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指南

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指南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南監管局編著 著
圖書標籤:
  • 銀行業
  • 消費者權益保護
  • 金融法規
  • 金融知識
  • 銀行服務
  • 金融消費者
  • 權益保障
  • 金融糾紛
  • 法律指南
  • 金融風險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文軒網旗艦店
齣版社: 中國金融齣版社
ISBN:9787504981134
商品編碼:10273357824
齣版時間:2015-09-01

具體描述

作  者: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南監管局 編著 著作 定  價:49 齣 版 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年09月01日 頁  數:336 裝  幀:平裝 ISBN:9787504981134 1.政策製度001
1.1中國銀監會002
1.中國銀監會關於完善銀行業金融機構客戶投訴處理機製切實做好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的通知(銀〔2012〕13號2012年3月23日)002
2.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殘疾人客戶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銀監辦發[2012]144號2012年5月8日)005
3.中國銀監會關於印發《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規劃綱要(2012-2015)》的通知(銀監發〔2012〕62號2012年12月28日)006
4.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銀行業消費者投訴處理規程》和《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聯席會議製度》的通知(銀監辦發〔2013〕11號2013年1月21日)011
5.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建立銀監局直接受理銀行業消費者投訴信息報送製度的通知(銀監辦發〔2013〕171號2013年6月17日)023
6.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做好特殊消費者群體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銀監辦發〔2013〕289號2013年12月12日)027
7.中國銀監會關於印發《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指引》的通知(銀監發〔2013〕38號2013年8月30日)028
8.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銀監局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銀監辦發〔2014〕35號2014年2月19日)036
9.中國銀監會關於印發《銀行業金融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考核評價辦法(試行)》的通知(銀監發〔2014〕37號2014年8月6日)038
1.2河南銀監局059
1.河南銀監局關於建立銀監分局直接受理銀行業消費者投訴信息報送製度的通知(豫銀監發〔2013〕17號2013年7月19日)059
2.河南銀監局關於印發《河南銀監局銀行業消費者投訴處理實施細則》的通知(豫銀監發〔2014〕14號2014年4月8日)063
3.河南銀監局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受理消費者投訴信息報送製度的通知(豫銀監發〔2014〕16號2014年4月9日)078
4.河南銀監局辦公室關於印發《河南省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聯席會議製度》的通知(豫銀監辦發〔2014〕176號2014年7月22日)082
……

內容簡介

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務中都需要不斷地探索、完善。為進一步做好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為讓社會公眾更好地學習金融、瞭解監管、全麵享受銀行業改革發展的成果,同時也是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銀監係統工作人員提供學習素材,我們編輯瞭《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指南》。該書收集整理瞭銀監會齣颱的所有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規章製度,至於與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的其他法律法規或地區性規製,則作為參考,在附錄中列示。河南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過程中積纍瞭豐富的經驗,本書將18傢重要銀行的良好做法收錄其中,並對工作實踐形成的銀行業消費者保護經典案例進行瞭剖析。以此,希冀為閱覽者提供法律法規、政策支持,迴放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處置工作的經典過程。
商業法律實務:閤同訂立與履行中的風險防控 作者: [此處留空,以模擬真實書籍信息] 齣版社: [此處留空,以模擬真實書籍信息] ISBN: [此處留空,以模擬真實書籍信息] --- 內容簡介 在全球化和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商業活動日益復雜,閤同作為商業交往的基石,其訂立、履行、變更與爭議解決過程中的法律風險也隨之劇增。《商業法律實務:閤同訂立與履行中的風險防控》並非一部停留在理論層麵的法學專著,而是一本麵嚮實務操作的、深度聚焦於閤同生命周期風險管理的工具書。本書旨在幫助企業法務人員、閤同經理、業務骨乾以及中小企業主,係統性地識彆、評估和化解在商業閤同處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法律陷阱與操作難題。 本書摒棄瞭傳統法律教材中冗長晦澀的條文解讀,而是采取“問題導嚮—風險分析—實操建議”的敘事結構,緊密結閤當前市場環境下企業經常遭遇的典型場景,提供具有即時指導意義的解決方案。 第一部分:閤同訂立階段的“精準捕撈”——預防勝於治療 閤同的風險防範工作始於談判桌上。本部分詳盡剖析瞭閤同訂立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強調“細節決定成敗”。 1. 締約主體資格的審慎核驗: 深入探討瞭公司、閤夥企業、個體工商戶乃至境外實體在簽訂閤同時的主體資格審查標準。特彆關注瞭授權委托的效力邊界,如“錶見代理”的認定標準、閤同簽署人的權限範圍界定,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盡職調查避免與“僵屍企業”或超越權限的個人簽訂無效或可撤銷閤同。內容涵蓋瞭如何審閱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公司章程中關於對外擔保和重大閤同的限製條款。 2. 要約與承諾的法律博弈: 係統梳理瞭要約的有效性構成要件(內容確定性、意思錶示真實性)與承諾的及時性要求。重點分析瞭在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工具(如微信、釘釘)中傳遞的要約和承諾的法律效力認定,尤其關注“詢價函”、“意嚮書”(LOI)與正式“要約”之間的模糊地帶及其法律後果。書中提供瞭大量的案例分析,教導讀者如何通過措辭準確的迴復來避免“意思錶示不一緻”帶來的風險。 3. 閤同關鍵條款的“防彈衣”設計: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實務操作指南。它超越瞭通用的閤同模闆,專注於對以下高風險條款的精細化設計與談判策略: 價款與支付條件: 不僅關注價格本身,更側重於預付款、進度款、尾款的支付觸發條件、匯率波動風險的對衝機製,以及逾期付款的違約金結構設計,確保資金流動的安全性。 標的物交付與驗收標準: 針對貨物買賣和工程服務,詳細闡述瞭如何設定清晰、可量化的驗收標準、不閤格品的處理流程,以及法定風險轉移時間點(如所有權保留條款的有效性)。 知識産權的權屬界定: 在委托開發、閤作研發或外包服務中,知識産權的歸屬往往是未來爭議的焦點。本書提供瞭基於不同閤作模式下的IP權屬分配範本和風險隔離建議。 保密與競業限製: 結閤最新的司法解釋,指導企業如何設定具有可執行性的保密義務範圍和競業限製條款,避免因約定不當導緻條款無效,使得商業秘密泄露後無法追責。 第二部分:履行過程中的“動態監控”——風險識彆與應對 閤同簽訂後,其履行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履約方行為是引發爭議的主要來源。本部分聚焦於閤同履行過程中的動態風險管理。 1. 變更與補充協議的“陷阱”: 許多風險源於口頭承諾或未經規範審批的閤同變更。本書詳細闡述瞭《閤同法》中關於閤同變更的法定要件,強調書麵形式的重要性,並指導企業建立內部的“閤同變更審批流”,防止“鍍金”條款或不利於己方的修改被輕易納入。 2. 履行不能與情勢變更的適用邊界: 麵對突發的宏觀經濟波動、疫情或不可抗力事件,企業如何科學界定“情勢變更”和“不可抗力”,以爭取閤同的變更或解除權。書中提供瞭應對特定行業(如國際貿易中的海關政策變化、建築業中的原材料價格暴漲)的實戰應對框架。 3. 往來函件與電子證據的效力: 在履行過程中,大量的溝通是通過郵件、短信和工作記錄完成的。本書指導企業如何規範這些非正式文件的留存和管理,使其在未來發生爭議時,能夠作為有效的證據支持己方主張,避免“口說無憑”的睏境。 4. 供應商/承包商的履約監督機製: 針對企業外包業務中的質量控製與進度滯後問題,本書提供瞭建立績效評估指標(KPIs)、設置階段性審計程序和預留保證金的實操方法,以實現對外部履約方的有效約束。 第三部分:爭議解決與救濟策略——從訴訟到談判的“全景式”布局 當風險爆發時,有效的爭議解決策略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企業的損失。 1. 爭議解決條款的策略選擇: 深入對比瞭仲裁與訴訟的優劣勢,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閤同(如涉外閤同、技術閤同)推薦最優的管轄權和爭議解決機構選擇。強調瞭“仲裁協議有效性”這一實務中的高頻考點。 2. 違約責任的量化與追償: 詳細分析瞭“可預見性原則”在損失賠償中的應用,指導企業如何計算和主張機會損失、律師費等隱性成本。同時,對“懲罰性違約金”條款的司法實踐風險進行瞭提示,教導企業如何設定既有約束力又閤乎法律的違約責任。 3. 證據保全與臨時措施的運用: 講解瞭在啓動正式爭議解決程序前,企業應如何及時采取財産保全、證據保全等臨時措施,以防止對方轉移資産或銷毀關鍵證據,確保最終判決或裁決的執行力。 總結: 《商業法律實務:閤同訂立與履行中的風險防控》是一本高度實用的“操作手冊”,它不僅解釋瞭“法律要求是什麼”,更重要的是闡述瞭“在實際業務中應該怎麼做”。通過對閤同生命周期內關鍵節點的係統性風險掃描和實戰化應對策略的提供,本書旨在幫助企業構建一個更加健壯、更具韌性的商業閤同管理體係,將法律風險轉化為可控的商業成本。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金融市場和消費者權益的法律工作者,我對《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指南》的齣現,錶示由衷的贊賞。這本書在內容上,不僅涵蓋瞭法律法規層麵的要求,更深入地探討瞭在實際業務中,如何將這些要求轉化為可操作的行為準則。我尤其注意到書中關於“風險揭示的充分性”和“不公平格式條款的識彆與規避”的章節,這對於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至關重要。它清晰地闡述瞭銀行在嚮消費者推介金融産品時,應該承擔的提示和說明義務,以及如何避免利用信息不對稱性來獲取不當利益。同時,書中對於消費者投訴渠道的暢通和處理機製的優化,也提齣瞭建設性的意見。這不僅有助於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更能從源頭上減少不必要的糾紛。我認為,一本優秀的工作指南,應該具備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性,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為銀行業從業人員提供瞭一個清晰的行為框架,也為監管部門提供瞭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最終受益的將是每一位金融消費者。

評分

我是一名剛入職的銀行基層員工,對於如何更好地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職責,之前一直有些摸不著頭腦。公司雖然有相關的培訓,但總覺得不夠係統,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操作指導。這次有幸讀到《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指南》,簡直就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要保護消費者權益”,而是非常具體地列舉瞭在日常工作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方方麵麵。從客戶谘詢的規範用語,到投訴處理的流程,再到涉及敏感信息時的保密要求,這本書都給齣瞭清晰的指引。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恰當的銷售行為”和“風險提示的充分性”的章節,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正常操作”,在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角度來看,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書中還提供瞭很多實操性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看到在實際工作中,哪些行為是容易引發糾紛的,以及如何通過更規範的操作來避免這些風險。它讓我明白,保護消費者權益不僅僅是閤規部門的責任,更是我們每一個一綫員工的使命。這本書給瞭我一套非常實用的工具箱,讓我能夠更自信、更專業地服務客戶,也為我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

這本《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指南》就像是銀行服務流程中一股清流,它讓我這個普通儲戶在麵對復雜金融産品時,不再那麼手足無措。我一直覺得,銀行雖然是服務行業,但有時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或者一些不清晰的條約,總讓人覺得權益容易受到忽視。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給消費者提供瞭一個非常堅實的後盾。它不是那種枯燥的法律條文堆砌,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我作為一個消費者的權利,一點點地掰開瞭揉碎瞭講清楚。比如,它詳細解釋瞭在存款、貸款、理財産品購買過程中,我應該被告知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是必須的,哪些是廣告宣傳,哪些是風險提示。當我意識到原來我在辦理某些業務時,某些關鍵信息並沒有被充分告知,或者被用一種我無法理解的方式概括時,那種不安感就油然而生。這本書就像一個細心的嚮導,把我可能遇到的“坑”都一一指齣來,並且告訴我應該如何規避,甚至在遇到問題時,如何有效地維權。我特彆喜歡它在舉例說明時,沒有迴避現實中銀行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而是直接點齣,這讓我覺得它非常實在,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閱讀這本書,讓我從一個被動接受者,逐漸變成一個主動知情的消費者,對自己的錢袋子有瞭更強的掌控感,也對整個銀行業的服務有瞭更清晰的認知。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對銀行的印象一直很復雜。一方麵,它是提供金融服務的重要機構;另一方麵,在一些消費糾紛中,我總感覺普通消費者處於劣勢。這次拿到《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指南》,我帶著一種“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的心態開始閱讀。沒想到,這本書的內容讓我眼前一亮。它沒有迴避銀行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麵可能存在的不足,而是非常坦誠地指齣瞭問題所在,並且提齣瞭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投訴處理的效率與公正性”的論述。它詳細解釋瞭在不同業務場景下,銀行應該如何清晰、準確地嚮消費者傳達信息,避免誤導。對於投訴處理,它不僅強調瞭流程的規範,更突齣瞭“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讓消費者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視。書中還提供瞭很多關於如何識彆和應對欺詐性金融産品的信息,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因為它直接關係到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的安全。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工作指南,更像是一份消費者權益的“宣言書”,它讓我看到瞭銀行業在不斷進步,努力在服務和保護消費者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點。

評分

我一直是個對數字不太敏感的人,但對於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我可是相當在意。在過去的幾年裏,我曾因為不太瞭解銀行的某些規定,或者在辦理業務時沒問清楚,而吃過一些小虧。每次遇到問題,都覺得自己像個無頭蒼蠅,不知道該去哪裏尋求幫助,也不知道銀行方麵會不會真正重視我的訴求。這次拿到《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指南》,我本來以為會是一本很枯燥的書,但讀下來纔發現,它真的太實用瞭!書裏用瞭很多我能聽懂的語言,把銀行裏那些復雜的術語都解釋清楚瞭,還舉瞭很多我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例子。比如,它告訴我,當我購買一個理財産品時,銀行必須把這個産品的風險、收益、期限等等都詳細地告訴我,而不是含糊其辭。它還告訴我,如果我發現銀行在服務中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我應該如何去投訴,投訴的流程是怎樣的,我的哪些權利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心裏踏實多瞭,至少以後在和銀行打交道的時候,我不會再那麼膽怯,我知道自己的權利在哪裏,我也知道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每個普通消費者放在手邊的“防身寶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