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 14 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2版)

Multisim 14 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新喜,许军,韩菊,任锐,丁岩松 著
图书标签:
  • Multisim
  • 电路仿真
  • 电子设计
  • EDA
  • 仿真软件
  • 电路分析
  • 电子技术
  • 模拟电路
  • Multisim 14
  • 高等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6624
版次:2
商品编码:12180429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院校EDA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学习Multisim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子系统设计领域工程技术人员或电子设计爱好者的参考书。
  (1) 完备的元器件库。新版本借助领先半导体制造商的新版和升级版仿真模型,扩展了模拟和混合模式应用,元器件数量多达约20000个。
  (2)功能强大的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rgrated Circuit Empnasis)仿真。能对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数模混合电路和射频(RF)电路等进行交互式仿真;新版本借助来自NXP和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开发的全新MOSFET和IGBT,可搭建先进的电源电路。
  (3) 虚拟仪器测试和分析功能。二十余种虚拟仪器和分析功能为电路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新版本全新的主动分析模式可让用户更快速获得仿真分析结果。
  (4)支持微控制器(MCU)仿真,能实现基于MCU的单片机系统仿真;全新的MPLAB教学应用程序集成了Multisim 14,可用于实现微控制器和外设仿真。
  (5)支持用梯形图语言编程设计的系统仿真,增加了对工业控制系统仿真的支持。
  (6)具有PCB文件的转换功能,可将仿真电路导出到PCB设计验证平台Ultiboard。
  (7)Multisim 14可实现与LabVIEW联合仿真,利用LabVIEW可采集、处理外部真实信号,进一步丰富了Multisim 14的应用领域。
  (8) 配置了虚拟ELVIS,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实验技能,建立真实实验的感觉,达到与搭建实物电路相似的效果。
  (9) 与NI ELVIS原型设计板配套,提供了用真实元器件搭接电路和进行电路测试的环境,通过相关接口设计,实现了虚拟仿真与实际电路之间的无缝连接。
  (10) 针对iPad开发的Multisim Touch,使用户可以在iPad上进行交互式电路仿真和分析。
  (11) 基于NI技术,建立了Multisim与外部真实电路的数据接口,实现了Multisim与NI虚拟仪器的联合仿真;通过LabVIEW SignalExpress软件,实现了软件仿真与实际电路的交互,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NIMultisim14电路仿真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基于该软件的电路仿真与分析、单片机系统设计仿真、梯形图程序设计仿真、Multisim14与LabVIEW联合仿真、虚拟面包板和虚拟ELVIS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实例介绍了Multisim14在电路分析、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和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学习Multisim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子系统设计领域工程技术人员或电子设计爱好者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电子技术的教与学
12NI电子学教育平台
121概念
122NI电子学教育平台的构成
123实验范例
13Multisim 14的新特点
第2章快速入门
21NI Multisim 14套件概况
22NI Multisim 14原理图的输入和仿真
221原理图的输入
222电路功能仿真
223报告输出
第3章操作环境
31主界面菜单命令
311文件菜单
312编辑菜单
313视图菜单
314放置菜单
315MCU菜单
316仿真菜单
317文件传输菜单
318工具菜单
319报表菜单
3110选项菜单
3111窗口菜单
3112帮助菜单
32常用工具栏
321标准工具栏
322主要工具栏
323浏览工具栏
324元器件工具栏
325仿真工具栏
326探针工具栏
327梯形图工具栏
328仪器库工具栏
329其他功能
第4章基本操作
41创建电路窗口
411设置界面大小
412显示/隐藏表格、标题框和页边框
413选择符合标准
414元器件放置模式设置
415选择电路颜色
416为元器件的标识、标称值和名称设置字体
42元器件的选取
43放置元器件
431选择元器件和使用浏览窗口
432使用“In Use List
433移动一个已经放好的元器件
434复制/替换一个已经放置好的元器件
435设置元器件的颜色
44连线
441自动连线
442手动连线
443自动连线和手动连线相结合
444定制连线方式
445修改连线路径
446设置连线颜色
45手动添加结点
46旋转元器件
47设置元器件属性
471显示已被放置的元器件的识别信息
472查看已放置的元器件的标称值或模型
473为放置好的元器件设置错误
474自动设置错误
48从电路中寻找元器件
49标识
491更改元器件标识和属性
492更改结点编号
493添加标题框
494添加备注
495添加说明
410虚拟连线
411子电路和层次化
4111子电路与层次化概述
4112建立子电路
4113为电路添加子电路
412打印电路
413放置总线
414使用弹出菜单
4141没有选中元器件时弹出菜单
4142选中元器件时弹出菜单
4143菜单来自于选中的连线
第5章虚拟仪器
51虚拟仪器概述
511认识虚拟仪器
512使用虚拟仪器的注意事项
513虚拟仪器分类
52模拟仪器
521数字万用表
522函数信号发生器
523功率表
524双踪示波器
525四通道示波器
526博德图仪
527频率仪
528伏安特性图示仪
529失真度分析仪
53数字仪器
531数字信号发生器
532逻辑分析仪
533逻辑转换仪
54射频仪器
541频谱分析仪
542网络分析仪
55模拟Agilent、Tektronix 真实仪器
551Agilent33120A型函数发生器
552Agilent34401A型数字万用表
553Agilent54622D型数字示波器
554TektronixTDS2024型数字示波器
56测试探针
第6章虚拟面包板与3D ELVIS
61面包板概述
62虚拟面包板的设置和属性
621面包板的设置
622面包板的属性
63面包板上搭接电路
6313D View面包板上搭接电路
632元器件放置到面包板
633元器件引脚之间连线
634浏览元器件信息
635浏览面包板
636面包板上连线的明细表
637面包板上连线的检查
643D ELVIS
641NI ELVIS 概述
642Virtual ELVIS组成
65Virtual ELVIS I design
651Virtual ELVIS I design界面介绍
652Virtual ELVIS中仪器连接及应用
653应用Virtual ELVIS范例
66原型板与平台
661元器件的放置及连线
662NI ELVIS 3种版本的区别
第7章Multisim 14与LabVIEW联合仿真
71系统要求
72LabVIEW软件入门
721虚拟仪器的构成
722LabVIEW的操作选板
723创建虚拟仪器
73Multisim 14中的LabVIEW仪器
74LabVIEW仪器导入Multisim 14中的方法
741复制与重命名一个工程模板
742指定接口信息
743创建自定义仪器
744导入一个自定义仪器到Multisim 14软件中
第8章Multisim 14的仿真分析方法
81交互式仿真
82直流工作点分析
83交流扫描分析
84瞬态分析
85直流扫描分析
86单频交流分析
87参数扫描分析
88噪声分析
89蒙特卡罗分析
810傅里叶分析
811温度扫描分析
812失真分析
813灵敏度分析
814最坏情况分析
815噪声系数分析
816极点-零点分析
817传递函数分析
818线宽分析
819批处理分析
820用户自定义分析
第9章Multisim 14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91结点电压法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911结点电压法
912仿真实验与分析
92戴维南定理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921戴维南定理
922仿真实验与分析
93叠加定理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931叠加定理
932仿真实验与分析
94一阶RC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941一阶RC电路
942仿真实验与分析
95RLC串联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951RLC串联电路
952RLC串联电路的瞬态响应实验与分析
953RLC串联电路的正弦稳态实验与分析
954RLC串联电路的谐振和频率特性实验与分析
96三相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961三相电路
962仿真实验与分析
第10章Multisim 14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
101二极管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11二极管特性
1012二极管整流电路的实验与分析
1013二极管箝位电路的实验与分析
1014稳压管电路的实验与分析
10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21单管放大电路
1022仿真实验与分析
103集成运放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31集成运放负反馈放大电路
1032比例放大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33加法运算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34减法运算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35有源滤波器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4RC正弦波振荡器及其应用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41正弦波振荡器
1042RC正弦波振荡器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43电子琴原理电路的实验与分析
105电压比较器及其应用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51电压比较器
1052电压比较器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53矩形波发生器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54监测报警系统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6直流稳压电源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1061直流稳压电源
1062仿真实验与分析
第11章Multisim 14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
111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与分析
1111逻辑函数的化简
111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1113编码器
1114译码器
1115数据选择器
1116数值比较器
1117加法器
1118竞争冒险
112时序逻辑电路的仿真与分析
1121基本触发器
1122移位寄存器
1123基本计数器
1124555定时器仿真与分析
113A-D与D-A转换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131A-D转换电路的仿真分析
1132D-A转换电路的仿真分析
114多功能数字钟设计
1141数字钟功能分析
1142数字钟各单元电路设计
1143数字钟集成设计与仿真
第12章MultiMCU单片机仿真
121MultiMCU单片机仿真平台介绍
122单片机仿真电路的建立
123单片机编程语言及编译连接
1231应用汇编语言编写单片机应用程序
1232应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应用程序
1233应用第三方编译器生成可执行文件
124单片机在线调试
1241MultiMCU在线调试功能介绍
1242单步在线调试应用程序
125单片机系统仿真实例
1251用8051单片机实现波形发生器的仿真
1252用8051单片机实现流水灯的仿真
1253用PIC单片机实现液晶显示流动字符的仿真
第13章Multisim 14与梯形图程序仿真
131概况
132梯形图的创建
1321梯形图编程语言概述
1322梯形图编程
133梯形图中的“与”“或”逻辑
134梯形图编程元素(指令)
135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
1351多地控制一灯
1352储藏罐的液面控制
1353传送带的控制
1354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控制
第14章Multisim 14在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41电路故障诊断概述
1411电路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
1412电路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
142仿真实验在端口UI曲线测试法中的应用
143仿真分析在故障字典法中的应用

前言/序言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的英文缩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EDA技术已能依靠EDA软件平台完成各类电子系统的设计、仿真,直至特定目标芯片的设计。NI Multisim是当前流行的、特别适合电子系统仿真分析与设计的一款EDA工具软件,已受到国内外教师、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广泛认可,成为业界一流的先进SPICE仿真标准环境。Multisim软件操作友好、功能强大,不仅可以作为大学生学习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学、单片机等课程的重要辅助软件,也可以作为电子工程师进行实际电子系统仿真和设计的有效工具,可优化性能、减少设计错误,缩短原型开发时间。
  作为Multisim仿真软件的最新版本,Multisim 14进一步完善了以前版本的基本功能,同时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其特点和优势包括:
  (1) 完备的元器件库。新版本借助领先半导体制造商的新版和升级版仿真模型,扩展了模拟和混合模式应用,元器件数量多达约20000个。
  (2)功能强大的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rgrated Circuit Empnasis)仿真。能对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数模混合电路和射频(RF)电路等进行交互式仿真;新版本借助来自NXP和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开发的全新MOSFET和IGBT,可搭建先进的电源电路。
  (3) 虚拟仪器测试和分析功能。二十余种虚拟仪器和分析功能为电路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新版本全新的主动分析模式可让用户更快速获得仿真分析结果。
  (4)支持微控制器(MCU)仿真,能实现基于MCU的单片机系统仿真;全新的MPLAB教学应用程序集成了Multisim 14,可用于实现微控制器和外设仿真。
  (5)支持用梯形图语言编程设计的系统仿真,增加了对工业控制系统仿真的支持。
  (6)具有PCB文件的转换功能,可将仿真电路导出到PCB设计验证平台Ultiboard。
  (7)Multisim 14可实现与LabVIEW联合仿真,利用LabVIEW可采集、处理外部真实信号,进一步丰富了Multisim 14的应用领域。
  (8) 配置了虚拟ELVIS,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实验技能,建立真实实验的感觉,达到与搭建实物电路相似的效果。
  (9) 与NI ELVIS原型设计板配套,提供了用真实元器件搭接电路和进行电路测试的环境,通过相关接口设计,实现了虚拟仿真与实际电路之间的无缝连接。
  (10) 针对iPad开发的Multisim Touch,使用户可以在iPad上进行交互式电路仿真和分析。
  (11) 基于NI技术,建立了Multisim与外部真实电路的数据接口,实现了Multisim与NI虚拟仪器的联合仿真;通过LabVIEW SignalExpress软件,实现了软件仿真与实际电路的交互,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其他EDA工具软件相比,Multisim 14界面直观、操作方便,创建电路需要的元器件及电路仿真需要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从屏幕抓取,且元器件和仪器的图形与实物外形接近,仪器的操作开关、按键也与实际仪器极为相似。特别是Multisim 14中增设的与实物完全一样的实验面包板,更增加了学生对电路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同时,Multisim 14针对教师和学生特别设计和建立了强大的教学功能,可以协助教师用崭新而有创意的方式来传授课程内容。
  Multisim 14软件的引入在促进电子技术教学的同时,也推动了电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众所周知,电类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目前国内高校的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等资源都十分有限,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工程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有了Multisim 14软件和计算机,就相当于有了一个现代化的“电子实验室”,在这种不拘场合、不拘时间的“电子实验室”中,用“以虚代实、以软代硬”的方法做实验,既具有容易设计、容易修改和容易实现等优点,又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成本,扩展了电子技术实验室的空间,为学生参加课外电子设计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在电路的故障诊断等工程实际中,Multisim 14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工程实际中常用的电路故障诊断方法是故障字典法,通常故障字典的建立需要通过大量的电路实验收集各种标准数据和故障数据,时间长、成本高,但利用Multisim 14强大的电路仿真能力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仿真环境中,用户可以设置各种故障状态,甚至各种极限状态,利用虚拟仪表进行检测,把故障数据收集到故障字典中。利用Multisim 14仿真工具进行故障数据的收集是一种快速、经济、可靠的故障字典建立新方法,可以广泛用于各类电子电路的故障诊断和分析。


《Multisim 14 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2版)》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 Multisim 14 软件在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中应用的权威指南。无论您是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还是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的工程师,抑或是对电子设计充满兴趣的爱好者,本书都将是您学习和掌握 Multisim 14 的宝贵资源。 Multisim 14 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以其直观的用户界面、丰富的元器件库、多样的仿真分析功能以及强大的PCB设计集成能力,在电子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 Multisim 14 的各项核心功能,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设计能力。 本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的广泛主题: 第一部分:Multisim 14 基础篇 软件环境与界面介绍: 详细阐述 Multisim 14 的安装、启动以及工作界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菜单栏、工具栏、组件面板、设计窗口、仿真控制器等,帮助读者快速熟悉软件操作。 基本元器件的选用与放置: 介绍 Multisim 14 中各种基本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运算放大器等)的特性、参数设置以及在电路图中的正确放置方法。 电路连接与布线: 讲解如何使用导线连接元器件,优化布线布局,确保电路的逻辑性和美观性。 电路仿真基础: 介绍不同类型的仿真(瞬态仿真、直流工作点仿真、交流小信号仿真等)及其设置,以及如何解读仿真结果。 第二部分:电路仿真与分析 直流电路分析: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利用 Multisim 14 进行直流电路的搭建、参数设置和仿真分析,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的应用。 交流电路分析: 讲解交流信号源的设置,正弦波、方波等信号的仿真,以及RLC串联/并联电路、滤波器等交流电路的仿真与分析。 瞬态响应分析: 深入探讨电容、电感在电路中的充放电过程,以及二极管、三极管等非线性器件的瞬态行为仿真。 元器件模型与库管理: 介绍 Multisim 14 丰富的元器件库,如何搜索、选择和添加特定元器件,以及如何创建和编辑自定义元器件模型,满足复杂设计的需求。 高级仿真功能: 探索 Multisim 14 提供的如傅里叶分析、噪声分析、蒙特卡洛分析等高级仿真技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功能进行更深入的电路性能评估。 第三部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基本逻辑门电路: 介绍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 Multisim 14 中的实现方式。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演示如何利用逻辑门搭建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比较器等,并进行仿真验证。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讲解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触发器构建计数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等时序逻辑电路。 微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仿真: 介绍 Multisim 14 对微控制器(如PIC、AVR系列)的支持,如何导入程序代码,并与外围电路进行联合仿真,实现嵌入式系统的初步设计与验证。 第四部分:PCB设计与集成 PCB设计流程概览: 讲解从原理图设计到PCB布局布线的完整流程。 原理图到PCB的转化: 演示如何在 Multisim 14 中将设计的电路图转化为PCB封装,并导入到 Ultiboard 等专业PCB设计软件中。 PCB布局与布线基础: 介绍PCB布局的基本原则,如元件放置、走线规则、过孔使用等,以及在 Ultiboard 中的实践操作。 PCB设计检查与导出: 讲解DRC(设计规则检查)的应用,以及如何导出Gerber文件等用于PCB制造的文件。 本书的特色: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每一章都配有丰富的实验示例,涵盖了各种经典的电子电路设计,让读者在动手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内容结构清晰,从基础操作到高级应用,逐步引导读者掌握 Multisim 14 的使用技巧。 贴合实际工程应用: 案例选择贴近实际工程需求,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提升在实际项目中的设计能力。 详细的图文说明: 大量的截图和图示,清晰直观地展示操作步骤和仿真结果,便于理解。 针对 Multisim 14 的最新版本: 充分利用 Multisim 14 的新特性和优化功能。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熟练运用 Multisim 14 进行电路的原理设计、仿真验证、性能分析,并能进一步了解和掌握PCB的设计流程,极大地提高电子系统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第二版,意味着它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更新和完善。我非常好奇这次更新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Multisim作为一款不断发展的仿真软件,其新版本往往会引入新的元器件库、新的仿真算法,或者改进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充分反映Multisim 14版本的特性,比如是否有新增的模拟或数字元器件,是否有更强大的分析工具,或者是否有新的仿真引擎的加入。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第二版能够修正第一版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并且融入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我曾经遇到过一些电子设计项目,在实际制作之前,都需要通过仿真来反复验证。然而,很多时候,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我期待这本书能够通过丰富的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如何使用Multisim来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电路,如何仿真一个数字逻辑电路,或者如何分析一个电源管理电路的稳定性。这些贴近实际的项目,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Multisim在整个电子系统设计流程中的实际价值,并提升我的实际动手能力。

评分

我对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操作之间的平衡性非常感兴趣。我希望它既能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解释各种仿真方法的原理,又能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在Multisim中实现这些操作。我希望书中能够避免过于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用清晰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概念。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更具挑战性的设计项目,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入门级案例。例如,如何设计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原型,或者如何仿真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这对于我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此外,我还关注书中关于Multisim与其他EDA工具的集成方面的介绍。虽然这本书主要聚焦于Multisim,但了解其与其他软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应对更复杂的项目需求。总而言之,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能力的参考书。

评分

拿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目录,试图一窥全貌。从目录的结构来看,这本书似乎是按照一个循序渐进的逻辑来展开的。开头部分可能是一些基础知识的铺垫,比如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Multisim软件在整个设计流程中的定位和作用。我尤其关注那些涉及到具体操作的部分,比如如何创建新的项目,如何在原理图编辑器中放置元器件,如何进行导线连接,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电路参数设置。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图文讲解,最好是彩色的截图,这样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操作步骤,减少初学者在摸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另外,我也在寻找关于“仿真”部分的详尽介绍。电子系统仿真不仅仅是搭建电路,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仿真来验证电路的性能,预测其工作状态,并找出潜在的问题。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各种仿真模式的应用场景,例如瞬态仿真在分析电路动态响应时的作用,稳态仿真在分析电路在稳定状态下性能时的重要性,以及频率响应仿真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电路的滤波特性等。书中有没有关于元器件模型选择和参数化的讨论?这一点也很关键,因为一个准确的元器件模型是仿真结果可靠性的基础。我希望作者能够在这个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Multisim的强大功能。

评分

在学习电子技术的过程中,调试和故障排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提供一些指导。当电路在仿真中出现异常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原因?Multisim提供了各种分析工具,比如波形观察器、探针、仪表等,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工具来定位电路中的问题。例如,如果电路的输出波形不符合预期,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检查?是元器件参数设置错误?导线连接有问题?还是电路设计本身存在缺陷?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典型的故障案例,并演示如何使用Multisim的仿真功能来找出故障点?例如,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增益不达标,或者一个数字逻辑门工作异常,这些都是常见的仿真问题。如果书中能有这方面的讲解,将极大地提升我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电子设计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中提到了“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这表明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类型的电路,而是涵盖了更广泛的电子系统。我希望书中能够涉及不同领域的电子系统设计,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混合信号电路,甚至是射频电路和嵌入式系统。当然,考虑到Multisim的特点,可能更侧重于电路层面的仿真。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复杂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比如,如何使用Multisim来设计和测试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如何利用其强大的逻辑分析仪来观察信号的变化,以及如何对大型数字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和仿真。另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嵌入式系统的初步仿真,例如如何将一个简单的微控制器模型集成到Multisim中,并对其外围电路进行仿真。这对于学习嵌入式开发非常有帮助。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结合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或Verilog)进行仿真设计的实例,那就更好了,虽然Multisim可能不是专门的HDL仿真工具,但如果能有相关的介绍,也能拓宽我的视野。

评分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子系统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进行电路性能优化的内容。例如,如何通过调整元器件的参数来提高电路的效率,降低功耗,或者改善信号的质量。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通用的优化策略和方法?此外,对于一些特定的电子系统,例如低功耗设计、高速信号传输、噪声抑制等,如果书中能有相关的仿真和设计技巧,那将非常有价值。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强调仿真结果的解读和应用。仿真结果不仅仅是数字和波形,更重要的是如何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设计改进。例如,如何根据仿真的频率响应曲线来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如何根据瞬态响应来判断电路的稳定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种“数据驱动”的设计思维,用仿真数据来指导我的设计决策。

评分

我是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正在为我的毕业设计而烦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路仿真和设计。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电子设计软件,但Multisim 14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功能强大且易于上手。因此,我购买了这本《Multisim 14 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2版)》,希望它能成为我的得力助手。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关于“设计”的部分。电子系统设计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元器件连接起来,它需要考虑电路的性能、功耗、成本、可靠性等诸多因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电子系统设计的思维过程,例如如何从需求出发,进行系统框图设计,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如何进行电路优化,以及如何进行仿真验证和最终的产品化。书中是否有提供一些成熟的设计方法论,或者一些通用的设计流程?这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此外,我也关注书中对于一些复杂电路的设计和仿真的讲解,比如涉及微控制器、FPGA、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仿真。如果书中能够包含这方面的案例,那将是对我毕业设计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感兴趣。在电子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样不可或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贴合实际的案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阐述。例如,书中能否包含一些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设计与仿真,通信模块的设计与仿真,或者微控制器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我期待书中能给出详细的设计步骤,元器件的选择依据,以及在Multisim中进行仿真验证的具体操作。特别地,我希望书中能够讲解如何根据仿真结果来优化电路设计,例如如何调整元器件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性能指标,或者如何排查仿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掌握从“问题提出”到“电路设计”再到“仿真验证”再到“结果优化”的完整流程,将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本书是否能帮助我建立起这样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我非常关注的一点。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我的,整体色调偏向深蓝,配上银白色的字体,显得很有科技感。封面上“Multisim 14”的字样非常醒目,下方是“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的主题,后面跟着“(第2版)”的字样,表明了它的专业性和更新迭代。我拿到书的那天,第一感觉就是纸张的质感很不错,厚实且略带光泽,翻阅起来手感很舒服,不是那种容易泛黄的普通纸张。书的整体装帧也比较牢固,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觉是一本可以长期保存的学习资料。我当初买这本书,主要是想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Multisim这款强大仿真软件的书籍,毕竟在电子工程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仿真工具的作用不言而喻。市面上关于电子仿真的书籍不少,但专门针对Multisim,并且是最新版本(或者说相对新版本)的,确实不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软件界面操作讲起,逐步深入到各种元器件的库使用、电路搭建、参数设置,再到高级的仿真分析功能,比如瞬态分析、交流分析、傅里叶分析等等。同时,我也很期待书中能包含一些实际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展示如何运用Multisim解决具体的电子设计问题,这对于我这种实践经验还不算特别丰富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总的来说,初步印象是这本书在外观设计和基本质量上达到了我的预期,希望能有与之匹配的内容深度和广度。

评分

我是一名对模拟电路设计特别感兴趣的学习者。模拟电路的仿真往往比数字电路更具挑战性,因为它涉及到许多连续变化的参数和细微的误差。我希望这本书在模拟电路仿真方面能够有深入的讲解。例如,关于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滤波器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以及电源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模拟电路的搭建方法,元器件参数的选择原则,以及在Multisim中进行各种仿真分析(如AC分析、DC扫描、瞬态分析)的具体步骤和技巧。特别地,我关注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优化模拟电路性能的案例,比如如何降低噪声、提高增益、减小失真等。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模拟电路,例如振荡器、比较器、稳压器等,如果书中能够有专门的设计和仿真讲解,那就更加难得了。我对书本内容的深度和准确性有很高的要求,希望它能真正帮助我理解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精髓。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