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千家诗》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虽然号称千家,《千家诗》实际只录有122家。按朝代分: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无从查考年代的无名氏作者2家。其中选诗很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诗人只选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绝。 (南宋)谢枋得,(明)王相 编著;谢普 译注 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南宋信州弋阳人(今上饶 弋阳县)。谢枋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他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同时,他还是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爱国诗人,他的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翻开这册诗集时,我原本还担心它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汇编,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注释和繁复的背景介绍。然而,它却以一种近乎“口语化”的亲切感,将那些高悬于殿堂之上的诗篇拉到了读者的面前。尤其是一些描写田园生活的篇章,语言平实却意境悠远,读来令人心胸开阔。我尤其喜欢其中几首宋词的排列方式,它们似乎遵循着一种微妙的情绪递进逻辑,从初春的微醺,到盛夏的热烈,再到深秋的萧瑟,如同听了一曲精心编排的民乐合奏。作者的笔触细腻得如同工笔画,捕捉到了那些转瞬即逝的微小情绪:黄昏时分院落里光影的变化,或是邻家孩童嬉笑声的远去。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美”的定义,它并非总是宏大叙事,更多时候潜藏于日常生活的缝隙之中。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现代,留白得当,给了文字呼吸的空间,阅读起来毫无压力,让人愿意慢下来,细细品味每一行的起承转合。
评分这本收录了历代佳作的诗集,简直是文人墨客案头必备的宝典。我尤其欣赏它在选篇上的独具匠心,没有一味追求名气最大的那些“耳熟能详”之作,反而更注重挖掘那些韵味深长、却可能被大众忽略的精品。比如,其中有一位唐代边塞诗人的组诗,那画面感简直呼之欲出,戈壁的风沙、远戍的孤灯,那种壮阔与苍凉交织的情绪,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又不禁长叹世事无常。编者似乎深谙古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谛,每一首都像是开了一扇窗,让你窥见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情感侧写。它的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纸张的触感温润如玉,油墨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郑重的仪式,让人心生敬畏。我几乎可以想象当年那些诗人在月下对影独酌,胸中块垒付诸笔端的场景。对于任何一个对古典文学抱有真挚热爱的读者来说,这本诗集无疑是近期最值得拥有的纸质藏品之一,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扇通往古典精神世界的密室钥匙。
评分我作为一个对格律诗的平仄韵脚研究颇深的人,对这本选集的注释和释义的严谨程度给予高度评价。它没有过度地“白话化”古文,而是保留了足够的文言色彩,同时用简练的现代语言点明核心意象,达到了学术性和可读性的完美平衡。特别是对于一些典故的解释,它引经据典,清晰明了,避免了许多市面上流传的误读。我发现书中有一组描写闺怨的小令,其情感表达之细腻,远超一般的“伤春悲秋”之作,它深入到女性心理的微妙之处,让人读后久久不能释怀。这种对细微之处的捕捉,体现了编者极高的文学鉴赏力和耐心。这本诗集无疑是为那些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而渴望深入文本肌理的“深度阅读者”准备的。它值得被反复研读,每一次重读,都会从不同的词汇选择中,挖掘出新的光芒。
评分说实话,我接触过不少古代诗歌选本,大多难逃“名家名篇扎堆”的窠臼,读多了难免审美疲劳。但这一本选集,却像是一场惊喜的“盲盒”开启。它收录了大量风格迥异的诗人作品,从魏晋风骨的清峻,到晚唐的绮丽,跨度极大,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海纳百川的胸襟。我发现自己竟然被一位籍籍无名的辽代词人所吸引,他的词作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了塞外风光的苍凉与奇特,那种异域情调,让我这个身居都市的人都感到一阵凛冽的寒意。这套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打破了“主流”的藩篱,让更多有才华却湮没于历史长河的“遗珠”重见天日。编者显然花了不少心思进行考证和校对,文字的准确性很高,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顺畅度。它更像是一个引路人,引导读者跳出固有的阅读舒适区,去探索诗歌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把玩的艺术品,它的重量和质感让人感到踏实,而不是现在很多轻飘飘的印刷品。我最欣赏的是它在结构上对意境的把控。它似乎并不打算让你一次性读完,而是鼓励你随机翻阅,在任何一个片段驻足。每一次翻到不同的页面,都会带来一种“恰逢其时”的心灵慰藉。比如有几首咏物诗,诗人对竹子的描绘,简直到了“以物喻人”的化境,那份坚韧与清高,似乎映射了编者对正直文人品格的推崇。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精神避难所”。当你感到焦虑或迷茫时,只需拿起它,随意读上两首,那些古人的愁绪、喜悦、对自然的敬畏,都能神奇地渗透进来,将你的思绪沉淀下来。它不是说教,而是共鸣,让你感受到人类情感的永恒性,这份连接感是无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