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案例的研究虽然不断深入,高质量的案例研究作品越来越多,但总体上看,案例的开发与研究尚处于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内容比较浅显的“初级阶段”。各级法院的案例研究与应用工作参差不齐,需要总结、规范、提高和升华。尤其需要从有利于全体法律职业共同体应用的角度,从服务法学研究、法学教育、立法活动、司法实践的需要出发,借鉴法治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家的相关经验,充分运用法院在案例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天然优势,创新案例开发的方式,加大案例开发的力度,提高案例开发的水平,全方位地发挥案例对审判工作的指导作用,对法学理论创新的启发作用,对完善国家立法的促进作用,对起草司法解释的支持作用,对宣传法制的教育作用,对化解纠纷的示范作用等。因此,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视角挖掘案例开发和使用的深度,既可以按照案由、罪名、条文、主体、情节等多方面进行分类和研究,以方便法律职业共同体和社会公众对案例的学习与使用;也可以按照案例的普法价值、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综合价值等进行分类和研究。还可以视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编辑体例等。对于指导性案例的案例指引、裁判要旨、要点提示等,还可以单独编辑整理成集,以丰富司法理论与服务司法实践。
内页插图
目录
【专题策划】
科技发展与新类型智能化犯罪专题
擅自制作网络游戏外挂程序并在互联网上发布、出售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李晓东等非法经营案
窃取域名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林通武盗窃案
非法截获、删除他人电子邮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的行为可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俞磊侵犯通信自由案
利用短信以透漏相关信息为名欺骗被害人的行为可构成诈骗罪——郑方阳诈骗案
【案例精选】
刑事案例
行为人利用工作之便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从中牟利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黄志伟、徐蓉俊侵犯商业秘密案
民事案例
“私人密码使用即为本人行为原则”的限制——吴宗飞诉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石禊支行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
乘客下车过程属运输过程的组成部分——钱生坤等诉新国线集团(江阴)运输有限公司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案
有保安指挥停车的超市对门前停放自行车应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张雪平诉苏果超市(阜阳)有限公司未尽经营者义务致使消费者自行车丢失引起的服务合同案
商事案例
办理变更期间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应承担保险责任——史树超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河西支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
破产清算程序如何转化为重整程序——风华集团公司破产重整案
海事案例
航运业发票和货代发票等票据的证明力及目的港无人提货法律责任的承担——深圳市海拉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诉深圳市新记源进出口有限公司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货物交付案
知识产权
客户名单属于商业秘密——杜建芳诉被告张海山、汪飘飘侵害商业经营秘密纠纷案
行政案例
他人土地登记的原始资料不属于信息公开的范围
【裁判方法】
谈基本的法律论证方法
侵权案件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的认定
金融危机下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难点及对策
【深度研讨】
盗抢险是否含特殊的职务侵占
盗抢险中“盗抢”不应包含职务侵占
盗抢险应包含特殊的职务侵占
机动车盗抢险应含特殊的职务侵占
【裁判文书】
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检察院诉许亚卫、王国辉盗窃、抢劫案
【域外撷英】
美国
德国
【裁判要旨】
精彩书摘
双方当事人对该意见书均无异议,故法院对新国线公司的上述申请不予准许。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是国方与新国线公司之间的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真实有效。在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关系中,承运人的主要义务就是将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承运人须保证旅客在运输过程中免遭各种损害,这既由承运人的营业性质所决定,也是充分保障旅客人身安全的要求。本案所涉事故发生时,车辆在承运人新国线公司的掌管、操作下运行,相对于年届60余岁的旅客是国方而言,新国线公司对运输过程中的行车、停车等情况更为了解和掌握。新国线公司在车辆尚未停稳的情况下打开车门,是国方下车后倒地受伤,对由此造成的损害,新国线公司无证据证明系是国方故意或重大过失所致,则新国线公司理应承担赔偿责任。另,江阴市公安局澄公物鉴法[2008]577号法医检验意见书已确认,死者是国方由于严重颅脑损伤而死亡,双方对此均无异议,故对新国线公司关于是国方生前患有高血压等老年疾病,不能排除其死亡系疾病突发所致的上诉理由应当不予支持。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于2009年2月24日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前言/序言
案例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后形成的司法产品,作为案例载体的裁判文书蕴含了法官对法律的感悟理解和对纠纷的评判结论,是法官司法智慧的结晶。优秀的裁判文书,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具体纠纷的案结事了,而且能够起到宣传法制、教育公民和指导审判的重要作用。把优秀的裁判文书从浩如烟海的案例中挑选出来,使之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对于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对案例的研究特别是指导性案例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且日趋深入,案例研究作品层出不穷。各级人民法院也高度重视案例的编选工作,很多法院还建立了定期发布典型案例的平面、网络载体和相关制度,用以指导本辖区内的审判工作。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案例的研究和探索,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辑的《人民法院案例选》,自1992年以来已经出版了62辑,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版时间最长、出版册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案例著作。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案例选》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根据审判工作的发展和广大法官的要求,不断规范《人民法院案例选》的编选工作。
《月度法典精粹:司法实践前沿》(第7辑) 本书精选了近期中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指导价值的各类案例,旨在全面展现我国司法实践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收录案例涵盖了民事、刑事、行政及各类新兴交叉领域的案件,涵盖了合同纠纷、侵权责任、婚姻家庭、知识产权、金融犯罪、环境保护、网络安全等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深度与广度并存。在深度上,每一则案例都力求详细呈现案件的审理过程,包括争议焦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理由等关键环节,并辅以权威的法律条文引用和生效判决文书节选,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法官的裁判思路和法律适用的逻辑。在广度上,本书积极关注社会热点与法律发展前沿,及时收录了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的典型案例,如涉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个人信息保护、平台经济治理等新兴领域的司法实践,为法律从业者、研究者以及关注法治建设的社会公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月度法典精粹:司法实践前沿》(第7辑)不仅是对法律条文的简单罗列,更是对法律精神和价值的生动诠释。通过对具体案件的分析,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的适用性、灵活性以及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智慧。本书注重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对于每个案例,都附有专业点评,深入剖析案件的法律要点、疑难点,并结合相关学说和前沿理论,提出独到的见解,有助于读者提高法律分析能力和解决复杂法律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编纂团队由资深法官、知名学者和优秀律师组成,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对案例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梳理和解读,确保了本书内容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前瞻性。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不失生动,专业术语的使用准确恰当,同时辅以通俗易懂的解释,力求让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 无论是正在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士,还是致力于法律研究的学者,亦或是希望了解我国法治现状的普通读者,《月度法典精粹:司法实践前沿》(第7辑)都将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读者及时把握最新的司法动态,更能启发法律思维,提升法律素养,为推动中国法治进步贡献力量。本书期待成为连接法律理论与司法实践的桥梁,成为指引法律前行的灯塔。 本书收录的案例,均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查,力求体现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的精神,以及各级法院在处理类似案件时的普遍做法和最新裁判尺度。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我国司法动态、学习法律适用技巧、提升法律实践能力的全方位平台。 本书的编排方式也颇具匠心,力求便捷读者的查阅和使用。案例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和主题进行了分类,并配以详细的目录和索引,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所需内容。同时,本书还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疑难案件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从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责任承担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揭示了案件的裁判逻辑和法律适用的关键点。 《月度法典精粹:司法实践前沿》(第7辑)不仅仅是一本案例汇编,更是一本关于中国法治发展的观察报告。它记录了法律在现实社会中的碰撞与融合,展现了法官在维护公平正义过程中的智慧与担当。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洞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以及法律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本书所涵盖的案例,既有传统的民商事纠纷,也有层出不穷的新型案件。例如,在民事领域,本书收录了大量关于网络侵权、个人信息保护、平台经济下的合同责任等前沿性案件,反映了科技发展对传统法律制度提出的挑战以及法院如何通过司法实践予以回应。在刑事领域,本书关注了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毒品犯罪等方面的最新裁判动态,以及如何准确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规定。在行政领域,本书选取了涉及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处罚、行政赔偿等典型案例,体现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其对法律适用的精妙分析。对于每一个案例,编者都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比如从证据规则、证明责任、法律解释方法等角度,深入挖掘案件背后所蕴含的法律原理。这些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案件的判决结果,更能帮助读者掌握解决类似法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本书还特别关注了案件的社会影响和法律的价值导向。一些案件的判决,不仅解决了当事人的具体纠纷,更对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引领法治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总而言之,《月度法典精粹:司法实践前沿》(第7辑)是一部集权威性、专业性、前瞻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法律读物。它以鲜活的案例为载体,展现了中国司法实践的最新成果,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法治建设、提升法律素养的绝佳窗口。本书的出版,将进一步促进法律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良性互动,为构建更加公正、高效、可信赖的法治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