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通氣(第4版)

機械通氣(第4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硃蕾 編
圖書標籤:
  • 機械通氣
  • 呼吸支持
  • 重癥監護
  • ICU
  • 通氣管理
  • 肺部疾病
  • 臨床醫學
  • 醫學教材
  • 呼吸機
  • 通氣模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47832660
版次:4
商品編碼:12020319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28
字數:9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相關圖書推薦鏈接:


《機械通氣》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硃蕾教授主編,自2001年5月齣版以來,已經修訂更新至第4版,印刷十餘次,廣受讀者歡迎和認可,被譽為機械通氣方麵必不可少的經典參考書和工具書。

內容簡介

  此次修訂,與第三版相比,雖總體框架未變(仍分為四篇),但對章節和內容進行瞭較大幅度的調整,如大幅度刪減陳舊內容,優化章節,對內容重新修正,增繪大量插圖,更新機械通氣領域的新觀點和研究進展等。
  本書分為四篇,共43章。第一篇為機械通氣相關基礎知識,共6章,包括呼吸係統的解剖和呼吸生理、血氣分析、呼吸衰竭等,重點是呼吸衰竭和氧氣療法。第二篇為機械通氣的理論與技術,共24章,是本次修訂改動較大的部分,也是本書的重點和難點。首先,介紹呼吸機和機械通氣的基本知識、機械通氣的模式、參數和效應,重點是常用通氣模式的衍變和現代通氣模式的特點、波形圖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機械通氣在不同情況的應用方法、常見問題和處理對策。其次,對呼吸機的工作原理和新型通氣模式、PEEP和內源性PEEP的詳細介紹,重點闡述機械通氣的目的、生理學基礎和通氣策略。再次,介紹瞭機械通氣應用技術,不同通氣環節的常見問題及處理對策,鎮靜劑和肌鬆劑的應用,特殊情況的機械通氣方法,BiPAP呼吸機的應用,無創正壓通氣和人工氣道機械通氣,人工氣道管理,機械通氣患者的監測,特彆是波形圖的監測;最後簡單介紹非常規呼吸支持技術。第三篇為機械通氣在不同疾病中的應用,共8章,包括神經肌肉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綜閤徵、重癥肺炎、心源性肺水腫、單肺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以及圍手術期的呼吸管理。第四篇為機械通氣相關綜閤治療與管理,共5章,包括患者的營養支持、液體復蘇和護理,呼吸係統的引流,呼吸機的保養與維護等內容。附錄部分收錄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機械通氣的相關規範,方便讀者查閱和藉鑒。
  本書編寫人員皆為臨床一綫工作人員,並有從事相關科研工作的經曆,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文字精煉,配有200餘幅插圖,並附有大量的典型病例分析,是編者們臨床實踐和科學實驗的總結,科學性高,可讀性及實用性強。

作者簡介

  硃蕾,主任醫師,博導,肺功能室主任,中華呼吸學會肺功能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內科培訓專業指導委員會、全國醫師定期考核呼吸專業第二屆編輯委員會委員,《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評審專傢。
  主要從事呼吸病和危重病的醫、教、研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無創機械通氣技術的係統研究,是國傢“八五”攻關課題“發展無創性機械通氣預防和治療肺心病呼吸衰竭技術”和“九五”衛生部重點課題“呼吸衰竭治療新技術”的主要完成者。率先開展圍手術期和呼吸機相關肺炎患者呼吸道管理的係統研究,首次提齣肺泡引流和呼吸係統全程引流的概念和實施措施。率先開展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生理學變化的實驗和臨床研究,首次提齣中心靜脈跨壁壓的概念,剋服瞭中心靜脈壓反映血容量的缺陷,證實瞭機械通氣的正性肌力作用。《機械通氣治療重癥心功能不全的實驗和臨床研究》通過上海市成果鑒定。在肺功能、復雜體液紊亂等方麵也取得瞭係列成果。

目錄

第一篇
機械通氣相關基礎知識1
第一章機械通氣相關的呼吸係統解剖 / 2
第一節呼吸道的結構特點與功能 / 2
第二節肺與肺泡 / 6第二章呼吸生理 / 7
第一節肺容積和通氣功能 / 7
第二節肺通氣的動力和阻力 / 9
第三節肺的血液循環 / 16
第四節氣體在肺內的交換 / 19
第五節呼吸的調節 / 21第三章動脈血氣分析 / 23第四章呼吸衰竭 / 27
第一節呼吸衰竭的基本知識 / 27
第二節不同類型呼吸衰竭的特點 / 31第五章機械通氣相關性酸堿平衡失調與電解質紊亂 / 33
第一節酸堿與酸堿平衡失調 / 33
第二節機械通氣相關性酸堿平衡失調 / 35
第三節機械通氣相關性電解質紊亂 / 37第六章氧氣療法 / 39
第一節低氧血癥和缺氧 / 39
第二節氧氣療法的臨床應用 / 40第二篇
機械通氣理論與技術49第七章機械通氣的基礎理論 / 50
第一節呼吸機的基本結構 / 50
第二節機械通氣的基本概念 / 55
第三節機械通氣的基本特性 / 59
第四節完成機械通氣的基本要求 / 62
第五節機械通氣模式 / 63
第六節客觀評價新型機械通氣模式 / 70
第七節機械通氣的參數 / 73
第八節呼吸機的監測 / 75
第九節呼吸機的報警 / 76
第十節呼吸機的臨床分類 / 76第八章機械通氣的生理學效應 / 77
第一節機械通氣對氣體交換功能的影響 / 77
第二節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 / 80
第三節機械通氣對呼吸肌的影響 / 85
第四節機械通氣對循環功能的影響 / 85
第五節機械通氣對胸腔外髒器功能的影響 / 91
第六節機械通氣對其他呼吸功能的影響 / 91第九章機械通氣裝置對呼吸功的影響 / 93第十章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 95
第一節基本概況和問題 / 95
第二節發病機製和危險因素 / 96
第三節傳統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中的問題 / 97
第四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閤理診斷 / 104
第五節治療策略 / 107
第六節典型病例分析 / 109第十一章基礎機械通氣模式 / 124
第一節容積輔助/控製通氣 / 124
第二節定容型同步間歇指令通氣 / 136
第三節壓力支持通氣 / 140
第四節同步間歇指令通氣加壓力支持通氣 / 148
第五節壓力輔助/控製通氣 / 152
第六節壓力控製間歇指令通氣 / 159
第七節反比通氣 / 160
第八節貌似正比的反比通氣 / 162
第九節指令分鍾通氣 / 163第十二章呼吸機功能和性能的完善 / 165
第一節吸氣觸發與呼吸機同步 / 165
第二節持續氣流、可變氣流、按需閥和伺服閥送氣 / 170
第三節持續氣流 / 171
第四節流量觸發 / 172
第五節雙水平氣道正壓和雙相氣道正壓 / 173
第六節成比例通氣的理論與技術 / 177
第七節神經調節輔助通氣 / 181第十三章內源性呼氣末正壓 / 185
第一節內源性PEEP測定 / 185
第二節內源性PEEP的發生機製及産生原因 / 186
第三節內源性PEEP的臨床意義 / 187
第四節肺過度充氣的判斷 / 188
第五節內源性PEEP和肺過度充氣的處理 / 189第十四章PEEP的作用及閤理應用 / 190
第一節CPAP/PEEP閥和PEEP的基本概念 / 190
第二節PEEP的效應 / 190
第三節PEEP在急性呼吸窘迫綜閤徵的應用 / 191
第四節PEEP在肺水腫所緻低氧血癥患者中的應用 / 194
第五節PEEP治療低氧血癥患者時容易忽視的問題 / 194
第六節PEEP對抗PEEPi的特點及要求 / 195
第七節經常被忽視的PEEP作用 / 196
第八節PEEP的不良反應 / 196第十五章機械通氣的呼吸生理學基礎與策略 / 198
第一節機械通氣與組織供氧 / 198
第二節與機械通氣有關的力學概念 / 200
第三節壓力容積麯綫及其臨床應用 / 202
第四節吸氣相壓力容積麯綫與機械通氣策略的選擇 / 209
第五節流量容積麯綫與呼吸形式的調節 / 213
第六節允許性高碳酸血癥 / 214
第七節自主性通氣 / 219第十六章機械通氣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 226
第一節機械通氣的適應證 / 226
第二節機械通氣的禁忌證 / 229第十七章肺大皰和低血壓患者的機械通氣策略 / 231
第一節機械通氣對肺大皰的影響和通氣策略的選擇 / 231
第二節機械通氣對低血壓的影響和通氣策略的選擇 / 232第十八章機械通氣的應用技術 / 235
第一節呼吸機的選擇 / 235
第二節通氣模式的選擇原則 / 237
第三節通氣參數的調節原則 / 238
第四節初始機械通氣 / 240
第五節自主呼吸與機械通氣的同步 / 241
第六節機械通氣的撤離 / 250
第七節機械通氣各個環節的常見問題及處理對策 / 251第十九章鎮靜劑、鎮痛劑和肌鬆劑在ICU的應用 / 255
第一節鎮靜劑、鎮痛劑和肌鬆劑的應用概述 / 255
第二節鎮靜劑、鎮痛劑、肌鬆劑及其臨床評價 / 255
第三節鎮靜劑、鎮痛劑和肌鬆劑在機械通氣中的閤理選用 / 260第二十章機械通氣的連接 / 263
第一節機械通氣連接概論 / 263
第二節機械通氣連接的基本概念 / 263第二十一章無創正壓通氣 / 268
第一節經麵(鼻)罩機械通氣的基本知識 / 268
第二節經麵(鼻)罩機械通氣的同步 / 269
第三節影響經麵(鼻)罩機械通氣的因素 / 271
第四節經麵(鼻)罩機械通氣的優點、問題和處理對策 / 274第二十二章經麵(鼻)罩機械通氣在COPD患者的應用 / 276
第一節COPD患者的病理生理特點適閤無創正壓通氣 / 276
第二節影響COPD患者無創通氣療效的因素和機械通氣的調節 / 277
第三節COPD患者無創通氣的其他問題及處理對策 / 278第二十三章非COPD所緻呼吸衰竭的無創通氣治療 / 280
第一節常見疾病的無創正壓通氣 / 280
第二節無創正壓通氣的擴展 / 283第二十四章BiPAP呼吸機的特點及無創通氣時的操作要點 / 285
第一節BiPAP呼吸機的特點 / 285
第二節BiPAP呼吸機的使用要求 / 286第二十五章人工氣道的建立和管理 / 290
第一節人工氣道的類型 / 290
第二節人工氣道的管理 / 293
第三節撤機和拔管 / 296第二十六章人工氣道機械通氣的臨床應用 / 297第二十七章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 / 299第二十八章機械通氣患者的監測 / 301
第一節危重癥監測概論 / 301
第二節機械通氣模式和參數的基本監測 / 302
第三節生命體徵的監測 / 305
第四節循環功能的監測 / 306
第五節中心靜脈壓監測的誤區及處理對策 / 309
第六節呼吸形式的監測 / 310
第七節血氣的監測 / 311
第八節非常規呼吸功能指標的監測 / 317
第九節機械通氣時呼吸波形圖的監測 / 320
第十節食管內壓的監測及臨床意義 / 325第二十九章機械通氣的撤離技術 / 327
第一節影響機械通氣撤機的因素 / 327
第二節機械通氣的撤離方法 / 330
第三節自主呼吸試驗 / 335
第四節撤離呼吸機的問題、失敗原因及處理對策 / 338
第五節停機時氣囊的管理 / 342
第六節拔管及拔管後的管理 / 344第三十章非常規呼吸支持技術 / 346
第一節負壓通氣 / 346
第二節高頻通氣 / 348
第三節氣管內吹氣 / 350
第四節肺錶麵活性物質的臨床應用 / 351
第五節一氧化氮吸入療法 / 354
第六節液體通氣 / 355
第七節氦氧混閤氣輔助機械通氣 / 356
第八節體外氧閤療法 / 356
第九節體位療法 / 357第三篇
機械通氣在不同疾病中的應用359第三十一章神經肌肉疾病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360
第一節中樞神經疾病 / 360
第二節周圍神經疾病或肌肉疾病 / 362第三十二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364
第一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基本特點和治療原則 / 364
第二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理生理特點 / 364
第三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基本治療 / 367
第四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369
第五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機械通氣患者的撤機 / 374
第六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營養治療 / 376
第七節COPD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 / 377第三十三章危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378
第一節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呼吸生理變化 / 378
第二節危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機械通氣選擇 / 380
第三節肺過度充氣的判斷、鑒彆與處理 / 382
第四節危重哮喘患者機械通氣治療 / 383
第五節經麵罩無創正壓通氣 / 385
第六節氦氧混閤氣與機械通氣 / 386
第七節重癥哮喘的綜閤治療 / 386
第八節典型病例分析 / 387
第九節通氣參數的調節和評價 / 390第三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綜閤徵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392
第一節急性呼吸窘迫綜閤徵診斷的缺陷 / 392
第二節急性呼吸窘迫綜閤徵的病因及發病機製 / 392
第三節急性呼吸窘迫綜閤徵的呼吸生理學特點 / 395
第四節機械通氣治療的基本原則 / 398
第五節機械通氣的臨床應用 / 398
第六節允許性高碳酸血癥的陷阱 / 400
第七節吸入氣氧濃度和呼氣末正壓的關係 / 401
第八節非常規呼吸支持治療 / 402
第九節綜閤治療 / 403第三十五章重癥肺炎的機械通氣治療 / 405
第一節重癥肺炎與急性呼吸窘迫綜閤徵的關係 / 405
第二節重癥肺炎的病理類型與機械通氣治療 / 405
第三節重癥肺炎的局部和全身性反應與綜閤治療 / 407第三十六章心源性肺水腫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409
第一節心源性肺水腫的治療現狀 / 409
第二節心源性肺水腫的病理生理和臨床特點 / 409
第三節機械通氣的治療作用 / 411
第四節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水腫 / 413
第五節機械通氣在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應用 / 414第三十七章單肺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416
第一節單肺的解剖和生理學特點 / 416
第二節單肺患者的機械通氣策略 / 416第三十八章圍手術期的呼吸管理 / 419
第一節圍手術期的呼吸生理變化 / 419
第二節手術後常見的肺部並發癥及處理 / 421
第三節引起肺功能降低的胸部疾病 / 426
第四節與手術有關的主要肺功能參數 / 427
第五節其他影響圍手術期肺部並發癥的因素 / 428第四篇
機械通氣相關綜閤治療與管理431第三十九章機械通氣患者的營養支持 / 432
第一節營養支持概況 / 432
第二節呼吸與營養 / 432
第三節機械通氣患者的基本營養支持 / 433
第四節危重癥患者的營養支持策略 / 440
第五節危重癥患者緩解期的營養支持 / 442
第六節撤離機械通氣時的營養支持 / 443
第七節難治性營養不良患者的營養支持 / 444
第八節營養支持與組織氧供的維持 / 444第四十章液體復蘇的臨床應用與客觀評價 / 448
第一節液體復蘇的相關概念 / 448
第二節液體復蘇的基本內容、問題和處理對策 / 448第四十一章呼吸係統的引流 / 455第四十二章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 / 458
第一節病情觀察 / 458
第二節機械通氣患者的基礎護理 / 459
第三節經麵罩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 / 461
第四節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 / 462
第五節氣管切開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 / 463
第六節呼吸道濕化和吸痰的護理 / 464
第七節機械通氣治療時的護理 / 465
第八節撤離呼吸機的護理 / 466第四十三章呼吸機消毒、保養與維護 / 467
第一節呼吸機的消毒 / 467
第二節呼吸機的保養與維護 / 468參考文獻 / 471附錄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機械通氣相關規範475附錄一無創正壓通氣應用規範 / 476
附錄二人工氣道的建立和管理規範 / 484
附錄三人工氣道機械通氣應用規範 / 490
附錄四呼吸係統的引流規範 / 492
附錄五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診治規範 / 495
附錄六圍手術期的呼吸管理規範 / 501
附錄七胸部手術的氣道管理規範 / 506

前言/序言

  《機械通氣》自第1版齣版至今已曆時15年,第3版至今也已4年,並多次重印。鑒於第3版的內容仍有較多不足之處,齣版不久即考慮下一步的修訂工作,一年前開始正式修訂,今終於完成,有如釋重負之感,也感忐忑不安。
  第4版總體框架未變,但章節和內容進行瞭較大幅度調整,全書由第3版的30章調整為43章,刪除瞭“兒科應用”和“呼吸監護室建立”兩章;將“負壓通氣”一章並入“非常規呼吸支持技術”,並進行瞭大幅度刪減;對原有的章節內容重新進行優化,增加瞭大量新內容,如PEEP的作用及閤理應用、BiPAP呼吸機的應用、肺大皰和低血壓患者的機械通氣策略、重癥肺炎的機械通氣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即使有些章節的標題未作修改,內容也都進行瞭重新編寫;對與臨床關係不大的理論內容進行大幅度刪減,明顯增加瞭對機械通氣技術的闡述、圖形解讀和病例分析;對第3版有欠缺和錯誤的內容進行瞭深入解析和修正,使可讀性及實用性更強。
  第一篇仍為機械通氣相關基礎知識,內容變化較少。第二篇為機械通氣理論與技術,由第3版的10章增加至24章,是本書改動最大的部分。第三篇為機械通氣在不同疾病中的應用,進行瞭較大幅度的修改。第四篇為機械通氣相關綜閤治療與管理,也有一定幅度改動。為方便讀者查閱和應用,附錄部分收錄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機械通氣相關的7個操作規範。
  本人獨立完成瞭全書內容的修訂,並請相關作者幫助修改,前後對照收獲極大,建議讀者能結閤第4版和第3版對照閱讀,從而更好地為臨床服務。
  由於筆者水平有限,不足之處難免,望同道指正。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硃蕾
  2016年5月於上海

深入呼吸,重塑生命:一場關於呼吸支持的知識探索之旅 本書並非一本介紹機械通氣的權威指南。相反,它是一次深入探索人類呼吸奧秘、理解生命支持係統復雜性的智識之旅。我們將擱置臨床應用的細節,聚焦於呼吸在生命體徵中的基礎地位,以及當其功能受損時,我們如何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和應對。 生命的脈搏:呼吸的生理學基石 在沒有“機械通氣”這個概念的映照下,我們將迴歸呼吸的最基本層麵。呼吸,是生命賴以存在的首要條件。從細胞層麵的氧氣交換,到組織器官的能量代謝,再到全身係統的協同運作,氧氣的攝入和二氧化碳的排齣無時無刻不在維持著生命的律動。我們將追溯這一過程的演變,探討在進化過程中,生物體是如何發展齣如此精巧而高效的呼吸機製的。我們將審視肺部結構如何在微觀和宏觀尺度上協同工作,氣體如何通過肺泡膜進行擴散,血液又是如何攜帶這些至關重要的氣體穿越全身。這不是關於如何“輔助”呼吸,而是關於理解呼吸本身如何成為生命運轉不可或缺的引擎。 當呼吸遇到挑戰:失衡的信號 當呼吸功能齣現異常時,生命便會發齣嚴峻的信號。我們不將焦點放在具體的疾病名稱或治療手段上,而是深入探討呼吸係統失衡的普遍性原理。呼吸睏難,僅僅是一種主觀感受,背後可能隱藏著怎樣的生理改變?氣道阻力、肺泡通氣不足、氣體交換障礙,這些抽象的概念,在沒有“機械通氣”這個解決方案的背景下,將如何被理解?我們將從能量消耗、代謝産物堆積、神經反饋失調等多個角度,去剖析呼吸功能紊亂所帶來的全身性影響。這是一種對生命脆弱性的深刻體會,也是對維持生命平衡艱巨性的反思。 生命的邊界與支持:超越技術的思考 在不提及“機械通氣”作為具體工具的前提下,我們將目光投嚮更深遠的層麵:生命的邊界與支持。當生命活動麵臨嚴峻考驗時,人類社會是如何思考和實踐對生命的“支持”的?這其中蘊含著倫理、哲學、以及對生命價值的根本性追問。我們將探討在不同文化和曆史時期,人們是如何理解和應對生命垂危的狀況的。這是一種關於集體智慧和人文關懷的探索,是對生命尊嚴的尊重,也是對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長生命、提高生命質量的深層思考。我們不探討具體的技術如何實現“支持”,而是探討“支持”這一行為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未來的呼吸:可持續的生命 展望未來,我們不將焦點放在先進的呼吸支持技術上,而是思考如何從根本上減少呼吸係統疾病的發生,以及如何構建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生命環境。環境汙染、生活方式改變、人口結構變化,這些因素如何影響著人類的呼吸健康?我們將探討跨學科的閤作,例如公共衛生、環境科學、社會學,如何在整體上改善人類的呼吸狀況。這是一種對生命根源的關懷,是對“呼吸健康”這一宏大命題的係統性思考。最終,我們希望啓發讀者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生命,去珍視每一次自然的呼吸,並思考如何在更廣泛的層麵上,為生命的延續和質量貢獻力量。 這本書,將是一次關於生命、呼吸、以及人類智慧的深度對話,它邀請你放下對具體技術的執念,去感受生命最本質的脈動,去思考人類在麵對生命挑戰時,所展現齣的智慧與勇氣。

用戶評價

評分

《機械通氣(第4版)》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專業、全麵、前沿”。作為一名在呼吸治療領域深耕多年的專業人士,我對機械通氣的最新進展和研究成果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關注。這本書的內容,可以說是將當前機械通氣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臨床實踐經驗,進行瞭一個非常係統和深入的梳理和總結。它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理論的講解,而是著重於如何將這些最新的循證醫學證據,轉化為切實可行的臨床決策和操作。書中關於一些新興的通氣模式,比如高頻通氣、容量控製/壓力控製模式的精細化調整,以及如何在高難度通氣場景下進行個體化設置,都有非常詳盡的闡述。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患者反應”的解讀,它詳細分析瞭在不同通氣模式下,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如血流動力學、氧閤、二氧化碳清除、呼吸功等)的變化規律,以及如何通過監測這些變化,來評估通氣效果並進行優化。這種“反饋式”的通氣管理理念,對於提升通氣治療的精準度和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此外,書中還對機械通氣與各種並發癥(如ARDS、肺栓塞、急性肝衰竭等)的相互關係進行瞭深入探討,為我們在復雜危重癥患者的通氣管理方麵,提供瞭更全麵的視角和更強大的武器。這本書絕對是值得我們反復閱讀、深入研究的“工具書”,它能夠幫助我們緊跟學科發展的步伐,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通氣治療。

評分

我是在一次學術會議上偶然聽聞《機械通氣(第4版)》的,當時的主講專傢極力推崇,說它是“通氣領域的一座裏程碑”。作為一個在ICU摸爬滾打瞭十多年的老兵,我自認為對機械通氣已經有瞭相當的掌握,但聽瞭專傢的介紹,還是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拿到書後,我更是愛不釋手。它的視角非常獨特,不僅僅局限於機械通氣的技術層麵,而是將機械通氣置於整個危重癥救治體係中去考量。作者深入探討瞭機械通氣與器官支持、液體管理、營養支持以及鎮靜鎮痛等多個維度的相互作用,強調瞭“整體觀”的重要性。這一點對於我們這些在臨床一綫工作的醫生來說,意義非凡。我們常常會陷入某個單一環節的細節,而忽略瞭整個病情的動態變化。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們從更宏觀的視角去理解和處理問題。書中對不同並發癥的處理,特彆是關於通氣相關性肺炎(VAP)、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VILI)的預防和管理,提齣瞭很多創新的觀點和實用的建議,這些都是基於最新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總結齣來的,非常具有前瞻性。而且,書中還專門闢齣章節討論瞭拔管的時機選擇和策略,這在我們日常工作中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作者給齣的指導非常詳細,並且考慮到瞭各種可能齣現的睏難情況。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臨床思維得到瞭極大的拓展,對機械通氣治療的理解也進入瞭一個新的層次。它不隻是提供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一種正確的臨床思維模式。

評分

這本《機械通氣(第4版)》簡直是臨床實踐中的“定海神針”!作為一名年輕的呼吸科醫生,當初麵對各種復雜的通氣模式和參數設置時,真是感到力不從心。翻閱瞭市麵上不少相關書籍,但總感覺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流於錶麵,難以真正指導實踐。直到我購入《機械通氣(第4版)》,我的臨床信心纔得到瞭極大的提升。書中的內容安排條理清晰,從基礎的呼吸生理學講起,逐步深入到各種機械通氣的原理、模式選擇、參數優化,再到危重癥患者的通氣策略。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麼做”。每一項建議的背後,都有紮實的循證醫學證據作為支撐,解釋得鞭闢入裏,讓我能夠真正理解每一步操作的臨床意義。比如,在講解不同通氣模式的適用範圍時,作者會結閤大量的臨床案例,詳細分析在不同疾病狀態下,哪種模式更適閤,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這種“情景式”的教學方式,遠比枯燥的文字講解來得生動有效。而且,書中的插圖和圖錶也非常精良,將復雜的概念形象化,大大降低瞭理解難度。特彆是關於波形監測和數據解讀的部分,真的做到瞭手把手教學,讓我從一開始的“看天書”到現在能夠自信地解讀各種通氣波形,評估患者反應,及時調整通氣策略。這本書是我工作以來遇到的最實用、最有深度的一本關於機械通氣的書籍,強烈推薦給所有從事呼吸治療和重癥監護的同行們,絕對是值得反復研讀的案頭必備!

評分

《機械通氣(第4版)》這本書,我必須得說,它真的是把“通俗易懂”和“專業深度”完美地結閤在瞭一起。很多關於機械通氣的書,要麼就是一本厚厚的教科書,看得人雲裏霧裏,要麼就是一本簡略的指南,內容不夠詳實。但這本書不同,它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極其復雜的機械通氣原理和技術,化繁為簡。書中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耐心教導你一樣,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堆砌,即便是一些初學者,也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核心概念。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思維導圖”和“決策樹”的運用,這些圖示性的內容,將復雜的邏輯關係和臨床決策流程一目瞭然地呈現齣來,極大地幫助我梳理瞭思路,尤其是在處理一些非典型的、疑難的通氣病例時,這些工具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它還非常注重“循證”和“個體化”原則,在推薦某種通氣策略時,會詳細列齣支持該策略的證據等級,並提醒讀者要結閤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這一點,對於我們避免“照本宣科”,做齣更符閤患者利益的治療決策,至關重要。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本“好老師”,能夠激發我的學習興趣,引導我獨立思考,並且在遇到睏難時,總能提供清晰的指引。對於剛剛開始接觸機械通氣的年輕醫生或者呼吸治療師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你們入門的最佳選擇,沒有之一!

評分

我一直認為,《機械通氣(第4版)》是一本“教科書”與“臨床手冊”的完美融閤。作為一名在重癥監護室工作多年的資深護士,我每天都在與呼吸機打交道,深知機械通氣對患者生存質量和預後的重要性。這本書的內容,對於我們一綫護理人員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不僅僅講解瞭如何操作呼吸機,更深入地剖析瞭機械通氣對患者生理狀態的影響,以及我們作為護理人員,在監測、評估和配閤醫生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關鍵點。書中關於呼吸機相關的並發癥的早期識彆和處理,以及如何與醫生有效溝通,共同優化通氣策略的部分,都讓我受益匪淺。特彆是關於患者的舒適度、心理支持以及早期活動等非技術層麵的內容,也得到瞭充分的強調,這讓我意識到,機械通氣不僅僅是技術操作,更是人文關懷的一部分。書中關於不同模式下機械通氣對患者循環、呼吸、消化等係統影響的詳細描述,也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瞭患者在接受通氣治療時的整體反應。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務實,貼近臨床實際,它不會迴避一些棘手的難題,而是提供多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並分析各自的優缺點。我常常會在遇到特殊情況時翻閱這本書,總能找到一些有啓發性的思路。它讓我從一個“操作者”變成瞭一個更具“洞察力”的觀察者和支持者,能夠更主動、更全麵地參與到患者的救治過程中。

評分

書的質量很好,很大氣,是正版

評分

書是不是正版不知道,我知道我買的是正版,完美

評分

國內權威機械通氣書

評分

充實小書架,裝個文化人

評分

評分

內容豐富,很專業,需用心看纔能理解。非呼吸專業人士會有一定難度。

評分

好好看書,復試時用赤果果的知識亮瞎導師的眼,紙質不錯

評分

正品精裝,字跡清晰!

評分

不錯不錯挺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