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洋洋大觀的國學知識百科全書 值得收藏的傳統文化經典讀本
一部簡明實用的中國傳統國學知識百科全書
國學堪稱中國人的性命之學,中華文化的學術基礎、固本之學,是中國人的根基所在、尊嚴所在。學習國學,瞭解國學,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走嚮世界的今天,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良好的國學素養。
全麵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國學知識百科全書
現代人不可不知的文化精粹,中國人不可不讀的國學寶典
國學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數韆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總結,浸淫著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和靈魂。對每一位國人來說。國學是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能不瞭解國學;作為一個讀書人,我們不能不學習本民族的傳統文化。
《國學常識全知道(超值白金版)》是一部快速瞭解和掌握中國古代文化的百科全書,分為國傢政治、思想學術、天人之學、文學、史學、文化藝術、民俗文化、百工名物、國學經典等篇章。涵蓋瞭兵製禮製、典籍製度、百行百藝、禮儀民俗、天文曆法、神秘文化、語言文字、國學掌故等各個方麵的內容,為讀者輕鬆掌握國學知識提供瞭一條捷徑。書中既有分門彆類的嚴謹解釋,又有引人入勝的傳略和逸事,可幫助你登堂入室,領略國學的無窮魅力。
在走嚮世界的今天,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良好的國學素養。請翻開《國學常識全知道(超值白金版)》,走進博大精深的國學長廊,領悟國學的精髓,感受國學的智慧,把握傳統文化的脈搏。豐富自身的內涵,成為文化達人。
終生受益的知識寶庫
曆史學習的最佳讀本
暢銷不衰的永恒經典
中國傢庭的理想藏書
內容簡介
廣義的“國學”,就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是中華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學術思想的總稱。國學匯通思想學術、典籍製度、百行百藝、禮儀民俗,蘊含國脈、國魂、國本,是中國人的根基所在、尊嚴所在。從20世紀90年代起,國學熱再次興起,如今方興未艾。
韆百年來,國學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麵麵,直接影響著國人的思想、意識、倫理、道德和行為。國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學習國學,瞭解國學,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個現代人,不能不知道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不瞭解國學。然而,國學典籍汗牛充棟,國學內容龐雜浩繁,即使窮盡畢生之力,也難通萬一。
《國學常識全知道(超值白金版)》是一部快速瞭解中國古代文化的百科全書,涵蓋瞭國傢政治、思想學術、宗教信仰、天文曆法、神秘文化、兵製禮製、國學掌故、國學典籍、文學史學、文化藝術、民俗節日、百工名物等各個方麵的內容,為讀者輕鬆掌握國學知識提供瞭一條捷徑。書中既有分門彆類的嚴謹解釋,又有引人人勝的傳略和逸事,可幫助你登堂入室,領略國學的無窮魅力。
在走嚮世界的今天,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良好的國學素養。請翻開《國學常識全知道(超值白金版)》,走進博大精深的國學長廊,領悟國學的精髓,感受國學的智慧,把握傳統文化的脈搏,豐富自身的內涵,成為文化達人。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國傢政治
國傢與王朝
1.中國早期六大文化區係
2.“天下”的範圍
3.“中國”一詞的由來
4.“華夏”代指中國的緣由
5.四夷
6.匈奴的興衰
7.鮮卑人的曆程
8.強盛一時的突厥
9.迴紇汗國
10.古老的羌人
11.吐蕃雄霸高原
12.黨項人的西夏
13.契丹王朝
14.雲南大理國
15.女真
16.濛古帝國
17.夏王朝
18.商朝
19.西周王朝
20.春鞦時代
21.戰國巨變
22.秦
23.西漢
24.東漢
25.三國鼎立
26.西晉和東晉
27.南北朝
28.隋朝
29.唐朝
30.五代十國
31.宋朝
32.元朝
33.明王朝
34.清王朝
職官製度
35.王
36.嫡長子製
37.卿大夫
38.皇帝
39.儲君皇太子
40.三公九卿
41.宰相
42.十三曹
43.太尉與大司馬
44.禦史大夫
45.郡縣製和州縣製
46.郡守和縣令
47.刺史
48.三輔
49.三省六部製
50.尚書僕射
51.侍中
52.中書令
53.侍郎
54.政事堂
55.禦史颱
56.唐代五監
57.觀察使
58.參知政事
59.計相
60.諫官
61.路、軍、府、州
62.知府與知州
63.轉運使
64.宣政院
65.行省製度
66.達魯花赤
67.內閣
68.大學士
69.司禮太監
70.都察院
71.東西二廠
72.錦衣衛
73.三司
74.軍機處
75.南書房
76.理藩院
77.總督
78.巡撫
79.道員
80.總理衙門
81.南、北洋大臣
82.欽差大臣
83.駐外大使
84.品階
85.封爵
86.幕僚
87.酷吏與循吏
88.宦官
89.胥吏
90.紹興師爺
91.捐納
92.緻仕
從察舉到科舉
93.世卿世祿製
94.徵闢
95.郎官郎吏
96.察舉製度
97.舉孝廉
98.九品中正製
99.科舉製
100.常科
101.製科
102.恩科
103.進士科
104.明經科
105.翰林院
106.武科
107.八股文取士
108.童試與鄉試
109.會試
110.殿試
111.狀元及第
112.榜眼、探花
……
第二篇 思想學術
第三篇 天人之學
第四篇 文學
第五篇 史學
第六篇 文化藝術
第七篇 民俗文化
第八篇 百工名物
第九篇 國學經典
精彩書摘
國傢與王朝
1.中國早期六大文化區係
六大文化區係指中國早期的6個區域文化圈,是由中國著名考古學傢蘇秉琦提齣的。它們分彆是:北方新石器文化,該區係屬於中國北方早期文明,以遼寜西部和內濛古中南部為核心區,又可細分為遼寜朝陽、內濛古赤峰市、北京天津一帶及河北張傢口等4個分區;東方新石器文化,該區係屬於中國東部早期文明,在地域上以山東為中心,又可具體分為魯西南和膠東2個分支文化;中原新石器文化,即被視為中國母體文化的黃河流域文化圈,在地域上以關中、晉南、豫西為中心地帶,輻射整個黃河中遊乃至部分下遊地區,其中的仰韶文化一度被認為是中國新時期文化的主流文化;東南地區新石器文化,該區係是中國東南地區的早期文明,以太湖為中心,嚮周圍輻射開去,栽培稻米、捕魚、采集水産共同構成瞭當時人的生存方式,春鞦時的吳越文化即由此發端而來;西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該區係屬中國早期西南文明,以環洞庭湖和四川盆地為中心,具體分為江漢平原和四川盆地兩個分區,而四川盆地又分為巴、蜀2個分支,其中的江漢文化成為後來的“楚文化”的主要源頭,南方新石器文化,該文化圈是中國早期的南方文明,以鄱陽湖-珠江三角洲一綫為主軸,輻射福建、颱灣、湖南、江西、廣東等南方地區,該區係文化具有濃厚的海洋風味。
總體而言,六大區係均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3000~8000年,彼此之間也互有交流和影響。其中的北方區係、中原區係以及東方區係匯流構成瞭夏商周三代的黃河文明,而西南、南方、東南三區係則最後匯集而成瞭長江文明。可以說,這六大文化區係平行發展並相互影響,共同開創瞭中國文化的源頭。至秦統一中國,六大文化徹底融為一體,但仍保留瞭各自的一些特色。
2.“天下”的範圍
“天下”是中國古人對於世界的一種籠統說法,該詞最早是齣現在先秦古籍中,比如《詩經·小雅·北山》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莊子》中還有一篇文章取名為“天下”。這時的天下實際上並不大,具體而言,大概指的便是夏商周三代王權所統治的範圍。夏商時主要指黃河中下遊地區,周代則包括瞭長江流域的湖北以及江浙地區等地。另外,周邊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雖未被“王化”,但因其沒有形成穩定的國傢,所以其所居之地一嚮被視為王權之下的暫時未開墾之地。因此其時君王一旦南麵稱孤,也就是“王天下”、“得天下”瞭。但先秦的一些哲學傢則對“天下”的範圍存在不同的理解,比如莊子認為“天下”比人們想象的要大得多,陰陽傢代錶人物鄒衍也認為儒傢所說的“天下”實際上隻占真正的天下的1/80,但這些觀點多被當時的人們視為無稽之談。
到秦代,隨著郡縣製的設立,中國的疆土得到極大擴張,“天下”的概念也隨之擴大,南邊和東邊都到瞭大海邊,北邊和西邊則依舊沒有具體邊界,隻籠統地包含瞭北方少數民族所居之地和西域。西漢時期,西邊的絲綢之路開通,中國開始和西亞、歐洲乃至非洲等地的國傢有生意往來和文化交往。東漢時,西域都護班超還曾派使者前往當時的羅馬帝國(當時中國人稱之為“大秦”),隻是因故未能到達目的地。2世紀中葉,羅馬皇帝馬可·奧裏略·安東尼派使者給漢桓帝送來瞭禮物。因此漢代時人們開始知道真正的“天下”要比自己想象的大得多。但由於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人們基本接觸不到遠邦異國的信息,所以直到清代中期,中國人還是習慣性地以包括中國以及周邊受中國文化影響較深的處於中國文化圈以內的日本、朝鮮等國在內的區域為“天下”。因此這裏的天下已經是一種政治意義上的概念,而非地理意義。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的天下,指的僅是中國。而這句還是明末清初的顧炎武所說,顯然他知道“天下”並沒有這麼小,而隻是將“天下”作為一種政治概念。
前言/序言
國學常識全知道(超值白金版) 內容簡介 《國學常識全知道(超值白金版)》是一部集大成、全方位、高品質的國學入門與精深讀物。本書以嚴謹的態度、生動的筆觸,係統梳理並深入淺齣地解讀瞭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精髓,旨在幫助讀者構建一個完整、清晰的國學知識體係,培養深厚的文化底蘊,領悟中華民族的智慧與精神。 本書內容涵蓋瞭國學領域的方方麵麵,從思想哲學、曆史文化到文學藝術、生活習俗,無所不包。我們不僅關注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更發掘瞭許多鮮為人知卻同樣重要的文化瑰寶,力求為讀者呈現一個立體、多元、鮮活的國學世界。 一、思想哲學的殿堂:探尋中華智慧的源頭 本書首先將帶領讀者步入中國古代思想哲學璀璨的殿堂。我們深入解讀儒傢、道傢、法傢、墨傢等主要學派的思想精髓。 儒傢思想: 從孔子的“仁”、“禮”、“中庸”,到孟子的“性善論”與“民貴君輕”,再到荀子的“性惡論”與“隆禮重法”,我們詳細闡釋瞭儒傢學說關於個人修養、社會治理、政治倫理等方麵的深刻見解。本書不僅會介紹核心概念,更會結閤曆史實例,分析儒傢思想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與影響,以及其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的啓迪意義。我們將追溯“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等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與演變,探討“君子”的品格塑造,以及“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路徑。 道傢思想: 莊子“逍遙遊”的豁達,老子“無為而治”的智慧,我們將從《道德經》和《莊子》等經典齣發,揭示道傢思想關於宇宙本體、人生哲理、處世之道等方麵的獨特闡釋。本書將深入剖析“道”、“德”、“陰陽”、“五行”等核心概念,引導讀者理解順應自然、返璞歸真的人生觀,以及“不爭”、“柔弱勝剛強”等處世智慧。我們將探討“天人閤一”的哲學理念,以及如何在喧囂的現代生活中尋求內心的寜靜與和諧。 其他諸子百傢: 除瞭儒道兩傢,本書還將對墨傢“兼愛非攻”的博愛思想,法傢“依法治國”的政治理念,兵傢孫子“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戰略智慧,名傢、陰陽傢、縱橫傢等學派的獨特貢獻進行梳理與解讀。通過對不同學派的比較分析,讀者將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國古代思想的多元性和豐富性,以及它們如何共同塑造瞭中華民族的思維模式與價值取嚮。 二、曆史文化的脈絡:重溫中華文明的輝煌 本書的第二大部分將帶領讀者穿越曆史的長河,從遠古傳說到近現代,係統梳理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展現中華民族的宏偉史詩。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發展: 從神話傳說中的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到夏、商、周三代的政治製度、禮樂文化,本書將勾勒齣中華文明的早期麵貌。我們將介紹甲骨文的發現與解讀,探討青銅器時代的輝煌,以及早期王朝的社會結構與文化特徵。 大一統王朝的興衰: 秦漢的統一與變革,隋唐的盛世氣象,宋元的經濟文化繁榮,明清的專製集權與對外交流,本書將深入剖析曆代王朝的政治製度、經濟發展、社會風貌以及重要的曆史事件。我們將探討中央集權製度的形成與演變,絲綢之路的繁榮與衰落,以及中國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重要曆史人物的傳奇: 從開創盛世的帝王將相,到文治武功的傑齣人物,再到對中國曆史進程産生深遠影響的各界人士,本書將選取代錶性人物,通過生動的事跡,展現他們的功過是非、思想貢獻與人格魅力。 中華文明的獨特之處: 我們還將探討中華文明在科技、藝術、哲學、政治製度等方麵的獨特發展路徑,例如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精美的陶瓷、絲綢、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以及獨特的科舉製度等,深入分析其對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貢獻。 三、文學藝術的瑰寶:領略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書的第三部分將帶領讀者進入中華文學藝術的瑰寶殿堂,領略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與藝術成就。 古典詩詞歌賦: 從《詩經》的質樸,到楚辭的浪漫,再到唐詩的輝煌、宋詞的婉約、元麯的豪放,本書將係統梳理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脈絡,選取代錶性的作品,深入解讀其藝術特色、思想內涵以及作者的生平與創作背景。我們將賞析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鬱、白居易的寫實、蘇軾的曠達、李清照的愁緒,讓讀者在優美的文字中感受中國古典文學的無窮魅力。 古代小說戲劇: 從先秦的神話傳說,到唐傳奇、宋元話本,再到明清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的輝煌,本書將介紹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曆程,分析不同時期小說的題材、風格、藝術手法,以及其反映的社會現實與思想觀念。對於四大名著,我們將進行更為細緻的解讀,分析其人物塑造、情節安排、思想主題等方麵的深刻內涵。同時,也將介紹中國古代戲麯的代錶作,如京劇、昆麯等,展現其獨特的錶演形式與藝術魅力。 書法與繪畫: 本書將簡要介紹中國書法藝術的曆史演變、主要流派與代錶人物,如王羲之的行書、顔真卿的楷書、蘇軾的行楷等,並分析漢字書寫的審美價值。同時,也將闡述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如水墨畫、工筆畫等,介紹其獨特的錶現技法和意境追求,如“意境”的營造、“留白”的藝術等。 音樂與舞蹈: 簡單介紹中國古代宮廷音樂、民間音樂的特點,以及古代樂器,如古琴、琵琶、二鬍等。同時,也將提及中國古代的舞蹈形式,如宮廷舞、民間舞等,展現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藝術錶現形式。 四、生活習俗的智慧:感受中華民族的獨特韻味 本書的第四部分將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展現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與智慧。 傳統節日與民俗: 從春節的闔傢團圓,到清明節的祭祖掃墓,再到端午節的龍舟競渡,中鞦節的賞月思親,重陽節的登高望遠,本書將詳細介紹中國各個傳統節日的由來、習俗、傳說以及其蘊含的文化意義。我們將探究這些節日如何凝聚傢庭情感,傳承民族文化,並與季節變化、農耕文明緊密相連。 飲食文化: 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本書將介紹中國八大菜係(魯、川、粵、蘇、閩、浙、湘、徽)的特色,以及各地獨特的風味小吃。我們將探討中國人的烹飪技藝、食材選擇、飲食禮儀,以及“民以食為天”的傳統觀念。 服飾文化: 從漢服的飄逸,到旗袍的典雅,再到各民族的特色服飾,本書將簡要介紹中國不同朝代、不同民族的服飾特點,以及服飾在社會身份、禮儀場閤中的作用。 建築與園林: 本書將介紹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如宮殿、寺廟、民居等,以及其獨特的建築理念,如“天人閤一”、“陰陽協調”等。同時,也將帶領讀者領略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魅力,如蘇州園林的精緻,皇傢園林的宏偉,以及園林中的山水、建築、植物的和諧統一。 傳統禮儀與道德觀念: 本書將闡釋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各種禮儀,如待人接物的禮節、婚喪嫁娶的儀式等,以及與之相伴的道德觀念,如孝道、忠誠、誠信等,探討這些禮儀和道德規範如何影響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社會交往。 五、國學精粹的現代應用:傳承與發展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著重探討國學經典在當代的價值與意義,以及如何將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融入現代生活。 古籍的傳承與解讀: 介紹一些重要的國學典籍,如《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黃帝內經》等,並講解如何學習和理解這些古籍。 國學在現代社會的價值: 探討國學思想如何為解決現代社會麵臨的挑戰提供啓示,例如儒傢的仁愛精神如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道傢的智慧如何幫助人們應對壓力,法傢的治國理念如何為現代治理提供藉鑒。 國學教育與普及: 介紹目前國學教育的發展狀況,以及普通讀者如何通過閱讀、學習、實踐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國學素養。 《國學常識全知道(超值白金版)》不僅是一本知識的匯集,更是一次思想的啓迪,一次文化的溯源。本書結構清晰,條理分明,語言生動,配以精美的插圖和錶格,極大地增強瞭可讀性與趣味性。無論您是初學者,希望係統瞭解國學;還是有一定基礎,希望深化理解;抑或是對中華文化充滿好奇,渴望探索其深邃內涵的讀者,本書都將是您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本書以“超值白金版”為名,不僅體現在內容的豐富性與深度上,更在於它所蘊含的價值——它將幫助讀者點亮智慧的火炬,滋養精神的沃土,連接曆史的根脈,感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中國,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翻開本書,您將開啓一段精彩絕倫的國學之旅,發現中華文化的無盡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