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言生,辛鹏宇 著
图书标签:
  • 禅诗
  • 佛禅
  • 智慧
  • 唐诗
  • 宋词
  • 古典诗词
  • 心灵成长
  • 人生哲理
  • 佛教文化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498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7786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8
字数:2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对佛禅感悟的精到理解。对自在逍遥的不懈追求。面对物欲横流不忘初心。历经祸福荣辱保持真我。

内容简介

  名家妙赏,感悟佛禅智慧;禅韵诗心,净化浊世心灵。

  本书选取了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禅诗名篇100首,这些禅诗代表了禅诗的影响和成就。它们语言生动,比喻奇特,运思神妙,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感悟深刻。每一首诗都是一扇门,都通向了开悟的世界。

  书中对每首禅诗都进行了翻译和讲解。简明流畅的译文,慧眼独具的诠释,揭示了禅诗的思想内涵,引领读者走入佛禅大智慧的世界。

  阅读本书,您可以感悟佛禅智慧精髓,掌握人生幸福真谛,找到心灵快乐密码,开启幸福喜悦之门。

  现在,让我们一起,伴随着这些优美绝尘的文字,跟随高僧大德一起,走进禅的世界里,走进禅的喜悦里。

作者简介

  吴言生,安徽庐江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所所长,《中国禅学》主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商书院等高校和国学教育机构国学班禅宗智慧课程特聘教授。曾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主讲《禅宗哲学象征》,在中央电视台“名家讲谈”主讲《禅宗智慧与现代管理》,在东方卫视主讲《禅的智慧》,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讲《禅宗智慧》,并在全国各地开坛说禅,其禅学讲座深受各界人士喜爱。著有“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等;主编《中国禅学》,主编《佛教与基督教对话》;创办大型佛学网站“佛学研究网”,创办微信公共号“佛禅大智慧”,创办国际佛教禅修学会等。一直致力于佛禅大智慧的研究、实证和传播,是中国当代受欢迎、有影响的禅学名师之一。辛鹏宇,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攻宗教与文学,曾在《中国宗教》等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多篇。

目录

前言(吴先生 辛鹏宇)………………………………………………………………1

东晋

陶渊明

饮酒………………………………………………………………………………3

傅翕

有物先天地………………………………………………………………………9

空手把锄头………………………………………………………………………10

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17

寒山

欲得安身处…………………………………………………………………………18

吾心似秋月…………………………………………………………………………21

重岩我卜居…………………………………………………………………………22

嗔是心中火…………………………………………………………………………24

拾得

出家要清闲…………………………………………………………………………26

神秀

身是菩提树…………………………………………………………………………29

慧能

菩提本无树…………………………………………………………………………31

佛法在世间…………………………………………………………………………33

玄觉

永嘉证道歌(节选)………………………………………………………………34

孟浩然

过融上人兰若………………………………………………………………………36

王维

终南别业……………………………………………………………………………37

辛夷坞………………………………………………………………………………39

酬张少府……………………………………………………………………………41

过香积寺……………………………………………………………………………42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44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47

怀海

沩山水牯牛…………………………………………………………………………49

韦应物

咏声…………………………………………………………………………………50

灵澈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52

吕温

戏赠灵澈上人………………………………………………………………………55

明瓒

乐道歌(节选)……………………………………………………………………57

崔峒

题崇福寺僧院………………………………………………………………………59

刘禹锡

赠别君素上人………………………………………………………………………61

白居易

寄韬光禅师…………………………………………………………………………63

过天门街

大林寺桃花…………………………………………………………………………65

李涉

题鹤林寺僧舍………………………………………………………………………68

庞蕴

日用事无别…………………………………………………………………………70

十方同聚会………………………………………………………72

但自无心于万物……………………………………………………………………73

龙山

示法偈………………………………………………………………………………76

韩愈

游城南………………………………………………………………………………77

李翱

赠药山高僧惟俨……………………………………………………………………79

孟郊

赠建业嵩公…………………………………………………………………………83

希运

尘劳迥脱……………………………………………………………………………84

神赞

空门不肯出…………………………………………………………………………86

良价

悟道诗………………………………………………………………………………88

李商隐

锦瑟…………………………………………………………………………………90

德诚

船居寓意……………………………………………………………………………94

智真

因沙汰示众偈………………………………………………………………………96

杜荀鹤

悟空上人院夏日题诗………………………………………………………………98

五代

怀浚

家在闽山东复东……………………………………………………………………103

景岑

示僧偈………………………………………………………………………………104

志勤

见桃花悟道偈………………………………………………………………………106

守安

南台静坐……………………………………………………………………………108

契此

插秧诗………………………………………………………………………………109

一钵千家饭…………………………………………………………………………111

居遁

深念门前树…………………………………………………………………………113

示念佛人……………………………………………………………………………115

慧棱

呈心偈…………………………………………………………………………………117

齐己

扑满子…………………………………………………………………………………118

智晖

辞世并戒门人偈………………………………………………………………………120

文益

拥毳对芳丛……………………………………………………………………………122

德韶

宗风偈…………………………………………………………………………………124

赞宁

居天柱山………………………………………………………………………………129

灵澄

西来意颂………………………………………………………………………………130

郁山主

悟道诗…………………………………………………………………………………132

守端

蝇子透窗偈……………………………………………………………………………134

张伯端

悟真篇…………………………………………………………………………………135

法演

送朱大卿………………………………………………………………………………137

王安石

游钟山…………………………………………………………………………………139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140

题沈君琴………………………………………………………………………………142

宿东林寺………………………………………………………………………………144

观潮……………………………………………………………………………………146

黄庭坚

登快阁…………………………………………………………………………………147

吴可

学诗浑似学参禅………………………………………………………………………150

可遵

题汤泉…………………………………………………………………………………151

了元

答可遵…………………………………………………………………………………153

一树春风有两般………………………………………………………………………154

道潜

口占绝句………………………………………………………………………………156

如璧

剥………………………………………………………………………………………158

空岩有

无得……………………………………………………………………………………159

克勤

悟道诗…………………………………………………………………………………161

宗杲

赠别……………………………………………………………………………………163

昙华

赠行者…………………………………………………………………………………165

智愚

衍巩珙三禅德之国清…………………………………………………………………167

渠侬家住白云乡………………………………………………………………………168

无名尼

悟道诗…………………………………………………………………………………170

慧开

颂平常心是道…………………………………………………………………………172

元代

祖钦

山居………………………………………………………………………………………177

清欲

闲居无事可评论…………………………………………………………………………178

明代

无愠

闲到心闲始是闲……………………………………………………………………183

祩宏

偈颂…………………………………………………………………………………185

真可

过活埋庵……………………………………………………………………………186

佛手崖………………………………………………………………………………188

德清

雪里梅花……………………………………………………………………………190

偈颂…………………………………………………………………………………192

醒世歌………………………………………………………………………………193

清代

仓央嘉措

曾虑多情损梵行………………………………………………………………………207

龚自珍

己亥杂诗………………………………………………………………………………209

苏曼殊

本事诗…………………………………………………………………………………210

东居……………………………………………………………………………………212

弘一

绝笔偈…………………………………………………………………………………213

虚云

见道偈…………………………………………………………………………………216

辞世偈…………………………………………………………………………………218

中国禅诗的佛禅意趣………………………………………………………………………222

附:国际佛教禅修学会理事名录…………………………………………………………235

前言/序言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一场穿越时空的智慧之旅 在浩瀚的书海中,总有一些作品,它们如同暗夜中的星辰,虽不张扬,却能指引方向,照亮心灵。当那颗以“佛禅大智慧”为核心,以“禅诗名篇一百首”为载体的书卷徐徐展开时,我们便踏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智慧之旅。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扇门,通往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豁达;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生命本真的纯粹与辽远。 一、 禅诗:语言的禅境,意境的禅心 禅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诗歌流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禅宗的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情趣巧妙融合。它不是对佛理的生硬讲解,也不是对世俗情感的直白抒发,而是通过凝练的意象、含蓄的意境,以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手法,引发读者对生命、宇宙、真理的深刻体悟。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精选的这一百首禅诗,犹如百颗璀璨的珍珠,颗颗饱含着前代高僧大德和文人雅士的智慧结晶。它们或是描绘山水草木,却暗含禅机;或是抒发人生感悟,却超越了个人悲喜;或是直指人心,却又意在言外。每一首诗,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精神的升华。 这些诗篇,从唐代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顿悟之语,到宋代苏东坡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豁达之怀,再到明清时期众多隐士高僧的留世之作,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禅诗世界。在这里,我们能读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寂静,感受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平常,体味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自在。 二、 智慧:在诗句中寻觅,在感悟中成长 “大智慧”,并非高不可攀的理论,而是融入生活点滴的处世之道。禅宗的智慧,在于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简易,在于其“平常心是道”的通透。《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所呈现的,正是这种落地生根、随处可见的智慧。 翻开书页,那些朴素的语言,那些寻常的意象,一旦被禅的慧眼所点化,便闪耀出夺目的光芒。我们能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学会顺应自然,懂得放下执着;我们能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中领悟到微观中的宏大,体察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我们能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细微之处,感受到生活中的诗意与禅意。 本书所倡导的智慧,并非脱离现实的空谈,而是教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锚点,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宁静的心境。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向外索取,而在于向内探求;真正的快乐,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放下多少。它引导我们超越功利主义的束缚,回归生命的本真,体验“无所得”的清净与喜悦。 三、 禅境:心灵的栖息地,精神的加油站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欲望和焦虑所裹挟,心灵疲惫不堪。此时,《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便如同一片清凉的绿洲,为我们提供了心灵栖息的场所。 阅读这些禅诗,就如同一次次静坐冥想,一次次与智者对话。我们不再被外界的喧嚣所扰,而是沉浸在诗句构建的禅境之中。那里的山水,是经过禅心过滤后的纯净;那里的意境,是经过禅意提炼后的悠远。在这片由文字编织的净土中,我们可以暂时放下世俗的烦恼,让疲惫的心灵得以舒缓与安抚。 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心灵的滋养。当我们遇到困境时,或许可以在诗句中找到化解之道;当我们感到迷茫时,或许可以在字里行间找到启示;当我们沉浸在喜悦中时,或许可以从诗句中体会到更深的禅悦。这百首诗,就像一百位智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诗为媒,向我们传递着永恒的生命智慧。 四、 传承与发扬:古老智慧的现代回响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内容的精粹,更在于其传承与发扬的意义。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禅宗思想以其独有的方式,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而禅诗,则是这种影响最生动、最形象的载体。 本书的编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禅宗智慧的现代诠释。它将那些沉淀在历史中的珍贵财富,以一种易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当代读者。它不仅仅是给那些熟悉佛学、禅宗的读者阅读,更是为那些渴望了解、探索内心世界的普通大众提供了一扇便捷的窗口。 通过阅读这些诗篇,我们不仅能欣赏到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之美,更能从中汲取养分,提升生命的品质。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思考生命的意义,学习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平和、感恩的心。 结语: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它不是速成的指南,也不是立竿见影的灵药,它是一场需要用心去体悟的旅程。在这场旅程中,我们将与古老的智慧同行,与诗意的禅境共舞,最终,在繁华落尽之后,寻回内心深处的清净与自在,获得生命真正的“大智慧”。 无论您是佛学爱好者,还是文学鉴赏家,抑或是仅仅想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片刻宁静的普通人,这本书都将是您不容错过的精神食粮。它将引领您走进一个更宽广、更深邃的精神世界,让您的生命因此而更加丰盈、更加圆满。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为我这种时间碎片化的现代人量身定做的。我工作节奏很快,很难抽出大块时间进行深度阅读,通常只能在通勤路上或者睡前挤出十分钟。以往的哲学类书籍总需要我带着笔记本去记录关键概念,生怕遗漏了上下文。但《佛禅大智慧》的叙事节奏拿捏得恰到好处,它每一章节的独立性非常强,仿佛是一颗颗打磨光滑的鹅卵石,你可以随意捡起一颗,欣赏它的纹理,然后满意地放下,再去拿下一颗。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动中修”的诠释。它没有要求读者必须打坐冥想才能进入禅境,而是将禅意的表达融入到了对具体事件的剖析中,比如如何处理人际冲突,如何面对工作中的瓶颈。这种“可操作性”极大地降低了进入门槛。它没有贩卖焦虑,反而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友,在你迷茫时递过来一盏不刺眼的灯,告诉你,智慧并非遥不可及的彼岸,它就藏在你此刻呼吸的每一次吐纳之间。这种对实际效用的关注,让我觉得这是一本真正实用的“生活工具书”,而非仅供精神仰望的“理论圣经”。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产生共鸣的特质,在于它对“慈悲与行动力”的平衡强调。很多禅宗题材的作品,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过于静谧的隐逸,让人觉得远离尘嚣才算有智慧;要么就是陷入过度热情的布道,反而失去了应有的沉静。而这本书则提供了一种“入世而不染”的典范。它清晰地阐述了真正的智慧必然导向行动,这种行动不是盲目的忙碌,而是基于深刻洞察力的有针对性的介入。作者在论述“缘起”时,用非常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如何从被动的受害者心态,转变为主动的“共创者”。他强调,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决定了我们能为世界做出怎样的贡献。这种强调个体责任和能动性的论述,极大地鼓舞了我。它没有给我“躺平”的借口,反而激励我以更清明、更有觉察力的方式,投入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去,让我的每一次付出都带着一份审慎的善意。这是一种非常积极和充满生命力的智慧呈现。

评分

我必须称赞这本书在现代语境下的转化能力。很多探讨东方智慧的著作,往往在引用古籍或典故时,会显得与当下社会格格不入,需要读者具备大量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但这本《佛禅大智慧》的作者显然深谙现代人的困惑点。书中对“内耗”和“过度思考”的剖析,简直是精准地击中了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痛点。它没有简单地将这些归咎于外部压力,而是深入到认知的层面,分析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被“自我中心”的叙事所困住的。书中提供的解药,不是让你逃离社会,而是让你更清醒地活在社会中。比如它讨论“分别心”时,对比了社交媒体上信息的爆炸与筛选的悖论,非常贴合现实。这种“古老智慧服务于当代困境”的理念,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毫无隔阂感,仿佛作者就是坐在我对面,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帮你拆解那些盘根错节的心结。这使得这本书超越了“宗教或哲学读物”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高效精神运作手册。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有着浓厚的东方哲思意味,但实际阅读体验远超出了我对“佛禅”二字的刻板印象。最初翻开它时,我期望的是一套枯燥的、需要反复咀嚼的佛学术语汇编,毕竟“大智慧”这三个字分量太重了。然而,作者的笔触非常轻盈,仿佛是带着你漫步在一片被晨雾笼罩的竹林里,每走一步都有新的发现,但又不至于让人感到压迫。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于生活哲学的渗透。它不是在说教你如何“放下”,而是在用一种极其自然的方式展现,当你真正理解了某些看似玄奥的道理后,日常的琐碎烦恼是如何自然而然地消解的。比如书中关于“无常”的论述,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一系列日常场景的对比,比如花开花落、潮起潮落,让人体悟到变化才是永恒的主题,从而对暂时的得失心放下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原本紧握着一把沙子,生怕漏掉,读完之后,才发现松手后沙子依然存在,只是不再需要你费力去抓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远比那些直白的“心灵鸡汤”来得更有力量,它提供的是一个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而不是一套固定的答案。

评分

从文字风格上来说,这本书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克制与张力并存的美感。它没有刻意追求辞藻的华丽堆砌,语言是干净、精准、近乎于白描的。然而,在这份干净之下,却蕴含着巨大的思想能量。很多段落初读时平平无奇,但当你合上书本,将思绪从文字上抽离,重新审视自己刚刚经历的情境时,那些文字的深意便会像潮水般涌上来,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震颤。特别是在探讨“空性”这个核心概念时,作者采用了非常巧妙的比喻,避免了陷入形而上的空谈。他用搭建与拆解积木的例子,说明了“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暂时的组合,而其本质的“空”恰恰是孕育新可能性的土壤。这种将深奥概念“日常化”的技巧,让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佛理变得触手可及。这种文字的内敛,反而成就了一种高级的表达力,它不强迫你接受,而是邀请你一同探索,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成为思想的共同建构者。

评分

一直在京东买书,快十年了

评分

吴老师关于佛的解读另有一番趣味,很不错

评分

是正版 书质量不错 快递也很快是正版 书质量不错 快递也很快

评分

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是否可以接受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处理非常好?

评分

很有禅意

评分

好,下次买书就你家了

评分

清言慧语 处世奇书

评分

清言慧语 处世奇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