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实用汉语修辞(修订版)》于200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至2010年已经印刷12次,总印数7万多册。此次修订在原书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使教材内容更加科学,例句更加新颖。 
      本教材编写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汉语修辞的基本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汉语修辞的鉴赏能力。 
      教材编写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讲求实用,不重于修辞理论的学术性探讨,主要从人们言语交际的实陆需要和修辞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讲述有关内容。第二,突出当前社会生活的修辞实践。第三,注意内容少而精。     
作者简介
       李庆荣,男,汉族,1931年8月出生,江苏省兴化市人。教授。 李庆荣于1949年进入南京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1951年因工作需要调入中共南京市委工作。1956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1992年退休。“文革”后,曾受中南海业余大学、华侨大学、日本名古屋商科大学之邀,前往任教。 李庆荣致力于写作、语法、修辞、中国古典小说修辞艺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从事古代文艺作品的校注。有论文《千锤百炼,溢彩流光——谈<水浒>词语的选择和运用》、《文艺作品的艺术魅力——说“生动”》等;参加编写《现代汉语基础》、《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中国历代小说词典》等;校注《水浒》、《三国演义》(合作)等。     
目录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
第二节 修辞的性质
第三节 社会生活需要修辞知识
第四节 修辞与语境
第五节 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第六节 修辞主体的修养
第七节 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
思考与练习一
第二章 词语的锤炼
第一节 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
思考与练习二
第三节 成语和成语的活用
思考与练习三
第三章 句式的选择
第一节 整句和散句
第二节 短句和长句
第三节 肯定句和否定句
思考与练习四
第四节 设问句和反问句
第五节 口语句和书面语句
第六节 顺装句和倒装句
思考与练习五
第四章 语言的声音美
第一节 要讲究语音修辞
第二节 双音节化
第三节 音节的协调
第四节 几个多音节语音段落
第五节 押韵
第六节 平仄的安排
第七节 双声叠韵和叠音
思考与练习六
第五章 修辞格的运用
第一节 比喻
第二节 借代
第三节 比拟
第四节 夸张
第五节 双关
思考与练习七
第六节 仿词
第七节 顶真
第八节 拈连
第九节 回文
第十节 引用
思考与练习八      
精彩书摘
       1.排比的各项要求匀称,叠用的各项不作强求;
    2.排比要求尽量避免字面上的重复,叠用则有意重复某一个或某几个词语。在整句中,和对偶、排比相比,叠用整齐的程度最低,但在书面语和口语,尤其是在演讲或节目主持中运用的范围最广。有的修辞著作把它归人排比,也有的把它与排比合作一类,称“排叠”,我们认为这两者有所不同,以分开为宜。叠用的形式非常灵活,可以只有两项,也可以多于两项;可以是词组,也可以是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重复运用的词语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几个;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例如:①于是他就会代替托儿组里的阿姨,在春天的阳光下、在夏天的荫凉里,或是在冬天的炉火边,让孩子们团团地围着他坐下,倾听他的美丽的新故事。(碧野《静静的河湾》)②时代、社会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观众的审美欣赏也在随之变化。戏剧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时代生活的表达,也将随之变化,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风格不发展,就会变成古玩店,就会脱离了时代和人民的需要,就会失去它的光彩。(收人民日报》海外版)③只有绿化,才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只有实事求是让人们每每栽种的树和草确实成活的绿化,才能使日益扩大的沙漠变小。(周宏《比沙尘暴更可怕的》) 
    ……      
前言/序言
     修辞是现代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教材编写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汉语修辞的基本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汉语修辞的鉴赏能力,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教材编写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讲求实用。本教材不重于修辞理论的学术性探讨,主要从人们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和修辞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讲述有关内容。在介绍修辞的手段、方法时,力求突出其修辞作用,加强范例的分析,并指出一些常见的易犯的错误,以引起注意。
  第二,突出当前社会生活的修辞实践。“五四运动”以来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类范文都是我们研究、学习的内容,而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修辞实践更为丰富多彩,更应该予以重视。报刊、电视、广播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语言运用都纳入了我们的视野,加以分析介绍,力求使教材具有时代感、新鲜感。
 
 
    
				 
				
				
					《现代实用汉语修辞(修订版)》是一部深度探讨现代汉语修辞现象的学术专著。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鲜明的时代视角,对汉语中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分析和阐释。全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科学的修辞知识体系,并引导读者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能够更加自觉、有效地运用修辞手法,从而提升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本书的编写,不仅关注了修辞手法的基本理论和分类,更着重于其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的具体运用,以及在不同文体、不同语境中的适应性与变化。作者通过大量鲜活的、贴近现实生活的语料,生动地展现了修辞手法是如何在新闻报道、文学创作、广告宣传、日常交流等各个领域发挥其独特作用的。  一、 修辞学理论基础的坚实构建  本书的开篇,对修辞学的基本概念、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这部分内容为读者建立起一个宏观的认识框架,理解修辞在语言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重要作用。作者并没有止步于陈旧的理论,而是紧密结合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引入了认知修辞学、语用修辞学等新的研究视角,将传统的修辞理论置于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中进行审视。  特别是在修辞功能的研究上,本书超越了单纯的“美化语言”的传统观念,深入剖析了修辞在表情达意、说服引导、创造新义、增强记忆等方面的多重功能。作者认为,修辞绝非华而不实的辞藻堆砌,而是语言思维的深刻体现,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强大工具。  二、 现代汉语修辞手法的系统梳理与辨析  本书的核心内容,在于对现代汉语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系统梳理与深入辨析。作者采取了一种既有层次又注重实际运用的编排方式,将纷繁复杂的修辞手法进行科学分类,并逐一进行详尽的阐释。  1. 词语层面的修辞:     比喻类: 明喻、暗喻、借喻、拟人、拟物等。本书不仅解释了这些手法的定义和构成要素,更深入探讨了它们在语境中的微妙差别。例如,在分析借喻时,会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省略喻体,使喻体与本体之间产生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从而达到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效果。    比拟类: 拟人、拟物、拟声。作者特别强调了拟人、拟物手法在赋予无生命事物以人的情感或行为特征时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拟声词在模拟自然界和人工界声音时所能营造的生动感。    双关类: 谐音双关、语义双关。这部分内容重点在于分析双关如何巧妙地利用语音或意义上的巧合,一语双关,含蓄而又富有幽默感或讽刺意味。    词语活用与特殊用法: 如词性活用、词类活用、偏义词组、成语的创新使用等。本书关注到词语在实际运用中发生的动态变化,以及那些看似“不规范”却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用方式。  2. 句子层面的修辞:     强调与突出: 反问、设问、祈使、感叹、反复、层递、顶真等。本书详细阐述了这些手法如何通过改变句式、重复词语或调整语序,来增强语气的力度,突出表达的重点,引发读者的思考。例如,对反问的分析,不仅包括其疑问句形式,更强调其隐含的肯定或否定意义,以及其在增强说服力方面的作用。    映衬与对比: 对偶、排比、夸张、弱化、烘托(反衬)等。这部分内容着重于分析修辞手法如何通过组合、对比来突出事物的特征,制造张力,增强艺术感染力。对夸张手法的分析,会区分其适度夸张和过度夸张,并探讨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合理性。    委婉与含蓄: 委婉语、衬托、藏词(用典)等。本书关注到语言的社交功能,解析了修辞如何帮助人们避免直接冲突,委婉地表达敏感话题,或通过含蓄的表达引发读者的联想。    其他句式修辞: 如嵌入、省略(省略号的运用)、倒装、移位等。作者会分析这些句式变化如何服务于表达的需要,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  3. 篇章与语篇层面的修辞:     结构与组织: 呼应、起伏、转折、顿挫等。这部分内容将修辞的视野从单句扩展到篇章,探讨了如何在段落、章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使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情感更加饱满。    语体与风格: 幽默、讽刺、戏谑、庄重等。本书会分析不同语体风格的形成,以及修辞手法在塑造特定语体风格中的作用。  三、 现代社会语境下的修辞运用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并非孤立地研究修辞手法,而是将其置于现代社会多样化的语境中进行考察。     新闻传播中的修辞: 如何运用精炼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来吸引读者,传递信息,同时又要保持客观与真实。例如,标题的拟定、导语的撰写、新闻事件的描述等。    文学创作中的修辞: 深入分析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中修辞手法的艺术功能,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描绘景物,烘托情感,营造意境。    广告宣传中的修辞: 探讨广告语中修辞的策略性运用,如何通过新颖的比喻、巧妙的排比、具有冲击力的夸张等,来吸引消费者,提升品牌形象。    网络语言与流行语的修辞: 关注网络文化中涌现出的新型修辞现象,如“梗”、“段子”、“反讽”等,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传播机制及其对现代汉语修辞的影响。    日常交流中的修辞: 即使是最普通的日常对话,也离不开修辞的润色。本书会通过生动的例子,展示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如何不自觉地运用修辞来使沟通更加顺畅、有趣,或更有说服力。  四、 修辞的辨误与鉴赏  在对修辞手法进行详尽阐释的同时,本书也包含对修辞的辨误和鉴赏部分。     修辞误用与滥用: 指出在实际运用中常见的修辞错误,如比喻不当、夸张失度、对偶不工整等,并分析其产生的后果,帮助读者避免这些问题。    修辞鉴赏: 引导读者如何欣赏语言中的修辞之美,如何通过对修辞手法的洞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意图,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这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读者提升语言欣赏能力。  五、 修辞与思维、文化的关系  本书还进一步探讨了修辞与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的深层联系。作者认为,修辞手法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植根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土壤之中。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敛,在修辞上便体现为对委婉、借代等手法的偏爱。反之,修辞的运用也反过来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总结:  《现代实用汉语修辞(修订版)》是一部集学术性、实用性、时代性于一体的修辞学力作。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案例翔实。它不仅是汉语研究者、语言学专业学生的案头必备,更是广大中文爱好者、教师、学生乃至所有希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者的重要参考。本书的修订,更是紧跟语言发展的最新动态,对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使其更具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掌握丰富的修辞知识,更能学会如何“用语言”,如何让语言在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时,焕发出最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