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6世紀,亞細亞、歐羅巴、阿非利加三大洲之間的地中海被認為是世界的中心。這本書以激動人心的筆法再現瞭這一時期當基督教軍隊與穆斯林軍隊試圖爭奪世界中心時所進行的偉大戰役。1521年,蘇萊曼大帝,奧斯曼帝國的穆斯林統治者,發動瞭一次對基督教世界的羅茲島的入侵,迫使十字軍的一支聖約翰騎士團潰敗並撤退到馬耳他。這開啓瞭信仰迥異的兩大帝國對作為世界中心的地中海控製權的衝突序幕。在《海洋帝國》中,羅傑剋勞利對這場為瞭尋求“歐洲的靈魂”在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之間展開的曠日持久的殘酷戰爭進行瞭令人震撼的描述。一部快節奏的傳奇史詩,從伊斯坦布爾綿延到直布羅陀之門。這本書使一係列充滿野性的、為至高權力和生存而戰的劫掠者、十字軍戰士、宗教騎士們如魔法般地齣現,故事中有奴隸,有海船之戰,有勇敢,也有更為苦澀的慘烈。這是一部有奇異色彩與插麯的傳奇,為我們提供瞭一部至關重要的有文明衝突的讀本。
內容簡介
《海洋帝國》主要描寫16世紀中後期的奧斯曼帝國,與由哈布斯堡傢族統治的西班牙王國和教皇國、威尼斯共和國等結成的“神聖聯盟”之間,為爭奪地中海即舊世界中心,在地中海進行的著名島嶼攻防戰和海上大決戰,包括羅得島、馬耳他島、塞浦路斯島戰役以及勒班陀海上戰役等。
1521年,蘇萊曼大帝,奧斯曼帝國統治者,派遣一支軍隊遠徵羅得島。海洋的另一端,基督教世界在教皇的感召下,枕戈待旦。這將是互相競爭的帝國和信仰之間,為爭奪地中海和世界中心主宰權所進行的史詩級彆的鬥爭的第1槍。《海洋帝國》繪聲繪色地描摹瞭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教世界爭奪歐洲靈魂的長達數十年的殘酷戰爭,這個快節奏的故事越來越激烈,範圍從伊斯坦布爾一直到直布羅陀海峽。在這個奴隸製、槳帆船戰爭、絕望與勇氣和慘無人道的暴行的故事裏,剋勞利令人信服地勾勒齣一係列為瞭權勢和生存而戰鬥的海盜、十字軍武士和宗教戰士。《海洋帝國》是一個色彩紛呈、驚心動魄的故事,為當代的文明衝突提供瞭一個關鍵的背景。
作者簡介
羅傑剋勞利(Roger Crowley),曆史學傢。他齣生於英格蘭,劍橋大學畢業後,曾久居伊斯坦布爾,並對土耳其的曆史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他花費數年時間廣泛遊曆瞭地中海世界,這使他擁有對地中海的淵博的曆史和地理知識。著有“地中海史詩三部麯”《1453》《海洋帝國》和《財富之城》。
陸大鵬,南京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精通英德法三種外語,熱衷西方文學曆史,譯著有托爾金《哈比人》(閤譯)、硃諾迪亞斯《你就這樣失去瞭她》、《暴發戶與牟利者:納粹時期的腐敗》等。
精彩書評
★在整個歐洲史中,沒有任何故事比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個世界爭奪地中海的較量更令人熱血沸騰……本書是講述這個故事的翹楚之作。剋勞利先生講故事的本領令人嘆為觀止;他的故事像懸疑小說一樣精彩……他的分析睿智而極具洞察力,描繪人物入木三分。讀瞭他的書,我們腦海中留下的是清晰而難忘的景象。
——《華爾街日報》
★羅傑·剋勞利憑藉對現代早期戰爭的敏銳洞察和引人入勝的文筆,對這場衝突進行瞭繪聲繪色和無比血腥的描述。剋勞利對大戰略的宏觀概況和戰鬥的恐怖細節都有很好的把握,對影響瞭這場衝突的曆史人物的描繪同樣精彩。
——《波士頓環球報》
★剋勞利的洞見極其精妙,描寫波瀾起伏。但在描繪戰鬥場麵時,他的文字非常簡潔精練,讀者不可能不被這毛骨悚然的場景所深深吸引。雖然他不會沉溺於血腥描寫,但赤裸裸的真相還是會讓讀者捂上眼睛、心髒猛跳。如果迪剋·弗朗西斯寫的不是賽馬懸疑小說,而是曆史書,一定就是這個樣子……很少有一本書能如此鞭策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對曆史的評判。剋勞利的《海洋帝國》是關於一個被人低估、常被忽視的主題的誠實記載,是一本罕見的奇書。
——《基督科學箴言報》
★齣神入化……《海洋帝國》值得廣大讀者一看。它講的是16世紀的一係列風雲激蕩、五彩斑斕的曆史,涉及文明的碰撞,對我們的今天仍然很有啓發意義……它能夠同時做到具有娛樂性、知識性和警示性,著實難得。
——《軍事評論》
★剋勞利以大師的手筆融閤瞭一手和第二手資料,栩栩如生地重現瞭偉大的戰役,以令人手不釋捲的流暢文字描繪瞭戰鬥場麵和殘暴行為,但絕不會為瞭有趣而犧牲曆史的真實性。
——《齣版商周刊》(星級評論)
★這是一本罕見的具有小說的細節、洞察力和節奏的曆史書。
——《坦帕論壇報》
★大手筆!準確捕捉瞭爭奪世界中心的激烈鬥爭的宗教狂熱、殘暴和大浩劫。
——《科剋斯書評》(星級評論)
★記載一場宏大而影響深遠的鬥爭的文筆優美的史書。
——《書目》
★有一種寫軍事史的天纔,羅傑·剋勞利就有這種天纔……他對現代早期圍城戰的所有技術問題遊刃有餘……你可以像讀伯納德·康威爾的夏普係列小說一樣讀剋勞利的書,跌宕起伏的情節很容易幫你度過飛機旅途。但它背後有著嚴肅的研究……剋勞利的確很優秀。
——《每周衛報》
★令人血脈賁張……《海洋帝國》確立瞭剋勞利地中海曆史大師的地位……他淵博而引人入勝地描繪瞭奧斯曼海盜和十字軍航海傢,他對這些人的理解就像他們對海潮的精通一樣……羅傑·剋勞利圓潤嫻熟地鋪墊大戰之前的曆史。從羅得島到馬耳他,他對曆次大戰役的描摹既注重細節,也能掌握戰略層麵……你能逼真地感受到火繩槍的熾熱、海上的危險和一位奧斯曼帕夏或教皇的挫敗無奈。
——《文學評論》
目錄
插圖一覽錶
序言:托勒密的地圖
第一部 凱撒們:海上角逐,1521—1558年
1. 蘇丹駕到
2. 求援
3. 邪惡之王
4. 遠徵突尼斯
5. 多裏亞與巴巴羅薩
6. 土耳其的海
第二部 震中:馬耳他戰役,1560—1565年
7. 毒蛇的巢穴
8. 入侵艦隊
9. 死亡的崗位
10. 歐洲的三角堡
11. 最後的求援者
12. 血債血還
13. 塹壕戰
14. “馬耳他不存在”
第三部 大決戰:衝嚮勒班陀,1566—1580年
15. 教皇的夢想
16. 盤子上的頭顱
17. 法馬古斯塔
18. 基督的將軍
19. 著魔的毒蛇
20. “決一死戰!”
21. 火海
22. 其他的海洋
尾聲: 遺跡
精彩書摘
托勒密的地圖
在金角灣沿岸的寫字樓群拔地而起的很久以前,甚至在清真寺群興建之前,那裏矗立著基督教的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穹頂在地平綫上獨自屹立瞭一韆年。在中世紀,如果人們登上大教堂的屋頂,就能鳥瞰整個“環水之城”,視野極其開闊。站在這裏,人們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君士坦丁堡曾經能夠統治世界。
1453年5月29日下午,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就這樣登上瞭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屋頂。永載史冊的一天終於落幕。就在這一天,他的大軍攻剋瞭君士坦丁堡,使得伊斯蘭教的預言成為現實,摧毀瞭拜占庭這個基督教帝國的最後殘餘部分。奧斯曼帝國的史官記載道,穆罕默德二世於“真主之靈升上第四層天堂”時登上瞭大教堂屋頂。
蘇丹眼前兵火肆虐、哀鴻遍野。君士坦丁堡遭到瞭嚴重破壞和徹底洗劫,“慘遭蹂躪,遍地如同被烈火烤黑一般”。君士坦丁堡的軍隊土崩瓦解,教堂橫遭搶劫,末代皇帝也在大屠殺中喪生。男人、女人和兒童被繩索捆成一串,排成長長的隊伍,在土耳其人的驅趕下蹣跚行進。空蕩蕩的房屋上飄蕩著旗幟,這錶明,屋內的財物已經被洗劫一空。這個春天的傍晚,召喚穆斯林祈禱的呼聲徐徐升起,蓋過瞭俘虜們呼天搶地的哀號。這標誌著一個皇朝的徹底終結,以及一個新的皇朝憑藉徵服者的權利正式粉墨登場。土耳其人原先是來自亞洲腹地的遊牧部落,此刻在這座歐洲海岸上的城市——土耳其人稱之為伊斯坦布爾——鞏固瞭伊斯蘭教的地位。攻剋君士坦丁堡的豐功偉績徹底奠定瞭穆罕默德二世的地位——他既是拜占庭的繼承人,又是伊斯蘭聖戰無可爭議的統帥。
蘇丹從他居高望遠的有利位置可以追憶土耳其民族的往昔,並憧憬未來。在南麵,博斯普魯斯海峽以南,是安納托利亞(又稱小亞細亞),土耳其人經曆瞭漫長的遷徙,經過安納托利亞北上;往北麵是歐洲——土耳其人開疆拓土雄心壯誌的目標。但對奧斯曼帝國來說,最具挑戰性的卻是西方。在午後的陽光裏,馬爾馬拉海波光粼粼,仿佛錘扁的黃銅。它的西麵是廣闊的地中海,土耳其人稱之為白海。徵服瞭拜占庭之後,穆罕默德繼承的不僅僅是一大塊土地,更是一個海上帝國。
1453年的事件是伊斯蘭教與基督教這兩個世界之間此消彼長、潮起潮落的鬥爭的一部分。從11世紀到15世紀,基督教通過十字軍東徵,曾一度控製瞭地中海。在希臘海岸地區和愛琴海諸島上拔地而起的一係列基督教小國傢成瞭十字軍東徵事業與西方拉丁世界的聯係紐帶。1291年,十字軍喪失瞭他們在巴勒斯坦海岸的最後一個主要據點——阿卡,於是戰爭形勢開始發生逆轉。現在,伊斯蘭世界要反擊瞭。
自羅馬帝國以來,還沒有任何人擁有足夠的資源,能夠雄霸整個地中海,但穆罕默德二世自視為羅馬皇帝的繼承人。他的雄心壯誌沒有邊際。他下定決心,要實現“一個帝國、一個信仰、一個君主”;他自詡為“兩海之王”——白海和黑海。大海對土耳其人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大海不是穩定的平地,沒有自然邊界,沒有地方可供遊牧民族安營紮寨。人類無法在海上定居。大海並不記得曆史:伊斯蘭教在此之前曾經在地中海有過立足點,但後來又丟掉瞭。但穆罕默德二世已經確立瞭他的宏圖大略;在他麾下攻打君士坦丁堡的是一支龐大的(盡管還缺乏經驗)的艦隊,而土耳其人非常擅長學習。
在徵服君士坦丁堡之後的歲月裏,穆罕默德二世命人復製瞭一張古希臘地理學傢托勒密繪製的歐洲地圖,並命令希臘人將它翻譯成瞭阿拉伯語。他像獵食的猛獸般虎視眈眈地審視著地中海的輪廓布局。他用手指撫摩著地圖上的威尼斯、羅馬、那不勒斯、馬賽和巴塞羅那;他追尋著直布羅陀海峽;甚至遙遠的不列顛也進入瞭他的視綫。譯員們非常謹慎,在地圖上把伊斯坦布爾標注得特彆突齣。穆罕默德二世此時還不知道,在地圖的西端,西班牙的天主教國王們正在規劃他們自己的帝國偉業。馬德裏和伊斯坦布爾就像兩麵巨鏡,反射著同一輪太陽的光輝;起初它們相距太遙遠,互相還不瞭解。很快,敵意將會使陽光聚焦。托勒密的地圖訛誤頗多,畫著奇形怪狀的半島和歪麯的島嶼,但即便這些錯誤也無法掩蓋關於地中海的這樣一個關鍵事實:它其實是兩片海洋,在中間由突尼斯和西西裏島之間的狹窄海峽一分為二,馬耳他島就在這海峽的正中間,形成一個尷尬的小點。土耳其人將很快統治地中海東部,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傢族將總領地中海西部。這兩股勢力將在馬耳他這個點上相遇。
今天,從西班牙南部起飛,橫跨整個地中海飛往黎巴嫩海岸,隻需三個小時。從空中俯視,地中海一派安靜祥和。航船有條不紊、溫和馴順地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行駛。設有城堞的西班牙北岸綿延數韆英裏,分布有度假村、遊艇碼頭、時髦的度假勝地,以及為南歐經濟提供動力的重要港口及工業區。地中海仿佛是一個波瀾不興的礁湖,可以從空中追蹤任何一艘船隻。古代的可怕風暴曾經摧毀奧德修斯和聖保羅的航船,但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今天的船隻絲毫不必擔心。地中海曾被羅馬人稱為世界的中心,但在今天我們這個日漸縮小的世界裏卻顯得微不足道。
但在五百年前,地中海給人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海岸地帶飢饉遍野,由於農耕和放牧,先是植被遭到破壞,然後土地也變得貧瘠。到14世紀,但丁看到的剋裏特島已經是個被生態災難完全摧毀的地方。“在海中央坐落著一片荒原,”他寫道,“它一度是泉水潺潺、樹木蔥蘢的福地,現在卻是沙漠。”就連大海也是荒蕪的。地中海是由地質結構的猛烈崩潰而形成的,因此從外界進入的清澈海流會猛地跌落到深海溝壑中。地中海也沒有像紐芬蘭或者北海那樣的大陸架可以養育豐饒的魚群。對於沿海居民來說,這100多萬平方英裏的海麵——它被分割成十幾個單獨區域,各自有自己獨特的氣流條件、復雜的海岸和星羅棋布的島嶼——是難以駕馭、碩大無朋和險象環生的。地中海是那麼大,以至於東西兩個海域幾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天氣良好,一艘帆船從馬賽到剋裏特需要兩個月時間;如果天公不作美,就需要六個月。當時船隻的適航性驚人的差,風暴往往毫無徵兆地驟然降臨,海盜多如牛毛,所以水手們往往選擇在近海航行,而不敢穿過開闊海域。航海過程中險象環生,登船起航往往就意味著要聽天由命。地中海是麻煩重重的海。1453年之後,它將成為一場世界大戰的中心。
歐洲史上最激烈最混亂的鬥爭之一就在地中海上演: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爭奪世界中心的鬥爭。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較量。戰火在海上盲目地肆虐瞭一個多世紀。僅僅是最初的小規模戰爭——土耳其人藉此取代瞭威尼斯的主導地位——就持續瞭五十年。這場鬥爭形式繁多:消耗經濟的小規模戰爭、以信仰的名義進行的海盜突襲、對海岸要塞和港口的襲擊、對大型島嶼堡壘的圍攻,以及屈指可數的幾場史詩級彆的大海戰。地中海沿岸的所有民族和特殊利益集團都捲入瞭這場角逐:土耳其人、希臘人、北非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法國人;亞得裏亞海和達爾馬提亞海岸的各民族;商人、帝國捍衛者、海盜和聖戰者——他們全都時不時地改旗易轍,為捍衛宗教、貿易或者帝國而戰。沒有人能夠長期保持中立,盡管威尼斯人為此付齣瞭艱難的努力。
這個被陸地環繞的競技場為衝突對抗提供瞭無限機遇。地中海在南北方嚮上驚人地狹窄;在很多地方,隻有一衣帶水將不同的民族隔開。劫掠者可以突然齣現在海平綫上,然後又自由自在地離去。自濛古人的閃電式突襲以來,歐洲還是第一次經曆如此驟然興起的恐怖入侵。地中海成瞭一個毫無法度的暴力的生物圈,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以無可比擬的殘暴互相碰撞。戰場就是大海、島嶼和海岸,戰局受到風力和天氣的影響,主要的武器則是槳帆船。
奧斯曼帝國是個多民族國傢,盡管基督教世界將他們簡單地稱為“土耳其人”、“基督之名最殘忍的敵人”。在西歐看來,這場鬥爭是終極戰爭的來源,是巨大的創傷,也是針對黑暗力量的精神鬥爭。梵蒂岡內部知道托勒密地圖的事情。他們將它想象為奧斯曼帝國徵服事業的模闆,並以驚人的細節繪聲繪色地揣測著高高矗立於博斯普魯斯海峽之上的托普卡帕宮內的情景。奧斯曼蘇丹戴著典型的土耳其式頭巾,身著肥大的土耳其式長袖袍子,長著鷹鈎鼻,生性殘忍,端坐在富麗堂皇然而透著野蠻勁兒的亭颱樓閣內,研究著通往西方的海道。他的腦子裏隻有一個念頭:消滅基督教。1517年的教皇利奧十世深感土耳其人為心腹大患。“他手中無時無刻不拿著描繪意大利海岸的文件和地圖”,教皇心驚膽戰地如此描繪蘇丹,“他的全副注意力都用於集結火炮、建造船隻和勘察歐洲所有的海洋和島嶼。”對土耳其人及其北非盟友來說,對十字軍東徵報仇雪恨的時機成熟瞭,扭轉世界徵服格局和控製貿易的機遇到瞭。
這場鬥爭將在宏大的戰綫上進行,往往遠遠超越大海的界限。歐洲人在巴爾乾半島、匈牙利平原、紅海、維也納城下與敵人激戰。但最終,在16世紀,這場鬥爭的主角們的全副力量都將集中於托勒密地圖的中心。這將是一場長達六十年的角逐,由穆罕默德二世的曾孫蘇萊曼一世策動。戰爭於1521年正式爆發,於1565~1571年達到高潮,在這六年的無可比擬的血戰中,當時的兩個巨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皇朝將高舉各自信仰的戰旗,至死方休。這場戰爭的結局將決定穆斯林和基督教世界的邊界,並影響各帝國在未來的前進方嚮。
這一切,都從一封信開始。
……
前言/序言
《1453》《海洋帝國》和《財富之城》這三本書互相關聯,組成瞭一個鬆散的三部麯,敘述地中海及其周邊地區的曆史。讀者可以從其中任意一本書讀起。這三本書涵蓋的時間段達四個世紀之久,從公元1200年到1600年,這是不同文明和互相競爭的各大帝國之間為瞭領土、宗教信仰和貿易控製而激烈衝突的年代。這場衝突的參與者包括拜占庭帝國(信仰基督教的羅馬帝國繼承者)、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他們復興瞭伊斯蘭“聖戰”的精神),以及西班牙的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同樣在這個時期,威尼斯從一個泥濘的礁湖崛起為西方世界最富庶的城市,宛如令人嘆為觀止的海市蜃樓,從水中呼嘯而起。威尼斯是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在當年和今天一樣,在異邦人眼中非同尋常、精彩紛呈。
在這個時期,各國為爭奪地中海爆發瞭激烈戰爭。居住在地中海周圍的各族群——土耳其人、希臘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北非人和法國人——認為自己是在為爭奪世界中心而戰。但與真正的大洋相比,地中海其實是很小的。各民族之間的地理距離隻有投石之遙,於是大海成瞭一個封閉的競技場,大規模的廝殺就在這裏上演。在這個年代,火藥武器開始徹底地改變戰爭的麵貌。大海是史詩般攻城戰、血腥海戰、海盜行徑、人口劫掠、“十字軍”東徵和伊斯蘭“聖戰”的場所,也是利潤豐厚的貿易和思想交流的途徑。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漫長而殘酷的競爭從本三部麯涵蓋的時期開始,將大海分裂為兩個迥然不同的區域,雙方沿著海上疆界進行瞭激烈較量。這場鬥爭一直延續到“9·11”事件之後的世界。
我們很幸運,大量關於這一時期地中海世界的目擊資料留存至今,尤其是從大約1500年開始, 歐洲印刷術的發明刺激瞭文字材料的爆炸式增長,所以我們得以感同身受地重溫這段曆史。通過目擊者的敘述,我們常常能夠近距離觀察當時的事件,審視那時的人們如何生活、死亡、戰鬥、從事貿易,以及禮拜上蒼。我盡可能地引用當時人們自己的話,讓他們為自己發言。
這三本書的另一個主題是“場所”。在地中海地區,我們在遊覽威尼斯或伊斯坦布爾,或者剋裏特、西西裏和塞浦路斯等大島嶼的時候,仍然能夠觸及過去。許多紀念建築、城堡、宮殿和遺址依然完好。藉用偉大的地中海史學傢費爾南·布羅代爾的話:“這片大海耐心地為我們重演過去的景象,將其放置在藍天之下、厚土之上,我們能親眼看見這天與地,它們如同很久以前一樣。隻消集中注意力思考片刻或者瞬間的白日夢,這個過去就栩栩如生地迴來瞭。”我希望這三部麯能夠幫助中國讀者更深入地瞭解地中海曆史以及那裏發生的事件(它們至今影響著我們的世界)的重要意義,對其産生興趣。
羅傑·剋勞利
甲骨文叢書:地中海史詩三部麯之二: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 [Empires of the Sea:The Eiege of Malta,the Battle of Lepanto,and the Co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甲骨文叢書:地中海史詩三部麯之二: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 [Empires of the Sea:The Eiege of Malta,the Battle of Lepanto,and the Co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甲骨文叢書:地中海史詩三部麯之二: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 [Empires of the Sea:The Eiege of Malta,the Battle of Lepanto,and the Co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