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 14 電子係統仿真與設計(第2版)

Multisim 14 電子係統仿真與設計(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張新喜,許軍,韓菊,任銳,丁岩鬆 著
圖書標籤:
  • Multisim
  • 電路仿真
  • 電子設計
  • EDA
  • 仿真軟件
  • 電路分析
  • 電子技術
  • 模擬電路
  • Multisim 14
  • 高等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76624
版次:2
商品編碼:12180429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高等院校EDA係列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師生學習Multisim的教材,也可作為電子係統設計領域工程技術人員或電子設計愛好者的參考書。
  (1) 完備的元器件庫。新版本藉助領先半導體製造商的新版和升級版仿真模型,擴展瞭模擬和混閤模式應用,元器件數量多達約20000個。
  (2)功能強大的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rgrated Circuit Empnasis)仿真。能對模擬電路、數字電路、數模混閤電路和射頻(RF)電路等進行交互式仿真;新版本藉助來自NXP和美國國際整流器公司開發的全新MOSFET和IGBT,可搭建先進的電源電路。
  (3) 虛擬儀器測試和分析功能。二十餘種虛擬儀器和分析功能為電路性能的測試和分析提供瞭強有力的支持;新版本全新的主動分析模式可讓用戶更快速獲得仿真分析結果。
  (4)支持微控製器(MCU)仿真,能實現基於MCU的單片機係統仿真;全新的MPLAB教學應用程序集成瞭Multisim 14,可用於實現微控製器和外設仿真。
  (5)支持用梯形圖語言編程設計的係統仿真,增加瞭對工業控製係統仿真的支持。
  (6)具有PCB文件的轉換功能,可將仿真電路導齣到PCB設計驗證平颱Ultiboard。
  (7)Multisim 14可實現與LabVIEW聯閤仿真,利用LabVIEW可采集、處理外部真實信號,進一步豐富瞭Multisim 14的應用領域。
  (8) 配置瞭虛擬ELVIS,以幫助初學者快速掌握實驗技能,建立真實實驗的感覺,達到與搭建實物電路相似的效果。
  (9) 與NI ELVIS原型設計闆配套,提供瞭用真實元器件搭接電路和進行電路測試的環境,通過相關接口設計,實現瞭虛擬仿真與實際電路之間的無縫連接。
  (10) 針對iPad開發的Multisim Touch,使用戶可以在iPad上進行交互式電路仿真和分析。
  (11) 基於NI技術,建立瞭Multisim與外部真實電路的數據接口,實現瞭Multisim與NI虛擬儀器的聯閤仿真;通過LabVIEW SignalExpress軟件,實現瞭軟件仿真與實際電路的交互,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內容簡介

  本書係統地介紹瞭NIMultisim14電路仿真軟件的特點和使用方法,對基於該軟件的電路仿真與分析、單片機係統設計仿真、梯形圖程序設計仿真、Multisim14與LabVIEW聯閤仿真、虛擬麵包闆和虛擬ELVIS等內容作瞭詳細介紹,並結閤實例介紹瞭Multisim14在電路分析、模擬電路設計、數字電路設計和電路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師生學習Multisim的教材,也可作為電子係統設計領域工程技術人員或電子設計愛好者的參考書。

目錄

前言
第1章緒論
11電子技術的教與學
12NI電子學教育平颱
121概念
122NI電子學教育平颱的構成
123實驗範例
13Multisim 14的新特點
第2章快速入門
21NI Multisim 14套件概況
22NI Multisim 14原理圖的輸入和仿真
221原理圖的輸入
222電路功能仿真
223報告輸齣
第3章操作環境
31主界麵菜單命令
311文件菜單
312編輯菜單
313視圖菜單
314放置菜單
315MCU菜單
316仿真菜單
317文件傳輸菜單
318工具菜單
319報錶菜單
3110選項菜單
3111窗口菜單
3112幫助菜單
32常用工具欄
321標準工具欄
322主要工具欄
323瀏覽工具欄
324元器件工具欄
325仿真工具欄
326探針工具欄
327梯形圖工具欄
328儀器庫工具欄
329其他功能
第4章基本操作
41創建電路窗口
411設置界麵大小
412顯示/隱藏錶格、標題框和頁邊框
413選擇符閤標準
414元器件放置模式設置
415選擇電路顔色
416為元器件的標識、標稱值和名稱設置字體
42元器件的選取
43放置元器件
431選擇元器件和使用瀏覽窗口
432使用“In Use List
433移動一個已經放好的元器件
434復製/替換一個已經放置好的元器件
435設置元器件的顔色
44連綫
441自動連綫
442手動連綫
443自動連綫和手動連綫相結閤
444定製連綫方式
445修改連綫路徑
446設置連綫顔色
45手動添加結點
46鏇轉元器件
47設置元器件屬性
471顯示已被放置的元器件的識彆信息
472查看已放置的元器件的標稱值或模型
473為放置好的元器件設置錯誤
474自動設置錯誤
48從電路中尋找元器件
49標識
491更改元器件標識和屬性
492更改結點編號
493添加標題框
494添加備注
495添加說明
410虛擬連綫
411子電路和層次化
4111子電路與層次化概述
4112建立子電路
4113為電路添加子電路
412打印電路
413放置總綫
414使用彈齣菜單
4141沒有選中元器件時彈齣菜單
4142選中元器件時彈齣菜單
4143菜單來自於選中的連綫
第5章虛擬儀器
51虛擬儀器概述
511認識虛擬儀器
512使用虛擬儀器的注意事項
513虛擬儀器分類
52模擬儀器
521數字萬用錶
522函數信號發生器
523功率錶
524雙蹤示波器
525四通道示波器
526博德圖儀
527頻率儀
528伏安特性圖示儀
529失真度分析儀
53數字儀器
531數字信號發生器
532邏輯分析儀
533邏輯轉換儀
54射頻儀器
541頻譜分析儀
542網絡分析儀
55模擬Agilent、Tektronix 真實儀器
551Agilent33120A型函數發生器
552Agilent34401A型數字萬用錶
553Agilent54622D型數字示波器
554TektronixTDS2024型數字示波器
56測試探針
第6章虛擬麵包闆與3D ELVIS
61麵包闆概述
62虛擬麵包闆的設置和屬性
621麵包闆的設置
622麵包闆的屬性
63麵包闆上搭接電路
6313D View麵包闆上搭接電路
632元器件放置到麵包闆
633元器件引腳之間連綫
634瀏覽元器件信息
635瀏覽麵包闆
636麵包闆上連綫的明細錶
637麵包闆上連綫的檢查
643D ELVIS
641NI ELVIS 概述
642Virtual ELVIS組成
65Virtual ELVIS I design
651Virtual ELVIS I design界麵介紹
652Virtual ELVIS中儀器連接及應用
653應用Virtual ELVIS範例
66原型闆與平颱
661元器件的放置及連綫
662NI ELVIS 3種版本的區彆
第7章Multisim 14與LabVIEW聯閤仿真
71係統要求
72LabVIEW軟件入門
721虛擬儀器的構成
722LabVIEW的操作選闆
723創建虛擬儀器
73Multisim 14中的LabVIEW儀器
74LabVIEW儀器導入Multisim 14中的方法
741復製與重命名一個工程模闆
742指定接口信息
743創建自定義儀器
744導入一個自定義儀器到Multisim 14軟件中
第8章Multisim 14的仿真分析方法
81交互式仿真
82直流工作點分析
83交流掃描分析
84瞬態分析
85直流掃描分析
86單頻交流分析
87參數掃描分析
88噪聲分析
89濛特卡羅分析
810傅裏葉分析
811溫度掃描分析
812失真分析
813靈敏度分析
814最壞情況分析
815噪聲係數分析
816極點-零點分析
817傳遞函數分析
818綫寬分析
819批處理分析
820用戶自定義分析
第9章Multisim 14在電路分析中的應用
91結點電壓法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911結點電壓法
912仿真實驗與分析
92戴維南定理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921戴維南定理
922仿真實驗與分析
93疊加定理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931疊加定理
932仿真實驗與分析
94一階RC電路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941一階RC電路
942仿真實驗與分析
95RLC串聯電路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951RLC串聯電路
952RLC串聯電路的瞬態響應實驗與分析
953RLC串聯電路的正弦穩態實驗與分析
954RLC串聯電路的諧振和頻率特性實驗與分析
96三相電路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961三相電路
962仿真實驗與分析
第10章Multisim 14在模擬電路中的應用
101二極管電路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11二極管特性
1012二極管整流電路的實驗與分析
1013二極管箝位電路的實驗與分析
1014穩壓管電路的實驗與分析
102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21單管放大電路
1022仿真實驗與分析
103集成運放負反饋放大電路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31集成運放負反饋放大電路
1032比例放大電路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33加法運算電路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34減法運算電路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35有源濾波器電路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4RC正弦波振蕩器及其應用電路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41正弦波振蕩器
1042RC正弦波振蕩器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43電子琴原理電路的實驗與分析
105電壓比較器及其應用電路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51電壓比較器
1052電壓比較器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53矩形波發生器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54監測報警係統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6直流穩壓電源的仿真實驗與分析
1061直流穩壓電源
1062仿真實驗與分析
第11章Multisim 14在數字電路中的應用
111組閤邏輯電路的仿真與分析
1111邏輯函數的化簡
1112組閤邏輯電路的分析
1113編碼器
1114譯碼器
1115數據選擇器
1116數值比較器
1117加法器
1118競爭冒險
112時序邏輯電路的仿真與分析
1121基本觸發器
1122移位寄存器
1123基本計數器
1124555定時器仿真與分析
113A-D與D-A轉換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1131A-D轉換電路的仿真分析
1132D-A轉換電路的仿真分析
114多功能數字鍾設計
1141數字鍾功能分析
1142數字鍾各單元電路設計
1143數字鍾集成設計與仿真
第12章MultiMCU單片機仿真
121MultiMCU單片機仿真平颱介紹
122單片機仿真電路的建立
123單片機編程語言及編譯連接
1231應用匯編語言編寫單片機應用程序
1232應用C語言編寫單片機應用程序
1233應用第三方編譯器生成可執行文件
124單片機在綫調試
1241MultiMCU在綫調試功能介紹
1242單步在綫調試應用程序
125單片機係統仿真實例
1251用8051單片機實現波形發生器的仿真
1252用8051單片機實現流水燈的仿真
1253用PIC單片機實現液晶顯示流動字符的仿真
第13章Multisim 14與梯形圖程序仿真
131概況
132梯形圖的創建
1321梯形圖編程語言概述
1322梯形圖編程
133梯形圖中的“與”“或”邏輯
134梯形圖編程元素(指令)
135可編程序控製器應用
1351多地控製一燈
1352儲藏罐的液麵控製
1353傳送帶的控製
1354十字路口交通燈的控製
第14章Multisim 14在電路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141電路故障診斷概述
1411電路故障診斷的基本概念
1412電路故障診斷的常用方法
142仿真實驗在端口UI麯綫測試法中的應用
143仿真分析在故障字典法中的應用

前言/序言

  EDA是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的英文縮寫,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AM)、計算機輔助測試(CAT)和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等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藉助先進的計算機技術,EDA技術已能依靠EDA軟件平颱完成各類電子係統的設計、仿真,直至特定目標芯片的設計。NI Multisim是當前流行的、特彆適閤電子係統仿真分析與設計的一款EDA工具軟件,已受到國內外教師、科研人員和工程師的廣泛認可,成為業界一流的先進SPICE仿真標準環境。Multisim軟件操作友好、功能強大,不僅可以作為大學生學習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工學、單片機等課程的重要輔助軟件,也可以作為電子工程師進行實際電子係統仿真和設計的有效工具,可優化性能、減少設計錯誤,縮短原型開發時間。
  作為Multisim仿真軟件的最新版本,Multisim 14進一步完善瞭以前版本的基本功能,同時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其特點和優勢包括:
  (1) 完備的元器件庫。新版本藉助領先半導體製造商的新版和升級版仿真模型,擴展瞭模擬和混閤模式應用,元器件數量多達約20000個。
  (2)功能強大的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rgrated Circuit Empnasis)仿真。能對模擬電路、數字電路、數模混閤電路和射頻(RF)電路等進行交互式仿真;新版本藉助來自NXP和美國國際整流器公司開發的全新MOSFET和IGBT,可搭建先進的電源電路。
  (3) 虛擬儀器測試和分析功能。二十餘種虛擬儀器和分析功能為電路性能的測試和分析提供瞭強有力的支持;新版本全新的主動分析模式可讓用戶更快速獲得仿真分析結果。
  (4)支持微控製器(MCU)仿真,能實現基於MCU的單片機係統仿真;全新的MPLAB教學應用程序集成瞭Multisim 14,可用於實現微控製器和外設仿真。
  (5)支持用梯形圖語言編程設計的係統仿真,增加瞭對工業控製係統仿真的支持。
  (6)具有PCB文件的轉換功能,可將仿真電路導齣到PCB設計驗證平颱Ultiboard。
  (7)Multisim 14可實現與LabVIEW聯閤仿真,利用LabVIEW可采集、處理外部真實信號,進一步豐富瞭Multisim 14的應用領域。
  (8) 配置瞭虛擬ELVIS,以幫助初學者快速掌握實驗技能,建立真實實驗的感覺,達到與搭建實物電路相似的效果。
  (9) 與NI ELVIS原型設計闆配套,提供瞭用真實元器件搭接電路和進行電路測試的環境,通過相關接口設計,實現瞭虛擬仿真與實際電路之間的無縫連接。
  (10) 針對iPad開發的Multisim Touch,使用戶可以在iPad上進行交互式電路仿真和分析。
  (11) 基於NI技術,建立瞭Multisim與外部真實電路的數據接口,實現瞭Multisim與NI虛擬儀器的聯閤仿真;通過LabVIEW SignalExpress軟件,實現瞭軟件仿真與實際電路的交互,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與其他EDA工具軟件相比,Multisim 14界麵直觀、操作方便,創建電路需要的元器件及電路仿真需要的測試儀器均可直接從屏幕抓取,且元器件和儀器的圖形與實物外形接近,儀器的操作開關、按鍵也與實際儀器極為相似。特彆是Multisim 14中增設的與實物完全一樣的實驗麵包闆,更增加瞭學生對電路的感性認識,激發瞭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同時,Multisim 14針對教師和學生特彆設計和建立瞭強大的教學功能,可以協助教師用嶄新而有創意的方式來傳授課程內容。
  Multisim 14軟件的引入在促進電子技術教學的同時,也推動瞭電類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眾所周知,電類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隻有通過實驗,纔能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但目前國內高校的實驗場地和實驗儀器等資源都十分有限,這在某種程度上製約瞭學生工程素質、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然而,有瞭Multisim 14軟件和計算機,就相當於有瞭一個現代化的“電子實驗室”,在這種不拘場閤、不拘時間的“電子實驗室”中,用“以虛代實、以軟代硬”的方法做實驗,既具有容易設計、容易修改和容易實現等優點,又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降低教學成本,擴展瞭電子技術實驗室的空間,為學生參加課外電子設計活動奠定瞭物質基礎。同時,在電路的故障診斷等工程實際中,Multisim 14也發揮瞭巨大的作用。工程實際中常用的電路故障診斷方法是故障字典法,通常故障字典的建立需要通過大量的電路實驗收集各種標準數據和故障數據,時間長、成本高,但利用Multisim 14強大的電路仿真能力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仿真環境中,用戶可以設置各種故障狀態,甚至各種極限狀態,利用虛擬儀錶進行檢測,把故障數據收集到故障字典中。利用Multisim 14仿真工具進行故障數據的收集是一種快速、經濟、可靠的故障字典建立新方法,可以廣泛用於各類電子電路的故障診斷和分析。


《Multisim 14 電子係統仿真與設計(第2版)》圖書簡介 本書是一本係統介紹 Multisim 14 軟件在電子係統仿真與設計中應用的權威指南。無論您是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還是從事電子産品研發的工程師,抑或是對電子設計充滿興趣的愛好者,本書都將是您學習和掌握 Multisim 14 的寶貴資源。 Multisim 14 作為一款功能強大的電子電路仿真軟件,以其直觀的用戶界麵、豐富的元器件庫、多樣的仿真分析功能以及強大的PCB設計集成能力,在電子教學、科研和工程實踐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書深入淺齣地講解瞭 Multisim 14 的各項核心功能,並結閤大量實際案例,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設計能力。 本書內容涵蓋瞭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應用的廣泛主題: 第一部分:Multisim 14 基礎篇 軟件環境與界麵介紹: 詳細闡述 Multisim 14 的安裝、啓動以及工作界麵的各個組成部分,包括菜單欄、工具欄、組件麵闆、設計窗口、仿真控製器等,幫助讀者快速熟悉軟件操作。 基本元器件的選用與放置: 介紹 Multisim 14 中各種基本元器件(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三極管、運算放大器等)的特性、參數設置以及在電路圖中的正確放置方法。 電路連接與布綫: 講解如何使用導綫連接元器件,優化布綫布局,確保電路的邏輯性和美觀性。 電路仿真基礎: 介紹不同類型的仿真(瞬態仿真、直流工作點仿真、交流小信號仿真等)及其設置,以及如何解讀仿真結果。 第二部分:電路仿真與分析 直流電路分析: 通過實例演示如何利用 Multisim 14 進行直流電路的搭建、參數設置和仿真分析,包括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的應用。 交流電路分析: 講解交流信號源的設置,正弦波、方波等信號的仿真,以及RLC串聯/並聯電路、濾波器等交流電路的仿真與分析。 瞬態響應分析: 深入探討電容、電感在電路中的充放電過程,以及二極管、三極管等非綫性器件的瞬態行為仿真。 元器件模型與庫管理: 介紹 Multisim 14 豐富的元器件庫,如何搜索、選擇和添加特定元器件,以及如何創建和編輯自定義元器件模型,滿足復雜設計的需求。 高級仿真功能: 探索 Multisim 14 提供的如傅裏葉分析、噪聲分析、濛特卡洛分析等高級仿真技術,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功能進行更深入的電路性能評估。 第三部分: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 基本邏輯門電路: 介紹與門、或門、非門、與非門、或非門、異或門等基本邏輯門電路的原理和 Multisim 14 中的實現方式。 組閤邏輯電路設計: 演示如何利用邏輯門搭建組閤邏輯電路,如編碼器、譯碼器、加法器、比較器等,並進行仿真驗證。 時序邏輯電路設計: 講解觸發器(D觸發器、JK觸發器、T觸發器、RS觸發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觸發器構建計數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等時序邏輯電路。 微控製器與嵌入式係統仿真: 介紹 Multisim 14 對微控製器(如PIC、AVR係列)的支持,如何導入程序代碼,並與外圍電路進行聯閤仿真,實現嵌入式係統的初步設計與驗證。 第四部分:PCB設計與集成 PCB設計流程概覽: 講解從原理圖設計到PCB布局布綫的完整流程。 原理圖到PCB的轉化: 演示如何在 Multisim 14 中將設計的電路圖轉化為PCB封裝,並導入到 Ultiboard 等專業PCB設計軟件中。 PCB布局與布綫基礎: 介紹PCB布局的基本原則,如元件放置、走綫規則、過孔使用等,以及在 Ultiboard 中的實踐操作。 PCB設計檢查與導齣: 講解DRC(設計規則檢查)的應用,以及如何導齣Gerber文件等用於PCB製造的文件。 本書的特色: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 每一章都配有豐富的實驗示例,涵蓋瞭各種經典的電子電路設計,讓讀者在動手實踐中鞏固理論知識。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內容結構清晰,從基礎操作到高級應用,逐步引導讀者掌握 Multisim 14 的使用技巧。 貼閤實際工程應用: 案例選擇貼近實際工程需求,能夠幫助讀者快速提升在實際項目中的設計能力。 詳細的圖文說明: 大量的截圖和圖示,清晰直觀地展示操作步驟和仿真結果,便於理解。 針對 Multisim 14 的最新版本: 充分利用 Multisim 14 的新特性和優化功能。 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熟練運用 Multisim 14 進行電路的原理設計、仿真驗證、性能分析,並能進一步瞭解和掌握PCB的設計流程,極大地提高電子係統設計的效率和準確性,為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對電子係統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包含一些關於如何進行電路性能優化的內容。例如,如何通過調整元器件的參數來提高電路的效率,降低功耗,或者改善信號的質量。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通用的優化策略和方法?此外,對於一些特定的電子係統,例如低功耗設計、高速信號傳輸、噪聲抑製等,如果書中能有相關的仿真和設計技巧,那將非常有價值。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強調仿真結果的解讀和應用。仿真結果不僅僅是數字和波形,更重要的是如何從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設計改進。例如,如何根據仿真的頻率響應麯綫來選擇閤適的濾波器,如何根據瞬態響應來判斷電路的穩定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種“數據驅動”的設計思維,用仿真數據來指導我的設計決策。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實用性非常感興趣。在電子學習過程中,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動手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樣不可或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大量貼閤實際的案例,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的闡述。例如,書中能否包含一些傳感器接口電路的設計與仿真,通信模塊的設計與仿真,或者微控製器外圍電路的設計與仿真?我期待書中能給齣詳細的設計步驟,元器件的選擇依據,以及在Multisim中進行仿真驗證的具體操作。特彆地,我希望書中能夠講解如何根據仿真結果來優化電路設計,例如如何調整元器件參數以達到最佳的性能指標,或者如何排查仿真過程中齣現的問題。對於初學者來說,能夠掌握從“問題提齣”到“電路設計”再到“仿真驗證”再到“結果優化”的完整流程,將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建立起這樣的設計思維和實踐能力,是我非常關注的一點。

評分

我是一名對模擬電路設計特彆感興趣的學習者。模擬電路的仿真往往比數字電路更具挑戰性,因為它涉及到許多連續變化的參數和細微的誤差。我希望這本書在模擬電路仿真方麵能夠有深入的講解。例如,關於運算放大器電路的設計與仿真,濾波器電路的設計與仿真,以及電源電路的設計與仿真。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各種模擬電路的搭建方法,元器件參數的選擇原則,以及在Multisim中進行各種仿真分析(如AC分析、DC掃描、瞬態分析)的具體步驟和技巧。特彆地,我關注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優化模擬電路性能的案例,比如如何降低噪聲、提高增益、減小失真等。此外,對於一些特殊的模擬電路,例如振蕩器、比較器、穩壓器等,如果書中能夠有專門的設計和仿真講解,那就更加難得瞭。我對書本內容的深度和準確性有很高的要求,希望它能真正幫助我理解和掌握模擬電路設計的精髓。

評分

在學習電子技術的過程中,調試和故障排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提供一些指導。當電路在仿真中齣現異常時,我們應該如何去分析原因?Multisim提供瞭各種分析工具,比如波形觀察器、探針、儀錶等,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講解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工具來定位電路中的問題。例如,如果電路的輸齣波形不符閤預期,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麵入手去檢查?是元器件參數設置錯誤?導綫連接有問題?還是電路設計本身存在缺陷?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典型的故障案例,並演示如何使用Multisim的仿真功能來找齣故障點?例如,一個簡單的放大電路增益不達標,或者一個數字邏輯門工作異常,這些都是常見的仿真問題。如果書中能有這方麵的講解,將極大地提升我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我能夠更自信地麵對電子設計中的各種挑戰。

評分

這本書的第二版,意味著它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一定的更新和完善。我非常好奇這次更新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麵。Multisim作為一款不斷發展的仿真軟件,其新版本往往會引入新的元器件庫、新的仿真算法,或者改進用戶界麵和操作體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充分反映Multisim 14版本的特性,比如是否有新增的模擬或數字元器件,是否有更強大的分析工具,或者是否有新的仿真引擎的加入。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第二版能夠修正第一版中可能存在的錯誤或不足之處,並且融入更多的實際應用案例。我曾經遇到過一些電子設計項目,在實際製作之前,都需要通過仿真來反復驗證。然而,很多時候,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之間總會存在一定的差距。我期待這本書能夠通過豐富的案例,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起來,例如如何使用Multisim來設計一個簡單的音頻放大電路,如何仿真一個數字邏輯電路,或者如何分析一個電源管理電路的穩定性。這些貼近實際的項目,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Multisim在整個電子係統設計流程中的實際價值,並提升我的實際動手能力。

評分

拿到這本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目錄,試圖一窺全貌。從目錄的結構來看,這本書似乎是按照一個循序漸進的邏輯來展開的。開頭部分可能是一些基礎知識的鋪墊,比如電子係統的基本概念,以及Multisim軟件在整個設計流程中的定位和作用。我尤其關注那些涉及到具體操作的部分,比如如何創建新的項目,如何在原理圖編輯器中放置元器件,如何進行導綫連接,以及如何進行基本的電路參數設置。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清晰的圖文講解,最好是彩色的截圖,這樣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操作步驟,減少初學者在摸索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睏惑。另外,我也在尋找關於“仿真”部分的詳盡介紹。電子係統仿真不僅僅是搭建電路,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仿真來驗證電路的性能,預測其工作狀態,並找齣潛在的問題。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講解各種仿真模式的應用場景,例如瞬態仿真在分析電路動態響應時的作用,穩態仿真在分析電路在穩定狀態下性能時的重要性,以及頻率響應仿真如何幫助我們理解電路的濾波特性等。書中有沒有關於元器件模型選擇和參數化的討論?這一點也很關鍵,因為一個準確的元器件模型是仿真結果可靠性的基礎。我希望作者能夠在這個方麵給予足夠的重視,並且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幫助讀者更好地利用Multisim的強大功能。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中提到瞭“電子係統仿真與設計”,這錶明它不僅僅局限於某一種類型的電路,而是涵蓋瞭更廣泛的電子係統。我希望書中能夠涉及不同領域的電子係統設計,例如模擬電路、數字電路、混閤信號電路,甚至是射頻電路和嵌入式係統。當然,考慮到Multisim的特點,可能更側重於電路層麵的仿真。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復雜數字邏輯電路的設計和仿真。比如,如何使用Multisim來設計和測試組閤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如何利用其強大的邏輯分析儀來觀察信號的變化,以及如何對大型數字係統進行模塊化設計和仿真。另外,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涉及一些嵌入式係統的初步仿真,例如如何將一個簡單的微控製器模型集成到Multisim中,並對其外圍電路進行仿真。這對於學習嵌入式開發非常有幫助。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結閤硬件描述語言(如VHDL或Verilog)進行仿真設計的實例,那就更好瞭,雖然Multisim可能不是專門的HDL仿真工具,但如果能有相關的介紹,也能拓寬我的視野。

評分

我是一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生,正在為我的畢業設計而煩惱。畢業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電路仿真和設計。我之前也接觸過一些電子設計軟件,但Multisim 14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因為它功能強大且易於上手。因此,我購買瞭這本《Multisim 14 電子係統仿真與設計(第2版)》,希望它能成為我的得力助手。我最看重的是書中關於“設計”的部分。電子係統設計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元器件連接起來,它需要考慮電路的性能、功耗、成本、可靠性等諸多因素。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係統地介紹電子係統設計的思維過程,例如如何從需求齣發,進行係統框圖設計,如何選擇閤適的元器件,如何進行電路優化,以及如何進行仿真驗證和最終的産品化。書中是否有提供一些成熟的設計方法論,或者一些通用的設計流程?這對於我來說非常重要。此外,我也關注書中對於一些復雜電路的設計和仿真的講解,比如涉及微控製器、FPGA、嵌入式係統等方麵的仿真。如果書中能夠包含這方麵的案例,那將是對我畢業設計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我的,整體色調偏嚮深藍,配上銀白色的字體,顯得很有科技感。封麵上“Multisim 14”的字樣非常醒目,下方是“電子係統仿真與設計”的主題,後麵跟著“(第2版)”的字樣,錶明瞭它的專業性和更新迭代。我拿到書的那天,第一感覺就是紙張的質感很不錯,厚實且略帶光澤,翻閱起來手感很舒服,不是那種容易泛黃的普通紙張。書的整體裝幀也比較牢固,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覺是一本可以長期保存的學習資料。我當初買這本書,主要是想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介紹Multisim這款強大仿真軟件的書籍,畢竟在電子工程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仿真工具的作用不言而喻。市麵上關於電子仿真的書籍不少,但專門針對Multisim,並且是最新版本(或者說相對新版本)的,確實不多。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的軟件界麵操作講起,逐步深入到各種元器件的庫使用、電路搭建、參數設置,再到高級的仿真分析功能,比如瞬態分析、交流分析、傅裏葉分析等等。同時,我也很期待書中能包含一些實際的案例,通過這些案例來展示如何運用Multisim解決具體的電子設計問題,這對於我這種實踐經驗還不算特彆豐富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總的來說,初步印象是這本書在外觀設計和基本質量上達到瞭我的預期,希望能有與之匹配的內容深度和廣度。

評分

我對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實踐操作之間的平衡性非常感興趣。我希望它既能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解釋各種仿真方法的原理,又能提供詳細的操作指南,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在Multisim中實現這些操作。我希望書中能夠避免過於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用清晰易懂的語言來闡述復雜的概念。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更具挑戰性的設計項目,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入門級案例。例如,如何設計一個完整的通信係統原型,或者如何仿真一個復雜的控製係統。這對於我來說將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颱。此外,我還關注書中關於Multisim與其他EDA工具的集成方麵的介紹。雖然這本書主要聚焦於Multisim,但瞭解其與其他軟件的配閤使用,能夠幫助我更好地應對更復雜的項目需求。總而言之,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廣度,能夠真正幫助我提升電子係統仿真與設計能力的參考書。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