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丛书·伯罗奔尼撒战争

甲骨文丛书·伯罗奔尼撒战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唐纳德·卡根(DonaldKagan)著陆大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古希腊
  • 伯罗奔尼撒战争
  • 修昔底德
  • 甲骨文
  • 战争史
  • 政治史
  • 古典文学
  • 西方历史
  • 军事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77541
商品编码:10378096055
出版时间:2016-04-01

具体描述

作  者:(美)唐纳德·卡根(Donald Kagan) 著;陆大鹏 译 定  价:79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4月01日 页  数:593 装  帧:精装 ISBN:9787509777541 引言
部通往战争的道路
激烈的竞争(前479~前439年)
第二章“发生在一个遥远国度的争吵”(前436~前433年)
第三章雅典登场(前433~前432年)
第四章战争的抉择(前432年)
第二部伯里克利战争
第五章战争的目标与资源(前432~前431年)
第六章底比斯人进攻普拉蒂亚(前431年)
第七章瘟疫(前430~前429年)
第八章伯里克利的时光(前429年)
第九章雅典帝国内部的叛乱(前428~前427年)
第十章恐怖和冒险(前427年)
第三部新的战略
第十一章德摩斯梯尼和新战略(前426年)
第十二章皮洛斯和斯法克特里亚岛(前425年)
第十三章雅典的攻势:墨伽拉与德里昂(前424年)
第十四章伯拉西达的色雷斯战役(前424~前423年)
第十五章和平降临(前422~前421年)
第四部虚假的和平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唐纳德·卡根著陆大鹏编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精)》是一部生动有趣、可读性极强的叙述史,精雕细琢地描摹了一个业已消逝的世界,并给予其应得的尊重。《伯罗奔尼撒战争》记述了一个伟大帝国的兴衰沉浮,展示了人类历史中智慧与机遇的交互作用、很好个人和广大群众在决定历史走向时扮演的角色,领导人的潜力以及他们必然受到的局限。卡根精彩地复原了古典时代一些有名的军事战役,从雅典人误入歧途的西西里远征,到斯巴达人在阿哥斯波塔米令人震惊的辉煌胜利,生动地把握了战争动态,把故事讲得扣人心弦。 (美)唐纳德·卡根(Donald Kagan) 著;陆大鹏 译 唐纳德·卡根(Donald Kagan)(1932-),美国有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古典学与历史学斯特林教席荣誉退休教授,古希腊历史研究的学者,1958年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颁美国国家人文奖章,2005年当选为该年度杰弗逊人文大师,著有《雅典帝国的灭亡》(1987)、《沉睡中的美国》(2000)、《西方的遗产》(2000)、《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2003)等,近期新一部作品《修昔底德》由维京出版社推出。
陆大鹏,英德译者,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代表译作“地中海史诗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金雀花王朝》等。
致    谢 我撰写本书的灵感来自路易维尔大学的John Roberts Hale,他是我的老友,曾是我的学生。在一次漫长的飞行旅途中,他说服了我,应当有一部供非专业读者阅读的单卷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并且我就是写作这样一部书的人选。我很享受写作本书的过程,我感谢他阅读了手稿,欣赏他的才华、热情和友谊。我也很感谢我的编辑Rick Kot,他的审读非常仔细,给我帮助很大,提高了本书的水准,而且他是个非常友善的人。我还要感谢我的儿子Fred和Bob,他们都是历史学家。他们的著作给了我很多教益,我与他们的无数次妙趣横生的交流也对我帮助极大。,感谢我的太太Myrna,感谢她抚育了这么的孩子,并且帮助他的父亲达成了目标。 引    言 前5世纪的后30年中,雅典帝等
好的,这是一份《甲骨文丛书·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外的图书简介,内容侧重于其他历史、文化或哲学主题,力求细节丰富且自然流畅: --- 《辉煌与沉寂:罗马帝国兴衰的千年史诗》 【图书简介】 跨越千年,探索一个帝国的崛起、鼎盛与最终的瓦解,理解西方文明的根基如何被塑造与重塑。 罗马,一个从台伯河畔的城邦,成长为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它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战争与征服的冷酷记录,更是一部关于法律、工程、政治哲学和社会结构的宏大叙事。本书《辉煌与沉寂:罗马帝国兴衰的千年史诗》,并非简单地梳理历史事件的线性发展,而是深入剖析驱动这个伟大文明前行的核心动力,以及导致其最终走向衰亡的复杂内生性因素。 第一部分:共和国的诞生与理念的萌芽 (公元前 509 年 – 公元前 27 年) 本书伊始,我们将跟随早期的罗马人,见证他们如何从推翻王权建立共和国,并逐步构建起一套独特的权力制衡体系——元老院(Senatus)、保民官(Tribuni Plebis)与执政官(Consules)之间的微妙平衡。重点章节将详细描绘《十二表法》的诞生,它如何确立了公民权的基础,以及平民与贵族之间漫长而激烈的阶级斗争(Struggle of the Orders)。 我们将详细考察波斯战争后,罗马如何以一种近乎执拗的决心,逐步吞并意大利半岛,并最终在布匿战争中,将迦太基——地中海的唯一竞争者——彻底从地图上抹去。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军事胜利,而是资源调配能力、军事组织效率以及公民奉献精神的全面胜利。 然而,共和国的成功也孕育了它的危机。当财富大量涌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尝试宣告了政治理想主义的破灭。本书深入探讨了马略改革如何彻底改变了军队的忠诚结构,使军队从对国家的效忠转向对将领个人的依附。随后,我们将聚焦于苏拉、庞培、克拉苏与凯撒这几位巨头如何利用军事威望,不断侵蚀共和制度的根基,直至屋大维(奥古斯都)在亚克兴海战后,以“第一公民”(Princeps)的身份,巧妙地完成了从共和制向帝制的过渡。 第二部分:帝国的黄金时代与文化熔炉 (公元前 27 年 – 公元 180 年) 奥古斯都开创的“元首制”标志着罗马历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期——“罗马和平”(Pax Romana)。本部分着重分析这一时期,社会结构、法律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所达到的巅峰状态。 我们将详尽介绍罗马法体系的成熟: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再到查士丁尼法典的渊源。罗马的法学家如何处理复杂的财产、合同和人身关系,其理性逻辑至今仍影响着现代大陆法系。工程奇迹部分,将细致考察引水渠(Aqueducts)的设计原理、道路网络的建设标准,以及庞贝古城所揭示的城市生活图景。 文化层面,本书探讨了希腊化影响与罗马本土精神(Mos Maiorum)的融合。从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如何为罗马构建民族神话,到西塞罗的政治雄辩术,再到斯多葛学派在罗马精英阶层中的流行,分析这些思想如何服务于帝国的统治和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部分:危机、转型与东方的延续 (公元 180 年 – 公元 476 年) 图拉真皇帝统治结束后,罗马帝国的内部张力开始显现。本书详细梳理了“五贤帝”时代结束后面临的“三世纪危机”。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动荡——蛮族入侵加剧、边境防线紧张,更是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全面失灵。恶性通货膨胀、货币体系崩溃以及地方割据势力的抬头,将帝国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制”(Tetrarchy)和君士坦丁大帝的皈依与迁都,是帝国为求生存而进行的痛苦转型。我们探讨了基督教如何从一个受迫害的教派,最终成为帝国的官方宗教,及其对罗马社会价值观产生的深刻重塑。 最后,本书聚焦于西罗马帝国的最终解体。衰亡并非一蹴而就的灾难,而是长期结构性问题的累积爆发:财政枯竭、精英阶层对公共事务的疏离、军队的日耳曼化,以及日益增长的社会不平等。最终,476年西罗马的终结,与其说是帝国的死亡,不如说是旧模式在西方的瓦解与新生力量的整合。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最新的考古发现与经典史学研究,采用宏观叙事与微观个案相结合的笔法。它不满足于描述“发生了什么”,更致力于探究“为什么会这样”,试图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权力、制度与文明兴衰的深度框架。通过对法律、经济、军事和社会心理的立体分析,我们得以洞察一个统治世界千年的帝国,其辉煌与最终的沉寂,为今日世界的秩序演变提供深刻的历史镜鉴。 适合读者: 对西方古典文明、历史社会学、政治制度演变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渴望超越肤浅叙事、探求历史深层逻辑的研究者与爱好者。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伯罗奔尼撒战争》的阅读体验,着实让人感到震撼,仿佛身临其境地参与了那段古老而血腥的冲突。作者对希腊城邦间复杂关系的梳理,细致入微,让人清楚地看到了雅典与斯巴达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差异如何一步步将整个希腊世界拖入泥潭。读到伯里克利雄辩的演讲和亚西比德的反复无常时,我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是如何交织的。那些关于海上霸权的争夺、陆上力量的制衡,每一次转折点都充满了戏剧性。书中所描绘的瘟疫肆虐、公民情绪的剧烈波动,也让我对战争的代价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其说这是一部单纯的军事史,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人性在极端压力下如何展现其光辉与阴暗面的史诗。我对历史的了解,从未如此立体和鲜活。

评分

这是一本需要细细品味的著作,它的价值在于其深度而非广度,更像是一部关于政治哲学的寓言。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战争初期各方心态变化的捕捉,那种从最初的义愤填膺到后期的疲惫不堪、道德沦丧,过渡得极为自然且具有说服力。书中有段描述瘟疫时期公民如何抛弃传统道德规范的文字,读来令人脊背发凉,它揭示了在秩序崩塌时,人类社会脆弱的伦理基础。虽然事件发生在遥远的过去,但那种面对未知灾难时的恐慌和随之而来的社会解体,与我们现代社会面对危机时的反应,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因此,这绝不是一本陈旧的史书,而是一部关于人类社会韧性和脆弱性的经典研究报告。

评分

坦白讲,最初我对这样一部聚焦于古代战争的巨著是有些畏惧的,生怕内容过于晦涩难懂,充满了陌生的地名和人名。然而,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极好,它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的背景介绍和人物侧写,让那些古希腊的城邦和英雄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刻板符号。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古老的集市,听着市民们对局势的议论纷纷,感受着民主的喧嚣与寡头的阴影。特别是当战争进入到中后期,各方势力不断结盟、背叛,局势变得扑朔迷离时,那种“看不清前路”的迷茫感,恰恰是历史最引人入胜之处。它让我开始思考,在权力的诱惑面前,所谓的“正义”究竟能支撑多久。

评分

翻开这本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著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严谨的史料运用和近乎冷峻的叙事风格。它没有太多煽情的笔墨,而是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如同解剖手术般层层剥开,展示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对于战争中双方策略的分析,比如雅典的“长墙”战略和斯巴达对农业地区的持续消耗战,读起来让人拍案叫绝。书中对关键战役的描述,如叙拉古远征的惨败,那种从高峰跌入深渊的绝望感,即便是隔着千年历史的尘埃,依然能让人感到心悸。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用修昔底德文本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克制和精准,使得整体的论证过程显得无比坚实可靠,绝非空穴来风的臆测。

评分

这本书对于理解古典文明的兴衰轨迹,提供了极为关键的视角。它不仅仅记录了战争的起因和结果,更深刻地剖析了为何一个在文化、哲学和艺术上达到顶峰的文明,最终会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作者对于“雅典帝国的傲慢”与“斯巴达体制的僵化”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的论述,我认为是全书的精髓所在。每一次外交斡旋的失败,每一次对盟友的背叛,都像是在给这个文明的棺木上钉下最后一颗钉子。读完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心中久久不能平复的,是对“过度自信”和“权力腐蚀人心”的深深警醒。这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一面映照当下的镜子。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翻译一般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喜欢这个作者,也喜欢这个翻译,所以买了。

评分

外包装是塑料袋,没法有效保护好书。以后要改进啊,用个小箱,差几个钱,但让人的消费体验就大不相同了。

评分

喜欢这个作者,也喜欢这个翻译,所以买了。

评分

还没看,包装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