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自清初问世以来,盛行不衰。吴楚材和吴调侯选文的初衷是“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设也”,因此选编时,他们“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选,而略者详之,繁者简之,散者合之,舛错者厘定之,差讹者校正之”,吸收借鉴了古人选文的经验,避免了一些错误,称为学习欣赏中国古代文章的必读入门书。我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如鲁迅、巴金、朱光潜、余光中、王蒙、贾平凹等,皆深受其影响,对其盛赞有加。鲁迅先生评价《古文观止》时认为它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
《古文观止》,清中期文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选编,中国历代散文精华的集大成之书,是自清以降文言启蒙读物,与《唐诗三百首》并称为中国古诗文选本的“双壁”,鲁迅赞其与《昭明文选》并美。
“古文观止”取意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诸选之美者毕集。辑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凡十二卷,二百二十二篇,兼收各类文体,择选贤哲名篇,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代表先秦至明未散文的zui高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展陈了中国文章发展的流变脉络,是了解中国文化,启蒙中国文章的入门shou选。
吴楚材,名乘权,号楚材,清康熙年间人。与其侄吴调侯在家乡浙江山阴县(今绍兴)以开私塾为业,并合编《古文观止》。另有简明中国通史《纲鉴易知录》传世。
吴调侯,名大职,字调侯,曾任县丞,因与叔吴楚材合编《古文观止》而名传后世。
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
——著名作家、翻译家 巴金
读此书可以知历史,可以知哲学,可以知文体变迁,可以知人情世故,可以知中国的宗教精神与人文精神,几乎可以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
——著名文学家 金克木
卷一
001 郑伯克段于鄢 / 003 周郑交质 / 004 石碏谏宠州吁 001 臧僖伯谏观鱼 / 003 郑庄公戒饬守臣 / 003 臧哀伯谏纳郜鼎 003 季梁谏追楚师 / 003 曹刿论战 / 003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003 宫之奇谏假道 / 003 齐桓下拜受胙 / 003 阴饴甥对秦 003 子鱼论战 / 003 寺人披见文公 / 003 介之推不言禄 003 展喜犒师 / 003 烛之武退秦师 / 003 蹇叔哭师
卷二
003 郑子家告赵宣子 / 003 王孙满对楚子 / 003 齐国佐不辱命 003 楚归晋知罄 / 003 吕相绝秦 / 003 驹支不屈于晋 003 祁奚请免叔向 / 003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 003 晏子不死君难 003 季札观周乐 / 003 子产坏晋馆垣 / 003 子产论尹何为邑 003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 003 子革对灵王 / 003 子产论政宽猛 003 吴许越成
卷三
003 祭公谏征犬戎 / 003 召公谏厉王止谤 / 003 襄王不许请隧 003 单子知陈必亡 / 003 展禽论祀爰居 / 003 里革断罟匡君 003 敬姜论劳逸 / 003 叔向贺贫 / 003 王孙圉论楚宝 003 诸稽郢行成于吴 / 003 申胥谏许越成 / 003 春王正月 003 宋人及楚人平 / 003 吴子使札来聘 / 003 郑伯克段于鄢 003 虞师晋师灭夏阳 / 003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 003 曾子易箦 003 有子之言似夫子 / 003 公子重耳对秦客 / 003 杜蒉扬觯 003 晋献文子成室
卷四
003 苏秦以连横说秦 / 003 司马错论伐蜀 / 003 范雎说秦王 003 邹忌讽齐王纳谏 / 003 颜周说齐王 / 003 冯谖客孟尝君 003 赵威后问齐使 / 003 庄辛论幸臣 / 003 触砻说赵太后 003 鲁仲连义不帝秦 / 003 共公择言 / 003 唐雎说信陵君 003 唐雎不辱使命 / 003 乐毅报燕王书 / 003 谏逐客书 003 卜居 / 003 宋玉对楚王问
卷五
003 五帝本纪赞 / 003 项羽本纪赞 / 003 秦楚之际月表 003 祖功臣侯年表 / 003 孔子世家赞 / 003 外戚世家序 003 伯夷列传 / 003 管晏列传 / 003 屈原列传 003 酷吏列传序 / 003 游侠列传序 / 003 滑稽列传 003 货殖列传序 / 003 太史公自序 / 003 报任安书红包
卷六
003 高帝求贤诏 / 003 文帝议佐百姓诏 / 003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003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 003 过秦论上 / 003 治安策一 003 论贵粟疏 / 003 狱中上梁王书 / 003 上书谏猎 003 答苏武书 / 003 尚德缓刑书 / 003 报孙会宗书
003 光武帝临淄劳耿弁 / 003 诫兄子严敦书 /
003 陈情表 / 003 兰亭集序 / 003 桃花源记 / 003 五柳先生传 / 003 谏太宗十思疏 / 003 为徐敬业讨武檄 /
003 前出师表 003 后出师表
卷七
003 归去来辞 003 北山移文 003 滕王阁序
003 与韩荆州书 / 003 春夜宴桃李园序 / 003 吊古战场文 003 陋室铭 / 003 阿房宫赋原道 / 003 原毁 003 获麟解 / 003 杂说一 / 003 杂说四
卷八
003 师说 / 003 进学解 / 003 圬者王承福传 003 讳辩 / 003 争臣论 / 003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003 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 003 与于襄阳书 / 003 与陈给事书 003 应科目时与人书 / 003 送孟东野序 / 003 送李愿归盘谷序 003 送董邵南序 / 003 送杨少尹序 / 003 送石处士序 003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 003 祭十二郎文 / 003 祭鳄鱼文 003 柳子厚墓志铭
卷九
003 驳《复仇议》 / 003 桐叶封弟辨 / 003 箕子碑 003 捕蛇者说 / 003 种树郭橐驼传 / 003 梓人传 003 愚溪诗序 / 003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 003 钴姆潭西小丘记 003 小石城山记 / 003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 003 待漏院记 003 黄冈竹楼记 / 003 书《洛阳名园记》后 / 003 严先生祠堂记 003 岳阳楼记 / 003 谏院题名记 / 003 义田记 003 袁州州学记 / 003 朋党论 / 003 纵囚论 003 释秘演诗集序
卷十
003 梅圣俞诗集序 / 003 送杨真序 / 003 五代史伶官传序 003 五代史宦者传论 / 003 相州昼锦堂记 / 003 丰乐亭记 003 醉翁亭记 / 003 秋声赋 / 003 祭石曼卿文 003 泷冈阡表/ 003 管仲论/ 003 辨奸论/ 003 心术 003 张益州画像记 / 003 刑赏忠厚之至论 / 003 范增论 003 留侯论 / 003 贾谊论 / 003 晁错论
卷十一
003 上梅直讲书 / 003 喜雨亭记 / 003 凌虚台记 003 超然台记 / 003 放鹤亭记 / 003 石钟山记 003 潮州韩文公庙碑 / 003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003 前赤壁赋 / 003 后赤壁赋 / 003 三槐堂铭
003 方山子传 / 003 六国论 / 003 上枢密韩太尉书 003 黄州快哉亭记 / 003 寄欧阳舍人书 / 003 赠黎、安二生序 003 读《孟尝君传》 / 003 同学一首别子固 / 003 游褒禅山记
003 王安石 / 003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卷十二
003 送天台陈庭学序 / 003 阅江楼记 / 003 司马季主论卜 003 卖柑者言 / 003 深虑论 / 003 豫让论 003 亲政篇 / 003 尊经阁记 / 003 象祠记 003 瘗旅文 / 003 信陵君救赵论 / 003 报刘一丈书 003 《吴山图》记 / 003 沧浪亭记《青霞先生文集》序 003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 003 徐文长传 / 003 五人墓碑记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日:“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周郑交质(隐公三年 《左传》)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国),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邀)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平)、蘩、蕰(温)、藻之菜,筐、筥(举)、锜(齐)、釜之器,潢(黄)汙(污)、行潦(老)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泂(囧)酌》,昭忠信也。”
石碏(鹊)谏宠州吁(隐公三年 《左传》)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归),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必)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 《左传》)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
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搜)、夏苗、秋狝(显)、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
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说起来,我最近在琢磨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剧本,脑子里塞满了各种奇思妙想。我构思了一个主角,他可以通过一个古老的装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之间跳跃,但每次跳跃都会引发一些不可预知的蝴蝶效应,导致他所处的时代发生微妙甚至巨大的变化。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这个剧本既有科学的逻辑性(尽管是科幻的逻辑),又能触及人性的深层问题。比如,如果主角有机会改变历史上的某个重大事件,他会怎么做?是为了拯救更多的人,还是为了避免一些个人的悲剧?这些选择的背后,又会带来怎样的道德困境?我常常会花上好几个小时,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又推翻重来。有时候,灵感会像潮水一样涌来,让我兴奋不已;有时候,又会陷入瓶颈,对着空白的文档发呆,觉得自己的想法实在太浅薄,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评分近来我迷上了解谜游戏,尤其是那种剧情跌宕起伏、逻辑严密的推理小说。我特别喜欢那种作者在字里行间埋下种种线索,让读者跟着主人公一起抽丝剥茧,最终揭开真相的过程。我曾读过一本描写连环杀人案的书,书中的凶手心思缜密,手法诡异,每一次作案都像是对警方的一次挑衅。我随着主人公的视角,一步步深入案发现场,分析各种证物,揣摩凶手的心理。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让我几乎无法停下来。我甚至会一边读,一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试图自己推理出凶手的身份。虽然每次都猜不到最终的答案,但那种参与破案的体验,却让我乐此不疲。我觉得,玩解谜游戏就像是在锻炼大脑,既能考验观察力,又能磨练逻辑思维。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叫《古文观止》,但我拿到它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却是另一个场景。我一直是个比较随性的人,读书也常常是看心情,有段时间特别迷恋科幻小说,架空的世界、奇特的设定、宏大的叙事,总能让我沉浸其中,忘记现实的烦恼。我花了差不多半年时间,把手边能找到的科幻经典都扫荡了一遍,从阿西莫夫到克拉克,从刘慈欣到阿瑟·黑利,感觉自己已经成了半个科幻专家。那时候,我对什么文言文、古籍之类的,几乎是敬而远之,总觉得它们离我太遥远,太晦涩,不像科幻那样直观有趣,能够轻易地构建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所以,当《古文观止》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内心是有些抗拒的,感觉它就像是那个我一直试图回避的“学霸”同学,总在提醒我还有很多“正经事”没有做。我当时的想法是,也许等我“忙完”我的科幻大业,有空了再来翻翻这本书,看看它到底有什么“观止”之处,能不能让我这个沉迷于星辰大海的读者,也找到一丝共鸣。
评分我对音乐的偏爱,就像我对生活的热情一样,总是充满活力和变化的。我喜欢摇滚乐的力量和激情,也沉醉于爵士乐的自由和即兴。最近我迷上了一位独立音乐人的作品,他的歌曲里没有华丽的编曲,也没有空洞的歌词,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他的声音沙哑而富有磁性,每一句歌词都像是在娓娓道来一个故事,或者在诉说一种心情。我常常会在深夜里,戴上耳机,让他的音乐陪伴我度过寂静的时光。那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个能够理解我内心深处的人,他用音乐和我进行着无声的对话。有时,他的歌曲会让我感到温暖和慰藉,有时,也会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共鸣,仿佛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
评分我一直对历史故事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发生在战乱年代,英雄辈出的时期。我特别喜欢那种跌宕起伏的情节,人物之间的权谋斗争,以及在乱世中人性的光辉与黑暗。最近我刚看完一本关于三国时期的一部历史小说,里面塑造的曹操,不再是脸谱化的奸雄,而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既有雄才大略,也有残忍冷酷。还有诸葛亮,他的智慧固然令人惊叹,但书里也着重描写了他作为一个人,也会有无奈、有挣扎,甚至有失败。我喜欢这样的描写,它让历史人物变得更加真实可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每当我读到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或是朝堂上唇枪舌剑的辩论,总会感觉自己也置身其中,仿佛能够听到战鼓擂动,看到旌旗招展。我常常会因此而热血沸腾,也常常会因为那些悲壮的牺牲而黯然神伤。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第一次买这种装订的书,感觉不错
评分不错,终于没有卷角的了
评分这个版本很好,看起来很舒服,当然了,对于很多生僻字可以在买本无障碍阅读的。这个版本适合品味!
评分古文观止这部书我第一次接触是爷爷送给我的民国15年版本,记得民国那个版本都是线装的,并且都是从左往右翻开,里面全是繁体字,自上而下,自右向左阅读的。所以我又买了一本简体版的,就选了这种白色果麦版本的,感觉这个版本真的很不错,而且也是裸脊锁线线装版!
评分送货速度太慢
评分纸张、印刷、装订都很好,每天读一篇,感觉很舒服
评分包装很好,纸质很赞,挤出时间学习才是正道,不然以后宝宝上学了都辅导不了了,多尴尬???
评分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这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