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提炼适用侵权责任法中遇到的新问题。
归纳、总结处理同类案件的新思路。
抽象、升华统一裁判规范的新标准。
《侵权纠纷裁判标准与规范》以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规定的侵权纠纷类型为轴,细分为20个专题,几乎囊括了侵权纠纷的所有类型。概括、提炼了适用侵权责任法中遇到的新问题;归纳、总结了处理同类案件的新思路;抽象、升华了统一裁判规范的新标准。
第一章 人格权纠纷热点问题裁判标准与规范
【本章导读】
【理论研究】
一、 人格权纠纷与一般人格权纠纷
二、 人格权保护度的把握
三、 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
四、 新闻侵害人格权民事责任的认定
【裁判标准与规范】
一、 侵害肖像权如何认定?
二、 公民死亡后肖像权是否应受到保护?
三、 侵害名誉权如何认定?
四、 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如何承担?
五、 对产品、服务质量批评、评论侵害名誉权如何认定?
六、 搜索引擎中的相关搜索词是否构成侵犯名誉权?
七、 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特定纪念物品的侵权如何认定?
八、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时计算赔偿数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九、 新闻媒体和作者在新闻侵害人格权民事责任中如何认定?
十、 在新闻侵权责任中,消息来源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十一、
新闻媒体对已经通过其他新闻媒体刊播的新闻信息再次传播的行为,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十二、
当主动消息来源对其提供的新闻素材被新闻媒体发表而造成他人人格损害要承担责任的时候,新闻媒体和作者是承担连带责任还是免除责任?
十三、
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新闻侵害人格权民事责任抗辩事由之“新闻事实基本真实”?
十四、
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新闻侵害人格权民事责任抗辩事由之“特许报道权”?
十五、 新闻侵权认定中构成可以免责的公正评论的条件有哪些?
十六、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身损害赔偿费用如何计算?
十七、 残疾或死亡赔偿金如何计算?
【法条索引】
第二章 监护人责任纠纷热点问题裁判标准与规范
【本章导读】
【理论研究】
一、 监护人责任的性质和构成要件
二、 监护人责任的归责原则
三、 监护人责任的承担
【裁判标准与规范】
一、 我国监护人侵权责任之抗辩事由如何认定?
二、 几个被监护人共同致人损害赔偿责任如何认定?
三、 单位为监护人的责任如何认定?
四、 被监护人在侵权行为过程中死亡应以谁为责任主体?
五、 夫妻离婚后监护人侵权责任如何认定?
六、 我国委托监护中的监护人侵权责任如何认定?
七、 监护人是否享有追偿权?
八、 监护人诉讼地位如何认定?
【法条索引】
第三章 用工责任纠纷热点问题裁判标准与规范
【本章导读】
【理论研究】
一、 我国用工责任的历史发展
二、 用工责任的主要特点
三、 我国用工责任的归责原则
四、 我国用工责任的类型及意义
【裁判标准与规范】
一、 用人单位为其工作人员承担侵权责任应具备哪些条件?
二、 上下班途中的行为、嬉戏行为等特殊情形下执行职务行为如何认定?
三、 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后是否享有追偿权?
四、 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而被第三人造成伤害如何处理?
五、 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而自己受到伤害如何处理?
六、 被用工者被临时借用的责任如何认定?
七、 被用工者委托他人履行其职务,造成损害的责任如何认定?
八、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劳务派遣?
九、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有哪些法律义务?
十、 劳务派遣人员造成他人损害,如何界定侵权责任?
十一、
如果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了免除派遣单位对第三人的责任,此种免责协议是否对第三人有效?
十二、 雇佣关系和承揽关系有何区别?
十三、 如何认定劳务关系,它与劳动关系有何区别?
十四、 义务帮工致人损害责任如何认定?
十五、
个人劳务对于被用工者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用工者是否应当对被用工者的行为负责?
十六、 个人用工者是否享有追偿权?
【法条索引】
第四章 网络侵权责任纠纷热点问题裁判标准与规范
【本章导读】
【理论研究】
一、 网络侵权内涵的界定
二、 网络侵权行为类型
三、 网络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方式
四、 网络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裁判标准与规范】
一、 如何把握《侵权责任法》第36条关于网络侵权规定的适用基点?
二、 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如何界定?
三、 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用户发布的信息有无审查义务?
四、 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的条件是什么?
五、 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的时间有何要求?
六、
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采取的“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如何选择?
七、 被侵权人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应否设置必要的门槛?
八、
被采取必要措施的网络用户提出侵权责任请求的反提示规则,如何适用?
九、 网络服务提供者就“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应当如何界定?
十、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中规定的“知道”,是否包括应当知道?
十一、 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的连带责任的性质如何认定?
十二、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的帮助侵权?
十三、 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涉外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适用?
十四、
《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相关规定的区别有哪些?
【法条索引】
第五章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热点问题裁判标准与规范
【本章导读】
【理论研究】
一、 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界定
二、 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和内容
三、 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认定
【裁判标准与规范】
一、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有何区别?
二、
聚会、出游等民间自发活动的组织者,对参加活动者是否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三、
仅仅是去商场借用厕所的人,或者犯罪分子等是否属于安全保障义务的权利主体?
四、 行为人承担安全保障义务范围的限制有哪些?
五、 行为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限制有哪些?
六、 无第三人介入的情况下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如何承担?
七、 有第三人介入的情况下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如何承担?
八、 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否向第三人追偿?
九、
在第三人介入的情况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诉讼主体如何认定?
十、
在考虑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的相应责任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十一、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免责事由有哪些?
【法条索引】
第六章 教育机构责任纠纷热点问题裁判标准与规范
【本章导读】
【理论研究】
一、 教育机构责任的性质认定
二、 教育机构责任的归责原则
三、 教育机构承担责任的条件
【裁判标准与规范】
一、 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学生的侵权行为的表现方式主要有哪些?
二、 实践中教育机构的过错如何认定?
三、 教育机构责任中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理解?
四、
教育机构责任中的“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如何理解?
五、 学校组织春游前要求家长签“生死状”,能否免除学校的责任?
六、 公平责任是否适用于教育机构责任纠纷?
七、 中小学生自杀、自伤时教育机构是否承担责任?
八、
在对抗性或有风险性的体育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教育机构是否承担责任?
九、
他人非职务行为或者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致未成年人伤害,教育机构是否承担责任?
十、 因意外事件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教育机构是否承担责任?
十一、
因突发性疾病、严重疾病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教育机构是否承担责任?
十二、
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教育机构是否承担责任?
十三、 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学生承担的“相应补充责任”如何理解?
十四、 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的诉讼主体如何认定?
十五、 教育机构责任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十六、 教育机构责任的损害赔偿规则如何适用?
【法条索引】
第七章 产品责任纠纷热点问题裁判标准与规范
【本章导读】
【理论研究】
一、 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
二、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三、 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裁判标准与规范】
一、 产品责任中的产品范围如何确定?
二、 电力、智力成果、服务等是否属于产品?
三、 产品责任中产品缺陷如何界定?
四、 使用环境、使用时间长短对产品责任有何影响?
五、 各类外部因素与产品质量缺陷责任竞合时如何处理?
六、 产品责任中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如何确定?
七、 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
八、 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数额如何确定?
九、 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如何把握?
十、 零部件生产者的诉讼主体地位如何认定?
十一、 准生产者的诉讼主体地位如何认定?
十二、 食品、药品纠纷中知假买假者的主体资格如何认定?
十三、 因赠品引起的食品、药品纠纷如何处理?
十四、 食品、药品纠纷中经营者的举证责任如何承担?
十五、 在食品纠纷中,食品的安全标准如何认定?
十六、 在食品、药品纠纷中,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的责任如何认定?
十七、 在食品、药品纠纷中,虚假广告的责任如何认定?
十八、 在食品纠纷中,食品认证机构的责任如何认定?
十九、 在食品纠纷中,对不安全食品经营者的惩罚性赔偿如何适用?
二十、 在食品、药品纠纷中,霸王条款的效力如何认定?
【法条索引】
第八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热点问题裁判标准与规范
【本章导读】
【理论研究】
一、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主体认定标准
二、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适用规则
三、
机动车交通事故中交强险、商业三者险和侵权责任人赔偿次序的认定
【裁判标准与规范】
……
这本书的编排设计真的很用心,我尤其喜欢它在讨论侵权责任的承担部分。不同于一些只关注侵权行为本身的著作,这本书从侵权发生后的法律后果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方式,以及一些特殊的侵权责任承担情形,比如共同侵权、推定过错等。在知识产权侵权领域,如何量化损失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而本书作者在这一部分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思路和方法,结合了大量的司法解释和案例,使得原本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形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精神损害赔偿”在侵权纠纷中的适用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在我之前的理解中是比较少见的,而作者的论述条理清晰,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侵权责任的构成。对于需要处理侵权赔偿事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论述真的非常到位,我原本以为“侵权纠纷”这个主题会比较枯燥,但作者的文笔流畅,逻辑清晰,将复杂的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得深入浅出。尤其是在著作权侵权那一章节,作者不仅仅是列举了相关的法律条文,更是结合了近几年一些备受关注的案例,比如网络文学、短视频平台的原创内容保护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我才真正理解了法律在保护创作者权益方面是如何运作的。书中对于“合理使用”的界定,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之前我总觉得很多界限模糊不清,看完这本书,对于什么是正当的引用,什么又是侵权,心中有了更清晰的判断。而且,书中还探讨了商标侵权和专利侵权,不同的侵权类型在举证责任、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上都有细微的差别,作者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说明,读来很有收获。这本书不仅适合法律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利,避免无意中触犯法律。
评分我最近因为工作需要,接触了不少关于不正当竞争的案例,所以特意找了这本书来学习。这本书在“不正当竞争”部分的论述,可以说是把我之前的一些模糊认知都廓清了。特别是关于“混淆”的判定标准,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司法实践,详细阐述了如何从消费者的视角去判断是否存在混淆的可能性,这一点对于理解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核心至关重要。书中还专门辟出章节讨论了商业诋毁和虚假宣传,这些行为在市场竞争中屡见不鲜,但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准确界定其侵权性质。作者通过对这些行为的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的详细讲解,让我明白了很多以往被认为是“常态”的市场行为,实际上可能已经构成了不正当竞争。书中提到的“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和判定标准,也让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整本书的案例都非常有代表性,而且分析得透彻,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侵权纠纷的“证据规则”和“诉讼程序”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自己权益受到了侵害,但苦于证据不足,或者不知道如何走法律程序,最终只能不了了之。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导。作者详细阐述了在不同类型的侵权纠纷中,需要收集哪些证据,以及如何合法有效地收集和固定证据。例如,在网络侵权中,如何保存网页截图、录屏证据,以及公证的重要性,这些细节的讲解都非常实用。同时,书中还对侵权诉讼的各个阶段,从起诉、举证、开庭到判决,都做了清晰的梳理,帮助读者了解整个诉讼流程,心里有个底。尤其是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及如何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打开了维权之路的一扇窗。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对法律条文的简单解读,而是非常有前瞻性地讨论了一些新型侵权纠纷。比如,在数据隐私保护领域,作者结合了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发展,探讨了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使用、泄露的侵权行为如何认定和追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隐私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这本书能在这个领域提供指导,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此外,书中还对“算法歧视”、“平台责任”等新兴的侵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虽然这些领域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但作者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趋势,并给出一些法律上的思考,这充分体现了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关注互联网发展和新兴法律问题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错过的。
评分传统银行将走向“管道化”
评分内容丰富,基本上涵盖了常见的所有侵权类型。
评分写得内容差不多。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向深水区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后,民营银行试点的批量落地无疑是这轮金融改革剧目里的大戏点。
评分《金融的解释》涵盖了整个金融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旨在完整、系统地解释金融学原理。本书的特色是能够深入浅出,把道理讲得清澈、有趣。
评分活动囤书,划算,包装还好
评分很好的书,值得收藏。
评分很好,值得一看。
评分让不同背景的民营资本参与金融创新,特别是互联网巨头发起民营银行,从目前来看,他们所扮演的已经不仅仅是沙丁鱼群中的鲢鱼角色。他们是没有链子的野狗,甚至是游荡在牧场之外的孤狼。在监管的篱笆逐渐削低后,相对市场化的竞争环境里,传统银行肯定将会有一批“老弱病残”率先倒下。这次一次完整竞争生态重构的过程,传统银行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评分学习中!挺厚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