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發展報告

2013/2014年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發展報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俞北華 編
圖書標籤:
  • 上海發展
  • 國際經濟
  • 金融
  • 貿易
  • 航運
  • 區域經濟
  • 産業報告
  • 經濟發展
  • 上海
  • 報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格緻齣版社
ISBN:9787543224407
版次:1
商品編碼:1156991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2013/2014年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發展報告》是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圍繞上海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航運、貿易中心而編製的年度白皮書。主要分為年度綜述、上海自貿試驗區、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重點規劃評估、重大研究、重要觀點、媒體聚焦等部分,信息豐富、數據翔實、觀點專業。

目錄

1 年度發展綜述
國際經濟中心
國際金融中心
國際航運中心
國際貿易中心

2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發展概況
製度創新
法製保障
發展案例

3 國際經濟中心
發展概況
現代服務業
戰略性新興産業
先進製造業
2014年重點任務和舉措
經濟發展案例

4 國際金融中心
發展概況
金融服務業和金融機構
金融要素市場體係
金融創新和擴大開放
金融發展環境和服務體係
2014年重點任務和舉措
金融發展案例

5 國際航運中心
發展概況
現代航運服務體係
現代航運集疏運體係
國際航運發展綜閤試驗區
郵輪經濟
2014年重點任務和舉措
航運發展案例

6 國際貿易中心
發展概況
貿易便利化和擴大開放
功能載體和貿易主體
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
“購物天堂”和商貿環境
2014年重點任務和舉措
貿易發展案例

7 重點規劃評估
“十二五”規劃服務業重點專題中期評估(摘要)
“十二五”國際金融中心專項規劃中期評估(摘要)
“十二五”國際航運中心專項規劃中期評估(摘要)
“十二五”國際貿易中心專項規劃中期評估(摘要)

8 重大研究
上海市全麵深化改革總體思路和主要舉措的建議(摘要)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稅收製度研究報告
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研究上海專題報告(摘要)
上海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産業,新模式、新業態的調研報告
自由貿易試驗區及服務貿易海關監管模式研究(摘要)
上海銀行業小微金融經營模式及監管研究(摘要)
股指期貨上市效應後評價研究(摘要)
上海貿易型總部認定標準和優惠政策研究(摘要)
上海承接世界航運中心東移的對策研究(摘要)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體係分析(摘要)

9 重要觀點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傢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上海要繼續當好排頭兵先行者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傢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上海自貿區建設,大膽闖大膽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隻爭朝夕落實中央決策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用改革統領全局,續科學發展輝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書房”暢談中國(上海)自貿試驗——總書記和總理直接推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為國傢而試驗,奮舟楫以爭先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央行全力支持做好自貿區建設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自貿區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10 媒體聚焦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門戶網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就上海自貿區接受記者集體采訪實錄
新民周刊:自貿區能帶來哪些紅利
文匯報:上海:創新轉型邁新步
解放日報: “決定性”,市場作用質的提升
新華社:2013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大事件
經濟日報: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再發力
人民日報:種好國傢苗圃,奮楫製度創新,上海自貿區半年印象(全麵深化改革進行時)
新華社:春風又綠江南岸——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巡禮
解放日報:上海全麵謀劃麵嚮未來的戰略規劃:2020 2040
人民日報:自由貿易賬戶業務正式落地,金融改革拓開想象空間
解放日報:自貿試驗,上海深改最大舉措
新華社:上海公布首份權力清單
新華社: “權力清單”能否管好“看得見的手”
解放日報:上海政府部門首份“權力清單”齣爐

11 大事記
附錄 重要政策文件目錄索引
《2013/2014年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發展報告》內容綜述 本書是對2013年至2014年間上海市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四個中心”所取得的階段性成就、麵臨的挑戰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的全麵、深入的係統性研究與分析。報告緊密圍繞國傢戰略部署和上海自身發展定位,詳盡梳理瞭在這一關鍵兩年中,上海在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等方麵的核心進展。 第一部分:總體戰略框架與宏觀環境分析 報告開篇首先界定瞭2013年至2014年期間,上海建設“四個中心”所處的國內外宏觀經濟與政策背景。這不僅包括全球經濟復蘇的緩慢態勢、國內經濟“新常態”的初步顯現,更重要的是,中央對上海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戰略定位,特彆是將上海作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FTZ)的先行先試地。 在戰略層麵,報告深入剖析瞭“四個中心”建設的內在邏輯關聯與相互支撐關係。經濟中心是基礎,金融中心是引擎,貿易中心是樞紐,航運中心是載體。報告詳細闡述瞭各中心在這一時期如何協同推進,以期形成閤力,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體係中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部分:國際經濟中心建設的深化與轉型 本部分重點考察瞭上海作為國際經濟中心的能級提升。 産業結構優化: 報告詳細分析瞭上海在高端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如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以及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麵的具體數據和政策導嚮。重點關注瞭産業集群的形成與國際分工地位的變化,特彆是“四個中心”建設如何反哺實體經濟發展,推動經濟增長模式由要素驅動嚮創新驅動轉變。 總部經濟的能級提升: 報告梳理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R&D)的增量與質量變化,分析瞭上海在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方麵的優勢和不足。 自貿區(FTZ)的先發效應: 2013年9月正式掛牌的上海自貿區,是這一時期最大的政策變量。報告用大量篇幅分析瞭自貿區在投資便利化、貿易監管製度創新、金融開放試點等方麵的具體舉措,以及這些舉措對全市經濟環境的溢齣效應。重點分析瞭負麵清單管理模式的引入對市場準入的影響。 第三部分: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突破與風險防控 金融中心是上海建設的重中之重。報告對2013年至2014年間,金融市場深化改革和開放進程進行瞭細緻描繪。 市場基礎設施建設: 重點分析瞭上海黃金交易所(SGE)的國際化進程(特彆是2014年啓動的上海金集中清算業務),以及上海清算所(SHCM)在推進場外金融衍生品集中清算方麵的進展。報告還評估瞭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在原油期貨等國際化品種準備工作中的進展。 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審慎推進: 報告詳細介紹瞭在自貿區框架下,針對企業和個人的跨境投融資便利化試點,包括“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的初步建立,以及對資本賬戶開放的路徑選擇與風險評估。 金融監管體係的協同: 麵對金融創新的加速,報告探討瞭中央部委與上海地方政府在金融監管協調方麵的努力,特彆關注瞭地方金融風險的監測與防範體係的建設。 第四部分: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樞紐地位強化 貿易中心建設聚焦於優化口岸功能、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口岸硬聯通與軟聯通: 報告分析瞭洋山深水港區、浦東機場等核心口岸的基礎設施投資與效率提升情況。更重要的是,關注瞭“單一窗口”建設的初期探索,以簡化海關、檢驗檢疫、邊檢等部門的通關流程。 服務貿易的戰略地位: 報告深入分析瞭上海在服務貿易領域的結構優化,特彆是技術、信息、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務貿易的增長態勢,以及在全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大宗商品交易的集聚效應: 報告評估瞭上海作為國內主要能源、金屬、農産品交易中心的地位鞏固情況,以及如何利用金融工具(如期貨和掉期)來更好地服務實體貿易。 第五部分: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能級躍升 航運中心建設主要圍繞港口運營效率、航運服務業發展及多式聯運體係構建。 集裝箱吞吐量與中轉樞紐地位: 報告展示瞭上海港在集裝箱吞吐量上的持續領先地位,並分析瞭其作為國際中轉樞紐對亞太供應鏈的支撐作用。 航運服務業的培育: 重點探討瞭航運經紀、船舶租賃、海事法律服務等高端航運服務業在上海的集聚和發展情況,以及如何通過政策吸引國際性航運要素的入駐。 多式聯運體係的完善: 報告評估瞭鐵路、公路與海運的銜接效率,特彆關注瞭中歐班列(“渝新歐”等)對上海輻射腹地的作用,以及內河水運與海運的有效整閤。 第六部分:挑戰、問題與未來展望 報告在最後部分並未迴避在2013-2014年間建設過程中暴露齣的深層次矛盾與挑戰。 改革的係統性與協同性挑戰: 自貿區改革的係統性製度創新如何有效復製推廣至全市,以及“四個中心”之間如何避免各自為政,形成更緊密的聯動機製。 金融風險與審慎監管的平衡: 在資本賬戶開放的背景下,如何既推進開放又有效防範係統性金融風險。 人纔與製度的國際化對接: 提升城市功能需要與國際慣例接軌,報告指齣瞭在法律體係、人纔引進、營商環境等方麵的短闆。 總結而言,本書是一部基於詳實數據和政策解讀的年度發展白皮書,清晰勾勒齣上海在國傢經濟戰略轉型期,作為改革試驗田和全球功能中心建設所邁齣的關鍵步伐。其核心價值在於對製度創新、金融開放和實體經濟協同發展關係的係統性梳理。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上海這座城市在國際經濟交往中的角色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2013-2014年,那兩年正值全球經濟緩慢復蘇,同時中國經濟也進入瞭新的發展階段。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深入剖析上海在那段時間內經濟發展脈絡的窗口。我特彆好奇,報告中是如何量化上海的經濟總量的增長,以及其産業結構的優化情況的?是否提及瞭上海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資(FDI)方麵,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和案例?在高科技産業、服務業等新興經濟領域,上海又取得瞭哪些突破性的進展?我個人對上海如何在全球價值鏈中攀升,以及其在國際貿易中的談判地位也相當關注。書中是否會揭示上海在應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消化過剩産能,以及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方麵的具體舉措和成效?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為我描繪齣一幅清晰的圖景,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上海在那個時期,是如何在全球經濟的大潮中穩步前行,甚至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

評分

哇,光看這個書名就讓人感覺沉甸甸的,充滿瞭信息量。我一直對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軌跡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它在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這幾個關鍵領域的演變。這本書就像一個時間膠囊,定格瞭2013到2014年這個關鍵時期,那會兒中國經濟正經曆轉型,全球格局也在悄然變化,上海無疑是這場變革中最耀眼的聚焦點之一。我特彆好奇,在這個報告裏,作者是如何解讀當時上海在這幾個核心領域的具體發展狀況的?是機遇大於挑戰,還是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比如,在金融領域,當時有哪些政策的齣颱,對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設産生瞭怎樣的影響?貿易方麵,又有哪些新的趨勢在顯現,上海又扮演瞭怎樣的角色?航運中心作為上海的傳統優勢,在那個兩年間又有哪些新的突破或者麵臨的挑戰?我腦海裏浮現齣無數個問題,期待這本書能一一解答,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上海這座城市的脈搏,以及它在全球經濟體係中究竟占據著怎樣的地位,又將走嚮何方。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仿佛能夠觸摸到那個時代上海的跳動,感受它的呼吸。

評分

我非常關注上海在國際貿易領域扮演的角色,特彆是其作為“航運中心”的地位。2013-2014年,這個時間段對於中國乃至全球的貿易格局來說,無疑是充滿變革的。我一直想瞭解,在這個特定的兩年裏,上海港的吞吐量、集裝箱運輸量、航綫網絡的拓展等方麵,究竟取得瞭哪些實質性的進展?有沒有具體的案例分析,說明上海如何剋服瞭當時可能存在的貿易壁壘、港口擁堵或者技術升級的挑戰?而且,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齣,上海在其中又扮演瞭怎樣的角色?這本書有沒有深入探討上海如何通過優化港口設施、提升物流效率、吸引國際航運企業入駐等方麵,來鞏固和提升其國際航運中心的競爭力?我很好奇,報告中是否會提及一些具體的港口項目、航運政策,以及這些措施對於區域乃至全球貿易流嚮可能産生的影響。對於我來說,理解上海的航運發展,就如同理解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這本書正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認知空白,讓我能更具體地感受到這份“硬實力”的增長。

評分

作為一名對金融市場有著敏銳嗅覺的讀者,我對於上海在2013-2014年間金融中心建設的報告內容充滿瞭期待。那兩年,正是中國金融改革的深化時期,上海作為國傢的金融中心,其發展動嚮備受矚目。我迫切想知道,報告中是如何分析當時上海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是否有關於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方麵的詳細闡述?例如,賬戶體係的建設、跨境投融資的便利化措施,以及對資本市場開放的推動等等。同時,在金融監管方麵,又有哪些新的探索和嘗試?報告中是否提及瞭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新興金融業態對上海金融生態的影響,以及上海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我對當時上海在吸引外資金融機構、發展高端金融服務業(如資産管理、財富管理、金融租賃等)方麵的具體成就和麵臨的瓶頸也頗感興趣。這本書,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張精確繪製的金融地圖,勾勒齣瞭上海在這兩年間如何努力構建一個更具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生態係統,並為未來的發展奠定瞭怎樣的基礎。

評分

作為一名對城市發展戰略和國際化進程感興趣的讀者,我發現這本書的書名立刻吸引瞭我。2013-2014年,這兩個年份對於上海而言,無疑是其邁嚮更高國際化水平的關鍵時期。我非常想瞭解,在這份報告中,作者是如何描繪上海在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過程中,所麵臨的獨特機遇與挑戰的。我特彆好奇,報告是否會深入分析上海在吸引國際人纔、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城市國際知名度等方麵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比如,在國際貿易方麵,上海是如何通過製度創新來促進貿易便利化的?在金融領域,是否有關於上海如何深化金融改革,吸引更多國際金融機構和資金的論述?對於航運中心建設,我更是充滿瞭疑問,上海是如何鞏固和提升其在全球航運網絡中的核心地位的?這本書,在我看來,就像是對上海這座城市發展戰略的一次全麵體檢,讓我能夠從宏觀和微觀的多個維度,去理解上海在那個時期是如何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舉措,來塑造其國際化都市的形象,並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