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

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迪利萨(Delisa J.A.) 著,南登崑,郭正成 译
图书标签:
  • 康复医学
  • 临床康复
  • 物理治疗
  • 作业治疗
  • 康复护理
  • 运动医学
  • 神经康复
  • 骨科康复
  • 心肺康复
  • 康复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06261326
版次:1
商品编码:10175414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15
字数:36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自《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第二版发行以来,在物理医学与康复(PMR)领域已有惊人的大量的改变。其中包括脊髓与脑外伤的进展,机器人和遭到电子方面的发展,交流工具网络爆炸性的发展,医疗服务系统实质性的改变,特别是控制医疗的改革等。《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第三版介绍了这类物理医学与康复实践方面的最新知识和大量相关问题。
  所有各章均已更新并新增19章。我们特点提请大学注意以下各章:注射技术、残疾人的初级卫生保健、残疾妇女健康问题、替代医学、全髋全膝置换术后康复、前庭康复。
  本教科书汇编为四大部分:(1)概述与评定诊断原理(计19章);(2)处理方法(计16章);(3)主要康复问题(计12章);(4)特殊疾病的康复(计24章)。
  在编写《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时,我们特点强调我们专业的科学基础,而同时致力于使信息更加符合临床实际需要。每一章都是有多位作者编写,都是选请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群体。为此,全书共有169位作者,代表了世界康复医学所有各个方面。
  为求涵盖本专业的宽广度,我们还增加了视、听损伤者的康复,残疾人的初级卫生保健和国际康复概况。我们希望读者能从我们所有作者不懈的努力所提供的广博的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的现代知识得益。

目录

第1篇 概述与评定诊断原理
第1章 康复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2章 康复医学中的伦理问题
第3章 康复医学的国际概况
第4章 伤病、残疾、残障
第5章 临床评定
第6章 测量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第7章 日常自理需求的评估和管理
第8章 步态分析
第9章 心理康复
第10章 职业康复和残疾确定
第11章 与法医系统的相互影响
第12章 言语、语言、吞咽和听觉的康复
第13章 处方、治疗安排、医嘱书写和康复小组的功能
第14章 系统保证和改善医学康复程序的质量和结局
第15章 周围神经系统的电诊断评定
第16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电生理
第17章 物理医学与康复的研究
第18章 物理医学与康复的行政管理
第19章 康复相关的影像技术

第2篇 处理方法
第20章 物理因子
第21章 生物反馈在物理医学与康复中的应用
第22章 推拿、按摩和牵引
第23章 注射程序
第24章 功能性神经肌肉电刺激
第25章 脊柱、上肢矫形器
第26章 下肢矫形器、矫形鞋和步行辅助具
第27章 上、下肢假肢学
第28章 治疗性运动
第29章 减轻残疾和康复的辅助技术
第30章 轮椅处方和适应性座椅
第31章 残疾的药物治疗
第32章 物理医学与康复中的营养问题
第33章 残疾人的文娱和体育
第34章 补充和替代医学
第35章 水疗康复

第3篇 主要康复问题
第36章 残疾人的初级保健
第37章 儿童康复
第38章 先天和儿童期残疾的成年患者
第39章 老年康复
第40章 痉挛与相关的肌张力异常
第41章 限制活动的生理与功能变化及其影响
第42章 帕金森病与其他运动障碍
第43章 压疮
第44章 神经源性膀胱和肠功能障碍
第45章 性与残疾
第46章 康复医学的急症
第47章 职业康复、独立生活和用户至上

第4篇 特殊疾病的康复
第48章 脑卒中康复
第49章 脑外伤患者的康复
第50章 多发性硬化
第51章 脊髓损伤和脊髓损伤医学
第52章 癌症患者的康复
第53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患者的康复
第54章 心脏病患者的康复
第55章 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
第56章 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
第57章 脊柱痛患者的康复
第58章 骨质疏松症
第59章 关节炎与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康复
第60章 周围血管病和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
第61章 运动单位疾病患者的康复
第62章 烧伤康复
第63章 运动医学中的物理医学与康复方法
第64章 表演艺术职业病及音乐文娱治疗
第65章 劳损性功能障碍
第66章 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第67章 残疾妇女的健康问题
第68章 手康复
第69章 视力缺损患者的康复
第70章 听力损害的康复
第71章 前庭康复

前言/序言


《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与康复策略》 一、 引言 运动损伤是体育活动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对运动员和普通爱好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准确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康复策略,是减轻痛苦、缩短恢复周期、预防再次损伤的关键。本书旨在深入探讨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成因,并结合前沿的康复理念与技术,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的、基于科学证据的康复解决方案。我们将从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逐一剖析不同类型运动损伤的损伤机理,进而详细阐述个体化、多阶段的康复训练方法。 二、 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理论 运动生物力学是理解运动损伤发生机制的基石。它运用力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与运动关系。 1. 人体结构与功能: 骨骼系统:人体的基本支撑结构,提供杠杆作用,保护内脏。本书将重点关注骨骼的力学特性,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以及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理解骨折、应力性骨折的发生原因。 肌肉与肌腱:负责产生运动和维持姿势。我们将探讨肌肉的收缩机制(等长、向心、离心收缩),肌腱的弹性与韧性,以及过度负荷、牵拉过长导致的肌腱炎、肌肉撕裂的生物力学基础。 韧带与关节囊:稳定关节,限制异常活动。本书将分析韧带的抗拉强度和弹性,以及扭转、过度伸展等动作如何导致韧带拉伤、断裂(如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踝关节扭伤)。 关节结构:骨骼、软骨、滑膜、关节液等构成的复杂系统,提供运动和稳定。我们将分析关节面的匹配度、软骨的缓冲作用,以及运动过程中关节液润滑和营养供给的机制,探讨关节退行性病变、半月板损伤的成因。 2. 力学载荷与生物组织响应: 拉伸、压缩、剪切、扭转:不同的力学载荷对生物组织产生不同的应力与应变。本书将详细分析这些载荷在特定运动动作中如何作用于人体,以及不同组织对这些载荷的耐受极限。 应力-应变曲线:描绘了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特性。我们将通过分析不同组织(骨骼、肌腱、韧带)的应力-应变曲线,来理解其在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中的响应模式。 冲击载荷与重复性微损伤:高强度冲击或长期、低强度的重复性微损伤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本书将阐述冲击载荷的吸收机制(如足弓缓冲),以及重复性微损伤累积效应的生物学基础。 3. 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运动学:描述运动的几何学方面,如位移、速度、加速度。我们将通过分析跑步、跳跃、投掷等动作的运动学参数,识别可能导致损伤的异常运动模式。 动力学:研究引起运动的原因,即力。我们将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功率等概念,分析运动过程中人体承受的内力和外力,例如落地时的地面反作用力、肌肉产生的收缩力。 生物力学模型:建立人体简化模型(如连杆模型、刚体模型),利用数学工具进行模拟和分析,预测运动过程中关节和组织的受力情况,为损伤预防和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三、 常见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本书将聚焦于几种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剖析其发生机制。 1. 下肢运动损伤: 踝关节扭伤: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我们将分析内翻和外翻扭伤在运动学(脚踝的过度内翻/外翻角度)和动力学(踝关节承受的侧向力)上的差异,以及鞋类、场地条件对其易感性的影响。 膝关节损伤: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常发生在非接触性运动中,如变向、跳跃落地。本书将详细分析膝关节在这些动作中的力学链条,包括股骨和胫骨的相对运动、旋转力矩、以及肌肉协同作用的失调如何导致ACL的撕裂。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分析髌骨轨迹异常、股四头肌力量不平衡、以及足部生物力学异常(如过度内旋)如何导致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异常摩擦和疼痛。 半月板损伤:探讨膝关节屈曲、旋转和负重协同作用下,半月板承受的剪切力和压力分布,以及急性创伤和慢性磨损的生物力学差异。 跟腱炎与跟腱断裂:分析跟腱在跳跃、跑步等动作中承受的巨大拉伸负荷,肌腱的微观结构变化,以及离心收缩过载、柔韧性不足等生物力学因素。 应力性骨折:关注骨骼在长期、重复性负荷下的疲劳累积。我们将分析不同运动项目(如长跑、跳跃)中,特定部位(如跖骨、胫骨)的应力集中区域,以及骨骼重塑速度与破坏速度失衡的生物力学机制。 2. 上肢运动损伤: 肩袖损伤:分析肩关节的力学稳定性,肩袖肌群在盂肱关节稳定和肱骨头运动中的协同作用,以及肩峰下撞击、肩胛骨运动异常如何导致肩袖肌腱的磨损和撕裂。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与高尔夫球肘(肱骨内上髁炎):探讨前臂伸肌和屈肌腱在反复用力、过度拉伸下的微观损伤,以及握持姿势、动作技术错误造成的生物力学应力集中。 3. 脊柱与躯干损伤: 腰部劳损:分析腰椎在负重、旋转、屈曲等动作中承受的剪切力和弯矩,核心肌群(腹肌、背肌、盆底肌)稳定脊柱的关键作用,以及不良姿势、核心力量不足如何增加腰部损伤风险。 四、 康复策略的生物力学指导 基于对运动损伤生物力学成因的深入理解,本书将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康复策略。 1. 早期评估与诊断: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重点关注受伤时的动作模式、受力情况、疼痛部位及性质。 影像学检查:X光、MRI、超声波等,用于评估骨骼、软骨、肌腱、韧带的结构损伤。 运动生物力学评估: 步态分析:通过视频、压力传感器等技术,分析行走、跑步时的足部着地方式、支撑期、摆动期以及身体的整体协调性。 功能性动作测试:如单腿站立、深蹲、跳跃等,观察动作幅度和稳定性,识别是否存在代偿性动作或运动链失调。 力量与柔韧性测试:评估受损区域及相关肌群的力量、耐力及关节活动度,找出功能性缺陷。 2. 康复训练原则: 疼痛管理与消炎:早期通过休息、冰敷、加压、抬高(RICE原则)减轻炎症反应。 恢复关节活动度(ROM): 被动活动:在不引起剧痛的情况下,由治疗师或器械辅助进行关节活动。 主动辅助活动:患者在治疗师帮助下完成的活动。 主动活动:患者独立完成的关节活动。 生物力学关注点:避免在急性炎症期进行可能加剧损伤的关节活动,循序渐进,防止关节僵硬。 恢复肌力与耐力: 等长收缩:在关节不动的情况下收缩肌肉,适用于早期,避免对受损肌腱造成额外张力。 向心收缩:肌肉缩短,克服阻力,逐步恢复肌肉的运动能力。 离心收缩:肌肉在张力下伸长,对肌腱的修复与强化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处理肌腱病变时。本书将详细阐述离心训练在跟腱炎、髌股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强调其负荷控制与渐进性。 力量训练的生物力学优化:根据损伤部位和受力特点,设计力量训练动作,例如,在恢复ACL损伤后,会特别关注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量平衡,以及臀肌的激活。 恢复本体感觉与平衡能力: 本体感觉:是指身体各部位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运动感觉。受损后,本体感觉会减弱,增加再次损伤的风险。 平衡训练:从静态平衡(单腿站立、闭眼站立)到动态平衡(在不平稳表面上行走、跳跃),逐步提高身体对本体感觉信号的反应能力。 生物力学关联:本体感觉的恢复是重返运动的关键,因为它帮助大脑整合来自关节、肌肉和韧带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运动调整。 重塑生物力学模式与预防再次损伤: 纠正运动链失调:识别并纠正导致损伤的错误动作模式,例如,跑步时过度内旋的足部、跨步过大、核心稳定性不足等。 增强功能性训练:模拟运动项目中的具体动作,在可控的环境下,逐步增加强度和复杂性。 运动技术优化:与教练合作,改进运动技术,减少不必要的生物力学应力。 个性化装备建议:根据个体生物力学特点,推荐合适的鞋类、护具等。 3. 各阶段康复目标与训练内容: 早期(炎症期):控制疼痛和肿胀,维持基本关节活动度,激活周围肌群。 中期(修复期):逐步恢复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性,开始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 晚期(重返运动期):进行功能性训练,模拟运动专项需求,提高运动表现,预防再次损伤。 长期(维持期):持续进行力量、柔韧性和本体感觉的维持训练,定期评估,防止伤病复发。 五、 结论 运动损伤的康复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对损伤本身进行治疗,更需要深入理解损伤发生背后的生物力学机制,并通过科学的康复策略,重塑健康的运动模式,最终实现安全、有效地重返运动。本书提供了一个基于生物力学视角的康复框架,期望能为运动医学专业人士、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关注运动健康的广大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致力于帮助更多人在追求运动乐趣和挑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规避运动损伤,守护身体健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内容相当丰富,涵盖了康复医学的各个方面。从目录上看,就涉及了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等多个专业领域,让我觉得它是一部比较全面的参考书。我尤其对其中关于运动损伤的康复部分很感兴趣,因为我自己就曾经有过一些运动带来的小毛病,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案,帮助我了解如何在受伤后进行正确的恢复,避免二次损伤。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老年人康复的内容比较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了解如何通过康复手段来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对我自己和家里的长辈都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是否能够将深奥的医学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并且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练习方法,是衡量它实用性的重要标准。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给我一种非常扎实的感觉,仿佛每一页都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心血和经验。我一直对康复医学中的一些前沿技术和研究进展感到好奇,希望这本书能在这个方面有所涉猎。比如,关于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现在有很多新的技术和方法,比如机器人辅助康复、虚拟现实技术等等,不知道这本书中是否有相关的介绍。另外,我也很关注儿童康复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些有发育迟缓或特殊需求的儿童,如何通过早期干预和系统的康复训练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让我对这个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素,没有太多花哨的图案,但“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几个字却很有分量,直接点明了主题。拿到手上,纸张的质感很不错,厚实但不过于沉重,拿在手里有一种踏实的感觉。我最近因为一些原因对康复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想了解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希望它能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能够指导我一些在家就能做的练习。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康复医学的认识仅限于一些表面的概念,比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之类。我希望这本书能帮我深入了解这些治疗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如运动学、解剖学在康复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一些常见的疾病是如何通过康复手段得到改善的。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帮助我增强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方面,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实用的建议,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本书能否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我最期待的部分。

评分

翻开这本书,一股学术的严谨感扑面而来。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康复护理的章节。我知道康复不仅仅是医疗治疗,更需要细致周到的护理来配合。比如,对于一些卧床不起的患者,如何通过正确的体位摆放、皮肤护理等来预防并发症,同时又能促进他们的康复,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细节。这本书在这方面是否能提供详实的指导,让我觉得非常期待。此外,我也对康复医学的伦理和人文关怀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毕竟,康复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回归社会。这本书是否能引导读者思考康复过程中遇到的伦理困境,并提供一些人文关怀的理念和方法,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会更高。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严谨的学术气息所吸引。书中的排版清晰,图片和图表的运用恰到好处,使得复杂的概念也变得容易理解。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康复评定和治疗计划制定的部分,因为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康复过程,离不开准确的评估和科学的计划。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介绍各种康复评定的方法和标准,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如何通过长期的康复训练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幸福感,这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经典的康复案例分析,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也是我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