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佛禪感悟的精到理解。對自在逍遙的不懈追求。麵對物欲橫流不忘初心。曆經禍福榮辱保持真我。
名傢妙賞,感悟佛禪智慧;禪韻詩心,淨化濁世心靈。
本書選取瞭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的禪詩名篇100首,這些禪詩代錶瞭禪詩的影響和成就。它們語言生動,比喻奇特,運思神妙,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感悟深刻。每一首詩都是一扇門,都通嚮瞭開悟的世界。
書中對每首禪詩都進行瞭翻譯和講解。簡明流暢的譯文,慧眼獨具的詮釋,揭示瞭禪詩的思想內涵,引領讀者走入佛禪大智慧的世界。
閱讀本書,您可以感悟佛禪智慧精髓,掌握人生幸福真諦,找到心靈快樂密碼,開啓幸福喜悅之門。
現在,讓我們一起,伴隨著這些優美絕塵的文字,跟隨高僧大德一起,走進禪的世界裏,走進禪的喜悅裏。
吳言生,安徽廬江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佛教所所長,《中國禪學》主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華商書院等高校和國學教育機構國學班禪宗智慧課程特聘教授。曾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主講《禪宗哲學象徵》,在中央電視颱“名傢講談”主講《禪宗智慧與現代管理》,在東方衛視主講《禪的智慧》,在中國教育電視颱主講《禪宗智慧》,並在全國各地開壇說禪,其禪學講座深受各界人士喜愛。著有“禪學三書”(《禪宗思想淵源》《禪宗哲學象徵》《禪宗詩歌境界》)等;主編《中國禪學》,主編《佛教與基督教對話》;創辦大型佛學網站“佛學研究網”,創辦微信公共號“佛禪大智慧”,創辦國際佛教禪修學會等。一直緻力於佛禪大智慧的研究、實證和傳播,是中國當代受歡迎、有影響的禪學名師之一。辛鵬宇,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主攻宗教與文學,曾在《中國宗教》等刊物上發錶過論文多篇。
前言(吳先生 辛鵬宇)………………………………………………………………1
東晉
陶淵明
飲酒………………………………………………………………………………3
梁
傅翕
有物先天地………………………………………………………………………9
空手把鋤頭………………………………………………………………………10
唐
王梵誌
城外土饅頭…………………………………………………………………………17
寒山
欲得安身處…………………………………………………………………………18
吾心似鞦月…………………………………………………………………………21
重岩我蔔居…………………………………………………………………………22
嗔是心中火…………………………………………………………………………24
拾得
齣傢要清閑…………………………………………………………………………26
神秀
身是菩提樹…………………………………………………………………………29
慧能
菩提本無樹…………………………………………………………………………31
佛法在世間…………………………………………………………………………33
玄覺
永嘉證道歌(節選)………………………………………………………………34
孟浩然
過融上人蘭若………………………………………………………………………36
王維
終南彆業……………………………………………………………………………37
辛夷塢………………………………………………………………………………39
酬張少府……………………………………………………………………………41
過香積寺……………………………………………………………………………42
李白
廬山東林寺夜懷……………………………………………………………………44
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47
懷海
溈山水牯牛…………………………………………………………………………49
韋應物
詠聲…………………………………………………………………………………50
靈澈
東林寺酬韋丹刺史…………………………………………………………………52
呂溫
戲贈靈澈上人………………………………………………………………………55
明瓚
樂道歌(節選)……………………………………………………………………57
崔峒
題崇福寺僧院………………………………………………………………………59
劉禹锡
贈彆君素上人………………………………………………………………………61
白居易
寄韜光禪師…………………………………………………………………………63
過天門街
大林寺桃花…………………………………………………………………………65
李涉
題鶴林寺僧捨………………………………………………………………………68
龐蘊
日用事無彆…………………………………………………………………………70
十方同聚會………………………………………………………72
但自無心於萬物……………………………………………………………………73
龍山
示法偈………………………………………………………………………………76
韓愈
遊城南………………………………………………………………………………77
李翱
贈藥山高僧惟儼……………………………………………………………………79
孟郊
贈建業嵩公…………………………………………………………………………83
希運
塵勞迥脫……………………………………………………………………………84
神贊
空門不肯齣…………………………………………………………………………86
良價
悟道詩………………………………………………………………………………88
李商隱
錦瑟…………………………………………………………………………………90
德誠
船居寓意……………………………………………………………………………94
智真
因沙汰示眾偈………………………………………………………………………96
杜荀鶴
悟空上人院夏日題詩………………………………………………………………98
五代
懷浚
傢在閩山東復東……………………………………………………………………103
景岑
示僧偈………………………………………………………………………………104
誌勤
見桃花悟道偈………………………………………………………………………106
守安
南颱靜坐……………………………………………………………………………108
契此
插秧詩………………………………………………………………………………109
一鉢韆傢飯…………………………………………………………………………111
居遁
深念門前樹…………………………………………………………………………113
示念佛人……………………………………………………………………………115
慧棱
呈心偈…………………………………………………………………………………117
齊己
撲滿子…………………………………………………………………………………118
智暉
辭世並戒門人偈………………………………………………………………………120
文益
擁毳對芳叢……………………………………………………………………………122
德韶
宗風偈…………………………………………………………………………………124
宋
贊寜
居天柱山………………………………………………………………………………129
靈澄
西來意頌………………………………………………………………………………130
鬱山主
悟道詩…………………………………………………………………………………132
守端
蠅子透窗偈……………………………………………………………………………134
張伯端
悟真篇…………………………………………………………………………………135
法演
送硃大卿………………………………………………………………………………137
王安石
遊鍾山…………………………………………………………………………………139
蘇軾
和子由澠池懷舊………………………………………………………………………140
題瀋君琴………………………………………………………………………………142
宿東林寺………………………………………………………………………………144
觀潮……………………………………………………………………………………146
黃庭堅
登快閣…………………………………………………………………………………147
吳可
學詩渾似學參禪………………………………………………………………………150
可遵
題湯泉…………………………………………………………………………………151
瞭元
答可遵…………………………………………………………………………………153
一樹春風有兩般………………………………………………………………………154
道潛
口占絕句………………………………………………………………………………156
如璧
剝………………………………………………………………………………………158
空岩有
無得……………………………………………………………………………………159
剋勤
悟道詩…………………………………………………………………………………161
宗杲
贈彆……………………………………………………………………………………163
曇華
贈行者…………………………………………………………………………………165
智愚
衍鞏珙三禪德之國清…………………………………………………………………167
渠儂傢住白雲鄉………………………………………………………………………168
無名尼
悟道詩…………………………………………………………………………………170
慧開
頌平常心是道…………………………………………………………………………172
元代
祖欽
山居………………………………………………………………………………………177
清欲
閑居無事可評論…………………………………………………………………………178
明代
無慍
閑到心閑始是閑……………………………………………………………………183
祩宏
偈頌…………………………………………………………………………………185
真可
過活埋庵……………………………………………………………………………186
佛手崖………………………………………………………………………………188
德清
雪裏梅花……………………………………………………………………………190
偈頌…………………………………………………………………………………192
醒世歌………………………………………………………………………………193
清代
倉央嘉措
曾慮多情損梵行………………………………………………………………………207
龔自珍
己亥雜詩………………………………………………………………………………209
蘇曼殊
本事詩…………………………………………………………………………………210
東居……………………………………………………………………………………212
弘一
絕筆偈…………………………………………………………………………………213
虛雲
見道偈…………………………………………………………………………………216
辭世偈…………………………………………………………………………………218
中國禪詩的佛禪意趣………………………………………………………………………222
附:國際佛教禪修學會理事名錄…………………………………………………………235
這本書最讓我産生共鳴的特質,在於它對“慈悲與行動力”的平衡強調。很多禪宗題材的作品,容易走嚮兩個極端:要麼是過於靜謐的隱逸,讓人覺得遠離塵囂纔算有智慧;要麼就是陷入過度熱情的布道,反而失去瞭應有的沉靜。而這本書則提供瞭一種“入世而不染”的典範。它清晰地闡述瞭真正的智慧必然導嚮行動,這種行動不是盲目的忙碌,而是基於深刻洞察力的有針對性的介入。作者在論述“緣起”時,用非常生動的筆觸描繪瞭一個人如何從被動的受害者心態,轉變為主動的“共創者”。他強調,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決定瞭我們能為世界做齣怎樣的貢獻。這種強調個體責任和能動性的論述,極大地鼓舞瞭我。它沒有給我“躺平”的藉口,反而激勵我以更清明、更有覺察力的方式,投入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去,讓我的每一次付齣都帶著一份審慎的善意。這是一種非常積極和充滿生命力的智慧呈現。
評分我必須稱贊這本書在現代語境下的轉化能力。很多探討東方智慧的著作,往往在引用古籍或典故時,會顯得與當下社會格格不入,需要讀者具備大量的背景知識纔能理解。但這本《佛禪大智慧》的作者顯然深諳現代人的睏惑點。書中對“內耗”和“過度思考”的剖析,簡直是精準地擊中瞭現代人精神世界的痛點。它沒有簡單地將這些歸咎於外部壓力,而是深入到認知的層麵,分析瞭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被“自我中心”的敘事所睏住的。書中提供的解藥,不是讓你逃離社會,而是讓你更清醒地活在社會中。比如它討論“分彆心”時,對比瞭社交媒體上信息的爆炸與篩選的悖論,非常貼閤現實。這種“古老智慧服務於當代睏境”的理念,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毫無隔閡感,仿佛作者就是坐在我對麵,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幫你拆解那些盤根錯節的心結。這使得這本書超越瞭“宗教或哲學讀物”的範疇,更像是一部關於高效精神運作手冊。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雖然有著濃厚的東方哲思意味,但實際閱讀體驗遠超齣瞭我對“佛禪”二字的刻闆印象。最初翻開它時,我期望的是一套枯燥的、需要反復咀嚼的佛學術語匯編,畢竟“大智慧”這三個字分量太重瞭。然而,作者的筆觸非常輕盈,仿佛是帶著你漫步在一片被晨霧籠罩的竹林裏,每走一步都有新的發現,但又不至於讓人感到壓迫。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於生活哲學的滲透。它不是在說教你如何“放下”,而是在用一種極其自然的方式展現,當你真正理解瞭某些看似玄奧的道理後,日常的瑣碎煩惱是如何自然而然地消解的。比如書中關於“無常”的論述,並非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通過一係列日常場景的對比,比如花開花落、潮起潮落,讓人體悟到變化纔是永恒的主題,從而對暫時的得失心放下瞭。那種感覺就像是,你原本緊握著一把沙子,生怕漏掉,讀完之後,纔發現鬆手後沙子依然存在,隻是不再需要你費力去抓瞭。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遠比那些直白的“心靈雞湯”來得更有力量,它提供的是一個全新的觀察世界的視角,而不是一套固定的答案。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簡直是為我這種時間碎片化的現代人量身定做的。我工作節奏很快,很難抽齣大塊時間進行深度閱讀,通常隻能在通勤路上或者睡前擠齣十分鍾。以往的哲學類書籍總需要我帶著筆記本去記錄關鍵概念,生怕遺漏瞭上下文。但《佛禪大智慧》的敘事節奏拿捏得恰到好處,它每一章節的獨立性非常強,仿佛是一顆顆打磨光滑的鵝卵石,你可以隨意撿起一顆,欣賞它的紋理,然後滿意地放下,再去拿下一顆。我尤其欣賞它對於“動中修”的詮釋。它沒有要求讀者必須打坐冥想纔能進入禪境,而是將禪意的錶達融入到瞭對具體事件的剖析中,比如如何處理人際衝突,如何麵對工作中的瓶頸。這種“可操作性”極大地降低瞭進入門檻。它沒有販賣焦慮,反而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友,在你迷茫時遞過來一盞不刺眼的燈,告訴你,智慧並非遙不可及的彼岸,它就藏在你此刻呼吸的每一次吐納之間。這種對實際效用的關注,讓我覺得這是一本真正實用的“生活工具書”,而非僅供精神仰望的“理論聖經”。
評分從文字風格上來說,這本書展現齣一種罕見的剋製與張力並存的美感。它沒有刻意追求辭藻的華麗堆砌,語言是乾淨、精準、近乎於白描的。然而,在這份乾淨之下,卻蘊含著巨大的思想能量。很多段落初讀時平平無奇,但當你閤上書本,將思緒從文字上抽離,重新審視自己剛剛經曆的情境時,那些文字的深意便會像潮水般湧上來,帶來一種豁然開朗的震顫。特彆是在探討“空性”這個核心概念時,作者采用瞭非常巧妙的比喻,避免瞭陷入形而上的空談。他用搭建與拆解積木的例子,說明瞭“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暫時的組閤,而其本質的“空”恰恰是孕育新可能性的土壤。這種將深奧概念“日常化”的技巧,讓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佛理變得觸手可及。這種文字的內斂,反而成就瞭一種高級的錶達力,它不強迫你接受,而是邀請你一同探索,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成為思想的共同建構者。
評分不錯的一本書
評分清言慧語 處世奇書
評分帶你尋覓不一樣的詩和遠方。禪學名師吳言生傾情推薦!
評分京東購物挺好的,正品保障,買得放心。發貨快,自有物流超級給力。
評分不錯的一本書,喜歡禪修的買瞭學習品讀。
評分又一本不錯的禪心詩集
評分多學習
評分可以
評分帶你尋覓不一樣的詩和遠方。禪學名師吳言生傾情推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