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三百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娜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唐诗
  • 宋词
  • 古典诗歌
  • 中国文学
  • 诗词鉴赏
  • 文化经典
  • 传统文化
  • 文学名著
  • 中华文化
  • 诗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56246
商品编码:10244554574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作  者:周娜 编著 定  价:49.8 出 版 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01日 页  数:41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1356246 上篇 唐诗
骆宾王 咏鹅002
于易水送人003
卢照邻 长安古意004
曲池荷007
李峤 风008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010
蜀中九日011
杨炯 从军行012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014
渡汉江015
沈佺期 杂诗三首·其三017
夜宿七盘岭018
贺知章 回乡偶书020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022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025
度荆门望楚026
张说 蜀道后期028
苏颋 汾上惊秋030
张九龄 照镜见白发032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我们在谈及中华诗歌和词时,往往会脱口而出“唐诗宋词”,这是人们对唐诗宋词优选的礼赞和认可。有关唐诗宋词的选本层出不穷,它们之所以有广泛的阅读基础,这与我们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我们在选编过程中,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每一首诗、每一首词都是一道道精神飨宴,相信读者能够在汲取精神养分的同时,又为中华文化拥有博大精深的唐诗宋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唐诗宋词三百首》不仅能点燃你智慧的火花,更让你的心灵沐浴在思想的殿堂里! 周娜 编著 周娜,90后一名女子,现居北京。平日里喜欢唱着自己钟爱的歌曲,常被身边的朋友称为“开心果”;热衷于各类诗词,喜欢诗词中唯美的意境,因为她一直相信“纯真典雅,质朴无华”的境界。
她始终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比较随性的孩子,梦想过着简单、自由的生活。

《古韵新声:中华诗词的千古情怀》 浩渺烟波,千载风流。自古以来,诗词便如璀璨的星辰,点缀着中华文明的夜空,映照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心路历程。它们是情感的载体,是哲思的凝练,更是民族精神的血脉传承。《古韵新声:中华诗词的千古情怀》并非仅仅是一部诗集,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一次与古圣先贤的心灵碰撞。本书旨在以一种更为宏观和深入的视角,带领读者领略中华诗词海洋的壮阔,感受其中蕴含的深邃文化底蕴与不朽艺术魅力。 我们选取了中华诗词史上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最能触动人心的篇章,但我们的出发点并非简单地罗列名篇,而是试图揭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时代脉络、文人心境和社会风貌。从先秦的质朴奔放,到汉魏的慷慨悲歌;从盛唐的雍容气度,到宋代的婉约豪放;再到元曲的俚俗鲜活,明清的精雕细琢,本书将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华诗词发展长卷。 第一部分:源起与初啼——诗意的萌芽 我们将从中华诗词的滥觞说起。在遥远的先秦时期,劳动人民的歌谣、祭祀的祝辞,以及贵族阶层的吟咏,已经孕育了诗歌的种子。《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以其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了古代社会的衣食住行、婚恋嫁娶、政治斗争和战争徭役,堪称一部生动的社会百科全书。本书将深入剖析《诗经》的艺术特色,探讨其在反映民生疾苦、歌颂爱情忠贞、批判统治者暴政等方面的深刻意义。我们会特别关注其“风、雅、颂”的三个部分,分析它们在内容、形式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异,以及它们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我们也将触及楚辞的浪漫主义色彩,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孤独与执着,将是本书探讨的早期诗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风骨与气象——汉魏六朝的苍凉与浪漫 进入汉魏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一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的诗风应运而生。曹操的《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曹植的《洛神赋》中那如梦似幻、凄美动人的爱情描绘,都展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内心深处的激荡。建安风骨,不仅仅是文学的风格,更是那个时代文人面对生死、荣辱、家国时的精神写照。我们将探讨曹操的政治抱负与文学成就的融合,曹植的才情与命运的悲剧,以及建安七子的创作特点。 随后的两晋南北朝,虽然战乱不断,但文学发展并未停滞。文人雅士的隐逸情怀、山水田园的清新雅趣,以及对人生短暂的哲思,也孕育出独特的诗歌风格。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其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淡泊,成为后世文人向往的精神家园。谢灵运的山水诗,则开启了中国山水诗的先河,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秀美的自然画卷。我们将分析这一时期诗歌中,人生无常的哲思、隐逸情怀的抒发,以及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演变。 第三部分:盛世华章——唐诗的辉煌与多元 唐朝,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盛世的气象,开放包容的文化,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土壤。唐诗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巅峰。本书将分为几个小章节,深入探讨唐诗的各个方面: 现实主义的担当: 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民生疾苦,批判了统治者的腐败。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以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深切同情,都将是本书重点分析的内容。 浪漫主义的飞扬: 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以其奔放的想象、磅礴的气势、汪洋恣肆的才情,展现了盛唐的自信与活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寥寥数语,勾勒出壮丽的自然景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则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情。我们将细致解读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分析其独特的艺术手法。 边塞诗的雄浑: 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以其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边疆的风光、战士的英勇以及战争的残酷。“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展现了将士们的壮志豪情。我们将探讨边塞诗的时代背景、艺术特色及其精神内涵。 田园诗的闲适: 王维以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风格,描绘了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寄托了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同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令人心生宁静。我们将分析王维的诗歌意境及其融合禅宗思想的特点。 格律诗的精进: 律诗的成熟,是唐诗在形式上的重要贡献。本书将讲解律诗的平仄、对仗、押韵等格律要求,并选取沈佺期、宋之让等人的作品,分析他们如何在这种严谨的格律中,依然挥洒自如,创造出优美动人的诗篇。 绝句的精巧: 绝句以其短小精悍、意境深远的特点,深受读者喜爱。我们将分析王昌龄的《出塞》、杜牧的《江南春》等经典绝句,探讨其炼字、炼意的高超技巧,以及如何在短短四句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女性诗人的风采: 我们还将特别关注唐代女性诗人的创作,如薛涛、鱼玄机等,她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为唐诗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第四部分:婉约与豪放——宋词的时代风韵 宋代,在政治上虽有屈辱,但在文学上,尤其是词的创作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词,作为一种更为自由、更富于音乐性的文学体裁,承载了宋代文人的细腻情感和时代忧思。《古韵新声》将细致解读宋词的两大主要风格: 婉约派的柔情: 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词,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阁中的生活、女性的幽怨、离愁别绪,以及对故国的思念。她的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开篇,便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无力感,更是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我们将分析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及其背后所折射的女性命运。 豪放派的阔大: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则以其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奔放的情感,展现了文人胸中的抱负与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何等豪迈!辛弃疾更是将爱国情怀倾注于笔端,其“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怀激烈,令人荡气回肠。本书将深入剖析苏轼的旷达与辛弃疾的悲壮,探讨他们词作中的人生哲理和爱国情怀。 柳永与慢词的创新: 我们也将分析柳永对慢词的贡献,他将民间小调引入词境,题材更为广泛,语言更为通俗,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五部分:承继与创新——元明清诗词的流变 唐宋之后,诗词的发展并未停滞。元代的散曲,虽然与严格意义上的诗词有所区别,但其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内容,仍然是中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诗词创作在继承前代风格的基础上,也呈现出新的面貌。我们将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对这一时期的诗词创作进行简要梳理,探讨其在继承与创新方面的特点,以及如何与之前的诗词传统相互辉映。 结语:诗词的力量——古韵与新声的共鸣 《古韵新声:中华诗词的千古情怀》并非止步于对诗词文本的解读,更在于探索诗词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人的情感世界、哲学思考和审美趣味。它是一本带领读者走进诗词殿堂的指南,也是一本引发读者对中华文化深层思考的读本。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让读者感受到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并在字里行间,找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共鸣。诗词,是民族的基因,是文化的瑰宝,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并在每一个时代,以不同的姿态,发出属于自己的“古韵新声”。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古琴爱好者,我一直试图寻找那些能与音乐旋律完美契合的文本,而这本诗集在“音乐性”的体现上,给了我极大的启发。许多词作,仅仅通过文字的韵律和对仗,就已经能听出其中蕴含的抑扬顿挫。我尝试着朗读了几首词牌风格迥异的作品,比如《蝶恋花》的缠绵悱恻,到《水调歌头》的开阔辽远,那种音节上的变化是如此明显。这本书的排印似乎也考虑到了朗诵的需求,它没有使用过多的标点符号来打断自然的呼吸节奏,使得诗句的连贯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我发现,很多以前觉得平淡无奇的篇章,在放慢语速,体会其内在音韵后,突然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那些重复的字眼或押韵的声母,不再是简单的修辞手法,而是构筑旋律的基石。对于那些想练习古诗词吟诵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的文本结构非常友好,它本身就像是一份未被谱曲的乐谱。

评分

这本书的选篇跨度之大,真正体现了“包罗万象”的气魄,这绝不是一本寻常的“入门读物”所能比拟的。它不仅收录了那些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必背名篇”,更令人惊喜的是,还挖掘和呈现了不少在主流选本中相对少见的、但艺术价值极高的“遗珠”。我发现了几首唐代边塞诗人的作品,其雄浑壮阔的气势,与那些描摹闺怨离愁的篇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并置使得整部作品的格调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宋词方面,除了婉约派的大家名作,也穿插了不少豪放派中气势磅礴的篇章,读起来酣畅淋漓,让人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沙场之上。这种精心策划的篇章安排,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情绪体验是跌宕起伏的,时而低回婉转,时而高亢激昂,极大地丰富了对古典文学的整体认知,避免了审美疲劳。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古朴典雅的色调,搭配着烫金的字体,一拿在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透着一股子文化底蕴。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那种略带米黄的纸张,看起来非常柔和,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有明显的疲劳感。更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的匠心独运,每一首诗词的间距、字号的选取,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留白的处理更是体现了传统美学中的“计白当黑”,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呼吸感,不至于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所压迫。我特别喜欢它在一些经典名篇旁边,印着一些小小的、与内容相关的古代绘画或书法拓片,这些点缀虽然细微,却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感,仿佛不仅仅是在读文字,更是在与那个时代的艺术气息进行对话。总而言之,从触感到视觉,这本书在制作工艺上无疑是下了大工夫的,对于那些注重阅读体验的爱书人来说,这本实体书的价值远超其内容本身所能承载的重量,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评分

这本书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在场感”。这不是那种死板地陈述历史和文学史的教材,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人的喜怒哀乐。特别是那些写到自然景物的篇章,比如描绘月夜、春雨或是秋风的文字,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那些景象立刻就在脑海中鲜活起来。我甚至能想象出诗人当时是坐在怎样的屋檐下,闻着什么样的花香。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使得学习古典文学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享受。它成功地打破了“古文艰深”的刻板印象,让人意识到,那些流传千古的文字,其核心关注的依然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珍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这些文字,我感觉自己仿佛与千年前的灵魂进行了一次真诚的、无障碍的交流,这才是阅读经典带给现代人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

拿到这本诗集时,我最关心的其实是注释的详尽程度和准确性,毕竟对于很多脍炙人口的篇章,现代人读起来总会有一些词汇或典故上的隔阂。庆幸的是,这本书的编注工作做得极为扎实,它没有采取那种过于学术化的长篇大论,而是采用了非常精炼、直观的注解方式。每首诗词的下方,对于生僻字、特殊词语的解释都标注得十分清晰,而且很多地方还附带了简短的背景介绍,比如某句词描写的具体场景,或者诗人当时的心境,这对于理解诗词的深层意境至关重要。我对比了几首我比较熟悉的篇目,发现它的引经据典都非常审慎,没有出现那种牵强附会的解释,保持了高度的学术严谨性。这种恰到好处的“引导”,既满足了初读者的求知欲,又不至于过度解读,把想象的空间完全堵死。它像一位温和的向导,带着你走过文字的迷宫,让你在不迷失方向的前提下,自由地体会诗词的韵味,这种平衡感非常难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