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動物博物館館藏天牛模式標本圖冊

國傢動物博物館館藏天牛模式標本圖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林美英 著
圖書標籤:
  • 天牛
  • 昆蟲
  • 模式標本
  • 動物博物館
  • 昆蟲學
  • 生物多樣性
  • 標本
  • 圖鑒
  • 鞘翅目
  • 分類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河南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34977787
版次:1
商品編碼:11847489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0
字數:2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高中以上學曆

  作者林美英博士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是國傢動物博物館昆蟲分館專職館員。主要從事鞘翅目昆蟲(主要是天牛科)的係統分類學研究工作,她齣於分類學者的責任,剋服種種睏難,對館藏天牛標本進行整理、核對文獻、拍照,並整理成書。本書共記錄館藏天牛模式標本643號,其中正模標本179號,新模標本1號,配模標本17號,副模標本437號,指定瞭正選模標本2種2號,副選模標本2種7號,核對文獻選齣地模標本3種3號。展示圖片的標本共404號。為瞭閱讀方便,本書在編排上采用雙頁碼放模式標本的基本信息,單頁碼放模式標本的照片。

內容簡介

  本圖冊采用錶格和圖片相結閤的方式,記錄瞭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傢動物博物館館藏的天牛類模式標本3科9亞科49族128屬270種/亞種。共記錄館藏天牛模式標本643號,其中正模標本179號,新模標本1號,配模標本17號,副模標本437號,指定瞭正選模標本2種2號,副選模標本2種7號,核對文獻選齣地模標本3種3號。展示圖片的標本共404號。

作者簡介

  林美英,女,博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國傢動物博物館昆蟲分館專職館員。2004年-2009年在中科院動物所碩博連讀,於2009年畢業並獲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到國傢動物博物館工作。主要從事鞘翅目昆蟲(主要是天牛科)的係統分類學研究工作,發錶相關科研論文50多篇,其中SCI論文18篇。

目錄

體例說明 1

本書天牛中文名命名規則 3

分布信息排列順序 4

Family Vesperidae Mulsant, 1839 暗天牛科 1

Subfamily Philinae Thomson, 1861 狹胸天牛亞科 3

Tribe Philini Thomson, 1861 狹胸天牛族 4

Heterophilus Pu, 1988 音天牛屬 4

Philus Saunders,1853 狹胸天牛屬 6

Spiniphilus Lin & Bi,2011 櫛狹胸天牛屬 6

Family Disteniinae Thomson, 1861 瘦天牛科 8

Tribe Disteniini Thomson, 1861 瘦天牛族 10

Distenia Lepeletier & Audinet-Serville,1828 瘦天牛屬 10

Melegena Pascoe,1869 錘腿瘦天牛屬 12

Family Cerambycidae Latreille, 1802 天牛科 14

Subfamily Prioninae Latreille, 1802 鋸天牛亞科 16

Tribe Anacolini Thomson, 1857 扁角天牛族 18

Drumontiana Danilevsky, 2001 肚天牛屬 18

Sarmydus Pascoe, 1867 扁角天牛屬 18

Tribe Prionini Latreille, 1802 鋸天牛族 20

Prionus Geoffroy,1762 鋸天牛屬 20

Subfamily Lepturinae Latreille, 1802 花天牛亞科 24

Tribe Lepturini Latreille, 1802 花天牛族 26

Asilaris Pascoe,1866 阿斯花天牛屬 26

Houzhenzia N. Ohbayashi & Lin, 2012 厚畛花天牛屬 26

Leptura Linnaeus,1758 花天牛屬 28

Ischnostrangalis Ganglbauer, 1890 縴花天牛屬 30

Parastrangalis Ganglbauer, 1890 異花天牛屬 34

Pygostrangalia Pic,1957 長尾花天牛屬 36

Strangalomorpha Solsky, 1872 寬尾花天牛屬 38

Tribe Rhagiini Kirby, 1837 皮花天牛族 40

Gaurotes LeConte,1850 金花天牛屬 40

Gaurotina Ganglbauer,1890 瘤花天牛屬 44

Lemula Bates,1884 圓眼花天牛屬 46

Pachyta Dejean,1821 厚花天牛屬 48

Pidonia Mulsant,1863 駝花天牛屬 48

Rhondia Gahan, 1906 肩花天牛屬 52

Subfamily Spondylidinae Audinet-Serville, 1832 椎天牛亞科 56

Tribe Asemini Thomson, 1861 幽天牛族 58

Arhopalus Audinet-Serville,1834 梗天牛屬 58

Tribe Atimiini LeConte, 1873 截尾天牛族 60

Atimia Haldeman,1847 截尾天牛屬 60

Subfamily Necydalinae Latreille, 1825 膜花天牛亞科 62

Necydalis Linnaeus,1758 膜花天牛屬 64

Ulochaetes LeConte,1854 蜂花天牛屬 70

Subfamily Dorcasominae Lacordaire, 1868 鋸花天牛亞科 72

Tribe Apatophyseini Lacordaire, 1869 鋸花天牛族 74

Agastophysis Miroshnikov,2014 驚天牛屬 74

Trypogeus Lacordaire,1869 錐花天牛屬 74

Subfamily Cerambycinae Latreille, 1802 天牛亞科 76

Tribe Achrysonini Lacordaire, 1868 扁腿天牛族 77

Pufujia Holzschuh,1995 蒲天牛屬 77

Tribe Anaglyptini Lacordaire, 1868 紋虎天牛族 78

Anaglyptus Mulsant,1839 紋虎天牛屬 78

Paraclytus Bates,1884 擬虎天牛屬 80

Tribe Callichromatini Swainson & Shuckard, 1840 綠天牛族 82

Aphrodisium Thomson,1864 柄天牛屬 82

Chelidonium Thomson,1864 綠天牛屬 84

Chloridolum Thomson,1864 長綠天牛屬 84

Ipothalia Pascoe,1867 錘角天牛屬 88

Leptochroma Vives,2013 窄綠天牛屬 90

Schwarzerium Matsushita,1933 施華天牛屬 92

Tribe Callidiini Kirby, 1837 扁胸天牛族 94

Callidiellum Linsley,1940 小扁天牛屬 94

Dundaia Holzschuh,1993 鈍天牛屬 94

Tribe Callidiopini Lacordaire, 1868 蠟天牛族 96

Ceresium Newman,1842 蠟天牛屬 96

Tribe Cerambycini Latreille, 1802 天牛族 96

Gibbocerambyx Pic,1923 瘤天牛屬 96

Tribe Cleomenini Pascoe, 1869 縴天牛族 98

Cleomenes Thomson,1864 縴天牛屬 98

Dere White,1855 紅胸天牛屬 100

Tribe Clytini Mulsant, 1839 虎天牛族 100

Amamiclytus K.Ohbayashi,1964 矮虎天牛屬 100

Calloides LeConte,1873 球虎天牛屬 102

Chlorophorus Chevrolat,1863 綠虎天牛屬 104

Clytus Laicharting,1784 虎天牛屬 104

Cyrtoclytus Ganglbauer,1882 麯虎天牛屬 106

Demonax Thomson,1861 刺虎天牛屬 108

Perissus Chevrolat,1863 跗虎天牛屬 114

Rhaphuma Pascoe,1858 艷虎天牛屬 116

Xylotrechus Chevrolat,1860 脊虎天牛屬 120

Tribe Hesperophanini Mulsant, 1839 溝角天牛族 120

Trichoferus Wollaston,1854 茸天牛屬 120

Tribe Molorchini Gistel, 1848 短鞘天牛族 122

Glaphyra Newman,1840 短翅天牛屬 122

Tribe Obriini Mulsant, 1839 側溝天牛族 124

Ibidionidum Gahan,1894 長柄天牛屬 124

Obrium Dejean,1821 側溝天牛屬 126

Tribe Prothemini Lacordaire, 1868 長跗天牛族 128

Prothema Pascoe,1857 長跗天牛屬 128

Tribe Purpuricenini Thomson, 1861 紫天牛族 130

Parabunothorax Pu,1991 顯瘤天牛屬 130

Purpuricenus Dejean,1821 紫天牛屬 130

Tribe Rosaliini Fairmaire, 1864 麗天牛族 134

Acrocyrtidus Jordan,1894 艷天牛屬 134

Tribe Stenhomalini Miroshnikov, 1989 狹天牛族 134

Stenhomalus White,1855 狹天牛屬 134

Tribe Stenopterini Gistel, 1848 狹鞘天牛族 136

Merionoeda Pascoe,1858 半鞘天牛屬 136

Microdebilissa Pic,1925 鋸翅天牛屬 140

Tribe Thraniini Gahan, 1906 錐背天牛族 142

Thranius Pascoe,1859 錐背天牛屬 142

Tribe Tillomorphini Pascoe,1869 眉天牛族 144

Halme Pascoe,1869 肖眉天牛屬 144

Subfamily Lamiinae Latreille, 1825 溝脛天牛亞科 146

Tribe Acanthocinini Blanchard, 1845 長角天牛族 148

Boninella Gressitt,1956 博寜天牛屬 148

Leiopus Audinet-Serville,1835 利天牛屬 150

Pararondibilis Breuning,1961 擬方額天牛屬 158

Rondibilis Thomson,1857 方額天牛屬 160

Tribe Agapanthiini Mulsant, 1839 多節天牛族 162

Aulaconotus Thomson,1864 長額天牛屬 162

Eucomatocera White,1846 羽角天牛屬 162

Pseudocalamobius Kraatz,1879 竿天牛屬 164

Tribe Desmiphorini Thomson, 1860 鏈天牛族 166

Anaesthetobrium Pic,1923 微天牛屬 166

Eupogoniopsis Breuning,1949 真芒天牛屬 166

Miccolamia Bates,1884 小溝脛天牛屬 168

Sybrocentrura Breuning,1947 隆綫天牛屬 170

Tribe Apomecynini Thomson, 1860 瓜天牛族 172

Apomecyna Dejean,1821 瓜天牛屬 172

Tribe Eunidiini Té occhi et al., 2010 短節天牛族 174

Eunidia Erichson,1843 短節天牛屬 174

Tribe Astathini Pascoe, 1864 重突天牛族 176

Tetraophthalmus Dejean,1835 重突天牛屬 176

Bacchisa Pascoe,1866 眼天牛屬 176

Plaxomicrus Thomson,1857 廣翅天牛屬 178

Tribe Ceroplesini Thomson, 1860 叢角天牛族 180

Thysia Thomson,1860 叢角天牛屬 180

Tribe Dorcadionini Swainson & Shuckard, 1840 草天牛族 182

Dorcadion Dalman,1817 真草天牛屬 182

Eodorcadion Breuning,1947 草天牛屬 184

Tribe Dorcaschematini Thomson, 1860 粉天牛族 194

Microlenecamptus Pic,1925 小粉天牛屬 194

Tribe Exocentrini Pascoe, 1864 勾天牛族 196

Exocentrus Dejean,1835 勾天牛屬 196

Tribe Lamiini Latreille, 1825 溝脛天牛族 204

Arctolamia Gestro,1888 長毛天牛屬 204

Morimospasma Ganglbauer,1889 巨瘤天牛屬 206

Neotrachystola Breuning,1942 尼糙天牛屬 206

Tribe Mesosini Mulsant, 1839 象天牛族 208

Agelasta Newman,1842 擬象天牛屬 208

Cacia Newman,1842 纓象天牛屬 208

Coptops Audinet-Serville,1835 瘤象天牛屬 210

Mesosa Latreille,1829 象天牛屬 212

Tribe Monochamini Gistel, 1848 墨天牛族 216

Acalolepta Pascoe,1858 錦天牛屬 216

Anoplophora Hope, 1839 星天牛屬 218

Blepephaeus Pascoe,1866 灰天牛屬 220

Coscinesthes Bates,1890 豹天牛屬 222

Mimothestus Pic,1935 密纓天牛屬 222

Monochamus Dejean,1821 墨天牛屬 224

Paraleprodera Breuning,1935 齒脛天牛屬 224

Pseudotrachystola Breuning,1943 僞糙天牛屬 226

Rufohammus Breuning,1939 紅毛天牛屬 226

Xenohammus Schwarzer,1931 肖墨天牛屬 228

Tribe Morimopsini Lacordaire, 1869 魔天牛族 228

Sinodorcadion Gressitt,1939 華草天牛屬 228

Sinomimovelleda Chiang,1963 華天牛屬 230

Tribe Petrognathini Blanchard, 1845 岩顎天牛族 230

Ioesse Thomson,1864 渾天牛屬 230

Pseudapriona Breuning,1936 僞粒肩天牛屬 232

Tribe Phytoeciini Mulsant,1839 小筒天牛族 234

Linda Thomson,1864 瘤筒天牛屬 234

Nupserha Thomson,1860 脊筒天牛屬 242

Oberea Dejean,1835 筒天牛屬 244

Phytoecia Dejean,1835 小筒天牛屬 252

Tribe Pteropliini Thomson,1860 坡天牛族 256

Anaches Pascoe,1865 白腰天牛屬 256

Egesina Pascoe,1864 艾格天牛屬 258

Pterolophia Newman,1842 坡天牛屬 258

Sthenias Dejean,1835 突尾天牛屬 268

Tribe Saperdini Mulsant,1839 楔天牛族 270

Blamada Lin & Holzschuh,2013 波楔天牛屬 270

Dystomorphus Pic,1926 刺脊天牛屬 272

Eutetrapha Bates,1884 直脊天牛屬 272

Glenea Newman,1842 並脊天牛屬 282

Glenida Gahan,1888 短脊楔天牛屬 310

Heteroglenea Gahan,1897 異楔天牛屬 312

Malloderma Lacordaire,1872 白毛天牛屬 314

Mimocagosima Breuning,1968 擬鹿島天牛屬 316

Paraglenea Bates,1866 雙脊天牛屬 316

Parastenostola Breuning,1952 擬修天牛屬 318

Pareutetrapha Breuning,1952 麯脊天牛屬 320

Thermistis Pascoe,1867 刺楔天牛屬 320

Tribe Tetropini Portevin,1927 小柱天牛族 328

Tetrops Kirby,1826 小柱天牛屬 328

Tribe Xylorhizini Lacordaire,1872 蓑天牛族 328

Kuatuniana Hua,2002 掛墩天牛屬 328

參考文獻 330

緻 謝 347

編者簡介 348

林美英文章目錄 349

前言/序言


古籍文獻中的世界:一本關於早期印刷術與手抄本藝術的深度探索 書名: 《墨痕與羊皮紙:中世紀晚期至文藝復興初期歐洲手抄本與早期印刷術的物質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考察瞭歐洲從中世紀晚期(約13世紀)至文藝復興早期(約16世紀初)這段關鍵轉型期內,書籍製作工藝、物質載體以及知識傳播方式的深刻變革。它並非關注特定的物種或自然科學領域,而是聚焦於“書”這一文化載體本身的演變曆史,揭示瞭手抄本(Manuscripts)嚮印刷品(Incunabula,指1500年以前印刷的書籍)過渡時期,技術、藝術、經濟與社會需求之間錯綜復雜的互動關係。 第一部分:手抄本的黃金時代與黃昏(約13世紀末至15世紀中葉) 本部分詳盡剖析瞭哥特式手抄本在鼎盛時期的製作流程與藝術風格。我們將考察修道院抄寫室(Scriptorium)的組織結構與日常運作,以及新興的世俗抄寫作坊(Stationers' workshops)在城市中興起對知識生産的去中心化影響。重點分析瞭不同類型的羊皮紙(Vellum)和紙莎草紙的準備過程,以及墨水配方的地域差異與化學特性。 藝術方麵,書籍插圖是核心內容。我們將通過對特定“豪華手抄本”(Illuminated Manuscripts)的案例研究,深入探討裝飾藝術的母題演變——從古典風格的迴溯到哥特式對自然主義的初步嘗試。特彆關注微縮插圖(Miniatures)的繪製技巧,包括使用蛋黃分離的顔料、純金箔的運用(如應用金箔的“打底”技術),以及裝飾性邊飾(Borders)中植物、動物和象徵符號的象徵意義。這些手抄本不僅僅是文本的載體,它們本身就是高價值的藝術品和權力的象徵。 此外,本部分還討論瞭手抄本時代的“版本控製”問題。由於每一份副本都是人工謄寫,文本的準確性、批注的增減以及不同抄本間的差異性,構成瞭早期知識流通中的固有挑戰。對這些手抄本進行編目和斷代,往往需要依賴其使用的縮寫習慣、裝飾風格和裝幀材料,這本身就是一門精細的文獻學藝術。 第二部分:印刷術的革命與早期印刷品(Incunabula)的物質性(15世紀中葉至1500年) 本篇聚焦於約翰內斯·古騰堡在美因茨的發明及其在歐洲的迅速擴散。我們不將印刷術視為純粹的技術進步,而是將其置於一個經濟與知識生産力的變革背景下考察。 首先,書籍的物質基礎發生瞭根本性變化。活字印刷對紙張的需求量激增,迫使歐洲造紙業進行瞭産業升級。本書詳細對比瞭中世紀紙張的紋理與文藝復興早期印刷紙張的均勻性,並分析瞭水印(Watermarks)在識彆印刷廠、紙張來源乃至書籍斷代中的關鍵作用。 其次,金屬活字的鑄造技術是本書的重點之一。我們探討瞭鉛、锡、銻閤金的精確配比如何決定字體的耐用性和印刷清晰度。通過對早期印刷字體(Typefaces)的細緻觀察,特彆是“黑體”(Textura)到“人文主義體”(Humanistic type)的過渡,展示瞭印刷商如何努力在模仿手寫美感與追求機械效率之間尋求平衡。 第三部分著重於印刷品的“人工化”傾嚮。早期印刷術的局限性在於,它隻能生産齣黑色的墨跡。為瞭復現手抄本的視覺效果,早期的印刷商采取瞭一係列“模仿性”策略:他們故意在活字版上留齣空白區域,供後來的裝飾師(Illuminators)手工繪製首字母大寫(Initials)和小型插圖。這種“手寫完成”(Hand-finishing)的印刷品,實際上是兩種製作範式融閤的獨特産物,揭示瞭讀者對“有生命的文本”的心理依賴。 第三部分:裝幀、流通與知識的物質載體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探討瞭書籍作為實物是如何被管理和流通的。我們對比瞭早期裝幀技術的差異:從簡單的皮麵或木闆裝幀,到更為精美的覆有絲綢或金屬配件的收藏本。裝幀的材料和工藝直接反映瞭書籍所有者的社會地位。 我們還考察瞭早期知識流通的“非正式”渠道,例如書商網絡、大學的藉閱係統,以及私人圖書館的建立。早期印刷品的目錄學研究,往往需要通過分析這些實物流動的痕跡——如藏書票(Ex-libris)、批注、以及蟲蛀和磨損的模式——來重建知識的社會史。 總結: 《墨痕與羊皮紙》提供瞭一個物質文化的視角,旨在超越文本內容本身,理解知識是如何通過特定的媒介、技術和藝術實踐得以固化、傳播和被接受的。它為研究者提供瞭一套細緻入微的工具,用以分析和解讀從羊皮紙捲到可量産印刷品這一曆史性飛躍中的一切物理證據。本書對於古籍研究者、藝術史學傢以及早期現代思想史學者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昆蟲學曆史和科學發現的背後故事一直深感興趣。模式標本不僅僅是科學分類的依據,它們更是科學傢們不懈探索和發現的見證,承載著豐富的曆史信息。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一窺國傢動物博物館所珍藏的天牛模式標本背後的故事。我想瞭解,在過去,哪些偉大的科學傢為瞭發現和命名這些天牛付齣瞭艱辛的努力?他們是如何在陌生的土地上,發現這些令人驚嘆的物種的?這些模式標本是如何被收集、保存並最終成為國傢級博物館的寶貴館藏的?我期待書中能夠穿插一些關於這些模式標本發現和命名的曆史軼事,或者介紹一些對天牛分類學做齣傑齣貢獻的學者的生平和研究經曆。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關於早期昆蟲采集和標本製作技術的演變,以及博物館在保存和研究這些珍貴標本方麵所扮演的角色,那將更能幫助我理解模式標本的深遠意義,以及科學知識是如何一步步積纍和傳承的。這本書,對我而言,將是一次穿越時空的科學探索之旅。

評分

作為一名地理信息科學的學生,我對生物多樣性的空間分布和影響因素有著濃厚的興趣。天牛作為重要的昆蟲類群,其分布格局往往與特定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以及物種的演化曆史緊密相關。因此,一本詳細介紹國傢動物博物館館藏天牛模式標本的書籍,對於理解這些天牛物種的地理分布模式,以及可能存在的區域性特有性,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展示齣每個模式標本的采集地信息,最好能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例如在附帶的地圖上標記齣這些采集點,甚至進行一些初步的空間分析。如果書中還能對不同地理區域的天牛模式標本進行歸納和總結,分析它們之間的親緣關係以及可能的分化原因,或者探討這些模式標本的發現是否與當時的地理探索、物種分布研究等緊密相關,那將非常有意義。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是認識天牛物種的工具,更是理解生物地理格局、生態演化以及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寶貴資料。

評分

作為一個自然攝影師,我對記錄自然界中各種生命形式的美感和獨特性有著天然的追求。天牛,以其絢麗的色彩、奇特的觸角和強大的體型,一直是我的拍攝對象之一。當聽說國傢動物博物館收藏瞭大量珍貴的天牛模式標本,並且被製作成圖冊時,我立刻被吸引瞭。我設想這本書的視覺呈現將是多麼震撼!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這些模式標本在光影下的獨特魅力,即使它們是經過精心保存的標本,也能通過高質量的微距攝影,捕捉到其翅膀上細膩的紋理、身體上金屬般的光澤,以及那些令人驚嘆的觸角形態。我希望這些圖片能夠不僅滿足科學研究的需求,更能引發讀者對這些“明星物種”視覺美感的共鳴。如果書中還能介紹一些關於天牛的美學特徵,例如不同種類的色彩搭配、體型的變化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力,甚至是如何通過標本呈現齣天牛在自然界中的生態位和生存狀態,那將使這本書超越單純的科學工具書,成為一本藝術與科學完美結閤的視覺盛宴,激發更多人去關注和欣賞這些地球上的奇妙生物。

評分

我是一位對昆蟲分類學和係統發育學有濃厚興趣的業餘研究者。在我的研究過程中,查閱和理解模式標本的特徵至關重要,因為它們是鑒定和描述新物種的“金標準”。因此,當得知有這樣一本專門介紹國傢動物博物館館藏天牛模式標本的圖冊時,我的內心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詳盡、準確的模式標本信息,這對於任何從事天牛分類工作的同行來說,都將是無價的資源。具體來說,我期待看到每個模式標本都附有清晰、高質量的圖像,並且能夠精確標注其所屬物種的學名、命名人、命名年份、原始文獻的齣處,以及該模式標本的收藏號(accession number)。如果書中還能收錄一些關於標本保存狀態的描述,比如是否存在破損、是否進行瞭數字化處理等,那將更有助於我們評估標本的可用性。另外,如果能夠附帶對天牛在不同地理區域的分布、分類係統中的位置,以及該模式標本在相關研究領域內的影響等方麵的簡要介紹,那將極大地提升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實用性,為我們深入理解天牛的演化和多樣性提供堅實的研究基礎。

評分

作為一名對甲蟲,尤其是天牛類情有獨鍾的愛好者,我一直對國傢動物博物館的館藏充滿好奇。想象一下,那些曾經被科學傢們鄭重命名、承載著分類學研究重要信息的模式標本,靜靜地陳列在博物館的深處,它們不僅是研究的基石,更仿佛是通往過去科學探索之路的鑰匙。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這些遠在博物館之外的讀者打開瞭一扇瞭解這些珍貴資源的窗口。我尤其期待書中是否能呈現齣這些模式標本的精細影像,不僅僅是簡單的照片,而是能夠清晰地展現齣其形態特徵,比如觸角、鞘翅的花紋、足部的細節,甚至是微觀結構。畢竟,模式標本的價值在於其無可辯駁的代錶性,而高清的圖像是認識和區分物種的直觀依據。此外,如果書中還能附帶一些關於標本采集地、采集時間、命名人的背景信息,甚至是對該模式標本在當時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的一些簡要闡述,那將是錦上添花。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次身臨其境的博物館導覽,讓我們在書本中也能感受到那些模式標本所蘊含的學術價值和曆史厚重感,激發更多人對昆蟲多樣性及其科學研究的興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