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4 of the China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4 of the China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统计局 编
图书标签:
  • 固定资产投资
  • 投资统计
  • 统计年鉴
  • 中国经济
  • 宏观经济
  • 经济数据
  • 投资分析
  • 行业数据
  • 2014年数据
  • 经济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41385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3361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Statistical Yearbook 2014 of the China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61
字数:79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资料来源于201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基层数据库和综合报表。本年报分全社会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和农户投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各地区按各种经济类型(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私营个体经济)分组的总投资规模、本年投资、新增固定资产及有关建筑面积等指标。
  第二部分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单位)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第三部分为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农户投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住户办抽样调查资料。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及增长速度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
按结构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规模
各地区全社会按经济类型分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规模
各地区全社会按经济类型分全部累计完成投资
各地区全社会按主要行业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各地区全社会按经济类型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各地区全社会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各地区全社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
各地区全社会其他费用投资
各地区全社会住宅建设投资
各地区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
各地区全社会投资实际到位资金
各地区全社会房屋施工面积
各地区全社会住宅施工面积
各地区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
各地区全社会住宅竣工面积
生产能力施工规模和建成率

第二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一)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主要指标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建设规模
国民经济行业小类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建设规模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和新增固定资产
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和新增固定资产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各地区国有控股、内资、外商及港澳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国民经济行业小类国有控股、内资、外商及港澳台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各地区按项目规模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各地区按构成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各地区按隶属关系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各地区按建设性质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旧设备、旧建筑物及
建设用地购置情况
各地区按行业大类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各地区按行业门类分的固定资产住宅投资(不含农户)
国民经济行业小类按构成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国民经济行业小类按隶属关系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国民经济行业小类按建设性质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各地区按隶属关系分新增固定资产
各地区按建设性质分新增固定资产
各地区按行业门类分新增固定资产
各地区按工业行业大类分新增固定资产
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按隶属关系分新增固定资产
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按建设性质分新增固定资产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不含农户)
国民经济行业小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不含农户)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财务拨款(不含农户)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本年实际到位资金构成
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财务拨款
国民经济行业小类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实际到位资金构成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住宅建筑面积和造价
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固定资产(不含农户)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
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固定资产(不含农户)住宅建筑面积和造价
(二)房地产开发
房地产开发投资主要指标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房地产开发单位个数
……
第三部分 农户固定资产投资

前言/序言


201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 内容概述: 《201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统计报告,全面、系统地反映了2014年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规模、结构、区域分布、行业构成、资金来源、投资效益等情况。本书是研究和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投资领域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核心内容详述: 本年报共包含十个主要章节,详细呈现了201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方方面面: 第一章:综合情况 本章提供201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概述。 包含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速度、与GDP的比重等关键宏观指标。 分析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整体经济运行的联动关系。 可能包含对当年投资政策导向和市场环境的简要分析。 第二章: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这是年报的核心章节之一,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详细列出各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及占总投资的比重。 涵盖了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的详细投资数据。 有助于分析哪些行业是投资热点,哪些行业面临投资下降,从而洞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第三章: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 本章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划,展示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增长和构成。 分析东、中、西部地区以及重点城市群的投资差异,揭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提供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四章: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 详细列示了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构成,主要包括: 国内贷款: 来自各类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自筹资金: 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留成等。 外商直接投资: 外国投资者直接进行的投资。 利用外资(其他): 包括外债等非直接投资形式。 民间投资: 非国有经济单位的投资,是反映市场活力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政府性基金: 国家或地方政府设立的专项基金。 分析不同资金来源的占比变化,有助于理解投资的融资结构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第五章:按经济类型划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将投资按照经济类型进行划分,主要包括: 国有经济投资: 来自国有控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投资。 集体经济投资: 来自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投资。 个体经济投资: 来自个体工商户的投资。 私营经济投资: 来自私营企业的投资。 港澳台商投资: 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投资者的投资。 外商投资: 来自外国投资者的投资。 通过分析不同经济类型投资的占比和增长,可以评估中国经济的多元化程度和各类经济成分的活跃度。 第六章:按项目和建设性质划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按项目划分: 区分新建、改建、扩建、单纯购置等项目类型,分析投资的扩张与升级情况。 按建设性质划分: 侧重于反映投资项目的类型,如生产性建设项目、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如住宅、办公楼、文化设施等)。 此章节有助于理解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投资活动的主要特征。 第七章: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 本章可能包含一些更细化的投资统计指标,如: 新增固定资产: 报告期内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价值。 交付使用固定资产: 已经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实际完成的投资额。 在建项目投资: 正在建设中的项目的投资情况。 这些指标能更精确地衡量投资活动的进展和成果。 第八章:对外开放固定资产投资 专门关注利用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情况。 详细列示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等数据。 分析外资的行业分布、区域分布以及对外开放政策对投资的影响。 展示中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格局。 第九章: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本章分析投资活动的经济效益。 可能包括: 新增生产能力: 投资项目建成后新增的各类产品生产能力。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投资完成额中已交付使用的部分比例。 投资利润率、投资税利率(如可得): 衡量投资的盈利能力。 关注投资效益,是评估投资质量和可持续性的重要维度。 第十章: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统计 此章节可能包含一些补充性的统计信息,例如: 房地产开发投资: 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会对其进行更细致的展示。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关注城市发展和公共设施的投资情况。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如可得): 反映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投资情况。 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指数或价格统计。 价值与用途: 《201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对于以下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政策制定者: 为宏观经济调控、产业政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等提供重要的统计依据。 经济研究者: 用于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性问题、投资效率等,进行学术研究。 企业决策者: 了解宏观投资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区域投资机会,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金融机构: 评估投资风险,制定信贷政策,分析市场前景。 国际组织和投资者: 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投资环境,做出国际化投资决策。 公众: 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和投资热点,增进对国家经济运行的认识。 本书的数据严谨、详实,涵盖了201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全貌,是不可或缺的经济参考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初次拿到手时,以为只是枯燥的数字堆砌,但当我深入翻阅之后,却发现它如同一个精心编织的地图,勾勒出中国经济在2014年那一年非同寻常的脉络。书名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听起来或许有些宏大和抽象,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理解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关键切入口。它不仅仅是关于钱的流动,更是关于实体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变迁,以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我尝试着去追溯那些数字背后隐藏的故事:是哪个行业在蓬勃发展,吸引了最多的资本注入?是哪些地区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潜力?翻阅过程中,我常常会被那些详细的分类数据所吸引,比如不同行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又或是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角色。这些信息让我得以窥见中国经济肌体内部的微观运作,理解宏观政策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活动的。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历史数据,更是一种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工具。

评分

阅读《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数字寻宝游戏。起初,那些密密麻麻的表格和数字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但一旦你找到其中的规律和脉络,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经济信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数据汇编,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经济发展轨迹的详实记录。我尤其关注的是那些关于区域投资分布的数据,它们清晰地展现了中国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和特点。比如,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结构有着显著的不同,这反映了不同区域在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上的差异。同时,书中关于不同行业投资趋势的分析,也让我得以洞察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制造业投资依然是主力,还是服务业正在迎头赶上?是传统产业在进行技术升级,还是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崛起?这些问题都在书中找到了数据支撑。它提供了一种量化的方式来理解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在风险。

评分

在翻阅《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时,我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中国经济在那个特定年份的真实肌理。我尝试着从不同的维度去解读这些数据:比如,当年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又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书中的数据详实而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野,也允许我们进行微观的深入分析。尤其是在研究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化进程等议题时,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它以一种客观、全面的方式,记录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为我们理解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重要的参考依据。

评分

这是一本极其厚重的参考书,它以一种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严谨,为我们呈现了201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全貌。翻阅它,就像是在拆解一个庞大的经济系统,每一个数据点都可能是解读经济运行逻辑的钥匙。我特别被书中对不同经济主体投资活动的细致划分所吸引。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它们各自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都为我们理解中国经济的多元化和市场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此外,书中关于投资领域内的详细分类,从工业、农业到房地产、交通运输,再到教育、卫生,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当年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暗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它提供了一种极为宝贵的历史数据,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评分

这部《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让我得以从一个更为宏观但也极其细致的层面来审视中国经济的体魄。它不像那些探讨经济理论的著作,而是直接将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数据呈现出来,仿佛是一位严谨的记录者,将那个特定年份中国在实体经济领域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用最客观的语言表达出来。当我翻阅那些按行业、按地区、按投资主体划分的详细数据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信息量,这些信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共同描绘出一幅复杂的经济图景。例如,某个区域基础设施投资的激增,背后可能隐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或者是在为未来的产业布局做铺垫。再比如,某个新兴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上升,这无疑是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窗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基石,让读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理解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挑战,以及它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