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激進思想傢譯叢:哲學宣言 [Manifeste Pour la Philosophie]

當代激進思想傢譯叢:哲學宣言 [Manifeste Pour la Philosophie]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法] 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 著,藍江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5123825
版次:1
商品編碼:11427851
包裝:精裝
叢書名: 當代激進思想傢譯叢
外文名稱:Manifeste Pour la Philosophie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18
字數:7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上個世紀末,以利奧塔、德勒茲、德裏達、拉庫-拉巴特等人為代錶的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都宣布哲學,尤其是其本體論哲學業已終結。似乎在那一刻,我們仿佛進入到一個哲學死亡的時代。當代法國思想傢巴迪歐則反其道而行之,將矛頭指嚮瞭這種哲學終結論,他大聲質問道:“哲學終結瞭嗎?”不,永遠不會終結!隻要我們還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哲學就不會終結。因此,對於巴迪歐來說,寫一部關於哲學的宣言是必要的,這種膚淺的哲學終結論,不過是自尼采和海德格爾以降詩人時代的副産品,當將本真同詩歌聯係起來,便遮蔽瞭本真同其他真理程序(數元、革新的政治、愛)縫閤的可能性。因此,在今天,與其掩耳盜鈴般地說哲學終結,不如開宗明義地大膽宣稱:哲學存在!而我們的任務就是在一個更為錯綜復雜的今天重新發現哲學。

作者簡介

  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1937—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前哲學教授,法國哲學傢。從師於法國馬剋思主義的旗幟性人物路易·阿爾都塞,並參與瞭阿爾都塞為科學傢舉辦的哲學講座班。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後,巴迪歐對阿爾都塞的思想進行瞭反思,並先後發錶瞭《主體理論》(1982年)、《存在與事件》(1988年)、《存在與事件2:世界的諸邏輯》(2006年),宣告瞭他以康托爾數學集閤論為根基的新哲學的誕生。他的其他重要著作還包括《能思考政治嗎?》《元政治學概述》《倫理學》《愛的禮贊》《非美學手冊》《維特根斯坦的反哲學》《德勒茲存在的喧囂》《聖保羅:普世主義的根基》《瓦格納五講》《柏拉圖的理想國》《哲學與政治的神秘關係》《法國哲學的降臨》等。
  
  藍江,湖北荊州人,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研究方嚮為當代歐洲激進思潮。現主要從事法國思想傢巴迪歐、朗西埃,以及意大利思想傢阿甘本等人的研究,旨在從當代拉康主義的角度,尋找當代激進左翼的邏輯綫索。已翻譯巴迪歐的《世紀》《小萬神殿》《元政治學概述》,以及阿甘本的《王國與榮耀》。在國內期刊上發錶論文50餘篇,齣版專著2部。主持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各1項。

內頁插圖

目錄

哲學宣言
1.可能性
2.前提
3.現代性
4.流俗版海德格爾
5.虛無主義?
6.縫閤
7.詩人時代
8.事件
9.問題
10.柏拉圖的姿態
11.類性
附錄一 哲學本身的迴歸
附錄二 哲學的定義

精彩書摘

  智者說,存在多種語言遊戲,存在多種異質性的名稱。在哲學上,可以通過大真理的範疇來閤法地迴答說,構建一個場所,在那裏思想指明瞭其時代的統一性。哲學的把握說明瞭諸多真理都是可以共存的,我們不能再說隻存在諸真理的一個名稱。在哲學給予大真理的大寫名稱(盡管不可避免地這個名稱是神聖的)下,將諸多異質性真理攪拌在一起是教條的和毀滅性的。智者說,存在之所為存在對於概念和思想來說是無法接近的。可以在哲學上閤法地通過大真理的螯鉗去設定,去思考對諸多真理把握的場所。我們不能再閤法地說,在大真理範疇之下,存在之空降臨為它自身行為或命運的獨一無二的思想。對於智者而言,哲學必須對立於諸多真理的真,而諸真理就是要去把握這種真並使之運行。一旦哲學提齣這樣的存在之大真理的恐怖主義的律令,那麼哲學就誤入歧途瞭。
  哲學倫理基本上是持續將智者作為其對手,保持爭議,辯證地爭鬥。一旦哲學宣布智者必須不存在,就變成瞭災難性的時刻,在那一刻,它命令去消滅它的大他者。
  在真正的哲學對話中,柏拉圖與智者們進行爭辯。在卡利剋裏或色拉敘馬霍斯的暴力性喜劇中,柏拉圖嚮普羅泰戈拉錶示敬意。但這種辯證法通常包含瞭智者們所說的東西。
  在《法篇》第十捲中,柏拉圖通過將迷狂、神聖和恐怖扭結在一起的計劃來阻止智者。於是,柏拉圖放棄瞭哲學的倫理,並將自己整個思考暴露在災難之下。
  為瞭讓哲學維持自身的倫理,在任何時候,智者都是必需的。因為智者可以提醒我們大真理的範疇是空。事實上,智者僅僅通過這一點否定真理,而那恰恰是他們與之相互搏鬥的東西,但是在搏鬥的倫理標準之內來進行相互搏鬥。哲學極端主義是一種思想中的災難性形象,且試圖消滅智者。但事實上,這正是他們緻力於且為之奮鬥的勝利。因為如果哲學放棄瞭它的操作和空,大真理的範疇用來建構自身僅僅是一種教條式的恐怖。為瞭反對這種情況,智者們在任何便利的時候,都會指齣讓哲學欲望的許諾嚮暴行妥協。
  這就是我們今天真正麵臨的問題。哲學終結的理念也是大真理範疇終結的理念。毫無疑問,這涉及對這個世紀災難的評價。教條式的恐怖采取瞭國傢的形式。教條的哲人盡他們所能地在治安和集中營中冒險行事。場所被升華瞭,神聖之名得到贊美。災難讓哲學妥協。任何在馬剋思主義下的忠誠就像曖昧不清的海德格爾一樣,不過是這種妥協的化身。可以看到,哲學所付齣的代價是放棄瞭空與永恒,放棄瞭它的操作。哲學的大傢就是希望在時代之中實現自己。
  然而,嚴格來說,斷言哲學的終結和大真理的不相關性是智者對這個世紀的評價。我們看到瞭第一種反柏拉圖的報復,因為當代“哲學”就是一種一般化的智術,這種智術既無天賦也不偉大。語言遊戲、解構、虛弱的思考、無法彌補的異質性、爭議和差異、理性的毀滅、碎片化的發展和支離破碎的話語,所有這些論點都傾嚮於智者的思想綫索,將哲學置於睏境之中。
  我們可以簡單地說:隨著智者或對這個世紀災難的後現代的評價到來的是一個反智者評價的時代。這些災難誕生於在大寫曆史記錄下的哲學陣發性的意誌,由於大寫真理的災難來源於這一事實,即迷戀於自己的過去和成長,哲學放棄瞭空和永恒。因此,可以說,新哲學的評價應當是直接反對曆史的權威,反對曆史主義。
  其關鍵在於再一次在其操作中、在其把握能力中,使用大真理的範疇。這種安排綜閤並超越瞭偉大的現代智術。事實上,大真理必須通過語言規律、運氣、不可認識之物、事件和獨特性來重構其螯鉗。哲學必須清晰地思考其作為空的核心範疇。但哲學也必須堅持認為,這種空是一種實際操作的前提。哲學必須放棄既不按照當代數學建立起來的順序鏈接,也不按照當代詩學建立起來的升華與臨界的態度。愛的內在張力將會在邏輯的扭麯和精神分析的轉嚮中得到啓迪。有說服力的政治策略也將會被關於政治和民主的爭論所啓迪。
  ……

前言/序言


當代激進思想傢譯叢:哲學宣言 [Manifeste Pour la Philosophie]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當代激進思想傢譯叢:哲學宣言 [Manifeste Pour la Philosophie]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當代激進思想傢譯叢:哲學宣言 [Manifeste Pour la Philosophie]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當代激進思想傢譯叢:哲學宣言 [Manifeste Pour la Philosophie]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書很不錯,送貨快,值得收藏和閱讀。

評分

   關於傳統,關於經典,有一點我一直十分固執地認同:不知道何為傳統,如何解構傳統;一味地去解構而不進入其語境,總給人以傲慢狂妄、亂扣帽子的印象。相比之下,奧爾巴赫像是一位目光炯炯的老前輩,嚮天真無知的後學們娓娓道來、如數傢珍,耐心地講述一段漸漸式微的文明史。沒有藐視傳統的傲慢,沒有力求“原創”的浮躁,隻是懷著一個簡單的夢,希望璀璨的歐洲文明不要在戰火中毀於一旦,使後人無從得知前輩們世代傳承的情懷。區區一介學者,沒有政治手腕,沒有軍事纔能,無法改變歐洲滿目瘡痍的命運,隻能耕種好自己的一篇田地,以一部書告訴後人,我們的先輩們如何講故事,如何用虛構的文字再現現實,如何在體裁和題材的選取上追求崇高。

評分

   巴迪歐在此給予愛一個在我看來無可挑剔的完美定義:真正的愛,就是將兩人的偶然相遇化為彼此必然的命運。 ##

評分

  

評分

  

評分

   巴迪歐在此給予愛一個在我看來無可挑剔的完美定義:真正的愛,就是將兩人的偶然相遇化為彼此必然的命運。 ##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當代激進思想傢譯叢:哲學宣言 [Manifeste Pour la Philosophie]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