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璇琮,1933年生,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助教,后调至中华书局接受改造。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副组长,兼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等。
徐俊,1961年生,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到北京中华书局编辑部工作。1991年起,主持古典文学编辑室工作。2001-200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现任中华书局总经理。业余从事唐代文学和敦煌文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陈尚君,,1952年6月15日生,,1977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78年考取研究生,师从朱东润教授研究唐宋文学。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系任教。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上海市古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唐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唐研究》编委等。
拿到《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这本书,我脑海里最先闪过的念头是:它能不能让我重新认识唐诗?我一直觉得,市面上许多唐诗选本,都在不经意间将唐诗“固化”了,仿佛我们只能记住那寥寥几首耳熟能详的名篇。而“唐人选唐诗”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窥见唐朝人自己的审美趣味,他们是如何取舍,如何评价诗歌的。而“新编(增订本)”则让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期待:这次的“新编”意味着编者一定是有新的考量和新的视角,是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挖掘了更多被低估的佳作?是不是对诗歌的注释和解读进行了更新、更深入的研究?我尤其好奇“增订”的部分,究竟增加了什么内容,又对原有的内容做了哪些“订正”?我期待它能展现出更完整的唐诗图景,让我看到那些在名家光环下不那么耀眼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同样拥有动人的光彩;我也期待它能提供更详实的史料和更深刻的诗歌鉴赏,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理解唐诗的价值和魅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欣赏。
评分读完一本唐诗选,我最希望获得的,是一种“发现”的喜悦。《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这个名字,就预示着一种可能的惊喜。我一直认为,“唐人选唐诗”本身就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它仿佛是一种历史的回声,让我们能够窥见当时文人心中的诗歌图景,比后世任何人的评选都更加贴近那个时代的原貌。我对于“新编”和“增订”这两个词尤其敏感,这让我感觉到编者并非仅仅是简单地将已有的选本重新排版,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广泛的搜集。我期待它能突破以往选本的局限,比如,会不会收录一些我们不太熟悉但同样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人及其作品?或者,会不会在对一些名篇的解读上,提供更具新意的视角和更深入的考证?“增订”的部分,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希望它能够补充更多珍贵的诗歌文本,或者在注释、赏析等方面做得更加详尽和权威,从而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语言、意境和情感,不仅仅是了解,更是能感受到那种穿越千年的文学力量,让我对唐诗有一个更立体、更丰满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痴迷于唐诗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沉浸式”体验唐诗之美的书。《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这个书名,首先就吸引了我。“唐人选唐诗”,光是这个概念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当年唐朝的文人雅士是如何品评诗歌的。我一直认为,由当时的“唐人”来挑选“唐诗”,比后世的任何选本都更具原汁原味和历史温度。而“新编(增订本)”则暗示了它并非简单的复刻,而是有新的视角和更丰富的内涵。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否在选材上有所突破,会不会收录一些名家笔下不那么为人熟知,但同样精彩的作品?又或者,会不会发掘出一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优秀诗人?“增订”的字样,让我看到了它在内容上的深度和广度,我希望它能提供比以往选本更详尽的注释、更深刻的解读,甚至是一些关于诗歌创作背景、诗人心路历程的考证,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每一首诗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从而不仅仅是“读”诗,而是真正地“品”诗,体会唐诗那穿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诗歌选本,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传承。读《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我希望能感受到编者在“选”这个字上的深意。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如何在浩瀚的诗海中,挑选出那些最能代表唐诗风貌、最能触动人心的作品,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呈现出一种别具匠心的编选思路,或许是按照主题,或许是按照时代变迁,又或许是按照诗人的心路历程,能够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唐诗的演变和发展。而“增订本”的出现,更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这“增”和“订”究竟体现在哪里?是新增了更多鲜为人知的诗人及其作品?还是对已收录的诗歌进行了更深入、更权威的注释和赏析?我希望它能够打破传统选本的窠臼,展现出更广阔的唐诗图景,让我有机会认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遮蔽的璀璨星辰,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唐诗的博大精深。
评分拿到这本《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的时候,我心里就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诗歌怀有深厚感情的读者,我一直很想找到一本能够真正触及唐诗灵魂、并且经过精选的集子。市面上唐诗选本很多,但往往良莠不齐,要么过于偏重名家名篇,导致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反复出现,缺乏新意;要么选本庞杂,收录的诗歌良莠不齐,读起来反而像是翻阅一本诗歌的“大杂烩”,难以体会唐诗真正的精致与韵味。这本书的“新编”和“增订”两个字,让我看到了编者在这方面的用心,希望它能为我带来一次全新的唐诗阅读体验。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次增订的版本,是否在选本的基础上,引入了更多鲜为人知的优秀作品,是否对原有的选篇进行了更深度的考证和解读,能否在诗歌的编排上,展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视角和逻辑,从而帮助读者发现唐诗更丰富的面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那些被无数次解读过的经典之中。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里,跟随唐人的眼光,去品味那些被历史长河淘洗过的珍珠,重新发现那些被遗忘的闪光点。
评分O(∩_∩)O谢谢!!!非常满意
评分京东包装不好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评分大师学国学:文字学常识
评分非常精善,编者如傅璇琮、陈尚君诸先生皆唐诗之专门家,此书籍适合文科科研使用
评分帮朋友买的,促销很划算,价格相当实在
评分唐人选唐诗的存世选本尽在此编。
评分很不错的书,超级喜欢!
评分《中华书局图书目录(1949-1991)》综合了我局1981年编印的《中华书局图书目录(第一编)》上(1949年建国起至1981年10月止)和1986年编印的《中华书局图书目录(第一篇下)》(1979年至1986年)以及1987年以来历年的年度出书目录,这样建国以来到1991年中华书局的全部出书目录便荟萃一编。1992年至2001年的出书目录将另一编一册出版。本书录并与1987年出版的《中华书局图书总目录(1912--1949)相衔接,成为中华书局九十年来的出书全目。需要说明的是,原编入第一编上册的香港中华书局出版图书目录,此次末及编入。
评分2015年6月3日晚,利用京东满200-100优惠券,再下一单,目标为心仪已久的中华书局布面精装本3种—— 《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买书记历——三十九位爱书人的集体回忆》和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特别纪念版)。为配单,选中连社“古代故事画库”之雷德祖《李续宾孤军犯险》。前三书皆折上八折后满减,约合30折上下,堪称物美而价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