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实用医师药物手册

新编实用医师药物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焦万田,侯连兵 编
图书标签:
  • 药物手册
  • 临床用药
  • 医师参考
  • 医学
  • 医学教材
  • 处方
  • 用药指南
  • 药物信息
  • 实用
  • 医学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63496
版次:1
商品编码:10546543
包装:精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14
字数:10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新编实用医师药物手册》按药理作用分类、介绍了每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用途、用法与剂量、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剂型。书末附有儿童和老年人剂量折算法、药物相互作用、用药与饮酒、药物与性功能、药物与听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以及中、外药名索引。其内容新颖、重点突出、收载药物多为特点,可供医师、药师、护师及医药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侯连兵,男,1957年生,湖南株洲人,主任药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后师从我国著名药理学家吴曙光教授,并获药理学硕士学位,一直潜心于药物药剂与药理学评价研究。现任南方医院药学部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副主任、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另受聘为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新药评审专家、《中国药房>杂志主编、《中药材》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团体职务。近年主持国家、省、市基金科研课题15项,其中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省、市级项目13项;参与国家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7项。发表论文133篇,获国际、全国优秀论文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编专著6部,副主编5部。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国家新药研制三等奖1项,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一类、二类和三类新药证书4项。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抗生素
第1章抗生素
一、青霉素类
(一)抗菌作用机制(1)
(二)过敏反应(1)
(三)青霉素类的溶液稳定性较差(2)
(四)新型的半合成青霉素类的特点(2)
青霉素(3)
苯唑西林(3)
萘夫西林(4)
氯唑西林(4)
双氯西林(5)
氨苄西林(5)
阿莫西林(6)
羧苄西林(7)
呋布西林(7)
磺苄西林(8)
匹氨西林(8)
哌拉西林(9)
替卡西林(9)
美西林(10)
匹美西林(10)
阿帕西林(10)
阿洛西林(11)
替莫西林(11)
磺氨苄西林(12)
酞氨西林(12)
巴氨西林(12)
依匹西林(13)
环己西林(13)
海他西林(13)
氟氯西林(14)
青霉素V(14)
甲氧西林(15)
美洛西林(15)
美坦西林(16)
卡非西林(16)
卡茚西林(16)
阿度西林(17)
非奈西林(17)
丙匹西林(17)
阿扑西林(18)
海巴明青霉素V(18)
新灭菌(18)
二、头孢菌素类
(一)第1代头孢菌素(23)
头孢噻吩(23)
头孢噻啶(23)
头孢硫脒(24)
头孢西酮(24)
头孢唑林(25)
头孢氨苄(25)
头孢羟氨苄(26)
头孢拉定(26)
头孢乙腈(27)
头孢匹林(27)
头孢曲嗪(28)
头孢沙定(28)
头孢替唑(28)
(二)第2代头孢菌素(29)
头孢呋辛(29)
头孢呋辛酯(30)
头孢替安(30)
头孢西丁(30)
头孢美唑(31)
头孢克洛(31)
头孢孟多(32)
头孢磺啶(32)
头孢雷特(33)
头孢尼西(33)
头孢丙烯(34)
(三)第3代、第4代头孢菌素(34)
拉氧头孢(34)
头孢噻肟(35)
头孢唑肟(36)
头孢甲肟(36)
头孢哌酮(37)
头孢曲松(37)
头孢匹胺(38)
头孢克肟(39)
头孢米诺(39)
头孢唑南(40)
头孢咪唑(40)
头孢拉宗(41)
头孢他啶(41)
头孢匹罗(42)
头孢吡肟(42)
头孢替坦(43)
头孢地秦(43)
头孢他美酯(44)
头孢泊肟酯(44)
头孢特仑酯(45)
头孢地尼(45)
头孢克定(46)
氟氧头孢(46)
头孢布烯(47)
头孢卡品酯(47)
头孢唑泮(48)
氯碳头孢(48)
头孢利司(49)
三、碳青霉烯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
亚胺培南(49)
亚胺培南-西拉司丁(51)
帕尼培南(51)
美罗培南(52)
比阿培南(52)
四、β-内酰胺酶抑制药
氨曲南(52)
卡芦莫南(53)
舒巴坦(54)
舒他西林(54)
克拉维酸(54)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55)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55)
舒巴坦-氨苄西林(56)
舒巴坦-头孢哌酮(56)
口服舒他西林酯(57)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57)
五、氨基苷类
链霉素(60)
卡那霉素(60)
庆大霉素(61)
庆大霉素胃内滞留型缓释剂(62)
妥布霉素(62)
奈替米星(63)
小诺米星(63)
大观霉素(63)
核糖霉素(64)
西索米星(64)
阿司米星(65)
地贝卡星(65)
巴龙霉素(65)
利维霉素(66)
依替米星(66)
阿米卡星(67)
六、四环素类
四环素(68)
土霉素(69)
米诺环素(69)
多西环素(70)
胍甲四环素(70)
地美环素(70)
美他环素(71)
七、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72)
依托红霉素(74)
吉他霉素(74)
麦迪霉素(74)
醋酸麦迪霉素(75)
乙酰螺旋霉素(75)
螺旋霉素(75)
罗沙米星(76)
地红霉素(76)
磷酸竹桃霉素(77)
琥乙红霉素(77)
阿奇霉素(77)
罗他霉素(78)
克拉霉素(78)
罗红霉素(79)
交沙霉素(79)
泰利霉素(80)
八、多肽类
去甲万古霉素(80)
万古霉素(81)
多黏菌素E(82)
多黏菌素B(83)
杆菌肽(84)
恩拉霉素(84)
威吉霉素(84)
原始霉素(85)
瑞斯托霉素硫酸盐(85)
巴西诺霉素(86)
瑞斯西丁硫酸盐(86)
夫西地酸(86)
替考拉宁(87)
九、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87)
克林霉素(88)
十、酰胺醇类
氯霉素(89)
甲砜霉素(90)
十一、其他抗生素
磷霉素(90)
新生霉素(91)
创新霉素(91)
利福昔明(91)

第2章 合成抗菌药物
一、磺胺类
磺胺嘧啶(93)
磺胺甲噁唑(94)
复方磺胺甲噁唑(94)
增效联磺片(94)
磺胺异噁唑(95)
柳氮磺吡啶(95)
二、喹诺酮类
(一)第1代喹诺酮类(96)
萘啶酸(96)
(二)第2代喹诺酮类(98)
吡哌酸(98)
(三)第3代喹诺酮类(99)
诺氟沙星(99)
氧氟沙星(100)
依诺沙星(100)
环丙沙星(101)
培氟沙星(101)
洛美沙星(102)
托磺沙星(102)
氟罗沙星(103)
芦氟沙星(103)
左氧氟沙星(103)
施帕沙星(104)
格帕沙星(105)
吉米沙星(105)
莫昔沙星(105)
帕珠沙星(106)
三、硝基呋喃类
呋喃妥因(106)
呋喃唑酮(107)
呋喃胍星(107)
呋喃咪酮(107)
呋喃硫唑酮(108)
呋喃羟甲三嗪(108)
四、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108)
替硝唑(109)
奥硝唑(110)
尼莫唑(110)
五、其他抗菌药
甲氧苄啶(111)
乌洛托品(111)
孟德立胺(112)
六、抗感染植物药制剂
小檗碱(112)
鞣酸小檗碱(112)
大蒜新素(112)
穿心莲(113)
黄藤素(113)
鱼腥草素钠(113)

第3章 抗结核病及抗麻风病药物
一、抗结核病药
异烟肼(114)
异烟腙(115)
乙胺丁醇(115)
氨硫脲(116)
安痨息(116)
利福平(117)
利福定(118)
利福喷汀(118)
利福布汀(119)
对氨水杨酸钠(119)
利福霉素(120)
吡嗪酰胺(120)
卷曲霉素(120)
环丝氨酸(121)
对氨水杨酸钙铝(121)
……
第4章 抗真菌药物
第5章 抗病毒药物
第6章 抗寄生虫病药物
第7章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第8章 静脉麻醉药及局部麻醉药物
第9章 主要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药物
第10章 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
第11章 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
第12章 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13章 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14章 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
第15章 子宫收缩药及引产药
第16章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17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抗过敏药)
第18章 激素及其有关药物
第19章 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营养用药物
第20章 酶类及其他生化制剂
第21章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药物
第22章 抗肿瘤药物
第23章 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第24章 减肥及抗骨质疏松药物
第25章 生物制品
第26章 解毒药物
第27章 诊断用药物
第28章 消毒防腐收敛药物
第29章 外科及皮肤科用药
第30章 眼科用药
第31章 耳鼻咽喉科用药
附录

精彩书摘

【别名】5-氟胞嘧啶、5-F1uomcytosine。
【作用与用途】本品对隐球菌属、念珠菌属有较高的抗真菌活性,对芽生菌属,分枝芽胞菌属,一些着色真菌属、曲菌属也有抗菌活性。其作用机制为阻断真菌核酸合成。临床用于治疗隐球菌属、念珠菌属等引起的尿道或胃肠道感染。本品易产生耐药,故常与两性霉素B联合应用治疗严重真菌感染,如隐球菌属所致的脑膜炎,念珠菌属所致的心内膜炎,曲菌属所致的肺部感染。
【用法与剂量】口服、成人100~150mg/(kg·d),分4次给药;静脉滴注:100~150mg/(kg·d),分2~3次给药,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溶液,20~40滴/min。
【注意】有恶心、腹泻、皮疹等;有肝损害,肝功能指标升高,肝大及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和再障性贫血等。幻觉、头痛、眩晕、肾功能损害等。肝、肾功能不良者、孕妇慎用。
【剂型】片剂:0.25g,0.5g;注射液:2.5g/250ml;软膏:10%;眼药水:1%。

前言/序言

  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新药不断投入临床应用,药品信息不断更新,为适应这些变化,我们参阅了大量医药学文献和产品说明书等资料,编写了《新编实用医师药物手册》一书,可供医师、药师、护师、医学生等医药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其内容新颖,重点突出,收载药物多,剂量与用法详细为特点。共收载药物2400余种(其中包括近年来国内外新上市的新药)。药物名称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药物词汇》、《国家基本药物》、《新编药物学》(第16版)、《实用临床药物手册》、《新编新药特药手册》、《新编简明药物手册》、《现代药物学》、《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国内外新上市的药物资料为依据,外文名称一律采用英文。
  全书按药理作用分类共分31章,每个药名都有中英文名称、作用与用途、用法与剂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配伍禁忌、剂型,还将儿童与老年人剂量折算法、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法、药物体表面积计算法、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饮酒、药物与性功能、药物与听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处方常用缩写词、用不同浓度溶液配制所需浓度溶液计算、中英文索引等多种资料附录于后,便于读者参考阅读。
《新编实用医师药物手册》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医学参考书籍,旨在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一份全面、准确、易于检索的药物信息宝库。本书的编撰团队由资深临床药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的临床专家组成,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对现有临床常用药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精炼。 本书内容涵盖了现代医学领域绝大多数常见疾病的治疗用药,以及部分罕见病和疑难病的用药选择。其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临床医师的工作习惯和信息获取需求,力求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一、 结构体系与内容编排 本书的整体结构按照药物的分类进行编排,首先是药物的基本信息,然后是各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最后是特殊人群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防治等内容。 1. 药物分类与基本信息: 药物分类: 本书采用国际通用的药物分类体系,并结合临床实践,将药物分为抗感染药物(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降脂药、抗血栓药)、呼吸系统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抗过敏药)、消化系统药物(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止泻药、泻药、解痉药)、内分泌系统药物(降血糖药、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神经系统药物(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改善脑循环药物)、泌尿系统药物(利尿剂)、免疫系统药物(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剂)、肿瘤治疗药物(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造血系统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骨骼肌肉系统药物(抗炎镇痛药、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皮肤科用药(抗感染、抗炎、角质形成调节剂)、眼科用药(抗感染、抗青光眼、抗炎)、耳鼻喉科用药(抗感染、抗过敏、减充血剂)等。 药物基本信息: 对于每一种收录的药物,本书都提供了详尽的基本信息,包括: 通用名与商品名: 提供药物的通用名(国际非专利名称,INN)以及常见的商品名,方便医师在处方和沟通时使用。 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简要介绍药物的化学结构特点,以及其溶解性、稳定性等理化性质,这有助于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储存要求。 药理作用: 详细阐述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其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以及器官系统水平上的生物学效应。 药代动力学: 介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这对于确定给药途径、剂量和给药频率至关重要。 适应症: 列举药物的主要临床适应症,并注明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具体应用。 禁忌症: 明确列出药物的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强调用药安全。 不良反应: 系统地列出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并根据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同时提供处理建议。 药物相互作用: 详细介绍药物与其他药物、食物或检验项目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处理原则。 用法用量: 提供成人和儿童的常用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频率等,并根据不同适应症和患者情况进行调整说明。 特殊人群用药: 针对妊娠期、哺乳期、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特殊人群,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和注意事项。 药物监测: 指导临床医师对特定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或其他相关指标监测,以优化疗效和降低风险。 2. 系统疾病用药指导: 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其系统性的疾病用药指导。并非简单地罗列药物,而是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针对各个系统常见的疾病,提供权威、科学的用药方案。 心血管系统疾病: 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血栓栓塞性疾病等。详细阐述各类药物在治疗这些疾病中的作用、联合用药原则、疗程管理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用药调整。例如,在抗高血压治疗部分,会根据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推荐不同的降压药物,并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呼吸系统疾病: 涵盖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肺栓塞等。书中会详细介绍各类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祛痰药、抗生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以及药物的给药方式和注意事项。 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胰腺炎等。重点介绍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促动力药、解痉药、止泻药、泻药以及肝病用药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应用。 内分泌系统疾病: 针对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与减退等,提供详细的降糖药物、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用药指南。 神经系统疾病: 涵盖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偏头痛、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书中会详细介绍各种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剂量调整以及长期用药的注意事项。 感染性疾病: 本部分内容极为详尽,涵盖了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各类感染。详细介绍各种抗菌谱、作用机制、耐药性问题、联合用药策略、剂量优化以及在不同感染部位(如呼吸道、泌尿道、腹腔、皮肤软组织)的用药选择。特别强调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耐药性管理。 肿瘤治疗: 介绍各类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剂量、不良反应及管理,为肿瘤科医师提供重要的参考。 其他系统疾病: 还包括泌尿系统、血液系统、风湿免疫系统、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常见疾病的用药指导。 3. 特殊人群与特殊情况用药: 妊娠与哺乳期用药: 详细列举了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安全或禁用的药物,并提供了替代方案和监测建议。 老年人用药: 针对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多病共存等特点,提供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和不良反应预防的指导。 儿科用药: 强调儿童用药的特殊性,包括体重计算、剂量折算、给药途径选择以及常见儿科疾病的用药。 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 详细说明如何根据肝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药物剂量,以及哪些药物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需要慎用或禁用。 过敏性疾病及药物过敏: 提供抗过敏药物的详细信息,并指导如何预防和处理药物过敏反应。 4. 药物不良反应与毒性处理: 本书专门设立章节详细介绍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供相应的预防、识别和处理原则。对于药物过量和中毒,也提供了急救措施和对症支持治疗的指导。 二、 编撰特色与优势 1. 权威性与准确性: 所有内容均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审阅,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临床医师可以信赖的参考工具。 2. 实用性与便捷性: 结构清晰,检索方便。采用表格、列表等多种形式,直观易懂,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快速找到所需信息,节省宝贵的时间。 3. 时效性与前沿性: 紧跟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及时更新信息,反映最新的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 4. 系统性与全面性: 不仅包含常用药物,也关注特殊药物和特殊情况的用药,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参考。 5. 强调安全用药: 突出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症和药物相互作用,旨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减少药物性损害。 6. 启发式指导: 对于一些复杂的疾病,本书不仅仅是列出药物,还会提供用药思路、联合用药原则、个体化治疗的考量因素,帮助医师深入理解药物治疗的精髓。 三、 使用指南 本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药师,以及医学院校的师生。在临床工作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合并用药等情况,结合本书提供的药物信息,为患者制定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对于不熟悉的药物或罕见疾病的治疗,本书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常用药物,本书可以帮助医师巩固和更新知识,提高用药水平。 《新编实用医师药物手册》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陪伴临床医师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的良师益友。它以严谨的态度、丰富的知识、实用的编排,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四: 我是一名正在读大学的医学生,即将毕业,面对临床实践,我最渴望的是一本能够系统地梳理药物知识,并且能够帮助我快速掌握临床用药要点的书籍。我希望《新编实用医师药物手册》能够做到这一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清晰地讲解各种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作用机制复杂或者有特殊用药禁忌的药物,我希望书中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并配以相关的图表或流程图,帮助我加深理解。此外,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常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的指导,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进行剂量调整的建议。我还想知道书中是否提供了一些关于临床药物治疗决策的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的病例来学习如何选择和使用药物,这对我来说会非常有帮助。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临床药物学的“启蒙书”和“工具书”,帮助我打下坚实的用药基础,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评分

评价五: 我是一名内科副主任医师,多年的临床经验让我深知药物选择的重要性,也对药物的最新进展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我入手《新编实用医师药物手册》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前沿的、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药物信息。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罕见病、复杂疾病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等情况下的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我希望书中能有对最新研究成果的解读,比如新型抗生素、新型抗病毒药物、以及一些尚未广泛普及但具有潜力的新型治疗药物。同时,我也非常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和风险管理,希望书中能提供关于如何识别、评估和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的详尽指导,以及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如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免疫抑制患者等)的个体化用药建议。此外,对于一些治疗指南中更新的药物选择和推荐,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及时反映。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提升临床决策能力、应对复杂病例的有力武器,帮助我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医学发展贡献力量。

评分

评价二: 我是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住院医师,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患者群体比较复杂,很多都是农村来的,经济条件有限,对疾病的认知也存在一些误区。我希望能找到一本性价比高,内容全面,而且易于理解的药物手册。我关注的重点在于,这本书能否提供关于常见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常用药物的详细说明,包括其作用机制、剂量、用法、常见的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有一些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讲解,因为很多患者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如何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另外,如果书中能有一些关于临床常用药物的性价比分析,或者推荐一些价格合理但疗效确切的替代药物,对我这样的基层医生来说,会非常有帮助。我还想了解书中是否包含了一些儿科、妇科以及一些常见急症的用药指南,因为这些科室在基层医院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实用、易懂、贴近基层医疗的实际需求,帮助我提升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评分

评价三: 作为一名临床药师,我对于《新编实用医师药物手册》的期望,更多地集中在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我关注的不仅仅是药物的基本信息,更希望了解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点,以及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的差异。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分子实体药物,我希望书中能有对其研发背景、临床试验数据、药物警戒信息以及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的详细介绍。此外,药物的合理配伍,尤其是在复杂配伍场景下的可行性分析,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应用、精神类药物的规范使用等,都是我特别感兴趣的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帮助我更科学、严谨地进行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估和优化。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药物经济学的信息,比如药物的医保报销情况、不同药物的经济效益分析等,这对于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个集信息、证据、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参考工具,能够帮助我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评分

评价一: 这本书的名字叫《新编实用医师药物手册》,我拿到手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厚实的感觉。翻开目录,密密麻麻的药品分类,看得我眼花缭乱。我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医生,每天接触的病人五花八门,各种疑难杂症都有。特别是最近几年,新药层出不穷,旧药的适应症也可能有所调整,确实需要一本权威、更新及时的参考书。我一直对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不良反应、配伍禁忌以及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比较关注,比如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这些都是临床上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它能提供详实可靠的药物信息,帮助我更好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有关于最新上市的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的详细介绍,以及这些药物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和剂量调整建议。另外,对于一些常见药物的非典型不良反应,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反应,书中是否有提及,也是我非常看重的。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复杂的临床情况。

评分

书收录药物不够全,有些常见药也没有,总体感觉一般

评分

给老爸看的。

评分

适合低年资医师学习。

评分

该书收集的药物品种多,内容全,但深度不够,附录实用价值较高。

评分

给老爸看的。

评分

质量真的很不错价钱给力

评分

书收录药物不够全,有些常见药也没有,总体感觉一般

评分

买了还需要仔细研究啊啊

评分

挺好的 给妈妈买的 她说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