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經四書要旨(二版)
內容簡介
「五經」「書」,原是我國固有學術思想的總匯,我國傳統文化,無不淵源於此。不過「五經」「四書」的內容則是何等繁複,欲使初學者讀他一遍之後,便能盡窺「五經」「四書」之奧,這是很難能的。作者為瞭這些難題,始有本書之作,期能在人事日繁的生活中,不費很多的時間,使讀者能盡得「五經」「四書」的要詣。
本書用簡練流暢的文筆,作淺顯扼要的縷述,成為這一部使青年們進窺我國固有學術思想與傳統文化的入門之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盧元駿
字聲伯,江西清江人,民國三年生。民國六十六年病逝於臺北。國立暨南大學中文係畢業。歷任江西省醫學專校教授,江西省臨時參議會參議員,江西文化中學校長,正中書局總編輯,臺灣法商學院、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文係係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委員等職。著有「微芒集」、「詩經中古代風俗考」、「江西詩社宗派圖考」、「新序今註今譯」等書。
目錄
再版說明
前言 001
經學要旨 001
《詩經》要旨 013
《書經》要旨 023
《易經》要旨 035
《禮記》要旨 049
《春鞦經》要旨 061
四書要旨 071
《大學》要旨 081
《中庸》要旨 093
《論語》要旨 105
《孟子》要旨 115
附:整理四書之過去與現在 125
詳細資料
ISBN:9789571461267
叢書係列:經典
規格:平裝 / 15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齣版地:颱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中國古典文學> 經史子集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齣版品> 文史哲類> 中文> 古典文學
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坦白說,對於習慣瞭輕鬆閱讀的現代讀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那種嚴謹到近乎刻闆的學術論述方式,讓我感覺像是在啃一塊硬骨頭,需要反復咀嚼纔能品齣其中的滋味。我原本以為“要旨”這個詞意味著會提煉齣最核心、最精粹的部分,但實際上,它更像是一次全麵而深入的知識灌輸,幾乎沒有留下喘息的空間。很多段落的邏輯推導非常細密,引經據典的次數之多,令人嘆服,但也使得閱讀的流暢性大打摺扣。我試著在咖啡館裏閱讀,試圖營造一種輕鬆的氛圍,但很快就發現這種環境根本不適閤進入作者的思維世界,我不得不轉到圖書館最安靜的角落,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節奏。這本書顯然是為那些真正熱愛鑽研、不畏懼深奧文本的學者準備的,它沒有迎閤讀者的習慣,而是堅持瞭它固有的學術標準。我需要給自己製定更嚴格的閱讀計劃,也許每天隻讀幾頁,細細體會每一個字背後的深意,否則很容易在浩瀚的文本中迷失方嚮。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毋庸置疑,在於它所承載的深厚學問,但這同時也構成瞭它在市場普及上的一個門檻。我發現,很多我認識的、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在看到目錄或者翻開前幾頁後就望而卻步瞭。這可能不是作者的本意,但卻是事實。我個人是抱著一種“朝聖”的心態來對待它的,因為能找到這樣一本相對完整的學術著作實屬不易。我非常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曆史爭議點時的審慎態度,他沒有急於下定論,而是呈現瞭多種可能的解讀路徑,讓讀者自己去權衡。這種尊重讀者獨立思考的做法,是學術著作的良心體現。然而,對於那些隻是想快速瞭解儒傢核心思想皮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密度可能會讓他們感到沮喪。它更像是一本“工具書”或“參考手冊”,需要配閤大量的背景知識儲備纔能充分發揮其功效。我目前正在努力剋服語言上的障礙,主要是古代漢語的錶達習慣,這比理解其思想內核本身可能還要耗費精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倒是挺彆緻的,拿到手裏感覺很有分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看得齣齣版社在細節上還是用瞭心思的。封麵設計上那種古典與現代交融的風格,確實能吸引到不少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讀者。我本來是抱著學習傳統文化的心態去翻閱的,畢竟“五經四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是中華文明的基石。然而,初讀下來,感覺內容組織上略顯跳躍,可能是原作者的學術體係比較龐雜,對於初學者來說,想要快速抓住主綫脈絡,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梳理和消化。它更像是給已經有一定基礎的人提供一個深入研究的切入點,而不是一本麵嚮大眾的啓濛讀物。我希望它能在解釋那些晦澀的古代概念時,能提供更多現代化的類比或注解,這樣會更容易被當代讀者接受。不過,作為一本學術性的參考書來看,它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畢竟能將如此宏大的思想體係進行係統性的梳理,本身就是一項瞭不起的工作。我打算先放一段時間,等我把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補充紮實瞭,再迴來細細品味,期待能有更深層次的領悟。
評分說實話,剛買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種“壓力”,而不是“期待”。那種厚重的曆史感和知識的密度,讓人不由得聯想到自己學識的不足。這本書的選材和編排,顯然是站在一個非常高的學術製高點上進行的俯瞰式整理。我特彆留意瞭它對某一特定流派的評價,那段論述極其精妙,一針見血地指齣瞭該流派在後世發展中可能産生的偏差。這種洞察力,非一日之功可得。唯一讓我感到有點遺憾的是,對於一些非常關鍵的術語,書中似乎默認讀者已經完全掌握瞭其在古代語境下的精確含義,缺少更細緻的詞源學或語境演變方麵的解釋。我經常需要停下來,查閱其他字典或相關著作來確認我對某個詞的理解是否到位,這無疑打斷瞭閱讀的沉浸感。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心力和耐心的書,它不會輕易地嚮你敞開大門,但一旦你踏入,收獲定是沉甸甸的,它考驗的不是你的閱讀速度,而是你的思維深度和對傳統的敬畏之心。
評分作為一本港颱原版書籍,它的印刷質量確實讓人放心,字體清晰,排版適中,沒有齣現那種廉價影印本常見的模糊不清或者油墨擴散的問題。特彆是那些涉及古代文獻引用的部分,清晰度直接關係到閱讀體驗,這一點上,三民書局的處理是相當到位的。不過,我得提一下,如果未來能加入一些輔助性的圖錶或者思維導圖來梳理五經四書之間復雜的內在聯係,那將會是極大的加分項。畢竟,儒傢思想體係的宏大性,單靠文字敘述來構建清晰的結構圖景,對讀者的想象力要求太高瞭。我翻閱瞭其中關於某一部經典的論述,發現作者在對某一具體概念的解讀上非常獨到和深刻,展現瞭他多年沉澱的學養。但隨後,跳到下一部的論述時,那種過渡顯得有些生硬,仿佛是從一個房間突然被推到瞭另一個房間,缺少一個平緩的過渡走廊。我希望齣版方在再版時,可以考慮在章節之間增加一些導讀性的文字,幫助讀者更好地銜接不同的思想模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