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天国之秋 | 作者 | (美)裴士锋,黄中宪 |
| 定价 | 69.00元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09752647 | 出版日期 | 2014-11-01 |
| 字数 | 416000 | 页码 | 529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大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天国之秋》是裴士锋的第二部作品,书中作者以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19世纪、为我们所熟知的太平天国战争的历史。与传统的将太平天国当做一次进步的农民运动不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还原了战争的本来面目,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也分析了太平天国战争怎样塑造近代中国。作者也用了比较多的篇幅研究了西方列强的介入对于战争走势的影响,以及作为儒家和传统代表的曾国藩和作为亲西方和渴望现代化的洪仁玕之间,两种观念的剧烈碰撞。本书2012年2月由KNOPF出版,随即受到很多关注。基辛格和史景迁也撰文推荐此书,更有读者赞扬普拉特的作品已经了他的师父史景迁的《太平天国》一书。 |
| 作者简介 | |
| 裴士锋(Stephen R. Platt) 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其博士论文获颁瑟隆费尔德奖(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目前执教于美国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著有《湖南人与现代中国》(Provincial Patriots: The Hunanese and Modern China)。他大学时主修英语,因此大学毕业后以雅礼协会老师的身份在中国湖南待了两年。他的研究得到富尔布莱特计划、国家人文基金会、蒋经国基金会支持。目前他与妻女住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林费尔德。 译者简介 黄中宪 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专职翻译,译有《明代宦官》《维梅尔的帽子》《大探险家》《帖木儿之后》《成吉思汗》《剑桥伊斯兰史》《非典型法国》等。 校译简介 谭伯牛 清史研究者,尤为关注太平天国战争及湘军、淮军历史,著有《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天下残局:断章取义说晚清》《湘军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奋斗史》。 |
| 目录 | |
| 彩插 地图 人物一览表 中文版序 作者序 前言:天之骄子 部帝国的黄昏 一、传教士助理 二、中立 三、干王 四、试探 五、北方之约 第二部挽狂澜于既倒 六、勉强接任的将领 七、教义的力量 八、文明之劫 九、看谁撑得久 十、天与地 十一、十字路口 第三部太平 十二、破釜沉舟 十三、吸血鬼 十四、雨花 十五、鲜血与荣耀 十六、翻山越岭 结语 大事年表 志谢 书目 注释 |
| 编辑推荐 | |
| 十九世纪中叶,东西两半球各自发生了一场大规模内战。西半球那场发生在崛起中的美国,东半球则发生在日益衰颓的中国。而当时的全球霸权英国,则在其间发挥了关键性影响。 大清帝国这场内战,台湾称为太平天国之乱,大陆则视之为革命或农民起义。奇特的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是当时中国为数极少的基督徒,他在屡试不第之后崩溃瘫软,断断续续做异梦四十天,数年后宣称自己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并开始领导宗教运动,随后转为政治军事运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已嵌入全球贸易体系中,西方列强的外交与军事力量对清廷或太平天国更有一定的影响力。西方各国的舆论甚至国会内部,对于是否干涉这场战事各有看法,但才刚攻进北京并放火烧掉圆明园的英国*后却选择帮助满清朝廷。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伊藤博文便认为,英国介入使得清廷多活了五十年,因而加大后来的动荡程度,并推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切入,特别着重英美各国在外交与军事上对太平天国战事的影响,而不流于夸大。除了组建湘军的曾国藩之外,也侧重介绍了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他为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可说是中国**套现代化纲领。本书于二〇一二年获颁坎迪尔奖(Cundill Prize),是全世界奖金**的历史著作奖。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
作为一本历史读物,它在史料的运用和整合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广度和严谨性。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投入了海量的精力去搜集、辨析和交叉验证那些散落在不同角落的原始资料。然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让这些繁复的史料成为束缚叙事的枷锁,而是将它们如同精美的宝石,巧妙地镶嵌在了叙事的主体结构之中,使之成为增强可信度和丰满度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而非累赘的注脚。整本书读下来,你感受到的是一种无懈可击的逻辑链条和令人信服的论证过程,所有的推断都有坚实的史实基础作为后盾。这种学术上的扎实感与文学上的流畅性完美结合,使得《天国之秋》不仅是一次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更是一部值得信赖和珍藏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力作。
评分从文字风格上看,这本书的语言是极其考究且富有力量感的。它没有过多华丽辞藻的堆砌,但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像经过千锤百炼,精准地卡在了它应该在的位置上。那种独特的语感,透露出一种沉稳而略带沧桑的历史回响,仿佛是从久远的年代直接传来的低语。尤其是在描述环境氛围和权力斗争的微妙之处时,那种冷静克制的笔调,反而比任何夸张的形容都更具震撼力。读到某些关键转折点,作者仅仅用了一两句简洁有力的句子,便将那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和不可逆转的悲剧色彩烘托到了极致。这种“少即是多”的文字哲学,让这本书具备了极高的重读价值,每次重读,都能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挖掘出新的层次感和更深远的寓意,体会到作者驾驭文字的炉火纯青。
评分这本《天国之秋》的文字力量简直是穿透人心的。作者的笔触如同手术刀般精准,解剖着历史的肌理,每一次挥刀都带着对往昔深深的敬意与反思。我读到书中对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结构和人性的复杂描写时,那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是极少有书籍能给予的。它不像是一部单纯的历史叙述,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如何在巨大变革洪流中挣扎、选择与最终沉沦的史诗。尤其是在描绘个体命运与宏大历史背景的交织时,那种宿命般的悲凉感,让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他们内心的矛盾、挣扎与最终的抉择,都清晰地烙印在脑海里。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文字构建的、充满张力与未解之谜的迷宫中,每翻过一页,都像是揭开了一层又一层厚重的历史帷幕,看到的不仅是过往的烟云,更是对当下诸多困境的某种隐喻。它对细节的捕捉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场景,往往蕴含着推动整个叙事走向的关键信息,这种精妙的布局和伏笔的回收处理,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极为高明,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让你感到枯燥的学术著作。作者显然深谙如何在高密度的信息量中保持读者的注意力。时而激昂慷慨,如同一场磅礴的交响乐,将历史事件的高潮部分推向极致;时而又戛然而止,转入对某一核心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剖析,这种强烈的对比和错落有致的节奏感,使得阅读体验充满了戏剧张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多线叙事时的功力,几条看似毫不相关的线索,最终都在恰到好处的时机汇聚,那种豁然开朗的震撼感是阅读的至高享受。它迫使你慢下来,去咀嚼每一个段落的深层含义,但同时,故事本身的驱动力又让你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然后呢?”。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艺术,完全颠覆了我对严肃历史读物的刻板印象,它证明了深刻的洞察力与引人入胜的文学性可以完美融合,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
评分这本书在思想深度上的挖掘,远超出了对某一特定历史事件的简单复盘。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权力本质、理想主义幻灭以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永恒困境的哲学思考录。作者似乎在不断地追问“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满足于“发生了什么?”。通过对一系列复杂人物动机的深度剖析,它成功地将读者引入了一场关于道德灰色地带的辩论之中。你很难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来界定书中的任何一位关键角色,每个人都在特定情境下做出了基于自身局限和时代束缚的选择。这种对人性的复杂性、非黑即白的简单化解读的彻底摒弃,使得这本书的思考具有了跨越时空的价值。它不是在评判古人,而是在引导我们反观自身的局限与人性的共通之处,其引发的思辨性远远超出了阅读本身,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评分最近买了很多书,比起电子书,还是喜欢纸质书,睡前阅读和思考30分钟,收获不少
评分送货快,快递小哥态度好
评分精装本的译本,非常详细的资料写成的文章,角度新颖,故事精彩。
评分书包装不错,活动价买的,比平时还是划算一点
评分中毒甲骨文,撸了好多,书架放不下了~~~
评分商品很好,收到货就是有两个书角有些磕碰变形,实践证明上纸箱更有利于保护商品。
评分书包装不错,活动价买的,比平时还是划算一点
评分商品很好,收到货就是有两个书角有些磕碰变形,实践证明上纸箱更有利于保护商品。
评分都说甲骨文是个坑,我已经站到坑边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