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

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璇琮,陈尚君,徐俊 编
图书标签:
  • 唐诗
  • 选诗
  • 唐代文学
  • 诗歌
  • 古典诗词
  • 文化
  • 艺术
  • 增订本
  • 中华文化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1911
版次:1
商品编码:11634798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20
字数:8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收录唐人唐诗选本,包括翰林学士集、珠英集、丹阳集、河岳集、国秀集、箧中集、玉台后集、御览诗、中兴间气集、极玄集、又玄集、才调集、搜玉小集等。这些选本所选大都各有偏重,体现着编者一定的目的。如《箧中集》所选诗歌多为抒发作者“无禄位”、“久贫贱”的悲苦和愤懑,风格质朴,对当时流行的诗风有针砭作用。《河岳英灵集》选录开元、天宝时诗,选取标准兼顾“声律”、“风骨”,较正确地反映了盛唐诗歌的基本面貌。《国秀集》选录开元前后诗歌。编选者标榜“雅正”,内容多为奉和应制、侍宴之作;艺术上强调“风流婉丽”的形式美和“可被管弦”的音乐性。《中兴间气集》选录肃宗、代宗中兴时期的诗,以“体状风雅,理致清新”为标准。以上各书大都力图通过选本提倡某种风格,影响诗坛,或总结展示某一时期诗歌面貌和成就。另一类如《御览诗》,则为奉宪宗之命而编,以“醇正”为旨,反映出上层统治者对诗歌的喜好。

作者简介

  傅璇琮,1933年生,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助教,后调至中华书局接受改造。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副组长,兼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等。


  徐俊,1961年生,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到北京中华书局编辑部工作。1991年起,主持古典文学编辑室工作。2001-200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现任中华书局总经理。业余从事唐代文学和敦煌文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陈尚君,,1952年6月15日生,,1977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78年考取研究生,师从朱东润教授研究唐宋文学。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系任教。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上海市古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唐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唐研究》编委等。

目录

增订本序
翰林学士集
珠英集
搜玉小集
丹阳集
河岳英灵集
国秀集
箧中集
玉台后集
中兴间气集
御览诗
元和三舍人集
极玄集
窦氏联珠集
又玄集
瑶池新咏集
才调集

前言/序言


《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并非一本简单的诗歌选集,它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学对话,一次对盛唐风华的深度回溯与再解读。 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意味。“唐人选唐诗”,这绝非后世的评点与梳理,而是从唐朝的视角出发,由唐朝人自己来挑选他们认为最能代表那个时代精神的作品。这意味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诗歌本身,更是唐代文人心目中的审美标准、时代关怀以及对文学价值的判断。增订本则在这一基础上,通过现代学者的细致考证与丰富学识,为这份“唐人视角”增添了更深厚的历史维度与解读的广度,使得这本选本在保留古意的同时,更具启发性和学术价值。 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独特的选本视角。 想象一下,我们不是在阅读今人对唐诗的理解,而是仿佛置身于唐朝的文人圈,倾听他们关于诗歌的讨论,感受他们对何为“好诗”的共识。这样的视角,天然地避开了后世可能存在的时代局限、个人偏好或是因循守旧的解读模式。唐人所选,必然是他们认为最能传递时代精神、最能体现当时社会风貌、最能触动他们心灵的作品。这其中可能蕴含着对边塞的豪情壮志,对宫廷的繁华与哀愁,对田园的恬淡与闲适,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伤感,对山河壮丽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增订本”的出现,是现代学术智慧与古典文献的一次巧妙融合。 增订者并非简单地在原有的选本上添砖加瓦,而是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唐人选唐诗”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拓展。他们可能考证了原始选本的来源、作者、成书年代,梳理了历代关于该选本的评论与流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最新的文献研究成果,对选本中的诗歌进行更详尽的注释、更深入的背景解读,以及更具启发性的文学分析。这种增订,使得原本可能略显简略的唐人视角,变得更加立体、丰满、易于理解。读者可以通过增订者的导读,更好地理解唐人为何会选择这些诗歌,这些诗歌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下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折射出唐朝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本书的内容,绝非仅仅是罗列几首名篇佳作。 它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窥见唐朝的社会生活、政治格局、思想文化、审美情趣乃至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政治与边塞: 盛唐的宏大叙事,往往离不开边塞的壮阔景象与将士的征战生涯。唐人选唐诗,必然会收录那些描绘边塞风光、歌颂英雄气概、抒发报国壮志的诗篇。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唐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广阔的疆域,更折射出那个时代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骑兵在戈壁奔驰的疾风,听到战鼓擂动的声响,体会到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与英雄气概。增订本在此基础上,可能会详细考证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分析诗人与具体战役、人物的关系,甚至提供当时边塞的地理信息,让读者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更直观的感受。 宫廷与贵族: 唐朝是诗歌繁荣的朝代,宫廷更是文人汇聚之地。大量的宫廷诗、应制诗、宴乐诗,反映了皇室的奢华生活、宫廷的精致文化以及文人与权贵的交往。这些诗歌,可能描绘了华美的宫殿,精致的器物,繁盛的宴会,以及文人雅士间的酬唱。它们展现了唐朝的宫廷文化,以及身处其中的文人所经历的荣耀与失落。增订本的价值在此尤为凸显,它可能能帮助我们辨析诗歌中的典故,解读诗歌所影射的宫廷政治事件,甚至揭示诗人当时的心境与处境。 田园与隐逸: 在繁华喧嚣之外,唐诗中亦不乏宁静致远的田园之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风光的描摹,对耕读生活的赞美,构成了唐诗的另一面风骨。这类诗歌,展现了唐朝文人对淡泊宁静生活的追求,对自由精神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的深刻体悟。读者可以通过这些诗歌,感受炊烟袅袅的乡村景象,聆听溪水潺潺的悦耳之声,体验农人收获的喜悦。增订本或许能提供对这些诗歌背后哲学思想的解读,分析诗人选择隐逸的原因,以及这些作品如何回应了当时的社会思潮。 友情与离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诗中关于友情与离别的篇章,数量众多,情感真挚。这些诗歌,深刻地触及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连接,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与祝福。它们超越了时代,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增订本可能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诗歌创作的具体场景,分析诗人与被赠诗人的关系,以及这些诗歌在当时社会中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人生况味与哲学思考: 唐诗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它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与哲学思考。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及时行乐,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乐观,再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忧愁苦闷,唐诗触及了人生中最普遍的情感与最深刻的困惑。增订本的出现,更是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这些复杂情感与思想的钥匙,它可能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对诗人生平的考证,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诗歌背后的人生哲学。 这本书的“新编”与“增订”的意义,在于它并非一成不变的古籍,而是经过现代学者的审视与加工,呈现出更具活力的学术面貌。 “新编”意味着它可能在选目、编排上有所创新,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学术需求。“增订”则意味着它吸收了近年来在唐诗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在注释、考证、解读等方面更加精进。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将是多层次的。 初阶读者: 可以直接沉浸在优美的诗歌意境中,感受唐诗的语言魅力和情感力量。增订本的白话注释,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大意,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进阶读者: 则可以借助增订本提供的丰富考证和深入解读,探究诗歌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艺术手法,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增订者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也能为他们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研究者: 可以将这本书作为重要的研究资料,它所呈现的“唐人视角”和现代增订的学术成果,为研究唐代文学、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线索。 总而言之,《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是一部集古典智慧与现代学术于一体的优秀唐诗读本。它不仅仅是几代文人共同的诗歌记忆,更是我们理解盛唐时代、领略中华文明璀璨光辉的一扇重要窗口。 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能品味千古流传的绝世佳句,更能深入理解那个伟大时代的精神风貌,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文化基因。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古老的诗歌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继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这本书,我脑海里最先闪过的念头是:它能不能让我重新认识唐诗?我一直觉得,市面上许多唐诗选本,都在不经意间将唐诗“固化”了,仿佛我们只能记住那寥寥几首耳熟能详的名篇。而“唐人选唐诗”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窥见唐朝人自己的审美趣味,他们是如何取舍,如何评价诗歌的。而“新编(增订本)”则让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期待:这次的“新编”意味着编者一定是有新的考量和新的视角,是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挖掘了更多被低估的佳作?是不是对诗歌的注释和解读进行了更新、更深入的研究?我尤其好奇“增订”的部分,究竟增加了什么内容,又对原有的内容做了哪些“订正”?我期待它能展现出更完整的唐诗图景,让我看到那些在名家光环下不那么耀眼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同样拥有动人的光彩;我也期待它能提供更详实的史料和更深刻的诗歌鉴赏,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理解唐诗的价值和魅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欣赏。

评分

读完一本唐诗选,我最希望获得的,是一种“发现”的喜悦。《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这个名字,就预示着一种可能的惊喜。我一直认为,“唐人选唐诗”本身就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它仿佛是一种历史的回声,让我们能够窥见当时文人心中的诗歌图景,比后世任何人的评选都更加贴近那个时代的原貌。我对于“新编”和“增订”这两个词尤其敏感,这让我感觉到编者并非仅仅是简单地将已有的选本重新排版,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广泛的搜集。我期待它能突破以往选本的局限,比如,会不会收录一些我们不太熟悉但同样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人及其作品?或者,会不会在对一些名篇的解读上,提供更具新意的视角和更深入的考证?“增订”的部分,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希望它能够补充更多珍贵的诗歌文本,或者在注释、赏析等方面做得更加详尽和权威,从而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语言、意境和情感,不仅仅是了解,更是能感受到那种穿越千年的文学力量,让我对唐诗有一个更立体、更丰满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痴迷于唐诗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沉浸式”体验唐诗之美的书。《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这个书名,首先就吸引了我。“唐人选唐诗”,光是这个概念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当年唐朝的文人雅士是如何品评诗歌的。我一直认为,由当时的“唐人”来挑选“唐诗”,比后世的任何选本都更具原汁原味和历史温度。而“新编(增订本)”则暗示了它并非简单的复刻,而是有新的视角和更丰富的内涵。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否在选材上有所突破,会不会收录一些名家笔下不那么为人熟知,但同样精彩的作品?又或者,会不会发掘出一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优秀诗人?“增订”的字样,让我看到了它在内容上的深度和广度,我希望它能提供比以往选本更详尽的注释、更深刻的解读,甚至是一些关于诗歌创作背景、诗人心路历程的考证,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每一首诗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从而不仅仅是“读”诗,而是真正地“品”诗,体会唐诗那穿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诗歌选本,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传承。读《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我希望能感受到编者在“选”这个字上的深意。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如何在浩瀚的诗海中,挑选出那些最能代表唐诗风貌、最能触动人心的作品,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呈现出一种别具匠心的编选思路,或许是按照主题,或许是按照时代变迁,又或许是按照诗人的心路历程,能够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唐诗的演变和发展。而“增订本”的出现,更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这“增”和“订”究竟体现在哪里?是新增了更多鲜为人知的诗人及其作品?还是对已收录的诗歌进行了更深入、更权威的注释和赏析?我希望它能够打破传统选本的窠臼,展现出更广阔的唐诗图景,让我有机会认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遮蔽的璀璨星辰,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唐诗的博大精深。

评分

拿到这本《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的时候,我心里就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诗歌怀有深厚感情的读者,我一直很想找到一本能够真正触及唐诗灵魂、并且经过精选的集子。市面上唐诗选本很多,但往往良莠不齐,要么过于偏重名家名篇,导致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反复出现,缺乏新意;要么选本庞杂,收录的诗歌良莠不齐,读起来反而像是翻阅一本诗歌的“大杂烩”,难以体会唐诗真正的精致与韵味。这本书的“新编”和“增订”两个字,让我看到了编者在这方面的用心,希望它能为我带来一次全新的唐诗阅读体验。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次增订的版本,是否在选本的基础上,引入了更多鲜为人知的优秀作品,是否对原有的选篇进行了更深度的考证和解读,能否在诗歌的编排上,展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视角和逻辑,从而帮助读者发现唐诗更丰富的面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那些被无数次解读过的经典之中。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里,跟随唐人的眼光,去品味那些被历史长河淘洗过的珍珠,重新发现那些被遗忘的闪光点。

评分

O(∩_∩)O谢谢!!!非常满意

评分

京东包装不好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评分

大师学国学:文字学常识

评分

非常精善,编者如傅璇琮、陈尚君诸先生皆唐诗之专门家,此书籍适合文科科研使用

评分

帮朋友买的,促销很划算,价格相当实在

评分

唐人选唐诗的存世选本尽在此编。

评分

很不错的书,超级喜欢!

评分

《中华书局图书目录(1949-1991)》综合了我局1981年编印的《中华书局图书目录(第一编)》上(1949年建国起至1981年10月止)和1986年编印的《中华书局图书目录(第一篇下)》(1979年至1986年)以及1987年以来历年的年度出书目录,这样建国以来到1991年中华书局的全部出书目录便荟萃一编。1992年至2001年的出书目录将另一编一册出版。本书录并与1987年出版的《中华书局图书总目录(1912--1949)相衔接,成为中华书局九十年来的出书全目。需要说明的是,原编入第一编上册的香港中华书局出版图书目录,此次末及编入。

评分

2015年6月3日晚,利用京东满200-100优惠券,再下一单,目标为心仪已久的中华书局布面精装本3种—— 《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买书记历——三十九位爱书人的集体回忆》和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特别纪念版)。为配单,选中连社“古代故事画库”之雷德祖《李续宾孤军犯险》。前三书皆折上八折后满减,约合30折上下,堪称物美而价廉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