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古鉴

德育古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史洁珵(玉涵),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道德教育
  • 传统文化
  • 修身养性
  • 古籍
  • 国学
  • 伦理道德
  • 人生哲理
  • 教育
  • 德育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08490588
版次:1
商品编码:1086859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9
字数:1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德育古鉴》由清代史玉涵先生所辑,系中华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经典,为后人广为传诵。《德育古鉴》经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校订后,成为中心师生必修之德育教材。书中以翔实的历史故事,从孝顺、和睦、慈教、宽下、劝化、救济、交财、奢俭、性行、敬圣和存心等方面,阐述了祸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以此引导世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常读此书,可以起到近报自己、远利子孙的效果,实为今人修身立命之必读、传授子孙之必备。

目录

原序附纪旧序重印序功过案
孝顺类
和睦类
慈教类
宽下类
劝化类
救济类(上)
救济类(下)
交财类
奢俭类
性行类
敬圣类
存心类
附录一 三破·七辩
附录二 立命说
附录三 净意说
附录四 功过格

精彩书摘

颜光衷曰:天下那有不孝的人?虽有不孝的人,而称之孝则喜,名之不孝则怒且愧。充此良知,便是大孝根苗,只是习心习气不能自化,所以依旧不孝也。夫不孝之所以习成者,约有数端:一曰骄宠。为父母怜爱过甚,常顺他性子,让他便宜,任他佚豫。骤而拂之,则便不堪。人前出言稍有差错,父不忍唐突于子,而子乃敢唐突其父。积此骄纵,他人处展不得手,独父母处展得手。遂真谓老年人无闻知矣!一曰习惯。语言粗率惯,便敢冲突;动作简易惯,便敢放肆。父母分甘绝少惯,遂不复忆其甘旨;父母扶病任苦惯,遂不复忆其痛痒。一日乐纵。见同辈不胜意气,对双老而味薄。入私室千般趣态,映高堂而机窒。甚且明以父母兄弟为俗物,不乐相对,则岂有孝弟之念由中而出也?一曰忘恩、记怨。夫恩习久愈忘,怨习久愈积,人情然也。故一饭见德,习久则餍赚起;一施感恩,常济则多寡生;一迎面见亲,累日则猜嫌重。况父母兄弟,生而习之。以亲爱为固常,且有忧我而获拂者矣!以训迪为聱牙,且有誉我而被厌者矣!以任劳庇护,极念经营为平等,且有强与吾事而怒耽者矣!眼前大恩,恬然罔识,况能推及胎养之劳、襁哺之苦、弱质惊魂之痛者哉?一日私财。财人吾手,便为吾有;而在父母手者,又谓应以与吾也。财足则忘亲,财乏则觊亲,求财不得则怨亲。亲不能自养,而待养吾财,则益厌亲。甚且以单父只子,而因财相夷者矣;少长互推,而弃亲不顾者矣!亦思身谁之身,财谁之财?我不带一钱来,而襁哺无缺以至今日,谁为者乎?一日恋妻子。有美味钱财,欲以娱妻宠子;有良辰佳会,欲以拥妻抱子,而悦亲之念遂微也。不思子为我子,而我为谁子?亲子我,而我不顾,则我亦何赖有子哉?夫妻和好,固是一家乐事,然当呱呱待哺,便溺未分时,妻能顾复我耶?父母看得子成人,娶得媳妇,不胜终身之喜;乃有妇而亲,反不得有子耶?一日争妒。天之于物也无私盖,而栽培倾覆,物自为分;父母之于子也无私爱,而顺我逆我,子自为异。若顺我者爱多,逆我者爱少,此亦天下之大公也。
……

前言/序言


《德育古鉴》:一部关于古人德行的启迪之书 《德育古鉴》并非一本讲述具体历史事件的书,也不是对某位名人事迹的流水账式记录,更非一套教条式的道德准则汇编。它是一本沉静而深刻的智慧之书,旨在从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和传说中,提炼出那些历久弥新、具有普遍意义的德育精髓,并以一种更为贴近人心、易于领悟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它所关注的,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鲜活的人性,以及在各种境遇下,古人如何以其高尚的品德,书写着人生的篇章,从而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选取了一个宏大的视角,却又落笔于细微之处。它不拘泥于某一朝代或某一学派的局限,而是以一种博采众长的姿态,从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思想源流中汲取养分,将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德行,如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勇、恕、诚、廉、耻、敬、勤、节等,进行深入的挖掘与阐释。它试图解答的核心问题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什么样的品格,让一些人物得以超越时代的局限,成为后世景仰的典范?又是什么样的德行,构成了古代社会和谐运转的基石? 《德育古鉴》的编写,遵循的是一种“以鉴照今”的理念。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古人的美德,而是深入分析这些德行在具体情境下的实践。书中会引用大量精炼的古语、寓言、典故,但这些并非简单的引用,而是经过筛选和提炼,以揭示德行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普遍规律。例如,在阐释“仁”时,它可能不会仅仅停留在“爱人”的字面意思,而是会深入探讨仁在不同关系(君臣、父子、朋友、邻里)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人际互动中保持一份同情心和关怀。在谈论“信”时,它会剖析失信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以及一个诚信的个体如何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这本书的结构,或许会以某种主题性的方式展开,将相关的德行进行归类,或者以某种叙事性的逻辑,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理解。例如,它可能会设定一些章节,分别探讨“个人修养的基石”、“家庭伦理的智慧”、“社会交往的准则”、“面对逆境的勇气”等主题。在每一个主题下,则会选取最能代表该主题的德行,通过故事、论述、引言等多种形式,进行细致的阐发。 《德育古鉴》所呈现的,是一种“可学而能”的德育观。它不相信德行是天生的,而是认为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每个人都可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品德。因此,这本书并非高高在上地宣扬某种理想化的道德,而是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去体悟、去践行。它或许会指出,古人的德行并非完美无瑕,他们也会有犯错和犹豫的时候,但正是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守与智慧,才更显其可贵。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预计会是沉稳、内敛而富有韵味的。它会避免使用过于浮夸或煽情的词汇,而是以一种平和的语调,引导读者去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文字中会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但绝非墨守成规,而是希望通过对古人德行的重新解读,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使其在现代社会依然能够发挥指导和启迪的作用。 《德育古鉴》的目标读者,是那些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兴趣,渴望提升自身品德修养,并在人生道路上寻求智慧指引的读者。无论是青年学生,还是职场人士,抑或是年长的长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共鸣和启发。它不提供速成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进行独立思考,将书中的智慧融入自己的生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 总而言之,《德育古鉴》是一部旨在通过挖掘和阐释中国古代德育智慧,来启迪现代人内心,提升个人品格,并促进社会和谐的书籍。它是一面古老的镜子,映照着先人的品德风范;它也是一本心灵的指南,指引着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它所传递的,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在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依然保持内心的纯粹与高贵。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读的这本《都市迷踪》(请自行替换为“德育古鉴”以外的任何书名,比如《都市迷踪》),简直是悬疑小说的典范之作!节奏控制得太完美了,从第一页开始,你就知道有什么不对劲,但又完全抓不住重点。作者非常擅长设置误导性线索,每一个配角都像是带着面具,你以为你已经猜到了凶手,结果下一章他又给你抛出了一个让你怀疑到自己的判断力的证据。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对叙事“不可靠性”的极致运用。我常常在阅读时感到自己的思维被牵着鼻子走,那种被耍弄的快感是其他同类作品难以比拟的。当然,这种高强度的阅读体验也有副作用,那就是读完之后,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从那种紧张状态中抽离出来,甚至晚上做梦都在分析那些书中未解的细节。这本书唯一的瑕疵可能在于,结局的处理略显仓促,所有的谜团像被突然剪断的绳索,虽然解开了,但收尾的优雅性稍有欠缺。

评分

这本书,暂且称之为《星际漂流记》(请自行替换为“德育古鉴”以外的任何书名,比如《星际漂流记》),完全颠覆了我对科幻小说的既有认知。它没有炫目的激光炮战,也没有复杂到令人头晕的物理定律解释,而是将焦点集中在人类在极端孤独环境下的心理变化。文字风格极其冷峻、克制,像是在用手术刀解剖角色的精神世界。我喜欢作者这种极简主义的叙事手法,它迫使读者去关注那些微不足道的日常行为,从而反思“生存”本身的意义。每一次呼吸、每一次食物的配给,都被赋予了沉重的象征意义。但说实话,阅读过程是一种折磨。故事的推进极其缓慢,有时一章的内容不过是主角在狭小空间里踱步的记录。对于追求快速情节反转和刺激体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煎熬。它是一部需要高度专注力的作品,一旦走神,就很容易错过那些极其微妙的心理暗示,然后对后续的内容产生巨大的阅读障碍。

评分

初读《大唐风云录》(请自行替换为“德育古鉴”以外的任何书名,比如《大唐风云录》),我立刻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所吸引。作者显然是下了苦功的,书中对细节的考据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无论是官场的运作逻辑,还是市井生活的描绘,都栩栩如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宏大战争场面时的笔法,那种磅礴的气势,仿佛能让人闻到硝烟的味道,听到金戈铁马的碰撞声。然而,书中人物的塑造略显扁平,很多角色似乎只是为了推动历史事件而存在的工具,缺乏那种深入骨髓的复杂性和人情味。特别是几位重要的女性角色,她们的命运虽然跌宕起伏,但其内在动机却总让人觉得是作者强加的,而非自然流露。这本书更像是一部详尽的史料汇编,知识性强,但情感上的共鸣点相对较少。如果你是历史爱好者,这部作品绝对值得一读,但如果你期待的是那种让你为之落泪或拍案叫绝的人物命运,或许会稍感遗憾。

评分

这本《XXXXXX》(请自行替换为“德育古鉴”以外的任何书名,比如《漫漫长夜》)读起来就像是走进了一片迷雾重重的森林,作者的笔触细腻得能捕捉到每一片落叶的纹理,但叙事的节奏却让人感到有些迟疑。书中的主角们似乎总是在追逐着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他们的对话充满了哲思,但往往在关键时刻又戛然而止,留下大片的空白让读者自行填补。我花了很长时间去适应这种“留白”的叙事方式,有时会觉得作者过于沉醉于营造氛围,而忽略了情节推进的必要性。书里关于人性的探讨是深刻的,特别是对“选择”与“后果”的描绘,让人在合上书本后还能反复咀嚼。然而,对于期待一个清晰故事线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挫败感。它更像是一首结构复杂的交响乐,旋律优美,却需要耐心去理解每一个音符的含义,而不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整体而言,它是一部需要沉下心来品味的文学作品,但其晦涩难懂的部分,确实也降低了它的普适性。

评分

关于那本《园林诗话集》(请自行替换为“德育古鉴”以外的任何书名,比如《园林诗话集》),这是一本非常“雅致”的书。它的语言充满了古典韵味,读起来像是在品一杯清淡的龙井茶,回味悠长。作者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与历代文人的诗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仅是介绍园林结构,更是挖掘了园林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情趣。我特别喜欢它对空间转换的描述,比如如何从一个曲折的回廊中走出,眼前豁然开朗,那种由“限制”到“自由”的心理转变,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知识的密度和审美的深度,它教会了我如何用更具诗意的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但缺点也很明显:它更像是一本赏析手册,而非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如果你对园林建筑或古典诗词没有基础的兴趣,阅读过程会显得枯燥乏味,因为它充满了大量的典故和背景知识,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化储备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

评分

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充实,学习到不同的东西。感受世界的不同。

评分

古文啊,没有白话,,,

评分

很好很不错

评分

我非常喜欢,我喜欢,

评分

不需要有生存的压力,必竞都是有父母的负担。

评分

非常好。。。如果是繁体竖版就更好了。。

评分

非常好。。。如果是繁体竖版就更好了。。

评分

全文都是文言文

评分

速度比较快!速度比较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