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夏华,曾在某大学任教,现专职研究古典文化,为多家文学类期刊长期供稿。
第一章 修养心性
禀父母:自身即使有小过错也一定要悔戒………………………〇〇一
致诸弟:守孝悌比读书更重要……………………………………〇〇二
致诸弟:做任何事都应专心………………………………………〇〇五
禀父母:定要教诲六弟屏除骄傲之气……………………………〇〇七
致诸弟:功名富贵由天定…………………………………………〇〇九
致诸弟:勤思善问可敌良师益友…………………………………〇一一
禀父母:满则招损,亢则有悔……………………………………〇一三
致诸弟:为子侄树立勤快的榜样…………………………………〇一五
致诸弟:勿忘谨慎谦虚、时时省惕………………………………〇一七
谕纪泽:一寸光阴一寸金…………………………………………〇一九
致九弟:必须屏除长傲、多言的凶德……………………………〇二一
致诸弟:洗心涤虑以求力挽家运…………………………………〇二三
致四弟:主帅要以身作则…………………………………………〇二五
致诸弟:满招损,谦受益…………………………………………〇二七
致四弟:万望子侄远离“骄、奢、逸”…………………………〇二八
致四弟:谦勤才是保家之法………………………………………〇二九
致四弟:谦谨是载福之道…………………………………………〇三一
致诸弟:时常以“劳、谦、廉”提醒自己………………………〇三二
致诸弟:刚柔互用,不可偏废……………………………………〇三五
致四弟:牢记居安思危……………………………………………〇三六
致四弟:认真领悟“俭”字………………………………………〇三八
致九弟:培养豁达的胸襟…………………………………………〇三九
致九弟:具备“明强”的人可以担当大事………………………〇四〇
致九弟:求强要内外有别…………………………………………〇四一
致九弟:能立能达,不怨不尤……………………………………〇四三
致九弟: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〇四五
第二章 保健身体
禀父母:药膳有益堂上五位老人…………………………………〇四九
致诸弟:起早是保养的千金妙方…………………………………〇五一
致四弟:谨饮食、节嗜欲、少服药………………………………〇五二
致诸弟:“广大”治心,“不药”治身…………………………〇五三
致诸弟:早起、务农、疏医、远巫………………………………〇五五
致九弟:勿让恼怒伤肝……………………………………………〇五七
致九弟:自养自医可以治愈心肝…………………………………〇五九
致九弟:郁怒最容易伤身…………………………………………〇六〇
致四弟:五项养生之法……………………………………………〇六〇
致诸弟:静养方可安眠……………………………………………〇六三
第三章 劝进精学
禀父母:不必担忧考运,精学自会成器…………………………〇六七
致诸弟:进德、修业为读书之要…………………………………〇七〇
致诸弟:读书与时间、地点无关…………………………………〇七六
致诸弟:读书要坚持“三有”……………………………………〇八二
致六弟:勿因博览而疏忽专精……………………………………〇八九
禀父母:勤奋读书胜过科举应试…………………………………〇九二
致诸弟:自立志胜于求教于圣贤…………………………………〇九四
致诸弟:勿因小考不顺而骄惰……………………………………〇九六
致诸弟:弟弟专心学业兄长便可安心……………………………〇九八
致诸弟:学习写字最好临摹名帖…………………………………一〇一
致诸弟:珍惜时光,专心苦学……………………………………一〇四
……
第一章修养心性
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原文:
禀父母:自身即使有小过错也一定要悔戒(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十月二十二奉到手谕,敬悉一切。郑小珊处,小隙①已解。男从前于过失,每自忽略,自十月以来,念念改过,虽小必惩,其详具载示弟书中。耳鸣近日略好,然微劳即鸣。每日除应酬外,不能不略自用功,虽欲节劳,实难再节。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当时时省记。萧辛五先生处,寄信不识靠得住否?龙翰臣父子,已于十一月初一日到京。布匹、线索,俱已照单收到,唯茶叶尚在黄恕皆处。恕皆有信与男,本月可到也。男妇及孙男女皆平安,馀详与弟书。谨禀。
注释:①隙:嫌隙,感情上的裂痕。儿子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译文:
十月二十二日收到父母大人的来信,敬悉一切。儿子和郑小珊之间小小的嫌隙已经化解。儿子以前对于自己的过失经常不以为然,但自十月以来,我对自己的过错耿耿于怀,敦促自己一定要改正,过错虽小也要惩戒,详细情形都写在给弟弟的信中。耳鸣近日好了一些,但稍微累一点儿便又复发。每天除了应酬之外,不能不稍稍自行下功夫进修,虽然想不要过于劳累,但实在是难以避免。您亲笔在信中训示儿子要节劳、节欲、节饮食,我一定会时时谨记。
往萧辛五先生那里寄信,不知是否可靠?龙翰臣父子,已在十一月初一日到京。布匹、线索都已照单全收,只是茶叶还在黄恕皆那里。恕皆有信给我,说在本月就可以到京。儿媳妇、孙儿和孙女都平安,其余的详情写在给弟弟的信中。谨禀。
……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国学经典”这四个字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有些遥不可及。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顾虑。它没有用晦涩难懂的语言,而是以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将曾国藩先生的智慧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勤”与“慎”的论述,这不仅仅是适用于古代,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同样是立身处世的重要法则。书中分享的许多生活小细节,以及在逆境中如何保持心态的建议,都让我觉得非常受用。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你指点迷津,在你懈怠的时候,给你注入动力。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它读完,并且将书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真心不错,送来的时候完好无损,厚实沉甸甸的,一看就是正规出版社出品。纸张的质感也比我之前买过的几本国学经典要好,摸上去滑滑的,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服,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累。封面设计也很有韵味,古朴典雅,放在书架上很有档次。我平时就喜欢看看古人的智慧,一直对曾国藩这个人物颇感兴趣,听说他的家书里有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也很有借鉴意义。虽然我还没开始细读,但仅仅是翻阅了一下目录,就觉得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治家、育子、修身、交友等多个方面。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一定能从中汲取不少养分,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能够穿越时空,依然具有生命力的思想有着强烈的探求欲。这本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本值得珍藏的瑰宝。从装帧设计到内容编排,都透露出一种严谨与用心的态度。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家国情怀的描绘,以及在个人修养方面的深刻洞见。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曾国藩家书的解读,更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智慧、有格局的人的行动指南。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句子,感受文字背后的力量。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深刻的自我反思,并激励我们不断追求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评分我一直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经典著作。这次购入的这本书,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它的厚重与传承。拿到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的内容之详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书中的字里行间,仿佛能感受到曾国藩先生当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依然心系家国,谆谆教诲子孙的拳拳之心。那种朴实无华却又深刻隽永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阅读关于治家理念的部分,我深切体会到,一个家庭的兴旺,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品德修养。书中对于人生哲理的阐述,也是极具启发性的,它引导我去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评分购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历史人物的好奇心,想着能更深入地了解一下曾国藩这个人。结果,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仅是一份关于名人书信的集合,更像是一本包含了人生智慧的宝库。书中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个人成长的指导,都让我耳目一新。例如,书中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建议,对于我这个在职场中摸爬滚打的普通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特别喜欢它那种朴素而又直击人心的表达方式,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力量。我已经开始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了,因为我相信,这本书的价值,值得被更多人发现和学习。
评分非常好,中国传统美德古代家训。
评分好,还在慢慢看
评分没有破损,建议书籍要有牢固的外包装,一旦损毁就太让人不开心了,要是以后还这么不认真对待外包装,那就不再这里买书了。
评分好
评分很好,全本,排版美观,而且有注音,翻译得也不错。对阅读很友好。
评分特别好的书,感觉京东提供那么优惠的价格和高速的快递!
评分精品收藏
评分书非常不错,值得推荐!!
评分物有所值啊!很划算喔!囤着慢慢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