善。
《临床解剖学图谱(第3版)》 导言 《临床解剖学图谱(第3版)》是一部为医学专业人士、医学院学生以及对人体结构与功能有深入了解需求的读者精心打造的权威参考书籍。本书以其详尽的解剖学插图、清晰的文字描述以及丰富的临床相关性,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直观的学习和应用平台。与传统的解剖学教材不同,本书更加强调解剖结构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诊断和治疗的洞察力。 核心内容与特色 本书的结构围绕人体主要系统和区域展开,涵盖了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每个章节都力求做到: 精湛的解剖插图: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高质量、高分辨率的解剖学插图。这些插图由经验丰富的医学插画师绘制,力求在细节上做到精确,同时在整体上保持清晰的层次感和空间关系。无论是骨骼的标志性突起,肌肉的起止点,神经的走行路径,还是血管的相互分支,都得到了细致入微的呈现。插图的风格考虑到了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既有高度写实的彩色解剖图,也有便于理解的示意图,帮助读者从宏观到微观,从二维到三维地掌握解剖结构。 循序渐进的文字描述: 配套的文字描述简洁明了,避免了冗余的术语,而是以一种逻辑清晰、易于理解的方式介绍每个解剖结构。描述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命名和位置,更会阐述其形态特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在人体功能中的作用。对于重要的解剖标志,会特别进行强调。 丰富的临床关联: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其强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介绍每个解剖区域或结构时,都会适时地穿插相关的临床知识。例如,在讲解神经系统时,会提及特定神经的损伤可能导致的临床表现;在讨论骨骼系统时,会解释常见的骨折部位及其易发因素;在介绍血管系统时,会说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特定血管的关系。这些临床信息帮助读者理解“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这一核心理念,使学习过程更具目的性和实用性。 多角度的观察视角: 为了帮助读者建立立体的解剖观,本书提供了来自不同解剖层次和切面的插图,包括浅层、深层、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等。这种多角度的展示方式,克服了二维图像的局限性,让读者能够更真实地感知人体结构的立体感和空间分布。 现代成像技术的融合: 除了传统的解剖插图,本书还可能借鉴了现代医学成像技术(如CT、MRI)的原理,在一些关键区域展示相应的图像,帮助读者将教科书上的图谱与临床实际影像进行比对,进一步加深理解。 目标读者 医学院学生: 本书是医学院学生学习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外科学、内科学等课程的理想辅助教材。它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更深入地理解解剖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体现。 临床医生: 对于忙碌的临床医生而言,本书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参考工具,可以快速回顾和确认特定解剖结构的位置、走行以及其与临床病变的关联。尤其是在进行手术前、解读影像学报告或解释病情时,一本精准的解剖图谱至关重要。 康复治疗师、物理治疗师: 这些专业的从业者需要深入理解人体的运动解剖学,本书提供的详细肌肉、骨骼和神经解剖信息,对于他们的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医学研究人员: 在进行涉及人体结构的研究时,本书是宝贵的参考资料,能够帮助研究人员精确描述和定位研究对象。 阅读价值 《临床解剖学图谱(第3版)》不仅仅是一本解剖学的图文并茂的书籍,更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它鼓励读者主动思考,将抽象的解剖知识转化为具象的临床应用,从而提升诊断的精准度和治疗的安全性。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更自信、更深入地理解人体的奥秘,为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的更新版本意味着其内容紧跟最新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进展,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我深知一本优秀的急诊手册对于临床工作的重要性。而《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无疑是我的首选。《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条理性和系统性,是我最看重的。它将内科急诊中纷繁复杂的疾病,按照逻辑顺序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归类。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每个疾病时,所提供的“多维度”分析。例如,在描述急性心力衰竭时,它不仅仅是分析了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等原因,更是从容量负荷过重、心律失常、瓣膜病变等多个角度,对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进行了阐述,并且提供了相应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疾病,做出更精准的判断。此外,《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实用性也让我赞不绝口,它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让我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评分

在我过去的临床生涯中,曾阅读过不少关于内科急诊的书籍,但《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前沿性,是我最欣赏的。它不仅仅是对现有知识的整理和罗列,更是在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一些复杂或少见急诊病例时,所提供的“思维进阶”式的内容。例如,在讲述重症感染的章节时,它不仅仅是描述了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更是深入探讨了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以及如何根据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个体化的抗感染方案。这种前瞻性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此外,《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严谨而又不失可读性,它用精准的医学术语,清晰地阐述了复杂的概念,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辅以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我经常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置身于一场精彩的医学辩论,从中汲取到无穷的智慧和灵感。

评分

一本厚重的书,封面设计简洁,却透着一股专业和严谨。翻开扉页,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仿佛看到了许多年在临床一线披星戴月的身影,也勾勒出无数生死攸关的瞬间。初次拿到《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我首先被它扎实的纸质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每一页都承载着信息量,字里行间透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学的执着。我是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医生,面对的急诊病例常常是千变万化,复杂多样的。很多时候,在信息不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需要迅速做出判断,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措施。这样的工作强度和压力,让我深知拥有一本可靠的参考书是多么重要。这本书从结构上来说,我认为是非常人性化的。它将内科的各个系统,从心血管到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再到肾脏、血液、感染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类。每一章节都力求详尽,却又条理清晰,让你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相关的知识点。我特别欣赏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更注重对急诊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某个疾病的章节中,它会详细阐述鉴别诊断的思路,强调需要警惕的“red flags”,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调整治疗策略。这种引导性的叙述方式,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学习的医生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帮助。我经常在值班的间隙,随意翻开某一页,就会被其中详实的临床案例分析和细致的鉴别要点所吸引。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最直接、最实用的方式,将多年的临床智慧浓缩其中。

评分

作为一名在急诊医学领域深耕多年的老兵,我见证了无数医学知识的更新迭代,也深知一本高质量的参考书对于临床工作的重要性。《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出现,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也为我的临床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全面性和权威性,是我最看重的。它涵盖了内科急诊领域几乎所有重要的疾病和紧急情况,并且对每一个疾病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疾病时,所强调的“思维导图”式的逻辑结构。例如,在处理呼吸衰竭的章节中,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病因,而是从通气/换气障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宽、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多个维度,对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进行了解析,并且提供了相应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这种系统性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疾病,做出更精准的判断。同时,《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更新速度也让我印象深刻,它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纳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指南,让我们的知识体系始终保持在最前沿。我常常会引用书中的一些最新数据和治疗理念,来指导我的临床工作,并且也经常向年轻的同事推荐这本书,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受益。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个在急诊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我一直认为,急诊医学的精髓在于“快”与“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最精准的判断,为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救治时机,这是对我们专业素养的极大考验。而《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恰恰在这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以一种非常直观且易于理解的方式,为我们梳理了内科急诊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编排上的逻辑性,它会根据不同系统进行划分,并且在每个系统中,又会进一步细分具体的疾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描述每一种疾病时,都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症状、体征和治疗方案,而是深入地剖析了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在急诊情况下,如何快速识别并处理这些疾病。它强调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并且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我们在紧张的时间内做出最明智的决策。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比较棘手的病例,患者表现出的症状比较模糊,很难一下子确定诊断。当时我手里就翻阅了这本书,书中的一个鉴别诊断列表,以及针对特定症状的细化分析,让我茅塞顿开,迅速找到了关键的线索,最终成功地为患者制定了有效的治疗方案。这本书的图文并茂,也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它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将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

评分

我是一名急诊科的带教老师,在指导年轻医生和规培生的过程中,我发现《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是一本极具价值的教学工具。这本书的全面性和通俗性,让它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每一个疾病时,所提供的“临床路径”式的指引。例如,在处理消化道出血的章节中,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病因,而是从患者的初步评估、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药物治疗、手术指征等多个环节,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且规范的诊疗流程。这种“路径式”的指导,能够帮助年轻医生快速掌握疾病的诊疗要点,并且避免出现遗漏和偏差。此外,《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图表和流程图设计也非常精巧,它将复杂的知识点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非常便于理解和记忆。我经常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引用这本书中的图表,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评分

我是一名内科住院医师,在急诊科轮转的这段日子里,这本书简直是我最忠实的“战友”。急诊科的工作节奏快、强度大,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如果没有一本得力的参考书,真的很难应对得过来。《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在内容上的丰富程度和实用性,让我感到非常惊叹。它就像一个“百科全书”,把内科急诊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其中。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疾病时,所提供的“速查表”式的总结。例如,在处理休克的章节中,它会列出不同类型休克的特点、鉴别要点和治疗原则,并且以表格的形式呈现,非常直观,方便我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查阅。而且,《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在图文并茂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它运用了大量的流程图、示意图和典型影像学图片,将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我经常在学习新疾病的时候,翻阅这本书,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快地掌握疾病的关键信息,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疾病的典型表现。这本书不仅帮助我提升了临床诊疗能力,更让我对急诊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

作为一名初入内科急诊领域的年轻医生,我对这本书的依赖程度几乎可以用“形影不离”来形容。我清楚地记得,刚开始接触急诊工作时,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病情,常常会感到手足无措。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一片混乱,这种感觉真是让人沮丧。然而,《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出现,就像黑暗中的一道曙光,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编排结构非常精巧,它不像一些理论性的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将各种常见的急诊场景一一呈现。每一页都充满了实用价值,无论是诊断思路的构建,还是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我尤其赞赏的是,它在讲述每一个疾病时,都非常注重细节的描述。例如,在描述心肌梗死的胸痛时,它会细致地分析疼痛的性质、部位、放射等特点,并且列出需要鉴别的其他疾病,这样就能帮助我们在众多相似症状中,快速锁定真正的病因。《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学习。而且,它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临床技巧,比如如何快速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如何在危急时刻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等等。这些都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却在实际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知识。我经常在值班的间隙,翻阅这本书,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收获。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我急诊科的“宝藏”!我是一名在三甲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护士,虽然不直接开医嘱,但对医生们使用的诊疗流程和用药原则也需要有深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配合工作,并且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刚开始接触急诊工作时,面对各种紧急情况,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对一些少见但危重的疾病,缺乏足够的认知。《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工作状态。它就像一本“万能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急诊医学知识殿堂的大门。我最喜欢它在描述每一种疾病时,都非常注重细节的呈现,从前期的初步评估,到中期的诊断鉴别,再到后期的治疗和转归,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它不仅仅是罗列枯燥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疾病原理解释清楚。而且,它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临床经验,比如在处理某类患者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病情评估等等。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一线护士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经常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太明确的病情,这时候我就会翻阅这本书,总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医生的判断,并且在日常护理中,能够更主动地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评分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社区医院的医生,平日里接诊的内科急诊患者种类繁多,但由于医疗资源和信息相对滞后,在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出现,无疑为我们基层医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内科急诊手册(第4版)》的编排结构非常人性化,它将内科急诊常见的疾病,按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且在每个章节中,都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并发症处理。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并没有一味地追求复杂和高深,而是以实用性为导向,提供了一系列简便易行且有效的诊疗方案。在很多章节中,都包含了详细的鉴别诊断列表,以及针对不同临床情况的鉴别要点,这对于我们基层医生来说,是极大的帮助。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胸痛患者,症状比较典型,但经过初步检查却排除了心肌梗死。当时,我翻阅了这本书,其中关于非典型胸痛的鉴别诊断部分,给我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最终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并及时给予了治疗。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平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直接、最准确的医学语言,将知识点呈现出来。而且,它还提供了很多关于药物使用和剂量调整的建议,这对于我们基层医生,能够更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评分

质量很好,国外人编书,严谨,内容丰富。

评分

是正品,只是没有什么优惠,用来做资料可以吧!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书非常的不错,绝对的正版,京东还是挺靠谱的!

评分

书皮颜色好像有点不一样,纸张很好,文字清晰

评分

质量不错,正品书籍,厚实

评分

重症新人,读了这本书感觉学到了好多知识

评分

不错,值得推荐???????????????????

评分

内容详实,急诊科医生必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