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4
△超輕鬆愉悅的經典重讀,遇見值得一讀的文字
△中央美院國畫博士韓一維、清華美院教授王海燕配精美插圖
△良人、匠心、妙悟、真情。
△盡精微,緻意趣。字裏春色,行間生機。
繁忙的工作,快節奏的生活,不斷地壓縮著我們閱讀的時間。僅剩的片刻時光,應該以何種方式開啓?
每一個決定不再漫無目的讀書的人,在觸摸文字之前,都會靜下心來思考這三個問題:我真的需要這本書嗎?讀這本書對我有什麼益處?它便於攜帶嗎?
<極簡的閱讀>係列讓讀者無需再為此煩憂,緻力於打造更精準細緻的閱讀體驗,使經典貼近你我,不再令人望而生畏。曾幾何時,在教科書裏讓人背誦到厭倦的文字,也能如此有趣,它們飽含瞭超齣時空的共鳴與感悟,這些值得你聆聽的喃喃細語,竟不是生澀難懂的道理,而是我們直麵人生的力量。
大師們裹挾著細碎的文字,穿越時空,撫慰你我,在人生的星辰大海上,引領我們前行。
這是一本由很多篇名傢寫就的關於美食的散文閤集。關於美食的文集,一個很小很小的食物,帶來很多很多的安慰。
《喝茶》
周作人
前迴徐誌摩先生在平民中學講“吃茶”——並不是鬍適之先生所說的“吃講茶”——我沒有工夫去聽,又可惜沒有見到他精心結構的講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講日本的“茶道”(英文譯作Teaism),而且一定說得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忙裏偷閑,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世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刹那間體會永久,在日本之“象徵的文化”裏的一種代錶藝術。關於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已有透徹巧妙的解說,不必再來多嘴,我現在所想說的,隻是我個人的很平常的喝茶觀罷瞭。
喝茶以綠茶為正宗,紅茶已經沒有什麼意味,何況又加糖——與牛奶?葛辛(GeorgeGissing)的《四季隨筆》(PrivatePapersofHenryRyecroft)確是很有趣味的書,但鼕之捲裏說及飲茶,以為英國傢庭裏下午的紅茶與黃油麵包是一日中最大的樂事,東方飲茶已曆韆百年,未必能領略此種樂趣與實益的萬分之一,則我殊不以為然。紅茶帶“土斯”未始不可吃,但這隻是當飯,在肚飢時食之而已;我的所謂喝茶,卻是在喝清茶,在賞鑒其色與香與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瞭。中國古昔曾吃過煎茶及抹茶,現在所用的都是泡茶,岡倉覺三在《茶之書》(BookofTea,1919)裏很巧妙地稱之曰“自然主義的茶”,所以我們所重的即在這自然之妙味。中國人上茶館去,左一碗右一碗地喝瞭半天,好像是剛從沙漠裏迴來的樣子,頗閤於我的喝茶的意思(聽說閩粵有所謂吃功夫茶者自然也有道理),隻可惜近來太是洋場化,失瞭本意,其結果成為飯館子之流,隻在鄉村間還保存一點古風,唯是屋宇器具簡陋萬分,或者但可稱為頗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許為已得喝茶之道也。
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喝茶之後,再去繼續修各人的勝業,無論為名為利,都無不可,但偶然的片刻優遊乃正亦斷不可少。中國喝茶時多吃瓜子,我覺得不很適宜,喝茶時所吃的東西應當是輕淡的“茶食”。中國的茶食卻變瞭“滿漢餑餑”,其性質與“阿阿兜”相差無幾;不是喝茶時所吃的東西瞭。日本的點心雖是豆米的成品,但那優雅的形色,樸素的味道,很閤於茶食的資格,如各色“羊羹”(據上田恭輔氏考據,說是齣於中國唐時的羊肝餅),尤有特殊的風味。江南茶館中有一種“乾絲”,用豆腐乾切成細絲,加薑絲醬油,重湯燉熱,上澆麻油,齣以供客,其利益為“堂館”所獨有。豆腐乾中本有一種“茶乾”,今變而為絲,亦頗與茶相宜。在南京時常食此品,據雲有某寺方丈所製為最,雖也曾嘗試,卻已忘記,所記得者乃隻是下關的江天閣而已。學生們的習慣,平常“乾絲”既齣,大抵不即食,等到麻油再加,開水重換之後,始行舉箸,最為閤式,因為一到即罄,次碗繼至,不遑應酬,否則麻油三澆,鏇即撤去,怒形於色,未免使客不歡而散,茶意都消瞭。
吾鄉昌安門外有一處地方,名三腳橋(實在並無三腳,乃是三齣,因以一橋而跨三叉的河上也),其地有豆腐店曰周德和者,製茶乾最有名。尋常的豆腐乾方約寸半,厚三分,值錢二文,周德和的價值相同,小而且薄,纔及一半,黝黑堅實,如紫檀片。我傢距三腳橋有步行兩小時的路程,故殊不易得,但能吃到油炸者而已。每天有人挑擔設爐鑊,沿街叫賣,其詞曰:
辣醬辣,
麻油炸,
紅醬搽,辣醬拓,
周德和格五香油炸豆腐乾。
其製法如上所述,以竹絲插其末端,每枚三文。豆腐乾大小如周德和,而甚柔軟,大約係常品。唯經過這樣烹調,雖然不是茶食之一,卻也不失為一種好豆食。——豆腐的確也是極樂的佳妙的食品,可以有種種的變化,唯在西洋不會被領解,正如茶一般。
日本用茶淘飯,名曰“茶漬”,以醃菜及“澤庵”(即福建的黃土蘿蔔,日本澤庵法師始傳此法,蓋從中國傳去)等為佐,很有清淡而甘香的風味。中國人未嘗不這樣吃,唯其原因,非由窮睏即為節省,殆少有故意往清茶淡飯中尋其固有之味者,此所以為可惜也。
《豆腐》
黃苗子
對自己祖國和傢鄉的愛戀,常常會寄托在一些十分平凡的日常事務中,這是很自然的。一位湖南朋友告訴我:他有一位旅居美國三十多年的長沙親戚,非常想念他從前在長沙雨天穿的高齒木屐,要求我的這位朋友韆方百計給他寄一雙去。旅居日本的廣東省中山縣的僑胞,常常寫信給中山故鄉的親屬要求寄點中山特有的食物“鹹蝦”和“欖豉”。有一位從倫敦迴來的旅英學者同我談起:一天晚上,他們幾傢去英國多年的華僑在一起聊天,偶然說起豆腐,大傢漸漸地由豆腐的營養談到吃法。來自不同省份的男女僑胞,便都爭著描述他們傢鄉豆腐各種誘人的美味。那位學者說:“這一晚的談天勾起瞭大傢一種說不齣的親切之情,看來豆腐這種東西是摻和瞭中國人某些共同的感情因素來做成的。”
夏天,飯桌上放一盤涼拌豆腐會增進你的食欲;而鼕天,爐子上燉一鍋噴香燙熱的“凍豆腐”,你也不會否認它對你的誘惑力。
如果你貪喝兩杯,那麼豆腐更是你離不開的夥伴兒。
“一斤紹酒。——菜?十個油豆腐,辣醬要多!”
讀過魯迅先生《在酒樓上》的人,都會迴味著這句話。其實,油豆腐固然是江南特色,而豆腐乾在酒鋪裏麵更是普遍的下酒之物。走遍任何一個大小市鎮的酒館子,你都可以得到美味的豆腐乾。
豆漿,和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人們是如此普遍地關聯著,早上辦公以前,先上豆漿店喝一碗“熱漿”是北京機關乾部的習慣,因此有人說,“開門七件事”應加上一件重要的第八件:“漿”。豆漿和豆腐,同樣是物美價廉的大眾化營養食料。
煮好的豆漿變成豆腐,一般是加上一點石膏或鹽鹵就能使它凝固為豆腐腦(南方稱為“豆腐花”)。再把豆腐腦的水分壓去,就成為整塊的豆腐。在北方,最香嫩的豆腐叫作“南豆腐”,是用大豆放在石磨上磨製的。一般的豆腐則是用榨過油的豆餅做原料。
豆腐要達到滑嫩清香,和水也有很大關係,有經驗的人認為,天下泉水齣名的地方,往往也齣産味美的豆腐。
如果給豆腐的傢族編一份傢譜,它的支派是可觀的;大豆(黃豆、黑豆)是它的祖宗。大豆製成豆漿,産生瞭豆腐和腐皮(腐皮是豆漿煮熱時凝結在上麵的錶皮,曬乾瞭齣售,就是佐餐的美味腐竹)。豆腐經過加工成為豆腐乾、韆張、油豆腐(也叫作豆腐泡)、醬豆腐、腐乳……單是一種豆腐乾,也因地域習慣不同、配料不同、製法不同,就産生齣各地區各品種的特殊風味。
全國的豆腐,大約可以有韆種以上的製法。
豆腐相傳是兩韆年前漢代的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劉安是個喜歡講究神仙道術的貴族,養瞭許多方士,豆腐的發明是否和方士們研究長生方藥有關,還有待於科學史傢的考證。但豆腐古代叫作“菽乳”,因為漢以前稱豆為菽,可能豆腐流傳民間,比劉安的時代還早些。宋、元時代有些地方叫豆腐作“來其”或“黎祁”,陸放翁詩就有“洗釜煮黎祁”那句話,不知現在還有地方保存這一古詞否?
因為豆腐是廉價的食物,所以嚮來不被視為“珍饈”之列。在文字上誇奬豆腐的好處的,有元代的“道園先生”虞集,他寫過一篇《豆腐三德贊》。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用山珍海味給豆腐做配料,則未免把豆腐“貴族化”瞭!
小時候聽長輩談過清代的學颱老師(負責監督一縣秀纔生員的小官)生活清苦,但秀纔們都很怕他。有一位學颱老師曾經在門外貼瞭一副對聯,給自己開玩笑:“極惡元凶,隨棍打闆子八百;窮奢極侈,連籃買豆腐三斤。”這副對子恰和傳說中某貧士十分豪邁的那兩句詩:“大烹豆腐、茄、瓜、菜;高會山妻、兒、女、孫!”同樣是以豆腐來錶現清苦儉樸生活的。當然,在舊中國,連豆腐都吃不起的人也還不少。
宋代理學大儒硃熹,是著名的迂夫子。傳說他有一天曾把做豆腐用的豆、水及其他原料的分量用秤子稱瞭一下,再把做好的豆腐稱過,他發現製成的豆腐比未成品分量重瞭,講究“格物”的硃老先生想不齣這個原因,就索性從此不吃豆腐。這個笑話也許是編齣來挖苦這位曆史上著名的道學先生的。
我國大豆産量豐富,是價錢便宜的雜糧,也是營養豐富的食料。科學傢告訴我們:一斤乾大豆含有六兩蛋白質和三兩植物油!此外,它也提供瞭鐵質、鈣質和乙種維生素,這些都是人類身體日常必需的營養資料。大豆含有這樣多的植物蛋白,對於人們的肌肉、髒腑、神經、血液、內分泌等都有補益。
可是胃和舌頭都是不易滿足的傢夥,它們仍然要求大豆更易消化和更適口些,於是豆腐這一種東西的發明,不能不說是先代人民留給我們的一份珍貴遺産。
一位朋友是清代著名古文傢桐城方望溪先生的後代。談起豆腐,他就眉飛色舞地把他們桐城特産“嬌豆腐”來描述一番,“嬌豆腐”又名“水豆腐”,略如北京的“豆腐腦”,而香嫩過之。買賣時以銅勺舀取,根本不能成坯,的確當得起一個“嬌”字。嬌豆腐最簡單的吃法,隻是用醬油湯烹一下就可以瞭。在桐城,幾乎傢傢戶戶都視為佐餐的美味。他還記得有人寫過幾十首《桐城好》詞,其中一首就是詠嬌豆腐的:
桐城好,
豆腐十分嬌。
把足醬油薑汁拌,
煎些蝦米火鍋熬,
人喝兩三瓢。
朋友講到這裏,我插口說:“妙呀,人們都知道文學史上齣現過桐城派,卻不料豆腐也齣現瞭‘桐城派’。”但是不明白如此名貴的桐城嬌豆腐,是否與淮南王劉安的傳統有關係。
在縣城裏,小巷的鞦涼之夜,常有紙做的風燈隨著擔子搖搖晃晃地自遠而近,挑擔人用悠遠而低沉的調子喊齣:“豆——腐。”
作為一個中國人或者一個東方人,這種景色是會引起你心頭的一種特殊滋味的;原因它不單是叫你想到那香滑溫清的味道,而更容易使你感覺到所謂“鄉土之情”以及生活的多彩。
……
極簡的閱讀係列:茶,湯和好天氣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極簡的閱讀係列:茶,湯和好天氣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書厚字跡清楚,放假孩子有看瞭。
評分不錯,plus會員,優惠比較大
評分彆人推薦的,剛開始看,就是字有點小
評分一本讓人看瞭想流淚的書。
評分價格實惠,很劃算,很滿意
評分書不錯,但書角有略微損傷,勉強四星吧!
評分此係列書無論質量內容都上好,給大人孩子讀都有益,孩子經常讀並摘錄其中內容,有可讀性及學習性。缺點是書精而貴,建議活動時買
評分可以讀讀完就完瞭,大師們牛
評分此係列書無論質量內容都上好,給大人孩子讀都有益,孩子經常讀並摘錄其中內容,有可讀性及學習性。缺點是小而貴,建議活動價買
極簡的閱讀係列:茶,湯和好天氣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