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評分
徐:華先生很有奮鬥精神,非常努力,做學問有許多想法,常常樂於談到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收獲。我每次到他傢去都看到他伏在吃飯用的桌子上做研究。那時,我是隨機去的。這說明他不是在擺樣子給我看。他喜歡在飯桌上做研究,因為他的書房很小,桌子也不大。
評分訪:您在西南聯大是華羅庚與陳省身的學生,還與華羅庚有過不少交往。他們給您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麼?
評分徐:西南聯大有“數學三傑”,就是指華羅庚、陳省身和許寶騄。陳省身先生年紀最輕。華羅庚與許寶騄同年,比陳先生大一歲。他們是西南聯大數學係的三位傑齣人纔。雖然他們當時都隻有三十多歲,但都已成為名教授。
評分徐:陳先生的觀點當然是正確的。論文不必做太多,因為質量還是很重要的。有些大數學傢一生隻寫瞭幾篇重要文章。華先生與陳先生的價值觀不完全相同。華先生覺得做得越多越好。其實,這也是有道理的。我看過很多數學傢的文集。其中,十之八九都是一般性的文章,隻有幾篇是特彆重要的。很多大數學傢也不是隻做重要的文章,一般性的文章也做。他們的文章中隻有若乾篇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國外一般的數學傢的文章都是很多的。他們一輩子發錶兩百篇、三百篇文章不算一迴事。咱們國傢的數學傢如果一生發錶兩三百篇文章那就多得不得瞭瞭。
評分徐:是的。這三個人在西南聯大數學係的確很突齣。現在人們對華羅庚與陳省身兩位宣傳得比較多。其實,許寶騄先生的數理統計工作也是國際一流的。他很早就得到英國統計界皮爾遜(K.Person,1857—1936)學派的稱贊。
評分評分
訪:華羅庚與陳省身都在三十多歲就做齣瞭世界水平的工作。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陳省身的高斯-博內公式的內蘊證明與陳示性類的工作都是在這個年齡完成的。華羅庚與陳省身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已在我國數學界有很高的學術地位。〔1〕聽說在當時的大後方他們就已經很有名氣瞭,是這樣的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