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数学思想(新版)(第2册)

古今数学思想(新版)(第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莫里斯·克莱因 著,张理京,张锦炎,江泽涵 等 译
图书标签:
  • 数学史
  • 数学思想
  • 古今数学
  • 数学普及
  • 高等教育
  • 教材
  • 数学文化
  • 科学史
  • 数学发展
  • 通俗读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17186
版次:2
商品编码:1133764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数学专业师生,广大高校理工科师生,优秀高中理科班学生,科学史工作者
  ·系统、全面、深入地讲解了核心数学的古代史、近代史和1930年代之前的现代部分。
  ·不可替代的常销著作。
  ·非常适合广大理工科师生、数学爱好者、科学史研究工作者。

内容简介

  《古今数学思想》是数学史的经典名著,初版以来其影响力一直长盛不衰。著作可谓博大精深,洋洋百万余言,阐述了从古代直到20世纪头几十年中的数学创造和发展,特别着重于主流数学的工作。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旁征博引,非常全面地提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数学家特别是著名数学家的贡献,是《古今数学思想》的一大特色。《古今数学思想》所关心的还有:对数学本身的看法,不同时期中这种看法的改变,以及数学家对于他们自己成就的理解。本书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作者简介

  莫里斯·克莱因(Morris Kline,1908—1992),美国著名应用数学家、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数学哲学家和应用物理学家。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教授和荣誉退休教授。他曾在该所主持一个电磁学研究部门达20年之久。克莱因的著作很多,包括《数学:确定性的丧失》和《数学与知识的探求》等,《古今数学思想》是他的代表作。

目录

第18章 17世纪的数学
第19章 18世纪的微积分
第20章 无穷级数
第21章 18世纪的常微分方程
第22章 18世纪的偏微分方程
第23章 18世纪的解析几何和微分几何
第24章 18世纪的变分法
第25章 18世纪的代数
第26章 18世纪的数学
第27章 单复变函数
第28章 19世纪的偏微分方程
第29章 19世纪的常微分方程
第30章 19世纪的变分法
第31章 伽罗瓦理论
第32章 四元数,向量和线性结合代数
第33章 行列式和矩阵

前言/序言


经典永恒:中外哲学史(第1卷:古代哲学) 作者: 王克勤 出版社: 启明书局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定价: 98.00元 --- 内容简介 本书是鸿篇巨制《中外哲学史》的开篇之作,聚焦于人类思想史上最为古老、也最具奠基意义的领域——古代哲学。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史学眼光,系统梳理了从史前蒙昧到古典希腊罗马文明鼎盛时期,东西方世界在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以及政治哲学等核心议题上所展开的深刻思辨历程。全书力求在宏观的历史脉络梳理与微观的文本细致解读之间取得平衡,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立体、充满活力的古代思想图景。 第一编:东方智慧的曙光——早期宇宙观与道德秩序的构建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尼罗河畔、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的早期文明。我们不再满足于对这些文明哲学思想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探究其在面对自然之谜和人类社会秩序建立时的根本性思考。 中国先秦哲学: 我们详尽考察了殷商的“天命”观,理解其如何过渡到周代“敬德保民”的政治伦理基础。随后,全书的核心部分将集中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轴心时代”——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源头活水: 孔子的“仁”与“礼”是如何在社会动荡中被提炼出来,成为维系宗法社会的核心精神支柱。孟子的“性善论”如何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特别是对个体道德自觉性的强调。荀子的“性恶论”及其对礼法制度的回归,构成了早期中国社会治理哲学的两极。 道家思想的超验维度: 老子《道德经》中“道”的本体论地位及其“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意涵。庄子对个体自由、逍遥境界的追求,对传统价值体系的深刻解构与超越。 法家与墨家: 深入剖析法家(如商鞅、韩非)如何从实用主义和国家权力角度重塑社会结构,以及墨家“兼爱非攻”的普世伦理主张,分析其在逻辑学(墨辩)和功利主义方面的早期成就。 印度早期哲学: 本卷不回避复杂的宗教语境,但致力于剥离出其哲学内核。从吠陀时代的宇宙论叙事,到奥义书(Upanishads)中对“梵”(Brahman)与“我”(Atman)同一性的探寻。我们着重讨论佛教的兴起,释迦牟尼对“四谛”和“八正道”的构建,以及对“无我”和“缘起性空”的深刻洞见,分析其对心识(Citta)和解脱哲学的贡献。 第二编:希腊的理性觉醒——从自然哲学到古典三哲 这是本书的重中之重,详细描绘了古希腊如何从神话思维转向理性思辨,开启了西方哲学的传统。 米利都学派与早期自然哲学家: 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与“逻各斯”(Logos)的引入,标志着人类开始寻求万物的本原(Arche)。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字和形式的崇拜,展现了早期数学与哲学的交融。巴门尼德对“存在”的绝对化论证,与赫拉克利特对“变动”的坚持,形成了本体论的第一次重大冲突。 智者学派的转向: 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何标志着哲学关注点的从自然转向人类自身(认识论与伦理学的萌芽)。他们对修辞学和辩论术的训练,为后来的苏格拉底提供了对话的平台。 苏格拉底的精神革命: 强调“认识你自己”,通过“助产术”(Elenchus)对既有观念进行批判性审视,确立了德性即知识的伦理学基石。我们详细探讨了苏格拉底对城邦公民道德责任的呼唤。 柏拉图的理想世界: 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体系化。本书将重点解析柏拉图的“理型论”(Theory of Forms):感性世界与可知世界的二元对立,以及灵魂不朽与回忆说的论证。通过《理想国》的构建,我们深入分析了其政治哲学——洞穴寓言所蕴含的知识论意涵,以及对“哲学王”的构想。 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世界与逻辑构建: 亚里士多德如何“脚踏实地”,将哲学探究的领域扩展至各个专门科学。重点分析其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在形而上学中的地位。同时,本书会详细阐述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上的巨大贡献,特别是“三段论”的创立,以及其在伦理学(中道论)和政治学(城邦的本质)方面的实践哲学观点。 第三编:罗马与希腊的黄昏——希腊化时期的多元思想 在亚历山大东征后,城邦的衰落带来了个体对内心安宁的渴求。本编关注个人在动荡世界中如何寻求“幸福”(Eudaimonia)。 斯多葛学派: 强调顺应自然、理性自足和德性至上。探讨其宇宙决定论观与公民义务感。 伊壁鸠鲁学派: 追寻“无痛苦”(Aponia)和“心灵宁静”(Ataraxia),澄清其对享乐主义的误解,强调精神层面的节制与友谊。 怀疑主义的解构: 皮浪主义者对知识确定性的质疑,及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意义。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扎实的古代思想基础,理解这些奠基性的思想是如何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宗教、政治、科学与艺术发展。它不仅是一部思想史的叙述,更是一次与人类最伟大头脑的深度对话。 --- 主要特色: 1. 跨文化视野: 平衡论述东方(中国、印度)与西方(希腊)的古代哲学源流,避免“西方中心论”的视角。 2. 文本导向: 引用大量古代典籍中的关键段落,辅助读者理解概念的原始语境。 3. 体系构建: 强调哲学范畴(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在不同文明中的早期形态演变,展现思想的内在逻辑关联。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古今数学思想(新版)(第2册)》给我一种学习历史和科学的综合体验感,这是我非常喜欢的阅读类型。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数学思想从萌芽到成熟的清晰轨迹,特别是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和理论。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一些数学概念的逻辑结构和哲学内涵,比如负数和复数的引入,或者微分方程的早期发展。我希望作者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切的例子,让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易于掌握。我尤其关注书中对数学家们创造性思维的描绘,比如斐波那契数列是如何被发现,或者勾股定理是如何在不同文明中被独立发现和发展的。如果书中还能探讨数学在不同文化中的传播和融合,以及数学思想如何影响社会发展,那将更具吸引力。

评分

看到《古今数学思想(新版)(第2册)》的书名,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数学概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概念的演变过程,比如从古埃及的测量方法到现代的测量理论。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对一些数学分支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例如统计学的诞生,或者非欧几何的出现如何挑战了我们对空间的认知。我更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文笔,将复杂的数学思想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文字,并且能够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历史背景来增强读者的理解。我希望书中能展现数学家们是如何在各自所处的时代,面临着知识的匮乏和技术的限制,却依然能够迸发出耀眼的智慧火花。如果书中还能讨论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以及它如何成为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石,那将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

我最近刚开始接触一些关于数学史的书籍,而《古今数学思想(新版)(第2册)》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非常吸引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领略数学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从古代文明的朴素计数方法,到近代数学的抽象逻辑体系。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一些基础但极其重要的概念,例如概率论的早期发展,或者集合论的出现对数学基础产生的深远影响。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叙事性的方式,讲述数学思想的演进历程,让读者能够跟随历史的脚步,感受数学的进步。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数学家们如何提出革命性想法的案例,比如欧拉的贡献,或者高斯的早期研究。同时,我也对书中可能会提及的数学悖论以及它们是如何被解决的感到好奇。如果书中还能触及数学在哲学和逻辑学领域中的地位,那将是锦上添花。

评分

作为一个对历史和科学都有点涉猎的爱好者,这本书的标题《古今数学思想(新版)(第2册)》让我眼前一亮。我通常阅读这类书籍,更看重的是作者能否将复杂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并且能够引人入胜。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些关于数学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例如代数概念的起源,或者解析几何的出现是如何改变了我们看待空间和图形的方式。我对于书中如何处理不同时期数学思想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也颇为关注。比如,古希腊的几何学思想是如何影响了后来的代数发展,或者牛顿和莱布尼茨在微积分上的独立发现,它们是如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我期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鲜活的例子和故事,让数学家们的思考过程和他们所面临的挑战跃然纸上,而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理论。如果书中还能涉及到一些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比如在天文学、物理学,甚至工程学中的早期应用,那将更让我感到欣喜。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很久了,《古今数学思想(新版)(第2册)》,光是这个名字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知识的深度。我一直对数学这门学科充满了好奇,但又觉得它有时过于抽象和枯燥,难以窥探其精髓。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条清晰的脉络,了解数学思想是如何从古至今不断演变,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现在的世界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解释一些看似简单但背后却蕴含深刻哲理的概念,比如无理数、微积分的早期萌芽,甚至是更早期的几何学思想。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公式和定理,而是能讲述那些伟大的数学家们是如何思考、如何探索、如何突破思维的局限,从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希望这本书能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数学的魅力,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也能感受到数学的逻辑之美和创造之力。我对书中关于不同文明数学发展的比较也充满兴趣,想知道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等地的数学思想是如何交流、碰撞,又各自发展出独特的光辉。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喜欢在京东买东西,京东自营给力,秒杀tb、tm等其他电商网站,希望自营的商品京东能一直把控住质量这一关!

评分

舒心的购物,当自己的生日礼物

评分

古今数学思想,学数学的好书。五分好评

评分

古今数学思想,学数学的好书。五分好评

评分

不错不错,价格实惠,质量很好

评分

英文版纸张有点差,质量比预期的要低。三大本厚厚的,阅读要有耐心

评分

买了一大堆书,送货速度挺快,优惠券买的,挺优惠。哈哈。

评分

真心经典的一套书,而且这一套装帧也很不错,B5的大小,介于32和16开之间,比预想的要大了;字迹清晰,看了几段觉得还挺好懂,一千多页的书,立个Flag,一定要看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