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系统的辛算法

量子系统的辛算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丁培柱 著
图书标签:
  • 量子力学
  • 辛算法
  • 数值计算
  • 分子动力学
  • 量子化学
  • 经典力学
  • 计算物理
  • 哈密顿力学
  • 常微分方程
  • 数值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52016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183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现代物理基础丛书69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页数:21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量子系统的辛算法》介绍了量子系统的辛算法与简单应用,包括Hamilton系统辛算法的基本知识——辛积与辛结构,经典Hamilton系统的辛格式;分子系统经典轨迹的辛算法计算与简单分子系统微观反应和动力学的数值研究;定态Schr?dinger方程的辛形式以及在充分远空间上计算分立态和连续态的辛算法,计算基态与低激发态的虚时间演化法;含时Schr?dinger方程的辛离散与保结构计算以及在强激光场原子物理中的应用;立方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辛离散与辛算法以及一维立方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动力学性质和Bose-Einstein凝聚体干涉效应的数值研究;含时Schr?dinger方程的对称分裂算符-快速Fourier变换方法;量子系统Heisenberg方程的保等时交换关系-辛算法。

目录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1章辛结构与Hamilton系统的辛算法1
1.1辛结构与Hamilton力学1
1.2Hamilton系统的辛格式9
1.2.1一般经典Hamilton系统的辛格式10
1.2.2不显含时间的线性Hamilton系统与可分Hamilton系统的辛格式13
1.2.3显含时间可分Hamilton系统的辛格式17
1.2.4显含时间可分线性Hamilton系统的辛格式21
参考文献26
第2章分子系统经典轨迹的辛算法计算28
2.1A2B模型分子经典轨迹的辛算法计算29
2.2双原子分子反应系统经典轨迹的辛算法计算32
2.3强激光场中双原子分子动力学的辛算法计算34
2.4激光场中一维共线氢分子离子(H2+)动力学的辛算法计算37
2.4.1经典理论模型37
2.4.2激光场中一维共线——系统经典运动的辛算法计算39
2.4.3双色激光场中一维共线——的动力学行为45
2.5激光场中三维氢分子离子(H2+)系统的经典动力学46
2.5.1激光场中三维氢分子离子(H2+)的经典理论模型47
2.5.2初态的选取与辛算法计算50
2.5.3单色场中三维氢分子离子的动力学行为53
2.5.4不同电离判据下氢分子离子动力学行为的异同56
2.5.5双色激光场中三维氢分子离子的动力学行为56
2.6推导约化质量举例60
2.6.12粒子系统的约化质量60
2.6.2具有C2v对称性的3粒子系统A2B的约化质量61
2.6.3氢分子离子系统的约化质量64
参考文献69
第3章定态Schr"odinger方程的辛形式与辛算法72
3.1一维定态Schr"odinger方程的辛形式72
3.2一维定态Schr"odinger方程的辛!--!矩阵法74
3.3一维定态Schr"odinger方程的辛!--!打靶法75
3.4一维定态Schr"odinger方程连续态的保Wronskian算法83
3.5二维定态Schr"odinger方程的辛!--!打靶法87
3.6计算定态Schr"odinger方程分立态的虚时间演化法92
参考文献102
第4章含时Schr"odinger方程的辛算法计算104
4.1量子系统是一个无穷维Hamilton系统104
4.2基于完备基展开和伪分立态近似的辛算法105
4.3含时Schr"odinger方程的空间辛离散------空间变量离散法117
4.4强激光场中的一维模型原子------基于渐近边界条件的辛算法124
参考文献136
第5章立方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辛算法与Bose-Einstein凝聚的数值研究138
5.1一维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138
5.2一维立方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辛算法计算148
5.3一维立方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动力学性质152
5.4Bose-Einstein凝聚体干涉效应的数值研究157
5.4.1两个凝聚体的干涉158
5.4.2三个凝聚体间的干涉162
参考文献166
第6章数值求解含时Schr"odinger方程的对称分裂算符-快速Fourier变换方法168
6.1对称分裂算符!-Fourier变换法168
6.1.1二阶对称分裂算符法168
6.1.2二阶对称分裂算符-Fourier变换方法170
6.1.3Fourier积分的数值计算171
6.2快速Fourier变换方法172
6.3双色激光场中一维氢原子的高次谐波181
参考文献186
第7章Heisenberg方程的保等时交换关系-辛算法188
参考文献191
索引192
致谢194
《现代物理基础丛书》已出版书目196

精彩书摘

第1章[辛结构与Hamilton系统的辛算法]
Hamilton力学的基本定理指出,Hamilton系统的正则方程在辛变换下形式不变,系统的时间演化是辛变换的演化, 具有辛群对称性,相应地Hamilton系统有守恒量------辛结构。基于此, 1980年代初Ruth[2]和冯康[3]各自独立地提出了数值求解Hamilton系统的辛算法。辛算法就是保持Hamilton系统辛结构的差分法,它的第n步到第n + 1步的变换f:z^n + 1 =f(z^n)是一个辛变换,使离散化后的差分方程的辛结构守恒。辛算法具有长时间的计算稳定性和跟踪能力,所以, 应用辛算法求解Hamilton系统的正则方程,尤其在长时间﹑多步数的计算中和保持系统整体结构上较其他非辛算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section[辛结构与Hamilton力学]辛结构与Hamilton力学 !^[4]
19世纪英国天文学家Hamilton将在Euclid空间中研究的Newton力学转化成在辛流形上研究的Hamilton力学,这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应用上, 还是在数学表述上,都是经典力学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Newton力学用质点(组)在三维Euclid空间中的位置描述运动,它满足Newton运动方程。Lagrange力学用广义坐标和广义速度描述运动,它满足Lagrange方程。Hamilton力学用正则坐标q(t)=(q_1(t), cdots,q_n (t))^ rm T和共轭正则动量p(t)=(p_1(t), cdots,p_n (t))^ rmT以及它们的可微函数H(q,p)描述运动, H(q,p)是系统的总能量,称为Hamilton函数, 系统的运动满足Hamilton正则方程式
(1.1.1)可写成矩阵形式noindent
其中偏导数H_q_i= dfrac partial H partial q_i , vspace1.5mmH_p_i = dfrac partial H partial p_i ,O和I分别是n times n零矩阵和单位矩阵, 2n times2n矩阵J称为(2n阶)标准辛矩阵, 它满足J^ - 1 = J^ rm T = -J。
在本书中, 上角标T表示向量和矩阵的转置。
再记z = (q,p)^ rm T= (z_1, cdots, z_n, z_n +1, cdots, z_2n)^ rm T, H_z =(H_q, H_p)^ rm T=(H_z_1, cdots,H_z_2n)^ rm T,
正则方程(1.1.1)可写成更为紧凑的形式noindent 所以这个Hamilton系统总能量守恒,是保守系统。如果Hamilton函数H(q, p, t)显含时间t, 则 noindent 显含时间Hamilton系统的总能量不守恒, 不是保守系统。
本书中出现的变量(如时间变量t, tau , 空间变量x, y等)和函数(如正则坐标q_i (t), 正则动量p_i (t),Hamilton函数H(q,p)等)都是实的;如遇到复的,将明确指出。上面使用的记号q, p, z, H_q , H_p , H_z ,T以及本节中使用的其他记号,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使用时将不再一一说明。
线性Hamilton系统的Hamilton函数是z的二次型, 即H(z,t) = dfrac12z^ rm TA(t) z, 其中A(t)^ rm T = A(t),正则方程(1.1.3)特殊化成线性微分方程(组)
如果Hamilton函数不显含时间, H(z) = dfrac12z^ rm TA z,A^ rm T=A, 正则方程(1.1.3)进一步简化成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记
Re 为实数域, 设 Re ^2n是2n维的实线性空间, 它的每个元素称为向量,其中的e_1 , cdots ,e_2n 是 Re^2n中2n个线性无关的单位向量。描述n维Hamilton系统的每个运动的正则坐标和共轭正则动量组成的向量z(t)中的函数向量,这个运动在每一时刻t'给出的状态z(t') = (z_1 (t'), cdots,z_2n(t'))^ rm T是 Re ^2n中的向量。对时间步长 Delta t > 0,取t_0= Deltat为时间原点建立新的时间坐标;原Hamilton系统的运动在这个新的时间坐标中由描述。在中引进变换S:和逆变换。
详写之, 变换noindent 和逆变换noindent 描述系统能量的Hamilton函数H(z)在新坐标 tildez中变换成 tilde H( tilde z):H(z) = H(S( tilde z)) = tilde H( tilde z)。因为 tildez(t)描述原Hamilton系统在新的时间坐标中的运动,它应该满足正则方程 vspace1.5mm dfrac rm d tilde z rm dt = J dfrac partial tilde H partial tildez。将逆变换和变换分别代入正则方程 dfrac rm d tilde zrm d t = J dfrac partial tilde H partial tildez的左端和右端, 得到
noindent
其中 left( dfrac partial S partial tilde z right)和 left( dfrac partial S^ - 1 partial z right)= left( dfrac partial S partial tilde z right)^ -1是变换S和逆变换S^ - 1的Jacobi矩阵。
于是得到noindent
与z(t)满足的正则方程(1.1.3)比较可得 left( dfrac partial S partial tilde z right)J left( dfracpartial S partial tilde z right)^ rm T = J。容易验证noindent
这里的符号 Leftrightarrow 表示等价,即其前后的关系互为充分必要条件。若变换S的Jacobi矩阵满足 left( dfrac partial S partial tilde z right)^ rm TJ left( dfrac partial S partial tilde z right) = J,则称变换S为辛变换。依据(1.1.6), 若变换S, S^ rm T和S^ -1中之一为辛变换, 则另两个也是辛变换。若2n阶矩阵A满足A^ rmTJA = J, 则称A为辛矩阵;容易验证, 若矩阵A, A^ rm T和A^- 1中之一为辛矩阵, 则另两个也是辛矩阵。 '
thHamilton力学基本定理1 正则方程在辛变换下形式不变。详言之,如果S是辛变换, z = S( tilde z), H(z) = H(S( tilde z)) = tilde H( tilde z), 则在辛变换S之下正则方程(1.1.3)变为
thHamilton力学基本定理2正则方程的解由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是一个辛变换。详言之,设z(t)是正则方程(1.1.3)的解, Delta t > 0是时间步长,则变换S: z(t) to tilde z(t) = z(t + Delta t) =S(z(t))是辛变换。特别地,线性正则方程的解由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是一个线性辛变换。
对 Re ^2n中任意二向量x != !x_1,e_1 !+ ! cdots !+noindent
容易验证, 辛积满足
(1) th双线性 对和 alpha , beta , gamma in Re ,
(2) th反对称性 对x,y in , left langle x,y right rangle = - left langle y,x right rangle ;特别地, left langle x,x right rangle = 0;
(3) th非退化性 对每一非零向量x in Re ^2n, 必有y in Re^2n, 使 left langle x,y right rangle ne 0。
偶数2n维线性空间 Re ^2n上定义了
辛积之后, 即 Re ^2n,left langle x,y right rangle , 称为辛空间。 vspace1mm辛积有明确的几何意义。因 beginarrayccendarray right|是 vspace1.5mm Re ^2n中由坐标向量e_i 与e_n + i张成的坐标面上的两个向量 left( x_i ,x_n +i right)与 left( y_i ,y_n + i right)张成的平行四边形的有向面积, 故辛积 langle x,y
rangle是 Re ^2n中向量x与y张成的超平行多面体在n个坐标面e_1 -e_n + 1 , cdots, e_n - e_2n上投影而成的平行四边形的有向面积的代数和。设 tilde S是 Re ^2n上的线性变换, tilde S:z to tildez = tilde S(z), 它将 Re ^2n中的一组基 linebreak e_1 ,写成矩阵形式就是
tilde S(e_1 cdots e_2n ) != ! (e_1,一方面 vspace-2mmnoindent 另一方面, vspace-2mmnoindent 所以, 线性变换 tilde S对应着一个变换矩阵S,noindent 变换矩阵S就是这个线性变换 tildeS的Jacobi矩阵;反之, 每个2n times 2n矩阵对应 Re^2n中的一个线性变换。
因此, 在不致引起混乱时, 本书对线性变换tilde S和对应的变换矩阵S不加区分, 都记作S。
特别地, 如果tilde S是 Re ^2n上的非异线性变换, 则它将 Re^2n中的一组 ziju-0.08基 e_1 , cdots ,e_2n 变为另一组基 tilde e_1 , cdots , tilde e_2n ,它的Jacobi矩阵是非异矩阵。若S为线性辛变换, 则它的变换矩阵满足S^ rm TJS = J,故而是辛矩阵。
可以验证, 线性辛变换保持辛积守恒。事实上,若S是线性辛变换,
则对x,y in Re ^2n,thHamilton力学基本定理3线性正则方程的任意两个解保持辛积守恒。
详言之, 设是线性正则方程的两个解,
则这只需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 线性正则方程的两个解保持辛积守恒,而一般的正则方程则不然!这很容易验证。

考虑 Re ^2n上的辛变换,规定两个辛变换S和W的相继进行为它们的乘积=, 则容易验证,两个辛变换的乘积仍是辛变换、辛变换相乘满足结合律、恒等变换是辛变换、辛变换的逆变换是辛变换。所以, Re^2n上的所有辛变换在规定两个辛变换的相继进行为它们的乘积之后构成Lie群,称为2n阶辛群, 记作。
如果2n阶矩阵满足,则称为无穷小辛矩阵。可以验证:
(1) 如果2n阶矩阵是无穷小辛矩阵, 则它的指数变换 exp(B)是辛矩阵。
(2) 如果2n阶矩阵是无穷小辛矩阵, 且行列式 righ是阶单位矩阵, 则F = (I + B)^ - 1(I -B)是辛矩阵。将对应的线性变换F称为的Cayley变换。
可以验证, 所有2n阶无穷小辛矩阵在矩阵加法和数乘下构成线性空间,再添加对易子运算[A,B] = AB - BA后构成Lie代数, 记作 rmSp(2n), 它是辛群 rm sp(2n)的Lie代数。
依据上述Hamilton力学基本定理2和常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与唯一性定理,便得下面的定理.
thHamilton力学基本定理4正 ziju-0.03则方程(1.1.3)的解由一个单参数辛群;生成。详言之, 若z(

前言/序言


抱歉,我无法直接提供一本名为《量子系统的辛算法》的图书简介,因为我无法知晓一本尚未出版或我尚未接触过的书籍的具体内容。 然而,我可以根据书名《量子系统的辛算法》,为您构思一个完全虚构的、内容翔实的图书简介。这个简介将专注于“量子系统”和“辛(Symplectic)算法”这两个核心概念的交叉点,并以专业且引人入胜的笔触来描绘其假想的深度与广度。 --- 图书简介:《量子系统的辛算法》 导言:超越经典,驾驭混沌的计算基石 在当今物理学与信息科学的前沿,量子系统因其超越经典极限的计算潜力而成为研究的焦点。然而,对高维、非线性、非哈密顿量子动力学的精确、高效模拟,却始终是理论家与实验家面临的巨大挑战。传统的数值方法往往受限于指数级的计算复杂度,或在长时间演化中积累不可接受的误差。 《量子系统的辛算法》正是在这一关键瓶颈处应运而生的一部专著。本书并非停留在基础的薛定谔方程求解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辛几何(Symplectic Geometry)的深刻结构,并将其巧妙地嫁接到复杂量子态和开放量子系统的演化模拟之中。它为寻求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良好长期保守性的动力学模拟工具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套革命性的数学框架与计算工具箱。 第一部分:辛几何与量子力学的深层联系(理论基础) 本书的第一部分奠定了理论基石,揭示了辛几何在描述保守系统中的本质地位。 第一章:辛结构与哈密顿系统的永恒对称性。 本章从泊松括号的几何解释出发,详细阐述了辛流形、辛形式以及李维尔定理在经典哈密顿系统中的核心作用。重点讨论了时间演化算符的辛性质如何保证了能量、动量等守恒量的精确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讨论如何将这些概念提升至量子层面,探讨量子态空间中的“辛结构”对应物。 第二章:从相空间到希尔伯特空间:辛映射的构建。 我们不再将量子态简单视为向量,而是将其嵌入到一个具有内在辛结构的广义相空间中。本章着重于如何构造从离散时间步到连续时间演化的辛积分器。我们将分析一系列著名的辛数值积分器(如Runge-Kutta家族中的辛变体、高阶隐式辛方法),并论证它们在保持时间演化幺正性(或在耗散系统中保持耗散平衡)方面的优越性。特别强调了辛积分器如何自动保持能量(或假想能量)的长期稳定性,这是传统龙格-库塔方法难以企及的特性。 第三章:非哈密顿系统的辛处理。 现实中的许多量子系统并非孤立的。本章探讨了耗散、驱动以及与环境耦合的开放量子系统。虽然标准方法倾向于使用马尔可夫主方程或密度矩阵演化,但本书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辛系统的框架。通过引入辅助变量或对偶场,将耗散项巧妙地整合进一个扩大的、具有更高维辛结构的哈密顿系统中,从而允许使用更成熟的辛算法进行高精度时间演化。 第二部分:核心算法与数值实现(计算方法)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具体辛算法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和优化。 第四章:高精度轨道计算:分离变量与李分解。 对于复杂的、包含不同物理作用(如动能、势能、相互作用项)的哈密顿量,直接积分是低效的。本章系统梳理了基于李分解(Lie Group Splitting)的辛算法。重点分析了如何根据物理效应的本质(例如,将系统的哈密顿量分解为“可对易”和“不可对易”部分,或“快速”和“慢速”部分),选择最优的辛分离方案,从而构造出具有极高精度和稳定性的算法,特别适用于处理原子分子碰撞模拟或强场物理中的电子动力学。 第五章:辛算法在密度矩阵和张量网络中的应用。 量子多体系统的模拟往往依赖于密度矩阵或张量网络态(如DMRG, TRG)。当系统演化需要高保真度时,计算误差的累积变得致命。本章探讨了如何将辛积分方法与张量网络演化(Time-Evolving Block Decimation, TEBD)相结合。特别是针对包含非线性耦合项(如高阶密度矩阵演化)的系统,提出了一种辛/非辛混合方法,确保在计算关键的幺正演化部分时维持辛精度,而在处理耗散部分时保持计算效率。 第六章:辛算法与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VQE)。 超越时间演化,本章将辛几何的思想引入到量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的静态计算中。讨论了如何利用辛流的几何性质来设计更有效的参数化空间搜索路径,以加速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VQE)的收敛速度,并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特别是在处理具有高度耦合电子结构或拓扑特性的基态问题时。 第三部分:前沿应用与未来展望(实践案例) 本书的第三部分通过具体的物理模型,展示了辛算法在解决现代物理难题中的强大威力。 第七章:辛模拟在拓扑量子计算中的作用。 拓扑量子比特的保护性来源于其非阿贝尔统计。本章展示了如何使用高阶辛积分器模拟拓扑激发(如任意子)的非绝热演化。辛积分器固有的长期稳定性确保了在数百万步的模拟中,拓扑保护的性质不会因数值误差而被破坏,这对于验证拓扑量子纠错码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第八章:开放量子系统与量子退火的辛集成。 针对中等规模量子退火(QA)过程中的退相干和环境噪声,本章提出了基于扩展辛系统的路径积分方法。通过辛算法的几何视角,可以更精确地量化环境噪声对系统能级间隙的影响,并设计出辛优化的退火时间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最终态的纯度。 结论:展望辛计算的新纪元。 本书总结了辛算法在保持物理守恒律、提高数值稳定性和处理复杂非线性效应方面的独特优势。它强调,辛算法不仅仅是一种数值技巧,更是一种深刻理解量子系统内在几何结构的计算哲学。展望未来,本书指出辛算法有望成为下一代量子模拟软件的核心引擎,尤其是在超冷原子模拟、高能物理模拟以及全量子场论的数值计算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 目标读者: 理论物理学家、计算物理学家、量子信息科学家、应用数学家、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 本书特点: 内容严谨、公式推导详尽,注重几何直觉与实际编程实现的结合,提供了从理论框架到具体代码实现的全景指导。它为那些希望超越传统数值方法的限制,追求“精确到物理本真”的模拟结果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量子系统的辛算法》的书名,让我联想到一种将抽象的数学理论转化为具体计算方法的路径。我一直觉得,物理学的进步离不开计算工具的革新。而“辛算法”这个词,就代表着一种对计算效率和精度的极致追求。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全新的、基于辛几何原理的算法框架,来解决量子系统动力学模拟中的一些棘手问题。是否会介绍一些能够处理高维、多体量子系统的辛数值积分方法,或者能够高效求解量子态演化的辛映射技术?我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辛算法在量子信息科学中的潜在应用,例如在设计更稳定、更高效的量子比特操作,或者在进行量子纠错时,辛算法是否能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书中是否会包含对辛算法在不同量子模型(如伊辛模型、XXZ模型等)中的具体应用的分析,并展示其相较于传统数值方法的优势?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将辛几何的抽象概念,有效地转化为可执行的计算步骤,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量子系统的行为。

评分

拿到这本《量子系统的辛算法》后,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算法”的侧重。通常谈论量子系统,我们更多地会想到物理定律、量子态的叠加和纠缠,以及各种奇特的量子现象。而“算法”这个词,则更偏向于计算、效率和方法论。这让我联想到,这本书是否会从一个计算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理解量子系统?它会不会提供一套全新的、基于辛几何原理的计算框架,来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量子问题?我设想,书中可能包含了对一些经典的量子算法进行辛变换或辛优化的方法,从而在精度、速度或资源消耗上带来显著的改进。比如,在量子模拟领域,模拟大型量子系统的演化往往需要巨大的计算资源,如果辛算法能够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数值求解路径,那将是革命性的。我特别好奇,书中的“辛算法”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数值方法,例如辛积分器、辛变换矩阵等,以及它们如何在量子动力学模拟中得到应用。它是否会解释如何利用辛几何的守恒律来约束计算过程,从而避免数值误差的累积?我对书中关于算法的细节,以及它如何与现代计算科学,如高性能计算、数值分析等相结合,抱有极大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量子系统的辛算法》,给我一种非常专业的、前沿的学术研究氛围。它不像一本科普读物那样宽泛,而是聚焦于一个特定的、可能相对小众但又至关重要的领域。这让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可能更适合有一定量子力学和数学基础的读者。我个人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量子系统数值模拟的资源,而“辛算法”这个关键词,正是我一直在探索的方向。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辛算法的核心思想,包括它为何能够应用于量子系统,以及它与量子力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如相空间、泊松括号、李群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否会讲解如何构建描述量子系统哈密顿量的辛结构,以及如何通过辛算法来近似求解薛定谔方程的演化算符?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探讨辛算法在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量子系统时的优势,例如量子混沌、强关联系统,或者在量子计算中的量子门操作。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代码实现示例,或者至少是算法的伪代码,以便我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计算工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我印象深刻,一种深邃的蓝色,点缀着一些抽象的、流动的线条,仿佛暗示着某种超越常规的物理现象。封面上“量子系统的辛算法”几个字,带着一种既古老又前沿的神秘感,让人忍不住想探究其背后蕴含的知识。我一直对量子力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多介绍往往止步于概念的普及,缺乏深入的数学和算法层面的讲解。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辛算法”,这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辛算法在经典力学中是用来描述保守系统的演化的,那么它在量子力学中会有怎样的应用?是用来简化某些复杂体系的计算,还是揭示了某种新的量子行为?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辛算法在量子系统中的理论基础,包括其数学形式、推导过程,以及它与量子力学基本方程(如薛定谔方程)的联系。是否会涉及哈密顿力学在量子力学中的推广,以及如何将辛结构的概念融入到量子态的描述和演化中?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实际的算法案例,例如在求解量子多体问题、量子模拟或者量子信息处理方面,如何利用辛算法来提高计算效率或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我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充满了期待。

评分

看到《量子系统的辛算法》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种严谨的、数学化的探索过程。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量子力学,离不开深入的数学工具。而“辛算法”这个词,在数学上就代表着一种深刻的对称性和守恒性。这让我好奇,作者是否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利用辛几何的语言来重新阐释量子系统的演化?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辛算法如何捕捉量子系统中的一些基本对称性,例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并将这些对称性融入到算法的设计中,从而提高计算的精度和稳定性?我猜测,书中可能还会涉及一些与辛结构相关的群论概念,以及它们在量子场论或粒子物理中的应用。我想知道,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辛算法的推导过程,从辛变换的基本定义出发,如何一步步构建出适用于量子系统的算法。它是否会提供一些案例研究,展示辛算法在解决一些具体的、具有挑战性的量子物理问题时,是如何超越传统数值方法的局限性的?例如,在模拟复杂的量子退相干过程,或者在研究量子相变时,辛算法是否能够提供更直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