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编例
第3卷说明
1949年
说台风
参观东北后我个人的感想
致赵元任等函稿〔动员回国〕
致杨钟健函〔商到院任职〕
致杨钟健函〔问用房并告地调所事〕
致杨钟健函〔告研究、住房等〕
致杨钟健函稿〔通知到京赴任〕
致杨钟健函稿〔告来京事宜〕
1950年
对于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感想
近代科学推翻了马尔萨斯人口论
“五四”以来我国大学教育内在的矛盾
中国科学的新方向
致张心一函〔荐萧前椿讲农业气象课〕
在第一次扩大院务会议上的讲话
考察东北以后的展望
人力能克服冰雹吗?
致郭沫若函稿〔请任命曹日昌〕
目前中国地理研究工作的任务
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
致周邦立函〔谢赠译著〕
1951年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伟大贡献
致口口口函〔李仪祉的贡献〕
在地理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气象学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开幕词
中国过去在气象学上的成就
生物学地理学各所的工作情况
第一届波兰科学会议
在地球物理研究所气象部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欧游三月的见闻和感想
抗美援朝中的科学工作人员
1952年
我如何领会到知识分子须受工人阶级的领导
声讨美国侵略军撒布细菌的罪行
科学院研究人员思想改造学习期中的自我检讨
关于中国科学院一九五二年计划要点之说明
致周邦立函稿〔太阳系起源说〕
三年来中国的科学
新中国的科学工作
1953年
中国地理学工作者当前的任务
在全国植物病理会议及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代表大会联合会上的报告
悼我们的伟大导师斯大林
波兰伟大科学家哥白尼的贡献
毛主席《实践论》对于科学工作人员的启发作用
罗森堡夫妇的精神永垂不朽
对地理研究所整理珠峰资料报告的批示
朝鲜停战协定是和平胜利的伟大里程碑
哥白尼在近代科学上的贡献
……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8年
1959年
终于拿到这套《竺可桢全集》(第3卷)了,虽然我最期待的是其中一些关于他早期留学经历和科学研究的篇章,但翻开这卷,却被他后半生在教育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思考深深吸引。竺可桢老先生的文章,总有一种沉稳的力量,不疾不徐地铺陈开来,却又字字珠玑,触及人心。他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解,尤其是对浙江大学发展历程的回顾,让我看到了一个教育家是如何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他描绘的那个时代,虽然物资匮乏,但学术氛围浓厚,知识分子怀揣的报国热情,读来令人热血沸腾。他对于人才培养的理念,强调独立思考和扎实学问,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浮躁蔓延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我特别留意了他关于大学精神的论述,他认为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人格、培养独立思想的熔炉。他引用古人的一些话,结合自己亲身经历,阐述了“求是”精神的内涵,这对于我理解大学的真正意义,有着深刻的启示。书中,他还记录了一些他与政府官员、其他学者交流的往事,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学术领袖的担当和智慧,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原则,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这些内容,虽然不是我最初设定的阅读重点,但却让我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思考,在当下,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这种严谨务实、胸怀天下的精神。
评分这本《竺可桢全集》(第3卷),最让我着迷的是其中关于他地理学研究的精彩篇章,尤其是对中国地貌的独特理解。虽然我并非专业地理学家,但读来却毫不费力,仿佛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踏上了探寻中国大地的旅程。他如何运用严谨的科学方法,结合实地考察的经验,对中国的山川河流、气候带分布进行细致的研究,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对于中国古代地理文献的梳理和解读,更是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跨越时空的学术眼光。我特别留意了他关于“中国山脉的构造”的论述,他提出了许多至今看来仍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并用翔实的证据加以佐证。书中,他还记录了一些他早年参与的野外考察经历,那些在艰苦条件下进行的科学探索,读来令人肃然起敬。他对于地理学研究的执着和热情,以及他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都深深地感染了我。这卷书,让我看到了地理学不仅仅是关于地表形态的描述,更是对地球演变、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深刻解读。竺可桢先生的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评分读完《竺可桢全集》(第3卷),我最大的感受是,竺可桢先生是一位极其真诚且富有洞察力的记录者。他对于浙江大学的建设,尤其是其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与辉煌,描绘得细致入微,仿佛一幅幅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他并非简单地陈述事实,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决策背后的考量,每一次变革的动因。他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对于校园文化的营造,对于学术自由的捍卫,都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卓越教育家的远见卓识。我尤其感动于他对于几代浙大学人精神传承的强调,他如何鼓励年轻学者继承优良传统,如何在时代变迁中保持大学的独立品格。书中,他还记录了一些关于学校行政管理、学科建设的思考,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却构成了大学发展的基石。他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式,比如如何平衡学术研究与教学任务,如何处理教师之间的关系,都体现了他高超的管理智慧和人格魅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并没有回避学校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挑战,而是坦诚地面对,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这种坦诚的态度,让这些历史记录更显真实可贵。这卷书,不仅仅是一部大学史,更是对一个教育家如何以毕生之力,倾心打造理想学府的生动写照,让我深受启发。
评分这本《竺可桢全集》(第3卷),出乎意料地,更多地展现了竺可桢先生在气候研究领域的深邃洞察与独特视角。虽然我原本是冲着他对历史地理的浓厚兴趣而来,但当阅读到他关于中国季风气候变迁的论述时,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宏大的时空尺度,感受到了地球脉搏的跳动。他并非仅仅罗列数据和图表,而是将复杂的科学问题,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他如何通过古籍、碑刻、甚至是地质遗迹来推断古代的气候变化,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令我惊叹不已。他对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的分析,更是极具启发性,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如何能够为我们理解历史提供全新的维度。书中,他甚至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的深远影响,这种将微观的科学研究与宏观的社会历史相结合的视野,是许多现代学者难以企及的。我尤其欣赏他对于科学严谨性的追求,以及他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勇气。他所提出的关于中国季风区未来气候演变的预测,虽然是几十年前的思考,但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卷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科学大家,不仅仅是在某个领域深耕,更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和解答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评分初读《竺可桢全集》(第3卷),我怀着一丝“打卡”的心态,希望能看到一些他对于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但很快就被他文字中流露出的深沉人文关怀所打动。他对于中国历史的思考,并非仅仅局限于政治军事的宏大叙事,而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变迁。他如何将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的进程联系起来,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书中,他还对一些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他的评价往往公正客观,不带个人偏见,却又能在细微之处洞察人性的复杂。我特别欣赏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他并非全盘否定,而是有选择地吸收精华,并将其与现代科学精神相结合。他对于民族文化的忧患意识,以及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贯穿于整卷文字之中。这卷书,让我看到了一位科学家身上所蕴含的深厚人文情怀,以及他对民族命运的责任感。竺可桢先生的思考,超越了学科的界限,体现了一位智者的格局和担当。
评分《竺可桢全集(第3卷)》收录1949年8月至1959年的竺可桢文稿172篇。其中收录了“反右”之际撤回的文章——《培养人才与开展科学研究》,还有《科学院研究人员思想改造学习期中的自我检讨》,看看一个科学家被“改造”的心路历程。
评分不错
评分这次购买的四本书,很喜欢,因为这是科技类书,故很多非专业读者不会去购买,现在阅读太丰富了。我是学中医的,气候学也是中医专业必需要掌握的。这套全集有二十多本,因为大部分是日记,所以没有购买,主要是因为价格有点高,工薪阶层,财力有限,书的质量和内容当然没有说的。
评分商品是否给力?快分享你的购买心得吧~太尉误走妖魔 北宋崇宁年间,山东济府郓城县境内,宋江做为押司替县令运送神石,他江湖人称及时雨宋江,喜欢结交江湖豪杰,济人之贫,周人之急,扶人之困,只要有人投靠他,从不推辞,又称呼保义。押送队里入云龙公孙胜之后找到宋江,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说洪太尉放出了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并说要送他10万贯财富,它就是生辰纲,而星主正是宋江。公孙胜劝宋江不成而走,宋江回去后被县令时文彬告知大明府要治他的罪,叫他限期捉拿公孙胜。插翅虎雷横在破庙中遇上正在熟睡的赤发鬼刘堂,双方打了起来,刘堂被拿下,他们直奔托塔天王晁保正家中,刘堂也是来找晁盖的,都是为了那10万生辰纲的事儿。 水浒传第2集剧情 石碣村七星聚义 晁盖将刘堂救下,宋江一个人去了石碣村。刘堂提刀来追雷横,两个打了起来,智多星吴用赶到后没拉开,还是后来赶到的保正将他们俩拉开,晃盖和吴用商量取生辰纲。公孙胜找过阮士三兄弟之后,来到晁盖家中,只要晁盖同意劫那生辰纲,他们也愿意参加。埋伏在石碣村的朱督头被阮士兄弟带入芦苇荡中,他们和吴用一起回到家中吃酒,共商取生辰纲的事儿,随后公孙胜来赶来了,他们一起去了姚盖那儿,七人共拜天地,结为异性兄弟.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杨志手下的人口渴难耐,纷纷去向白胜买酒吃,他们被杨志轰开。晁盖等人按照吴用的计策,先从白胜那儿买了一桶酒,就着枣子吃酒,在一旁看的挑夫很是嘴馋,吴用借偷酒之机将药放入酒中,押送生辰纲的挑夫见晁盖等人喝酒没事,他们也买了一桶,那桶正是下药的,等喝下全部晕倒,晁盖等人将生辰纲劫走。等他们醒来后合伙商量要把罪名安到杨志身上,杨志要自杀被一道士阻拦。济州府通过消息抓捕了白胜,白胜在刑法下将其他七个招出,等官府派人去抓晁盖等人时被宋江事先遇上,他稳住济州府派来的何观察,急速骑马将消息告知晁盖,而后返回。 水浒传第17集剧情 火并王伦 晁盖收拾完毕将宅院烧了,他们临走之际还是遇上了前来的官兵,雷横与朱仝带兵和晃盖打了起来,雷横借机放走了晁盖。晃盖他们一行人奔向水泊梁山,在进梁山水寨的门口遇上了豹子关林冲,但王伦的虚与委蛇让晁盖等人感觉心里不舒服,林冲也看出来了。到山上后王伦的一番言行和林冲当时来的时候一样,王伦想用银子打发晁盖等人下山,林冲这次真的看不下去了,他大骂王伦心胸狭隘,不适合当头领,王伦见此情形还义正言词,上前帮忙的杜迁和宋万被阮氏兄弟拦住,林冲将王伦杀死,众人拜晁盖为梁山首领。 水浒传第18集剧情 宋江收取阎婆惜 伦死了,吴用建议大家推举林冲做大哥,当林冲自认不敢当。并推举晁盖做梁山的第一把宝座,晁盖难以推辞,自此一帮好汉就此稳居梁山。宋江救了阎婆和她女儿阎惜娇。阎惜娇对宋江萌生好感,请媒婆与宋江提亲。宋江未能忘记过世的妻子屡次推脱。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阎惜娇
评分建国后的文章为主,可以了解当时中国科学院的相关。
评分竺可桢老先生一生的智慧结晶,至今读来还拍案叫绝。
评分资料详实,一直期待买入的书
评分送货速度快,优惠力度还可以,就是缺货严重。
评分分卷出,至今没出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