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经国,阮炜 著
图书标签:
  • 英国文学
  • 文学选读
  • 英国文学选读
  •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
  • 文学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第四版
  • 文学史
  • 经典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68230
版次:4
商品编码:1190797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英语专业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0
字数:42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分为上下册,是英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概括。下册包括19世纪初浪漫主义、维多利亚时期和20世纪的文学。其中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拜伦、雪莱、济慈、丁尼生、布朗宁等著名诗人的诗歌,还有狄更斯、萨克雷、哈代、勃朗姐妹等著名小说家作品的选段。 如《董贝父子》《名利场》,20世纪中"愤怒的青年"的代表奥斯本和50年代末荒诞派戏剧的代表贝克特等作家的代表作也入选。本书对选读所作的注释详细、准确、深入简出,力求使读者对这三个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各种体裁、不同作家的风格有一定认识,使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爱好者的文学鉴定力得到提高。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罗经国教授编注,本书分为上下册,是英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概括。下册包括19世纪初浪漫主义、维多利亚时期和20世纪等三个部分文学。其中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丁尼生、勃朗宁等著名诗人的诗歌,还有狄更斯、萨克雷、哈代、勃朗台等著名小说家的如《董贝父子》、《名利场》等选片,20世纪中“愤怒的青年一代”的代表奥斯本和50年代末荒诞派戏剧的代表贝克等作家代表作也有选片。选读力求让读者对这三个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各种体裁、不同作家的风格有一定认识。对选读所作的注释深入浅出、详细、准确,力求培养读者对文学的鉴赏能力。适用于英语专业学生及爱好者。第四版下册主要由深圳大学阮伟教授进行修订。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阮伟,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1986年获爱丁堡大学英语文学博士学位,随后回国服务,属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归国博士,至今在高校任教已33年,在深圳大学服务22年,任教授职15年。

目录

CONTENTS
ChapterEight暋TheAgeofRomanticism (1798-1832)
1.Historicalbackground ……………………………………… (1)
2.Intellectualbackground ……………………………………… (1)
3.Characteristicfeaturesoftheromanticmovement………… (3)
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 (5)
PrefacetoLyricalBallads …………………………… (6)
ComposeduponWesterminsterBridge ……………… (11)
TheSolitaryReaper ………………………………… (12)
IWanderedLonelyasaCloud ……………………… (13)
LinesComposedaFewMilesAboveTinternAbbey …… (15)
SamuelTaylorColeridge(1772—1834)…………………… (19)
KublaKhan …………………………………………… (20)
TheRimeoftheAncientMariner …………………… (23)
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 (30)
ChildeHarold暞sPilgrimage ………………………… (31)
DonJuan ……………………………………………… (35)
WhenWeTwoParted ………………………………… (40)
SheWalksinBeauty ………………………………… (41)
PercyByssheShelley(1792—1822) ……………………… (44)
SongtotheMenofEngland ………………………… (45)
OdetotheWestWind ………………………………… (48)
JohnKeats(1795—1821)…………………………………… (55)
OnFirstLookingintoChapman暞sHomer ………… (55)
OdetoaNightingale ………………………………… (56)
ToAutumn …………………………………………… (63)
CharlesLamb(1775—1834) ……………………………… (66)
OldChina ……………………………………………… (67)
ThomasdeQuincey(1785—1859)………………………… (74)
OntheKnockingattheGateinMacbeth …………… (75)
WalterScott(1771—1832)………………………………… (81)
1
!"#$%&'(!)"!!"#"
Ivanhoe ………………………………………………… (82)
ChapterNine暋TheVictorianAge(1832—1901)
1.Historicalbackground ……………………………………… (92)
暋暋 2.TheVictoriannovelists …………………………………… (96)
CharlesDickens(1812—1870) …………………………… (99)
DombeyandSon ……………………………………… (100)
William MakepeaceThackeray(1811—1863)…………… (114)
VanityFair …………………………………………… (115)
TheBront昪Sisters ………………………………………… (126)
EmilyBront昪(1818—1848)……………………………… (129)
WutheringHeights ………………………………… (129)
GeorgeEliot(1819—1880) ……………………………… (148)
AdamBede …………………………………………… (148)
ThomasHardy(1840—1928) …………………………… (159)
TessoftheD暞Urbervilles…………………………… (159)
InTimeof “TheBreakingofNations暠…………… (168)
Afterwards…………………………………………… (169)
JosephConrad(1857—1924)……………………………… (171)
HeartofDarkness …………………………………… (172)
暋暋 3.TheVictorianpoets ……………………………………… (183)
LordAlfredTennyson(1809—1892)…………………… (185)
Break,Break,Break ……………………………… (186)
Ulysses ………………………………………………… (187)
InMemoriamA.H.H.…………………………… (191)
RobertBrowning(1812—1889) ………………………… (194)
MyLastDuchess …………………………………… (195)
MeetingatNight …………………………………… (198)
PartingatMorning ………………………………… (199)
MatthewArnold(1822—1888)…………………………… (200)
DoverBeach ………………………………………… (201)
CultureandAnarchy ………………………………… (202)
暋暋 4.ThomasCarlyle(1795—1881)…………………………… (215)
PastandPresent …………………………………… (216)
暋暋 5.GeorgeBernardShaw (1856—1950)…………………… (222)
MajorBarbara ……………………………………… (223)
ChapterTen暋TheTwentiethCentury
1.Modernism ………………………………………………… (240)
2
!"#$%&$'
ThomasStearnsEliot(1888—1965)…………………… (243)
TheLoveSongofJ.AlfredPrufrock …………… (244)
JamesJoyce(1882—1941) ……………………………… (249)
Ulysses ………………………………………………… (250)
StephenSpender(1909—1995) ………………………… (256)
TheLandscapenearanAerodrome ………………… (256)
WystanHughAuden(1907—1973) …………………… (259)
Spain1937 …………………………………………… (259)
2.AngryYoungMen ……………………………………… (265)
JohnJamesOsborne(1929—1994)……………………… (267)
LookBackinAnger ………………………………… (267)
3.TheTheatreoftheAbsurd ……………………………… (276)
SamuelBeckett(1906—1989)…………………………… (278)
WaitingforGodot…………………………………… (279)
4.IrisMurdoch(1919—1999)……………………………… (286)
ASeveredHead ……………………………………… (287)
5.WilliamGolding(1911—1993) ………………………… (295)
LordoftheFlies …………………………………… (296)
6.V.S.Naipaul(1932—暋)………………………………… (306)
InaFreeState ……………………………………… (306)
7.MartinAmis(1949—暋)………………………………… (312)
Money:ASuicideNote …………………………… (312)
8.SeamusHeaney(1939—2013)…………………………… (317)
DeathofaNaturalist ……………………………… (318)
Punishment …………………………………………… (320)

前言/序言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 穿越时光的文学盛宴 本书旨在为读者呈现一幅宏伟的英国文学画卷,精选了自18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的代表性篇章,带领读者深入感受英国文学的辉煌历程与蓬勃发展。第四版在继承前几版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选篇进行了更精细的打磨与更新,力求在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平衡中,展现英国文学最鲜活的生命力。 内容亮点: 跨越三百年,精选名篇荟萃: 从启蒙时代的理性之光,到浪漫主义的激情澎湃;从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图景,到现代主义的意识流探索;再到后现代的多元叙事,本书几乎涵盖了英国文学史上每一个重要的时代转折与风格流派。我们精心挑选了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如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讽刺寓言、简·奥斯汀的细腻观察、威廉·莎士比亚(部分篇目)的永恒诗篇、查尔斯·狄更斯的社会批判、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内心独白、乔治·奥威尔的预言警示,以及当代诸多知名作家的新锐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经过慎重考量,力求展现该作家最成熟、最富影响力的创作片段。 多维度视角,理解文学演变: 本书不仅呈现了文学作品本身,更注重引导读者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以及作者的思想观念。在选文之后,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导读和注释,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艺术手法、文化内涵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通过这些深入的解读,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英国文学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演变、革新,并与其他学科领域相互激化。 多元体裁,包罗万象: 从小说、诗歌、戏剧,到散文、评论,本书力求展现英国文学体裁的丰富性。读者将有机会品读到史诗般的叙事长诗,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妙剖析,领略舞台上冲突与张力的魅力,感受散文的韵味与思想的深度。这种体裁的多元化,有助于读者全面认识英国文学的面貌,并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 注重经典,兼顾时代: 第四版在保留了大量公认的文学经典的同时,也积极吸纳了近几十年来涌现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新作品。这些新选篇目不仅延续了英国文学的优秀传统,更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新议题、新视角和新审美,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贴近当下,富有时代感。 导读与注释,助力深入理解: 每篇选文前都附有简明的作者介绍及作品背景导读,帮助读者快速进入语境。文后的注释则详细解释了生僻词汇、典故、历史事件及文化习俗,消除了阅读障碍,使读者能够更顺畅地把握作品的精髓。 学习价值: 提升文学鉴赏力: 通过阅读大量经典作品,读者将有机会学习和体会不同的文学风格、表现手法和叙事技巧,从而显著提升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文化视野: 英国文学是英国乃至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本书的阅读过程,也是一次深入了解英国历史、社会、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文化之旅。 培养批判性思维: 许多英国文学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和评价,能够有效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巩固英语阅读能力: 本书选文语言地道、风格各异,对于希望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绝佳的素材。通过阅读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读者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英语表达。 适用人群: 本书适合所有对英国文学感兴趣的读者,包括: 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文学专业学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 对英国文化、历史和文学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 希望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英语学习者。 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作为资料查阅和学术交流的参考。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是一扇通往丰富多彩的英国文学世界的窗口,它不仅是一部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次涤荡心灵的文学体验。希望本书能陪伴您在文学的长河中,汲取智慧,启迪思想,感受那些跨越时空、永恒不灭的文学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英国文学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我尝试过许多不同的入门书籍,但《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这本书,无疑是我最近读到最满意的一本。它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出色,既能满足我对于系统性了解的需求,又能提供足够多的细节和分析,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作品的精髓。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文学流派的梳理,它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各个时期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演变。在解读具体作品时,编者并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要点罗列”方式,而是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引导读者去发现作品本身的魅力。例如,书中对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其政治寓言的层面,还探讨了其语言的精炼和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版的修订,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充实,也更加贴合当前的学术研究趋势,让我感觉这是一本“活”的书,能够与时俱进。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文学入门读物,它不仅能帮助读者构建起扎实的文学知识体系,更能点燃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对文学研究的热情。

评分

我本身不是文学专业的科班出身,所以对于像《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这样的书,总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有点畏惧的心情。期待的是能从中获得系统的知识,畏惧的是怕它过于晦涩难懂,无法消化。然而,这本书却让我彻底打消了顾虑。它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大的文学时期划分,到具体的作家和作品解读,层层递进,逻辑性极强。即便是我对某些概念不熟悉,也能通过前面章节的铺垫,慢慢理解。我尤其赞赏书中在分析作品时,那种“庖丁解牛”般的精准。它不会停留在表面的情节叙述,而是深入到作品的语言、结构、象征等各个层面,揭示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深刻内涵。例如,书中对现代主义诗歌的解读,通过对意象、节奏、韵律的细致分析,让我看到了那些看似破碎的诗句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和情感张力。第四版的更新,让这本书更加贴近当前的学术研究前沿,也让我看到了编者不断学习和进取的精神。这本书,对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就像一位耐心而博学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走进英国文学的殿堂。

评分

作为一个对文学研究有着浓厚兴趣,但又苦于缺乏系统性引导的自学者,《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一直以来寻找的那盏明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可以陪伴我探索英国文学世界的“指南针”。从浪漫主义的澎湃激昂,到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批判,再到现代主义的颠覆与创新,这本书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将复杂的文学史进程呈现在我眼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一个文学流派的解读,它不是那种抽象的概念讲解,而是通过精选的代表性作品,让我们能够“看见”和“感受”到不同流派的独特风格和精神内核。例如,在介绍“垮掉的一代”时,书中选取的篇目以及相关的分析,都非常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叛逆、迷茫与对自由的呐喊。第四版的更新,也让我惊喜不已,增加了不少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和解读,让我感觉这本书的生命力非常旺盛,能够与时俱进。我常常会在阅读某一段分析后,特意去找原著来对照,那种在书中文字与原著文字之间穿梭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的文学素养在一点一滴地提升。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欣赏、去理解、去思考文学本身。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书虫”,我总是能在不同的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这本书,则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场深入的“对话”。书中对每一个文学时期、每一位作家的介绍,都充满了人文关怀,仿佛编者在与我们分享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掘出作品中我之前从未注意到的亮点。例如,在对勃朗特姐妹作品的分析中,书中不仅阐述了她们在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更着重于剖析了她们作品中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第四版的修订,也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特别是对一些近现代作家的介绍,让我感受到了文学发展的时代气息。读这本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读懂”文学,如何去“感受”文学,如何去“思考”文学。每一次翻阅,都能让我对英国文学产生新的认识和更深的喜爱。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文学选读,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思想的启迪。《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复杂的英国文学史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对每一个时期的文学特点的概括,都鞭辟入里,又充满文采。而对具体作品的选取和解读,更是精挑细选,既有代表性,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诗歌的分析,那些曾经让我望而生畏的意象和表达,在书中清晰的解读下,仿佛都活了起来,充满了生命力。例如,书中对叶芝诗歌的解读,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分析,更是对其人生哲学和爱尔兰民族情感的深刻洞察。第四版的更新,也让我看到这本书的生命力和前瞻性,它在不断吸收新的学术成果,让内容更加充实和富有时代感。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文学,更是在与历史对话,与伟大的灵魂交流。

评分

我通常不太喜欢那种“一看就是教材”的书,总觉得它们少了点温度,少了点人情味。《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这本书,却出乎意料地让我读出了“温度”。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融入了编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读者的关怀。书中对每一位作者的介绍,都不仅仅是冰冷的事实堆砌,而是带着一种“讲故事”的意味,让我们了解作者的经历,理解他们创作的背景,从而更好地体会作品的情感。比如,在介绍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时,书中不仅分析了其反叛精神和对女性地位的探讨,还提到了作者自身生活中的一些经历,让我对简·爱这个角色的坚韧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第四版的选篇,我觉得更加精炼和有代表性,避免了那种“大而全”的罗列,而是选择了真正能够体现各个时期文学特色的精髓。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诗歌的解读,那些看似晦涩的意象,在书中清晰的梳理下,变得生动起来,仿佛触手可及。读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和作者、和作品进行一场平等的交流。这种感觉,对于一个渴望在文学世界里找到共鸣的读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比较“挑剔”的读者,对于那些内容空洞、华而不实的图书,我很难有耐心读下去。而《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这本书,恰恰是在“实”与“美”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并非堆砌繁杂的理论术语,也不是简单地陈列名家名作的目录,而是真正地将文学作品的魅力与学术的严谨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书中对每一位选入作家的介绍,都力求做到既有其生平背景的铺垫,又能精准地抓住其文学成就的核心。比如,对T.S.艾略特《荒原》的解析,书中不仅仅解释了其晦涩的典故和象征,更着重于探讨了其在后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深刻描绘。这种“言必有中”的分析,让我觉得编者是真正理解并热爱这些作品的。而且,书中在选取文本时,也考虑到了不同文体的代表性,诗歌、小说、戏剧都有涉猎,并且尽可能地选择了那些能够体现该时期文学发展特点的片段。第四版的修订,也体现在对一些过时解读的修正和对新近研究成果的吸收上,使得这本书的信息更加准确和前沿。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英国文学史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重新燃起了对阅读原著的渴望,因为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那些文字背后隐藏的无限可能。

评分

对于一个一直以来对英国文学抱有浓厚兴趣,但又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半途而废的读者来说,《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一个“救星”。它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复杂的文学史梳理成了一条清晰而引人入胜的河流。从浪漫主义的激情迸发,到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反思,再到现代主义的实验与革新,每一个时期都被编者以一种既严谨又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书中在选取篇目上的独到眼光,它不仅囊括了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更发掘了一些被低估但同样闪耀的瑰宝。例如,书中对意识流小说的介绍,通过选取几个关键片段,并辅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这个曾经对这种写作手法望而却步的读者,茅塞顿开。第四版的更新,更是让我感受到了编者的诚意,在对现有内容进行优化升级的同时,还纳入了更多反映当下文学思潮的优秀作品。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文学宝库,而这本书就是那把开启宝库大门的钥匙。它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阅读的热情,让我愿意主动去探索更广阔的文学世界。

评分

这本《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我算是“研读”了好一阵子了。作为一个对英美文学一直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过于学术的教材劝退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既能系统介绍文学发展脉络,又能展现文学魅力,同时还不至于让人生畏的读物。在茫茫书海中,这本书的出现,着实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我尤其喜欢它在选择篇目上的考量,既有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如拜伦、雪莱、济慈这些浪漫主义的巨擘,也有一些我先前不太熟悉但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比如,其中对马修·阿诺德的诗歌解读,让我重新审视了维多利亚时代那种在科学与信仰冲突下涌现出的独特精神气质。书中对词语的细致考究,对语法结构的分析,都不是那种枯燥的“干货”堆砌,而是如剥洋葱般,层层深入地揭示了文字背后的深意和作者的匠心。当我读到某一段关于狄更斯作品的分析时,我仿佛能看到伦敦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听到孩童的笑声和贫民的叹息,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实在妙不可言。而且,第四版的更新,让我感觉比旧版更加紧贴时代,无论是对一些现代作家的介绍,还是对文学批评理论的融入,都显得更加融洽自然,而非生硬嫁接。这本书不是那种一次性读完就丢进书架的教材,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位博学多识的朋友,我总能在重读时发现新的光芒,新的思考。即使是对于那些初涉英国文学的读者,它也能提供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同时还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评分

拿到《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比我想象的要厚重得多,这让我一度有点小小的担忧,怕它过于学院派,难以消化。但当我真正翻开,被它系统性的编排和清晰的逻辑所吸引。书中对不同文学时期,尤其是从浪漫主义之后的维多利亚时代、现代主义一直到后现代的梳理,脉络清晰得就像一张精密的地图,让我这个曾经在这片文学大陆上迷失方向的旅人,终于找到了可以循迹而行的路径。每一个章节的开篇,都会对该时期文学的核心特征、社会背景进行简要却精准的概括,为读者建立起一个宏观的认知框架。然后,再通过精选的代表性篇目,让读者在具体的文本中感受理论的具象化。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文本分析的深度,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人物、情节,而是深入挖掘作品的象征意义、叙事技巧、以及与时代精神的呼应。例如,在解读乔伊斯的一些片段时,那种对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书中给出的分析角度非常独特,让我对“现代”这个词在文学中的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第四版的增补内容,也让我看到了编者与时俱进的学术态度,特别是对一些当代文学思潮的引入,让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梳理,也为理解“现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读这本书,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场与伟大灵魂的对话,每一次翻阅,都让我对文学的理解更进一层。

评分

非常快捷,非常好!

评分

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oO(

评分

评分

考研必备书!价格实惠!

评分

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oO(

评分

如此简易包装,打开一看,酱紫的。。。晕

评分

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oO(

评分

我们一般都和团购买的别的了么

评分

非常好的书,看完这本书,我长呼一口气,轻轻的合上书本,抚弄着光滑的封面.柔和的日光温柔的洒照在我的头顶,形成一个光圈,我迎着灿烂的阳光,闭上眼,再次回到书里的各种情节,似是一阵缥缈的雾气,引领着我走向时空的前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