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高效施用技术 农作物施肥书 农业种植施肥书 有机肥化肥施用书 种植技术家庭栽培书籍

肥料高效施用技术 农作物施肥书 农业种植施肥书 有机肥化肥施用书 种植技术家庭栽培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肥料
  • 施肥
  • 农作物
  • 有机肥
  • 化肥
  • 农业种植
  • 种植技术
  • 家庭栽培
  • 土壤改良
  • 农业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多远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02789
商品编码:11217043927

具体描述

0px;"> 商 品参数
0px;"> 书 名:肥料高效施用技术 0px;"> 作 者: 姚素梅 主编 0px;"> I S B N : 9787122202789 0px;">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0px;"> 出版时间: 2014-8-1 0px;"> 印刷时间: 2014-8-1 0px;"> 版 次:1版 0px;"> 印 次:1次 0px;"> 字 数:294千字 0px;"> 页 数:307页 0px;"> 开 本:32开 0px;"> 纸 张:胶版纸 0px;"> 包 装:平装 0px;"> 重 量:300克 0px;"> 定 价:29.8元 0px;">   >

0px;">  

0px;"> 编辑

0px;">  

0px;"> 本书介绍了当今各种新型肥料的高效施用技术和模式,符合环保、绿色发展趋势和要求,这是和一般化肥施用方面图书大的区别,也是本书新颖的特色 0px;">   >

0px;">  

0px;"> 目录

0px;">  

0px;"> 章肥料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节肥料与现代农业的发展1
第二节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3
一、增加作物产量3
二、提高土壤肥力4
三、发挥良种潜力5
四、补偿耕地不足6
五、发展经济作物、森林和草原的物质基础6
参考文献7
第二章作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8
节作物对养分需求8
一、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8
二、必需营养元素的基本生理作用9
第二节作物对养分的吸收10
一、根系对养分的吸收10
二、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13
三、养分在作物体内的运转和利用14
第三节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条件15
一、植物吸收养分的基因型差异15
二、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17
第四节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20
一、养分补偿学说21
二、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律21
三、小养分律21
四、报酬递减律22
参考文献23
第三章有机肥24
节有机肥的种类与生产方法24
一、狭义有机肥24
二、广义有机肥25
三、商品性有机肥生产方法26
四、传统有机肥积造技术28
第二节有机肥的作用30
一、有机肥的特点与作用30
二、有机肥施用注意事项32
三、有机肥施用量与土壤培肥33
第三节有机肥施用技术34
一、粪尿肥及其施用技术35
二、堆沤肥类及施用技术37
三、秸秆类有机肥源及施用技术41
四、绿肥种植技术42
五、沼肥施用技术49
参考文献50
第四章氮素化肥52
节概述52
一、作物体内氮的含量和分布52
二、氮的生理功能52
三、作物氮素营养失调的形态表现53
第二节主要氮肥品种54
一、尿素54
二、碳酸氢铵56
三、硫酸铵57
四、氯化铵58
五、硝酸铵60
六、硝酸钠61
七、硝酸钙61
第三节氮肥的高效施用技术61
一、氮肥的合理分配61
二、氮肥施用量的确定62
三、提高氮肥利用率63
参考文献65
第五章磷素化肥66
节概述66
一、植物体内磷的含量与分布66
二、磷的生理功能66
三、植物对磷素营养失调的反应68
第二节主要磷肥品种68
一、普通过磷酸钙70
二、重过磷酸钙72
三、富过磷酸钙73
四、钙镁磷肥73
五、钢渣磷肥74
六、磷矿粉75
第三节磷肥的高效施用技术76
一、土壤肥力与磷肥施用76
二、作物的需磷特性77
三、磷肥品种与合理施用79
四、氮、磷肥配合施用79
五、掌握磷肥施用的基本技术80
参考文献82第六章钾素化肥83
节概述83
一、植物体内钾素含量与分布84
二、钾的生理功能84
三、植物钾素营养失调症状85
第二节主要钾肥品种86
一、氯化钾86
二、硫酸钾87
三、草木灰88
四、窑灰钾肥89
第三节钾肥的高效施用技术90
一、土壤条件与施钾技术90
二、作物特性与施钾技术92
三、与其他肥料配合94
四、施肥技术95
五、钾肥的高效施用方法96
参考文献97
第七章中量元素肥料98
节土壤中的钙、镁、硫98
一、土壤中的钙和镁98
二、土壤中的硫99
第二节中量元素肥料(钙、镁、硫肥)种类及施用99
一、钙肥100
二、镁肥104
三、硫肥107
第三节中量元素肥料(钙、镁、硫肥)的高效施用技术111
一、根据气象条件施肥111
二、根据土壤供肥能力的大小合理施肥111
三、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合理安排肥料的种类和数量112
参考文献112
第八章微量元素肥料113
节微量元素肥料的特性113
一、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肥料的关系113
二、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114
三、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反应114
四、微量元素肥料对植物—动物—人类之间食物链的调节作用115
第二节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及合理施用116
一、根据土壤丰缺情况和作物种类确定施用116
二、根据缺素症状对症施用116
三、微肥在农作物上的使用方法116
第三节硼肥施用技术119
一、硼肥的营养生理功能119
二、作物的缺硼症状119
三、土壤的供硼能力120
四、硼肥的品种和性质121
五、硼肥在土壤中的转化122
六、硼肥有效施用的条件122
七、硼肥的施用技术和肥效123
第四节锌肥施用技术125
一、锌在植物营养中的生理作用125
二、作物的缺锌症状126
三、土壤的供锌水平127
四、锌肥的品种和性质128
五、锌肥的合理施用与肥效129
第五节钼肥施用技术130
一、钼在植物中的营养生理功能131
二、作物的缺钼症状131
三、土壤中的钼132
四、钼肥的品种及性质133
五、钼肥的有效施用及肥效134
第六节锰肥施用技术135
一、锰的生理作用136
二、作物的缺锰症状137
三、土壤中的锰及其有效性137
四、锰肥的品种及性质139
五、锰肥的有效施用与肥效139
第七节铁肥施用技术141
一、铁在植物营养中的生理作用141
二、作物的缺铁症状142
三、土壤中铁的形态与有效性143
四、铁肥的品种和性质144
五、铁肥的施用技术与肥效145
六、铁肥的施用方法145
第八节铜肥施用技术146
一、植物的铜营养作用146
二、作物的缺铜症状147
三、土壤中的铜及其有效性148
四、铜肥的品种和性质149
五、铜肥的合理施用与肥效149
参考文献150
第九章复混肥料及其施用152
节复混肥的特性152
一、复混肥料概述152
二、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和优缺点154
第二节复混肥的主要品种156
一、化成复混肥156
二、混合肥料159
三、有机无机复混肥160
四、液体复混肥164
五、复混肥166
第三节肥料的混合与复混肥的施用技术168
一、肥料混合的原则168
二、复混肥料的施用169
参考文献175
第十章微生物肥料177
节微生物肥料概述178
一、微生物肥料的概念178
二、微生物肥料的特点与作用178
三、微生物肥料的有效施用条件180
四、购买和应用微生物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181
第二节微生物肥料的种类181
一、根瘤菌肥料182
二、自生及联合固氮菌肥料184
三、磷细菌肥料184
四、钾细菌肥料185
五、抗生菌肥料186
第三节微生物肥料施用技术186
一、使用微生物肥料时应注意事项187
二、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条件188
三、施用技术要点188
四、根瘤菌与固氮菌施用技术189
第四节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190
一、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现状190
二、微生物肥料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91
参考文献192
第十一章叶面肥194
节叶面肥的种类194
一、营养型叶面肥194
二、调节型叶面肥195
三、复合型叶面肥195
四、肥药型叶面肥196
五、益菌型叶面肥196
六、其他类型叶面肥196
第二节叶面肥的特点和功能197
一、叶面肥的特点197
二、叶面肥的功能198
第三节叶面肥的施用技术200
一、叶面肥的施肥原理200
二、叶面肥的施用技术要点200
三、常用叶面肥的配制及施用方法203
参考文献204第十二章缓控释肥料205
节缓控释肥料种类206
一、包膜型缓控释肥208
二、非包膜型缓控释肥211
第二节缓控释肥料施肥技术212
一、缓控释肥在农作物上的施用技术213
二、缓控释肥在蔬菜生产中的施用技术216
三、缓控释肥在林果业与花卉苗木生产中的施用技术217
第三节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前景219
参考文献220
第十三章肥料施用新技术222
节平衡施肥技术222
一、平衡施肥技术的概念222
二、平衡施肥的基本原理223
三、平衡施肥需考虑的因素224
四、平衡施肥技术体系225
五、平衡施肥的意义227
第二节灌溉施肥技术228
一、灌溉施肥技术的概念228
二、灌溉施肥技术的优点228
三、灌溉施肥技术体系230
第三节钻孔施肥技术236
参考文献237
第十四章作物施肥238
节水稻施肥238
一、水稻的营养特性238
二、水稻的需肥规律240
三、水稻施肥技术的发展243
四、高产水稻施肥典型分析246
第二节棉花施肥249
一、棉花中熟品种的需肥规律249
二、不同地力棉田氮肥施用技术252
三、不同地力棉田氮、磷配合施用技术253
四、不同地力棉田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254
五、棉花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技术254
六、棉田增施有机肥,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255
第三节谷子施肥255
一、谷子的营养特性255
二、谷子的肥水管理技术258
第四节大豆施肥260
一、大豆的营养特性260
二、大豆施肥技术262
第五节油菜施肥263
一、油菜的生育特性264
二、油菜对肥料的需求265
三、油菜施肥技术267
第六节花生施肥270
一、花生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量270
二、花生各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动态270
三、花生施肥技术
第七节向日葵施肥273
一、向日葵的营养特性273
二、向日葵施肥技术275
第八节蔬菜施肥277
一、蔬菜作物需肥特点277
二、蔬菜作物施肥技术278
第九节烟草肥料283
一、烟草植株的吸肥规律284
二、烟草的营养特点284
三、烟草对土壤的要求287
四、烟草施肥技术289
第十节苹果树施肥291
一、苹果树的营养特点291
二、苹果树施肥技术292
第十一节柑橘施肥295
一、柑橘营养特点及需肥规律295
二、柑橘营养诊断及施肥技术297
第十二节茶树施肥301
一、茶树的吸肥规律302
二、茶树的施肥原则302
三、茶园施肥技术304
参考文献307             
《肥从农田来:绿色增产与土壤健康双赢之道》 前言 在追求可持续农业和食品安全的时代,如何科学、高效地利用肥料,不仅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更直接影响着土壤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粗放式的施肥模式带来了诸如养分流失、环境污染、土壤板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为广大农户、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及对农业种植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绿色增产与土壤健康并重的施肥技术指南。 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充斥的单纯强调化肥增产或有机肥应用的图书,我们着重于“高效施用”这一核心理念,将有机肥和化肥的优势有机结合,并融入最新的土壤科学、植物营养学研究成果,以及现代化的种植管理经验,力求在保证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逐步改善和修复土壤的健康状况,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第一章:土壤是生命的根基——理解土壤的奥秘 在探讨肥料的施用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深刻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土壤并非简单的泥土,而是集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于一体的复杂生态系统。 土壤的构成与功能: 我们将详细介绍土壤的物理结构(如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及其影响)、化学成分(如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以及土壤中的生物群落(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线虫、蚯蚓等)在养分循环、土壤结构形成和植物生长中的关键作用。 土壤健康指标解读: 理解土壤健康对于科学施肥至关重要。我们将解析一系列关键的土壤健康指标,例如土壤有机质的水平、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活性、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以及土壤的通气透水性等。通过这些指标,读者可以初步判断自己土壤的健康状况,为后续的施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的“饥渴”与“饱胀”: 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不同的生长阶段,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我们还将探讨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施肥来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避免“饥渴”导致减产,或“饱胀”造成浪费和污染。 第二章:肥料的“前世今生”——有机肥与化肥的科学认知 理解肥料的种类、特性和作用机制,是实现高效施用的前提。本书将有机肥和化肥分开阐述,并深入探讨两者的优缺点及科学配比。 有机肥:大地的馈赠与改良利器: 种类与来源: 详细介绍各类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如厩肥、人粪尿、堆肥、沤肥)、绿肥、饼肥(如豆饼、菜籽饼)、商品有机肥等。阐述其来源、主要养分含量、分解特性以及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有机肥的优势: 强调有机肥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提供缓释养分、以及减少土壤病害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有机肥的局限性与改良: 分析有机肥养分含量相对较低、肥效缓慢、部分未经充分腐熟可能携带病菌或虫卵等不足之处,并介绍如何通过科学堆沤、生物发酵等技术提高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 化肥:精准补充与快速响应: 种类与特性: 详细介绍氮肥(如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磷肥(如过磷酸钙、磷酸二铵)、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复合肥、复混肥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化学特性、养分形态、速效与缓释特点。 化肥的优势: 强调化肥养分含量高、肥效快、易于衡量和施用,能快速满足作物生长对特定养分的需求,是高产栽培的重要支撑。 化肥的局限性与风险: 深入分析化肥过量施用可能导致土壤板结、养分失衡、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作物抗逆性减弱等问题。 第三章:有机化肥协同施用——“1+1>2”的智慧 本书的核心亮点在于有机肥与化肥的科学配比与协同施用。这是一种将两者优势最大化,规避各自劣势的现代化施肥策略。 协同施用的理论基础: 阐述有机肥为土壤提供“蓄水池”和“营养库”,化肥提供“及时雨”,两者结合能有效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淋失,并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稳定的碳源和氮源,形成良性循环。 配比原则与方法: “有机为主,化肥为辅”: 强调以有机肥作为基础肥,改良土壤,提供长期稳定的养分,化肥作为追肥,根据作物生长需要进行精准补充。 养分平衡原则: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结合土壤养分检测结果,科学计算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量,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比例协调。 “测土配方施肥”的实践: 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土壤养分检测,如何根据检测结果和作物类型制定科学的施肥配方,以及如何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调整化肥的种类和施用量。 有机化肥协同施用的具体模式: 基肥与追肥的结合: 将大量有机肥作为基肥施入土壤,化肥则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在苗期、开花期、结果期等关键时期进行追施。 有机肥的预处理与化肥的配合: 例如,将腐熟的有机肥与特定化肥(如缓释肥)混合施用,可以进一步延长肥效,提高利用率。 生物有机肥的应用: 介绍含有有益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它们不仅能提供养分,还能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协同化肥作用,共同促进作物生长。 第四章:作物营养“菜单”——不同作物的高效施肥策略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差异巨大,本书将针对常见的大田作物、蔬菜、果树等,提供详细的高效施肥策略。 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 基肥、追肥、底肥的科学搭配: 讲解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特点,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有机肥和化肥的用量。 氮肥高效利用技术: 如分次施用、配合化控技术、增施有机肥等。 磷钾肥的增施与增效: 讲解磷钾肥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其在土壤中的有效性。 蔬菜类(如叶菜类、瓜果类): 速效与缓效结合: 蔬菜生长周期短,需肥量大且集中,需要速效肥料和缓释肥料的结合。 微量元素的重要性: 强调钙、镁、硼、锌等微量元素对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施用相应的肥料进行补充。 有机质改良在蔬菜种植中的关键作用: 介绍如何在连作蔬菜地块中通过大量施用有机肥来改善土壤,减少病害。 果树类(如柑橘、苹果、葡萄): 长期营养管理: 果树施肥需要考虑其多年的生长周期,以土壤改良和“养地”为基础。 季节性施肥: 讲解幼果期、膨果期、转色期等不同时期的施肥重点。 有机肥在果园管理中的角色: 强调有机肥在改善果园土壤结构、提高果实品质、增强果树抗逆性方面的作用。 其他特色作物: 简要介绍一些经济作物(如棉花、油料作物)或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如花卉)的施肥要点。 第五章:施肥实践“十八般武艺”——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技巧 即使有科学的配方,不当的施肥方式也会导致养分浪费。本章将介绍多种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实用技巧。 施肥方式的选择: 撒施、条施、穴施、沟施: 讲解不同施肥方式的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时期选择最佳方式。 根外追肥(叶面施肥): 介绍叶面施肥的原理、适用范围、常用肥料种类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尤其在作物营养不良或需要快速补充时。 水肥一体化(滴灌、喷灌): 讲解水肥一体化的优势,如何精准施肥,节约用水,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施肥时机与深度: “少量多次”原则: 尤其对于速效肥,如何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分批次施用。 “深施肥,浅追肥”: 讲解不同肥料的施用深度对养分有效性和作物吸收的影响。 结合耕作: 如何将有机肥和部分化肥在耕作过程中施入土壤,以利于养分分解和作物吸收。 机械化施肥与智能化施肥: 现代施肥机械的应用: 介绍开沟施肥机、播种施肥一体机、撒肥机等,提高施肥效率和均匀性。 精准施肥设备与技术: 简要介绍GPS定位、传感器技术、变量施肥等智能化施肥模式,实现按需施肥。 第六章:绿色环保与土壤修复——可持续农业的未来 高效施肥不仅仅是为了增产,更是为了构建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环境: 讲解如何通过科学施肥,增强作物自身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防止面源污染: 强调施肥量、施肥时机、施肥方式对减少氮磷流失、保护水体的重要性。 土壤修复与地力提升: 介绍通过长期坚持有机肥施用、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措施,逐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恢复土壤活力,实现“藏肥于地”。 循环农业的理念: 将肥料的生产与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结合起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结语 “肥从农田来,亦从农田去”,这句古老的农谚蕴含着朴素的农业智慧。本书希望通过系统、深入的讲解,帮助读者打破传统施肥的局限,掌握科学、高效、绿色的施肥技术,让肥料真正成为增产增收、改良土壤、保护环境的得力助手。我们将与广大农户一道,共同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迈向丰收与健康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一直认为,只要是“肥”,都能让植物长得好,所以看到各种肥料就忍不住买回家,有时候是化肥,有时候是听说好的有机肥。结果, my garden became a chaotic experiment. Some plants thrived, others struggled, and I was constantly guessing if I was over or under-fertilizing. 《肥料高效施用技术》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它让我明白,肥料不仅仅是提供养分,更重要的是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养分,让植物在最需要的时候获得最合适的营养,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肥料的“脾气”,比如有机肥需要一个发酵的过程,释放养分比较缓慢,更适合作为基肥,可以改良土壤结构;而化肥则见效快,但如果使用不当,容易烧根,也可能导致土壤板结。书中关于“缓释肥”的介绍让我眼前一亮,原来现在有这么多技术手段可以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这样一来,既能保证作物持续获得养分,又能减少施肥次数,对忙碌的家庭种植者来说真是太友好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将有机肥和化肥科学地结合使用,扬长避短,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将一些发酵好的自制堆肥与少量缓释肥结合,施用于我的玫瑰花丛,花朵的颜色更加鲜艳,花期也明显延长了,让我成就感爆棚。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肥料的堆砌,更是一种科学种植理念的普及,让我从一个“施肥新手”蜕变成了一个“施肥小专家”。

评分

作为一名对农业种植充满热情但又缺乏系统知识的初学者,《肥料高效施用技术》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种植的大门。我之前种植的时候,总是凭感觉,看到叶子黄了就施点氮肥,看到长得慢就多撒点“万能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本书让我明白,施肥是一个“因材施教”的过程,要根据作物本身的特点、所处的生长阶段,以及土壤的实际情况来“对症下药”。书中关于“作物缺素症识别与诊断”的章节,对我帮助尤其大。它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描述,教会我如何通过观察植物叶片、茎秆的颜色、形状变化,来判断作物可能缺乏哪种营养元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这让我觉得,我不再是盲目地施肥,而是能够“诊断”出作物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我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成功地为我的辣椒苗补充了钙肥,解决了之前出现的脐腐病问题。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经验主义者”变成了一个“问题解决者”,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种植信心和乐趣。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名在城市里拥有一个小小的阳台菜园的爱好者来说,空间有限,每一寸土地都弥足珍贵。我一直希望能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让我的蔬菜和水果长得又大又好。 《肥料高效施用技术》这本书,完全就是为我这样的“城市农夫”量身打造的。书中关于“家庭小规模种植的肥料选择与使用”的章节,给我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它告诉我,并不是所有大型农场使用的肥料都适合家庭种植,很多化肥浓度高,容易烧伤植物,而且体积也大,不方便储存。书中推荐了一些小包装的、环保型的肥料,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厨房的边角料制作有机肥,比如蛋壳、咖啡渣、果皮等,这些都是我一直想尝试但又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的。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宝贵的肥料,而且强调了发酵的注意事项,避免产生异味或病菌。我按照书中的方法,用橘子皮和茶叶渣制作了一种简易的酵素肥,施用在我种的草莓上,草莓果然比以前甜多了!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如何“见缝插针”地利用一些小型缓释肥,比如将缓释肥埋在盆土深处,这样不仅可以缓慢释放养分,还能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根系,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也能种出媲美专业农场的高品质蔬果,这种可能性让我感到无比兴奋。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是因为我想让我的阳台小菜园长得更好,尤其是那些娇气的香草和蔬菜,总觉得它们长势不佳,很多时候是“养分不足”或者“养分失衡”的锅。然而,《肥料高效施用技术》给我的远不止是“如何施肥”这么简单。它开启了我对植物生长需求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关于“作物生长周期与养分需求”的章节,详细解读了不同作物在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对氮、磷、钾等关键营养元素的不同需求。举个例子,对于番茄,书里明确指出,在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氮肥促进枝叶生长,而在开花结果期则需要更多的磷钾肥来促进果实发育和糖分积累。我以前的做法是“一视同仁”,不管什么阶段都用差不多的肥,现在想想,这简直是对植物的不负责任。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土壤健康与微生物”的部分,它强调了健康的土壤环境对养分吸收的重要性,以及有机质在维持土壤肥力和活力的关键作用。我开始尝试使用书里介绍的一些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方法,比如加入一些腐熟的豆渣或草木灰,配合使用有机肥,发现土壤变得松软透气多了,植物的根系也更加健壮。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观察”和“倾听”植物的需求,而不是被动地给予,而是一种与植物“对话”式的种植,这种体验太美妙了。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给每一个热爱种植、尤其是想让自家土地产出更多、更健康的农产品的家庭带来的福音!作为一名业余的园艺爱好者,我常常在施肥这件事情上感到困惑,总觉得肥料用得不对,要么是作物长得不好,要么是白白浪费了钱,甚至有时候担心对土壤造成长期的伤害。翻开《肥料高效施用技术》,我才真正明白,原来施肥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讲究“时机”和“方法”。书里对不同种类肥料的特性做了极其细致的讲解,比如有机肥的分解过程、释放养分的时间,化肥的速效性和缓释性,以及它们各自适合的作物和生长阶段。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解释了为什么在作物苗期和生长期需要不同类型的肥料,以及如何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施肥量。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测土配方施肥”的部分,书中提供了简单易行的土壤检测方法,并教会我如何根据检测结果来“量身定制”施肥方案,这让我觉得以前的盲目施肥行为真是太“傻”了。书中的图文并茂,尤其是那些详细的施肥时间表和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养分比例图,对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再也不用对着一堆肥料不知所措,而是能根据书中的指导,精准地为我的番茄、辣椒、黄瓜等作物提供它们最需要的“营养”。这本书让我对“施肥”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凭感觉”升级到了“凭科学”,这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我的农作物看起来比以前更加生机勃勃,产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都归功于这本书的指导。

评分

作为一名热衷于家庭园艺的退休人员,我希望我的小花园不仅能赏心悦目,还能为家人提供一些健康的食材。然而,市面上关于种植的书籍琳琅满目,真正能够深入讲解肥料知识的却不多。《肥料高效施用技术》这本书,是我近期阅读中最具价值的一本书。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施肥”这个层面,更是将肥料与土壤、作物生长、环境影响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书中关于“土壤改良与施肥结合”的章节,让我意识到,土壤的健康是高效施肥的基础。它介绍了如何通过添加有机质、调整土壤pH值、改善土壤结构等方式,来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减少对化肥的依赖,实现可持续的种植。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对我的花坛进行了土壤改良,添加了一些腐熟的牛粪和草木灰,土壤变得疏松透气,我的月季花不仅开得更旺盛,颜色也更加鲜艳。这本书让我明白,高效施肥不仅仅是施肥本身,更是对整个种植环境的科学管理。

评分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从小看着父母在田间地头忙碌,也耳濡目染了一些传统的施肥经验。但是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我总觉得过去的一些方法可能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尤其是在追求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要兼顾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肥料高效施用技术》这本书,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高效施肥的理念和技术,让我明白“施肥”不仅仅是简单的“填鸭式”喂养,而是一个精细化的过程。书中关于“精准施肥”的概念,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它不仅仅是提到要施肥,更是强调要根据作物的具体需求、土壤的肥力状况、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来精确计算施肥的种类、用量、时间和方式。书中提供的各种计算公式和图表,虽然初看起来有些复杂,但一旦理解了其背后的逻辑,就会发现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施肥方法。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菌肥”的知识,了解到这些新型肥料不仅能提供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环境,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这对于我们追求绿色、健康的农产品生产来说,意义重大。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耕种了几十年的土地,只要掌握了新的科学技术,依然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评分

在现代农业日益强调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于肥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肥料高效施用技术》这本书,恰恰顺应了这一趋势。它不仅介绍了传统的化肥和有机肥,更深入地探讨了新型肥料,如缓释肥、控释肥、生物肥料、微生物菌肥等。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些新型肥料的特点、优势以及在不同作物和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应用。这让我意识到,肥料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掌握这些前沿知识,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保护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测土配方施肥”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书中提供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案例,让我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种植中。我开始尝试根据土壤检测结果,为我的果树制定个性化的施肥方案,这让我觉得自己的种植行为变得更加科学、更加高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评分

我一直对“有机种植”这个概念很感兴趣,总觉得用天然、无污染的方式种植出来的食物,吃起来才更放心。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却发现有机肥料的管理和使用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肥料高效施用技术》这本书,简直是我有机种植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它详细地讲解了各种常见有机肥的制作、发酵和使用方法,比如堆肥、粪肥、饼肥等,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书中特别强调了“腐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判断有机肥是否腐熟,这对于避免烧根和病虫害的发生至关重要。我还学到了如何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在家庭条件下就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有机肥,这大大降低了我的种植成本。更让我欣喜的是,书中还介绍了如何将有机肥与一些天然的土壤改良剂结合使用,比如硅藻土、沸石等,来进一步提升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改善土壤的酸碱度。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肥料的百科全书”,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都讲解得淋漓尽致。我的蔬菜通过有机肥的科学施用,长势明显好了很多,叶片肥厚,颜色翠绿,而且味道也比以前更浓郁了。

评分

我一直认为,肥料的种类繁多,功效各异,普通人很难分清其中的门道。《肥料高效施用技术》这本书,则以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为我解开了关于肥料的种种疑惑。书中用大量的生活化比喻,将复杂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解释得浅显易懂。比如,用“房屋建造”来比喻植物的生长,氮肥就是“砖块”,磷肥是“水泥”,钾肥是“钢筋”,而各种微量元素则是“装修材料”。这种形象的比喻,让我很快就理解了不同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介绍如何“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肥料,以及如何避免“营养冲突”,确保植物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和利用肥料中的养分。我之前常常将一些不同的肥料混合在一起施用,现在才知道,有些组合可能会导致养分沉淀,反而降低了肥效。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科学配比”,让我施肥更有效率,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我的花园因此变得更加生机勃勃,收获也比以往更加丰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