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形態學彩色圖譜

魚形態學彩色圖譜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趙戰勤,李健,劉誌軍 著
圖書標籤:
  • 魚類學
  • 形態學
  • 動物學
  • 生物學
  • 解剖學
  • 彩色圖譜
  • 動物形態
  • 魚類解剖
  • 生物科學
  • 海洋生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1802
版次:1
商品編碼:1223867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254
字數:4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水産、動物醫學、動物科學等專業師生的教材和科研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以作為水産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一部完整地專門論述魚類解剖及組織學的圖譜,具有圖片清晰、數量豐富、讀者容易理解等特點。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解剖學和組織學兩部分,用600餘幅全真彩色照片詳細介紹瞭魚的外貌特徵、消化係統、呼吸係統、循環係統、泌尿係統、生殖係統、免疫係統、內分泌係統、神經係統等的解剖學和組織學結構特點,以及它們的之間的緊密聯係。
本書可作為水産、動物醫學、動物科學等專業師生的教材和科研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以作為水産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趙戰勤,河南科技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2-2008年在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專業為預防獸醫學,導師為陳煥春院士。2008年到河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任教,從事動物病理學、動物免疫學及獸醫生物製品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4項,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奬等科研奬勵16項,在國內外期刊如《Infection and Immunity》、《Vaccine》、《中國農業科學》、《微生物學報》等發錶研究論文30餘篇,參編教材和著作3部,獲得授權國傢發明專利7項。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1
解剖學 /1
第一章 外貌特徵 /1
一、頭 /1
二、軀乾 /10
三、尾 /10
四、皮膚 /15
五、鱗片 /15
六、鰭 /16
七、排泄孔 /20
八、生殖孔 /20
九、魚體測量術語 /25
第二章 運動係統 /27
一、肌肉 /27
二、魚骨骼 /33
第三章 消化係統 /45
一、口腔 /45
二、咽 /46
三、食管 /48
四、胃 /48
五、腸 /49
六、肝胰髒 /49
第四章 呼吸係統 /59
一、鰓 /59
二、鰾 /59
第五章 泌尿係統 /67
一、腎 /67
二、輸尿管與膀胱 /67
第六章 生殖係統 /70
一、精巢 /70
二、輸精管 /70
三、卵巢 /72
四、輸卵管 /72
第七章 心血管係統 /74
一、心室 /74
二、心房 /74
三、動脈球 /74
四、靜脈竇 /74
五、動脈 /74
六、靜脈 /74
第八章 免疫係統 /78
一、胸腺 /78
二、前腎 /78
三、脾 /78
四、彌散淋巴組織 /78
第九章 神經係統與感覺器官 /80
一、神經係統 /80
二、感覺器官 /82
第十章 內分泌係統 /86
一、垂體 /86
二、甲狀腺 /86
三、腎上腺 /87
四、胰島 /88
五、胸腺 /88
六、後鰓腺 /88
七、性腺 /88
八、尾垂體 /88

下篇 /89
組織學 /89
第十一章 外貌特徵 /89
一、皮膚 /89
二、須 /92
第十二章 肌組織 /95
一、骨骼肌 /95
二、心肌 /120
三、平滑肌 /122
第十三章 消化係統 /125
一、口腔 /125
二、 食管 /125
三、胃 /128
四、腸 /138
五、肝胰腺 /148
第十四章 呼吸係統 /158
一、鰓 /158
二、膘 /161
第十五章 排泄係統 /165
一、腎 /165
二、輸尿管 /175
三、膀胱 /175
第十六章 生殖係統 /176
一、精巢 /176
二、輸精管 /183
三、卵巢 /185
四、輸卵管 /191
第十七章 心血管係統 /192
一、 血液 /192
二、 心髒 /192
三、 動脈球 /204
四、 動脈 /204
第十八章 免疫係統 /212
一、 胸腺 /212
二、 脾 /213
三、前腎 /217
四、淋巴組織 /217
第十九章 神經係統與感覺器官 /218
一、神經係統 /218
二、感覺器官 /248
第二十章 內分泌係統 /251
一、垂體 /251
二、甲狀腺 /253
三、腎上腺 /253

參考文獻 /254

前言/序言

魚是一種體錶覆蓋骨質鱗片、以鰓呼吸、以鰭運動、有膘和通過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脊椎動物亞門,占脊椎動物半數以上,每年以100多種新種類的速度增加,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在32000多種。魚的種類繁多,具有食用、觀賞和科研等多種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常見的食用魚包括淡水魚(鯉魚、草魚、鯽魚及鱖魚等)和海水魚(黃魚、帶魚及平魚等)。魚肉細嫩鮮美,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低脂、營養豐富、口感好、易消化吸收,是大眾喜愛的營養豐富的食品。觀賞魚有鮮艷、絢麗的色彩或奇特形狀,因而具有觀賞價值,分為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溫帶淡水觀賞魚主要有來自中國和日本的紅鯽魚、中國金魚及日本錦鯉等。熱帶淡水觀賞魚主要有來自南美洲、東南亞和非洲的斑馬魚、珍珠馬甲、盲魚及接吻魚等。熱帶海水觀賞魚來自東南亞、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如七彩神仙魚、白雲金絲魚及西雙版納的藍星魚等。隨著魚養殖業在國內外蓬勃發展,魚作為生命科學基本的試驗動物也受到與日俱增的重視,因此亟需一部對魚形態學知識進行科普的圖書麵世。
本書分解剖學與組織學兩部分共20章,收錄魚全真彩色圖片600餘幅,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示魚外貌特徵、消化係統、呼吸係統、循環係統、泌尿係統、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免疫係統及生殖係統等的解剖學與組織學結構特點,並通過通俗易懂、解說性的文字進行講解,有效地避免瞭冗餘而枯燥的文字難以理解的難題,從而成為一本圖文並茂的形態學科普書籍和工具書,可為在校學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有助於魚健康養殖、疾病研究及防治,並為讀者綜閤學習魚製品加工等科學知識打下堅實基礎。本書是全麵、深入、細緻地展示魚機體、係統器官的宏觀與微觀的形態結構及組織的彩色圖譜書,適用於科研、生産及教學等多種用途。
本書由河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師趙戰勤、李健和劉誌軍編寫,由司麗芳審校,總40萬字。其中趙戰勤編寫20萬字,李健編寫10萬字,劉誌軍編寫10萬字。
圖譜編撰是一項艱巨工程,鑒於筆者水平有限及時間倉促,疏漏與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著者
2017年6月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部不含《魚形態學彩色圖譜》內容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力求自然流暢: --- 《星辰軌跡:宇宙演化與天體物理前沿探索》 圖書簡介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劇場中,我們仰望星空,追問起源與終結。本書《星辰軌跡:宇宙演化與天體物理前沿探索》並非聚焦於地球生命或水生生物的微觀結構,而是將讀者的視野從泥土和水域提升至光年的尺度,深入探討宇宙的宏大敘事、天體的誕生與消亡,以及當代天體物理學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本書的結構設計旨在構建一個從早期宇宙到現代觀測的完整知識體係。全書共分為五大部分,輔以大量精心繪製的宇宙學模型圖、星係演化模擬圖以及天文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圖像,力求為讀者呈現一幅生動、多維的宇宙圖景。 第一部分:宇宙的黎明——從大爆炸到早期結構形成 本部分是理解當代宇宙學基礎的基石。我們詳盡迴顧瞭“大爆炸”理論的觀測證據,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精細結構及其在確定宇宙基本參數(如哈勃常數、物質密度)中的關鍵作用。我們探討瞭暴脹理論的意義,它如何解決視界問題和平坦性問題,並預測瞭早期宇宙的量子漲落如何成為日後星係形成的“種子”。 重點章節深入解析瞭元素閤成的曆史。從最輕的氫和氦的核閤成,到超新星爆發對重元素的鍛造過程,我們描繪瞭一幅元素在宇宙中循環往復的壯麗畫捲。這一部分為理解恒星的生命周期和物質的宇宙分布奠定瞭堅實的物理基礎。 第二部分:恒星的生命史詩——誕生、燃燒與謝幕 恒星是宇宙中最活躍的能量工廠。本部分專注於恒星的演化路徑。我們從分子雲的引力坍縮講起,詳細分析瞭主序星階段的內部結構和能量産生機製(如質子-質子鏈反應和CNO循環)。 隨後,書籍轉嚮恒星生命的高潮與低榖。我們將中低質量恒星(如太陽)演化至紅巨星、行星狀星雲和白矮星的結局,以及高質量恒星走嚮超新星爆發的壯烈過程進行瞭細緻的物理建模和圖示說明。特彆地,本書還專門闢齣一章討論引力坍縮的極限——中子星和黑洞的形成機製,以及它們如何通過吸積盤和相對論效應輻射齣高能X射綫和伽馬射綫。對脈衝星的周期性閃爍現象及其作為宇宙“燈塔”的用途,也有詳盡的論述。 第三部分:星係——宇宙的島嶼結構與群集 如果說恒星是個體生命,那麼星係就是宇宙中的城市。本部分著重於星係的形態學分類(螺鏇星係、橢圓星係、不規則星係),並引入瞭星係形成與演化的“自下而上”模型。我們討論瞭暗物質在星係形成中的主導作用,如何通過暗物質暈的引力勢阱束縛住可見物質。 書中詳盡分析瞭星係際介質(IGM)和星係團的結構。通過對星係團的X射綫輻射觀測,我們推斷齣星係團內部存在大量的熱氣體,以及對宇宙整體物質組分分布的精確測量。此外,關於星係閤並如何驅動星係形態演化和恒星形成率變化的案例研究,占據瞭重要篇幅。 第四部分:極端天體物理與前沿觀測 本部分是本書最貼近當代科研脈搏的部分。我們聚焦於那些挑戰經典物理學邊界的現象。 活動星係核(AGN)與類星體: 深入探討瞭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吞噬物質並驅動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類星體。我們分析瞭不同AGN模型(如統一模型)對不同觀測特徵的解釋。 引力波天文學: 詳細介紹瞭LIGO和Virgo等閤作組織如何探測到雙中子星並閤和黑洞並閤産生的時空漣漪。我們不僅解釋瞭基礎的廣義相對論背景,還闡述瞭引力波信號如何為我們提供瞭獨立於電磁波的“宇宙聽覺”。 高能宇宙射綫: 探討瞭宇宙中最高能量粒子的來源,包括可能來自活動星係核或極高能超新星遺跡,以及它們對地球大氣層的影響。 第五部分:搜尋係外行星與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最後一章將目光轉嚮瞭恒星係統之外,探討係外行星的發現、錶徵及其潛在宜居性。我們係統梳理瞭開普勒、TESS等任務的主要成果,比較瞭淩日法、視嚮速度法等主要探測技術。對於已發現的係外行星係統,我們基於大氣光譜數據分析瞭它們的化學組成和氣候模型,並討論瞭“宜居帶”概念的局限性與發展。雖然本書的主旨是天體物理學,但對地外生命探尋的科學方法和當前進展的介紹,為讀者提供瞭對“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孤獨”這一終極問題的最新科學視角。 麵嚮讀者群 《星辰軌跡》的撰寫風格嚴謹而不失文學性,兼顧瞭科普的普及性和專業論述的深度。它非常適閤對天文學、物理學抱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理工科專業本科生,以及希望係統瞭解現代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進展的科研工作者。本書假定讀者具備基礎的高中物理和數學知識,但所有核心概念都提供瞭詳盡的物理圖像和數學原理闡述,確保閱讀的連貫性和理解的深入性。通過本書,讀者將獲得一個全麵、現代的天體物理學知識框架,見證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每一步堅實足跡。 ---

用戶評價

評分

我的一個老朋友,他是個狂熱的釣魚愛好者,最近在我麵前不停地誇耀他新入手的一本書——“魚形態學彩色圖譜”。他告訴我,這本書簡直是釣魚人的“寶典”,盡管我對此抱著一絲懷疑,但看到他那興奮的樣子,我也被勾起瞭好奇心。於是,在一個雨天的下午,我去瞭他的書房,終於得見此書。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震撼”。書中的插圖,我隻能用“驚艷”來形容。每一幅圖都色彩鮮艷,細節豐富,仿佛能聞到水中的清新氣息。我看到瞭一種從未見過的魚,它的身體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鱗片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魚鰭如同羽翼般舒展。朋友一邊給我講解,一邊指齣圖中的關鍵部位,例如不同魚類的口部構造如何影響它們的進食方式,不同魚鰭的形態如何決定它們的遊速和轉嚮能力。他甚至告訴我,通過觀察魚類形態的一些細微特徵,可以推測齣它們的棲息環境和生活習性,這對釣魚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我以前總覺得釣魚隻是憑運氣,但這本書讓我明白,背後蘊含著多麼深厚的科學知識。它不僅僅是關於魚的樣子,更是關於魚如何生存、如何演化、以及它們與環境之間微妙聯係的百科全書。這本書的專業性毋庸置疑,但它呈現的方式卻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評分

最近迷上瞭一款古老的模擬經營遊戲,裏麵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需要管理一個水族館。起初,我隻是憑著感覺來挑選各種魚類,但很快就發現,要想經營得有聲有色,對魚類的瞭解是必不可少的。恰巧,我有一個朋友是海洋生物愛好者,他推薦我看看這本“魚形態學彩色圖譜”。雖然我一開始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書籍,但事實完全齣乎我的意料。這本書的打開方式非常特彆,它不是那種枯燥的圖文並茂,而是將視覺呈現提升到瞭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裏麵的插畫,我隻能用“鬼斧神工”來形容。每一條魚都仿佛被賦予瞭生命,它們的身體綫條流暢,色彩過渡自然,尤其是那些斑紋和鱗片,細節到令人發指。我記得有一頁專門描繪某種深海魚,它的身體呈半透明狀,內部的骨骼和器官都清晰可見,那種逼真程度讓我一度懷疑這是不是某種高級的3D渲染技術。書中對於魚類不同部位的命名和講解也極其詳盡,我以前可能隻知道魚有“嘴巴”和“尾巴”,但看完這本書,我學會瞭區分“上顎”、“下顎”、“尾柄”、“脂鰭”等等。這不僅提升瞭我對遊戲的可玩性,更重要的是,讓我對這些神奇的生物産生瞭由衷的敬畏。我甚至開始研究不同魚類的分布區域和生活習性,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這本書提供的那些令人驚嘆的視覺信息。

評分

天呐,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竟然在二手書店裏淘到瞭這本“魚形態學彩色圖譜”!雖然我對魚類學的知識點並不是特彆精通,但這本書絕對是我近年來最驚喜的發現之一。封麵就足夠吸引人,那種油畫般的質感,色彩的運用大膽卻又充滿和諧,讓我忍不住就把它帶迴瞭傢。翻開第一頁,我就被深深吸引住瞭。裏麵呈現的圖片,與其說是圖譜,不如說是一件件藝術品。那些魚的形態,每一個細節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仿佛你能感受到它們在水中遊弋時的那種流暢和靈動。光綫在它們鱗片上摺射齣的光澤,魚鰭舒展時的優雅,甚至是魚鰓微張時的細微動作,都捕捉得如此精準。更重要的是,每一幅圖都配有詳細的文字描述,雖然我有時候會因為術語而稍稍停頓,但那種深入骨髓的專業性讓我感到非常震撼。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魚類外形的書,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一個我從未深入瞭解過的世界。我常常會花上幾個小時,僅僅是翻閱這些精美的圖畫,然後嘗試去理解那些描述,想象它們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是如何生存的。這本書的印刷質量也堪稱一流,紙張厚實,色彩飽滿,觸感溫潤,讓我每次翻閱都覺得是一種享受。我甚至會把它放在床頭,睡前隨手翻一頁,就能沉浸在另一個奇妙的維度裏。

評分

我一直對那些古老的、帶著曆史沉澱的書籍情有獨鍾。最近,我在一傢舊書店裏,偶然間發現瞭一本名為“魚形態學彩色圖譜”的書。這本書的裝幀非常考究,封皮泛著淡淡的古銅色,邊緣有些許磨損,但這反而增添瞭一種說不齣的韻味。打開它,撲麵而來的是一種濃鬱的書香,夾雜著一點點淡淡的黴味,仿佛穿越瞭時光。書中的插圖,與其說是現代印刷品,不如說是古代大師的手稿。每一幅圖都透著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又飽含著藝術傢對自然的深情。我尤其喜歡其中對於魚類骨骼結構的描繪,那些清晰的綫條勾勒齣魚類身體的支撐體係,仿佛能感受到它們在億萬年進化中形成的完美結構。同時,書中對不同魚類的鰭、鰓、口、眼等器官的特寫也極其細緻,讓我得以窺見這些器官在不同魚類身上呈現齣的多樣性。我經常會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泡上一壺茶,然後靜靜地坐在窗邊,翻閱這本書。每一次翻動,都像是在與一位博學的老師對話,他用最直觀、最形象的方式,嚮我展示著魚類的世界。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魚類形態的書,它更像是一部沉默的史詩,記錄著地球上那些古老生命的演變和智慧。

評分

我一直對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都充滿瞭好奇,而最近,我將這份好奇心投嚮瞭海洋。通過朋友的介紹,我得知瞭一本名為“魚形態學彩色圖譜”的書,並且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首先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封麵所吸引。翻開內頁,我的眼睛瞬間被裏麵的插畫所徵服。這些插畫,與其說是科學插圖,不如說是藝術傢的傑作。每一條魚都被賦予瞭生命,它們的身體麯綫流暢,色彩過渡自然,光影效果也處理得恰到好處。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魚類身體構造的細緻描繪,例如它們不同種類的牙齒,如何適應它們不同的食性;還有它們腹部的鱗片,為何與背部的鱗片有所不同。書中還詳細介紹瞭魚類的各種鰭,並解釋瞭它們在運動和平衡中的作用,這讓我對魚類在水中的優雅舞姿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雖然我並不是一個專業的生物學傢,但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易懂,它巧妙地將復雜的科學知識融入到生動的圖畫中,讓我能夠輕鬆地領略到魚類形態的奧秘。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魚類形態的好奇心,更激發瞭我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無限遐想。它就像一個指南針,指引我探索更加廣闊的海洋世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