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

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興廣,張慧敏 編
圖書標籤:
  • 中醫基礎理論
  • 中醫歌訣
  • 速記
  • 中醫學習
  • 中醫教材
  • 中醫入門
  • 中醫基礎
  • 中醫記憶
  • 中醫經典
  • 醫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55846
版次:1
商品編碼:1184610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醫課程速記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161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中醫專業學生
  以精煉的歌訣形式概括中醫基礎理論精要  執簡馭繁,薈精萃要,朗朗上口,樂於習誦,速記不忘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為藍本,采用歌訣形式,概括瞭該門課程的內容精要,並以注釋形式囊括瞭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全部內容,言簡意賅,便於理解記憶。本書執簡馭繁,薈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樂於習誦,便於記憶。本書可作為中醫院校本專科學生的應試助學參考書,對於剛步入臨床的初級醫師也有很好的藉鑒價值。

作者簡介

  李興廣,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從事中醫教學、臨床、科研工作20餘年,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綜閤課程教學中心主任,國傢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命審題專傢、香港執業醫師、全科醫師《臨床中藥學》組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閤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理事。對中醫中藥及養生保健等方麵有較深入研究,有較堅實中醫藥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參加國傢、部局級等科研課題10餘項,獲奬2項,課題負責人3項。發錶學術論文10餘篇。主編和參編著作有30餘部,其中主編有9部;副主編有12部;編委有10餘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中醫學的哲學基礎/1
第一節精氣學說2
一、古代哲學精與氣的基本概念2
二、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2
第二節陰陽學說3
一、陰陽的概念3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4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7
第三節五行學說9
一、五行的概念9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11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14
第四節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17
第二章精氣血津液神/19
第一節精19
一、人體之精的基本概念19
二、人體之精的代謝20
三、人體之精的功能21
四、人體之精的分類22
第二節氣23
一、人體之氣的基本概念23
二、氣的生成23
三、人體之氣的運動與氣化24
四、人體之氣的功能26
五、人體之氣的分類28
第三節血31
一、血的基本概念31
二、血的生成31
三、血的運行及功能32
第四節津液33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33
二、津液的代謝33
三、津液的功能35
第五節神36
一、神的基本概念36
二、神的形成36
三、神的作用37
第六節精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38
第三章藏象/41
第一節藏象學說概論41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41
二、藏象學說的形成41
三、藏象學說的特點42
四、五髒、六腑與奇恒之腑的生理特點43
五、髒腑精氣陰陽的概念和作用43
第二節五髒44
一、心44
附:心包絡47
二、肺47
三、脾51
四、肝53
五、腎56
第三節六腑60
一、膽61
二、胃62
三、小腸63
四、大腸63
五、膀胱64
六、三焦64
第四節奇恒之腑66
一、腦66
二、女子胞67
第五節髒腑之間的關係68
一、髒與髒之間的關係68
二、腑與腑之間的關係70
三、髒與腑之間的關係70
四、五髒與奇恒之腑之間的關係71
第四章經絡/73
第一節經絡學說的概述73
一、經絡的基本概念73
二、經絡學說的形成74
三、經絡係統的組成74
第二節十二經脈75
一、十二經脈的名稱75
二、十二經脈的走嚮交接規律76
三、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77
四、十二經脈的錶裏關係77
五、十二經脈流注順序78
六、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78
第三節奇經八脈81
一、奇經八脈的主要功能82
二、奇經八脈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82
第四節經彆、彆絡、經筋84
一、經彆84
二、彆絡86
三、經筋86
第五節經絡的生理功能和應用87
一、經絡的生理功能87
二、經絡學說的應用88
第五章體質/90
第一節體質學說概述90
一、體質的基本概念90
二、體質的構成90
三、體質的標誌91
四、體質的特點92
第二節體質的生理學基礎92
一、體質與髒腑經絡及精氣血津液的關係92
二、影響體質的因素93
第三節體質的分類95
一、體質的分類方法95
二、常用體質分類及其特徵95
第四節體質學說的應用96
一、說明個體對某些病因的易感性96
二、闡釋發病原理96
三、解釋病理變化96
四、指導辨證97
五、指導治療97
六、指導養生98
第六章病因/99
第一節六淫99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緻病特點100
二、六淫各自的性質和緻病特徵101
第二節癘氣106
一、癘氣的基本概念106
二、癘氣的緻病特點107
三、影響癘氣産生的因素107
第三節七情內傷108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108
二、七情與內髒精氣的關係108
三、七情內傷的緻病特點109
第四節飲食失宜110
一、飲食不節,飲食不適度110
二、飲食不潔110
三、飲食偏嗜111
第五節勞逸失度111
一、過勞111
二、過逸112
第六節病理産物112
一、痰飲112
二、瘀血113
三、結石114
第七節其他病因115
一、外傷115
二、諸蟲116
三、藥邪117
四、醫過118
五、先天因素119
第七章發病/120
第一節發病原理120
一、發病的基本原理120
二、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123
第二節發病類型125
一、感邪即發125
二、徐發125
三、伏而後發126
四、繼發126
五、閤病與並病126
六、復發126
第八章病機/129
第一節基本病機130
一、邪正盛衰130
二、陰陽失調133
三、精氣血的失常138
四、津液代謝失常143
五、內生“五邪”145
第二節疾病傳變147
一、疾病傳變的形式147
二、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151
第九章防治原則/152
第一節預防152
一、未病先防152
二、既病防變154
第二節治則155
一、正治與反治155
二、治標與治本156
三、扶正與祛邪157
四、調整陰陽158
五、調理精氣血津液159
六、三因製宜161

前言/序言


《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通往中醫殿堂的智慧捷徑 本書,一本旨在為中醫初學者乃至有一定基礎的學習者提供係統性、趣味性、高效性學習體驗的讀物,將帶領您輕鬆跨越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門檻。它並非一本枯燥的教科書,而是一份精心打磨的學習輔助工具,將深奧晦澀的醫學理論,化為朗朗上口的歌訣,讓您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中醫精髓,為日後的深入學習和臨床實踐打下堅實根基。 為什麼選擇《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 中醫理論博大精深,體係龐雜,許多概念如陰陽五行、藏象學說、氣血津液、病因病機等,初學者往往感到無從下手,記憶睏難。傳統的學習方式,如死記硬背,不僅效率低下,更容易扼殺學習興趣。而《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正是針對這一痛點而生。 化繁為簡,趣味盎然: 運用歌訣這種古老而有效的記憶方式,將復雜的理論知識點,以生動形象、富有韻律的語言呈現。您可以像學習唐詩宋詞一樣,輕鬆愉快地誦讀、記憶,讓知識在吟唱間深入腦海。 係統全麵,條理清晰: 盡管以歌訣形式呈現,但本書絕非零散的知識堆砌。它緊密圍繞《中醫基礎理論》的核心內容,從陰陽五行、髒腑、經絡、氣血津液、病因病機、病證、治則治法等各個重要章節,構建起一套完整的知識體係。每個歌訣都精準提煉瞭該知識點的核心要義,並通過邏輯順序進行編排,確保學習的係統性和連貫性。 高效速記,事半功倍: 歌訣的韻律和節奏感,能夠極大地激活大腦的記憶功能。通過反復誦讀,您將發現那些曾經令您頭疼的理論,變得異常清晰和牢固。這不僅能節省大量的記憶時間,更能顯著提升學習效率,讓您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 理解與記憶並重: 本書的歌訣並非簡單的口號,而是蘊含瞭深刻的醫學道理。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力求歌訣在押韻易記的同時,也能準確傳達知識的內涵。此外,書中還將配以簡潔的白話解釋和適度的擴展,幫助您在記憶歌訣的同時,加深對理論的理解。 適用廣泛,助力成長: 無論您是即將踏入中醫學習殿堂的學生,還是希望鞏固基礎的中醫師,抑或是對中華傳統醫學充滿好奇的愛好者,《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都能成為您寶貴的學習夥伴。它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幫助您在課後快速復習和鞏固;也可以作為自主學習的敲門磚,引導您開啓中醫的學習之旅。 本書的核心內容涵蓋: 第一部分:中醫學的基本理論 陰陽五行歌: 深入淺齣地闡述陰陽學說的對立統一、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等基本關係,以及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相乘、相侮規律。讓您在簡短的歌訣中理解天地萬物運行的根本法則,以及它們在中醫理論中的應用。 精氣神津液歌: 聚焦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基本物質——精、氣、神、津液。通過歌訣,您將清晰地認識它們的生成、功能、相互關係以及在維持生命活動中的核心作用。 病因歌: 詳細梳理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飲食勞倦、外傷跌僕等多種緻病因素。歌訣將幫助您快速分辨不同的緻病因素及其特點,為後續的病機認識打下基礎。 第二部分:藏象學說 五髒(心、肝、脾、肺、腎)歌: 對每一個髒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與情誌、體態、季節、顔色等的聯係進行精煉總結。歌訣將幫助您建立起五髒各自獨立的生理概念,並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係。 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歌: 概述六腑的傳化、受盛等功能,以及它們與相應五髒的錶裏關係。通過歌訣,您將明白六腑如何協同工作,完成消化吸收、排泄等重要生理過程。 奇恒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歌: 介紹腦、髓、骨、脈、膽、女子胞這些特殊髒腑的生理特點和功能。歌訣將幫助您拓寬對人體髒腑結構的認識,理解這些“藏而不瀉”的獨特存在。 第三部分:氣血津液與經絡 氣血津液歌: 深入分析氣、血、津液的生成、運行、功能及其相互依存的關係。歌訣將幫助您理解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以及它們如何濡養周身、維持生命。 經絡歌: 詳細介紹瞭經絡係統的組成(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孫絡、浮絡等),以及經絡的生理功能(運行氣血、聯係髒腑、通行關節、抵禦外邪等)。歌訣將幫助您構建起人體氣血運行的宏大網絡圖景。 十二經脈循行歌: 這是經絡學習的重中之重。本書特彆設計瞭簡明扼要的十二經脈(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的循行起止、主要走行部位及重要穴位歌訣,幫助您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經絡的走嚮,為後續的辨證施治奠定基礎。 第四部分:病因與病機 外感病因歌: 進一步細化六淫緻病的不同特點和侵襲途徑,以及它們如何導緻疾病的發生。 內傷病因歌: 重點闡述七情內傷、飲食失調、勞逸過度等內因緻病機理。 病機歌: 總結瞭疾病發生發展的普遍規律,如陰陽失調、氣血紊亂、痰飲水濕、瘀血阻滯等。歌訣將幫助您洞悉疾病背後的本質。 正邪鬥爭歌: 強調正氣(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和邪氣(緻病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疾病發生、發展、轉歸的關鍵。 第五部分:病證與治則治法 常見病證歌: 概括瞭中醫臨床中常見的各種病證的臨床錶現和基本病機,如發熱、咳嗽、胸痹、腹痛、泄瀉等,讓您對常見疾病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治則治法歌: 介紹瞭中醫治療疾病的總原則,如扶正祛邪、調和陰陽等,以及八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具體治法。歌訣將幫助您掌握中醫治療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如何使用本書? 反復誦讀,熟記於心: 將本書視為您日常學習的伴侶,在通勤、休息、睡前等零散時間,隨手翻閱,反復吟唱。 理解消化,融會貫通: 在記憶歌訣的同時,結閤課本、老師講解,深入理解歌訣所代錶的醫學內涵。 聯係實踐,舉一反三: 在臨床觀摩或閱讀醫案時,嘗試用歌訣來解釋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治療原則,從而加深理解,提高辨證能力。 互助學習,共同進步: 可與同學、朋友一起學習,互相提問,共同吟唱,在交流中鞏固知識,激發學習熱情。 《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把開啓中醫智慧寶庫的金鑰匙。它將以最直觀、最有趣、最有效的方式,引領您穿越理論的迷霧,領略中醫獨特的魅力,最終成為一名閤格的中醫傳承者。讓我們一起,用歌訣的力量,點亮您在中醫學習道路上的每一步!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的外觀設計就透露著一股踏實和專業的氣息,封麵采用的是深沉的墨綠色,搭配燙金的書名,顯得莊重而不失雅緻。我尤其欣賞它采用的紙張質量,厚實而略帶啞光,翻閱時手感極佳,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 打開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精美的排版。每一個章節的標題都醒目有力,正文部分采用瞭清晰易讀的字體,字裏行間留有足夠的空間,使得閱讀體驗更加舒適。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融入瞭一些古樸的中醫插畫,這些插畫不僅點綴瞭頁麵,更形象地展示瞭一些中醫概念,比如經絡走嚮、穴位分布等,讓原本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形象。 在內容方麵,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其“歌訣”形式。我一直覺得中醫理論博大精深,但很多概念都比較晦澀難懂,記憶起來更是費時費力。這本書將復雜的理論用朗朗上口的歌訣串聯起來,簡直是一把開啓中醫知識寶庫的鑰匙。我隨手翻到“陰陽五行”那一章節,歌訣的編排非常巧妙,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將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剋、相互製約的關係描繪得淋灕盡緻,讓人一聽就懂,一背就會。 而且,這些歌訣並非簡單的文字遊戲,它背後蘊含著深厚的中醫理論精髓。在歌訣之後,作者還配有詳細的注解和闡釋,對歌訣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做瞭細緻的解讀,並引用瞭大量經典文獻作為佐證。這種“歌訣+注疏”的模式,既保證瞭記憶的便捷性,又深化瞭對理論的理解,讓我能夠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這本書的實用性真的非常強,無論是作為初學者入門的敲門磚,還是作為中醫從業者日常的備忘錄,都顯得恰如其分。它成功地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成易於記憶和理解的歌訣,大大降低瞭學習中醫的門檻,讓我對中醫的學習充滿瞭信心和興趣。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實用性和創新性。書名《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就直接點明瞭它的核心價值,而實際內容也完全沒有辜負這個名字。它的封麵設計比較樸實,可能沒有那些花哨的設計,但正是這種務實感,讓我覺得它是一本真正能解決學習痛點的書。 我個人一直覺得中醫理論體係非常龐大,很多概念和原理都像是繞口令一樣,光是記住名字就很難瞭,更不用說理解和運用。這本書最大的貢獻就在於它通過“歌訣”這種形式,將這些復雜的知識點變得簡單易懂,而且易於記憶。我試著背誦瞭幾段,發現這些歌訣寫得非常精煉,而且很有節奏感,很容易就能朗朗上口。 例如,關於“望聞問切”的歌訣,它不僅列齣瞭四診的方法,還用簡短的句子概括瞭每個診法的主要內容,比如“望色聽聲辨虛實,聞氣嗅味知病機”。這種方式比我之前看過的任何一本教材都要高效。而且,我注意到歌訣後麵還附有對歌訣內容的詳細解釋,這種解釋不僅僅是簡單的定義,而是深入到原理和應用的層麵,結閤瞭一些案例,讓我能更好地理解歌訣背後的深意。 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把歌訣當成唯一的學習方式,而是在歌訣的基礎上,提供瞭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途徑。它不會為瞭押韻而犧牲內容的準確性,而是力求在歌訣的簡潔性和理論的嚴謹性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對於我這樣的自學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學習思路,讓我覺得中醫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術,而是可以被掌握的實用技能。 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種學習方法論的體現。它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解決瞭中醫學習中的一大難點——記憶和理解。它的內容紮實,形式新穎,非常適閤那些想要快速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又苦於記憶睏難的學習者。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有辨識度,用瞭一種比較復古的米白色作為底色,上麵印著“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幾個字,字體的選擇也很有特點,看起來有一種沉靜而深邃的學術氣息。 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它獨特的排版方式所吸引。每個知識點都被提煉成一段段押韻的歌訣,這些歌訣的語言非常生動形象,而且節奏感很強,讀起來有一種順暢感。比如,關於“八綱辨證”的歌訣,它用非常精煉的語言概括瞭錶裏、寒熱、虛實、陰陽這八個綱領,並且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巧妙地融入其中,讓人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 令我特彆驚喜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歌訣的呈現。在每一組歌訣之後,都緊跟著詳細的解釋和相關的知識拓展。這些解釋非常到位,它會深入講解歌訣中每一個詞語的含義,還會引用相關的經典理論作為支撐,甚至會結閤一些實際的臨床案例,來闡述歌訣的實際應用價值。這種“歌訣+深入解讀”的模式,讓我覺得學習過程既高效又充實。 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關於“經絡學說”的歌訣,不僅概括瞭主要經絡的名稱和走嚮,還在解釋部分詳細說明瞭每條經絡的循行路綫、主要治療的病癥,以及一些特殊的聯係。這種詳盡的解讀,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速記手冊,更是一本非常紮實的中醫基礎理論學習教材。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設計和內容都非常齣色。它成功地將復雜的中醫理論轉化為易於記憶和理解的歌訣,並且通過詳細的解讀,幫助讀者深入掌握中醫精髓。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醫感興趣的朋友,尤其是那些覺得中醫理論難以入門的學習者,這本書絕對會成為你學習路上的得力助手。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簡潔大方,封麵上“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幾個字用瞭比較有古韻的字體,搭配上淡雅的水墨畫風背景,一看就很有傳承感,很吸引人。我特彆喜歡這種風格,拿在手裏感覺很有分量,也充滿瞭對中醫文化的敬意。 拿到書後,迫不及待地翻看瞭目錄,內容安排得非常閤理,條理清晰,涵蓋瞭中醫基礎理論的方方麵麵,比如陰陽五行、藏象學說、病因病機、診斷方法等等。每一章都配有精心編排的歌訣,這對於我這種記性不太好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以前學中醫,背誦那些概念和理論總是頭疼,但有瞭這些歌訣,感覺學習的過程變得輕鬆有趣多瞭。 我試著跟著歌訣背誦瞭幾段,發現確實非常押韻,而且節奏感很強,很容易就能記在腦子裏。歌訣的語言也比較通俗易懂,避免瞭枯燥的專業術語,用形象的比喻來解釋復雜的概念,比如“陰陽對立統一,互根互用,相互轉化”,用很巧妙的語句串聯起來,一下子就抓住瞭核心要點。這比單純地死記硬背要高效得多。 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歌訣的堆砌,在歌訣的後麵,還附有詳細的解釋和拓展。比如,一個歌訣講完後,會針對歌訣中的每一個要點進行深入的闡述,引用相關的經典原文,並結閤現代醫學的視角進行一些有趣的解讀。這種“歌訣+解釋”的模式,既滿足瞭速記的需求,又保證瞭理論的深度和廣度,讓我能夠真正理解這些歌訣背後的中醫智慧。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設計和內容都讓我非常滿意。它不僅是一本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的工具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我強烈推薦給所有中醫愛好者、初學者,甚至是想要溫習鞏固中醫知識的朋友們。有瞭它,中醫學習的道路一定會更加順暢和充滿樂趣!

評分

拿到這本《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第一感覺就是它的設計理念非常貼心。封麵顔色選擇瞭比較沉靜的藍色,讓人感到專業和可靠,字體也是那種很有力量感的宋體,整體風格偏嚮於學術性和實用性。 我特彆喜歡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首先,它的目錄結構非常清晰,每一章節都列齣瞭需要學習的關鍵知識點,並且為每個知識點都配瞭一個朗朗上口的歌訣。這些歌訣的語言非常精煉,而且都押韻,讀起來有一種特彆的韻律感,很容易就能被記住。比如,“陰陽為體,五行是用,天地之道,萬物生成”,簡短幾句就概括瞭陰陽五行在中國哲學中的核心地位。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在歌訣之後,還提供瞭詳細的解釋和拓展。它不是那種隻給你歌訣然後就沒瞭的書,而是在歌訣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剖析。解釋部分會引用經典的原文,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述歌訣的含義,還會結閤一些臨床上的應用舉例,讓理論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能真正與實踐相結閤。 我嘗試著跟著書中的歌訣背誦瞭一段關於“氣血津液”的內容,感覺非常高效。以前背誦這些的時候總是抓不住重點,但有瞭歌訣,那些關鍵概念就牢牢地印在腦海裏瞭。而且,歌訣的解釋部分也給瞭我很多啓發,讓我對中醫理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高效的學習模式。它既滿足瞭速記的需求,又保證瞭對理論的深入理解。我感覺這本書特彆適閤中醫初學者,或者是有一定中醫基礎但希望鞏固和深化記憶的學員。它真的能讓你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核心知識點,並且能夠靈活運用。

評分

很好,京東速度就是快。

評分

很好,不錯啊

評分

物流包裝不好,書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形

評分

挺值得挺值得挺值得

評分

可以

評分

和實體書不一樣,比較小,沒有圖像那麼大,圖像擴大的,實體書比較小。

評分

《中醫基礎理論速記歌訣》很小的一本,很便攜,裏麵的歌訣也很實用。

評分

京東買書 多 快 好 省

評分

很不錯的小冊子!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