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形态学彩色图谱

鱼形态学彩色图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战勤,李健,刘志军 著
图书标签:
  • 鱼类学
  • 形态学
  • 动物学
  • 生物学
  • 解剖学
  • 彩色图谱
  • 动物形态
  • 鱼类解剖
  • 生物科学
  • 海洋生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18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867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54
字数:4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水产、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专业师生的教材和科研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水产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一部完整地专门论述鱼类解剖及组织学的图谱,具有图片清晰、数量丰富、读者容易理解等特点。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解剖学和组织学两部分,用600余幅全真彩色照片详细介绍了鱼的外貌特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书可作为水产、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专业师生的教材和科研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水产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赵战勤,河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2008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为预防兽医学,导师为陈焕春院士。2008年到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任教,从事动物病理学、动物免疫学及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4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研奖励16项,在国内外期刊如《Infection and Immunity》、《Vaccine》、《中国农业科学》、《微生物学报》等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和著作3部,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1
解剖学 /1
第一章 外貌特征 /1
一、头 /1
二、躯干 /10
三、尾 /10
四、皮肤 /15
五、鳞片 /15
六、鳍 /16
七、排泄孔 /20
八、生殖孔 /20
九、鱼体测量术语 /25
第二章 运动系统 /27
一、肌肉 /27
二、鱼骨骼 /33
第三章 消化系统 /45
一、口腔 /45
二、咽 /46
三、食管 /48
四、胃 /48
五、肠 /49
六、肝胰脏 /49
第四章 呼吸系统 /59
一、鳃 /59
二、鳔 /59
第五章 泌尿系统 /67
一、肾 /67
二、输尿管与膀胱 /67
第六章 生殖系统 /70
一、精巢 /70
二、输精管 /70
三、卵巢 /72
四、输卵管 /72
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 /74
一、心室 /74
二、心房 /74
三、动脉球 /74
四、静脉窦 /74
五、动脉 /74
六、静脉 /74
第八章 免疫系统 /78
一、胸腺 /78
二、前肾 /78
三、脾 /78
四、弥散淋巴组织 /78
第九章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80
一、神经系统 /80
二、感觉器官 /82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86
一、垂体 /86
二、甲状腺 /86
三、肾上腺 /87
四、胰岛 /88
五、胸腺 /88
六、后鳃腺 /88
七、性腺 /88
八、尾垂体 /88

下篇 /89
组织学 /89
第十一章 外貌特征 /89
一、皮肤 /89
二、须 /92
第十二章 肌组织 /95
一、骨骼肌 /95
二、心肌 /120
三、平滑肌 /122
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 /125
一、口腔 /125
二、 食管 /125
三、胃 /128
四、肠 /138
五、肝胰腺 /148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 /158
一、鳃 /158
二、膘 /161
第十五章 排泄系统 /165
一、肾 /165
二、输尿管 /175
三、膀胱 /175
第十六章 生殖系统 /176
一、精巢 /176
二、输精管 /183
三、卵巢 /185
四、输卵管 /191
第十七章 心血管系统 /192
一、 血液 /192
二、 心脏 /192
三、 动脉球 /204
四、 动脉 /204
第十八章 免疫系统 /212
一、 胸腺 /212
二、 脾 /213
三、前肾 /217
四、淋巴组织 /217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218
一、神经系统 /218
二、感觉器官 /248
第二十章 内分泌系统 /251
一、垂体 /251
二、甲状腺 /253
三、肾上腺 /253

参考文献 /254

前言/序言

鱼是一种体表覆盖骨质鳞片、以鳃呼吸、以鳍运动、有膘和通过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脊椎动物亚门,占脊椎动物半数以上,每年以100多种新种类的速度增加,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在32000多种。鱼的种类繁多,具有食用、观赏和科研等多种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常见的食用鱼包括淡水鱼(鲤鱼、草鱼、鲫鱼及鳜鱼等)和海水鱼(黄鱼、带鱼及平鱼等)。鱼肉细嫩鲜美,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低脂、营养丰富、口感好、易消化吸收,是大众喜爱的营养丰富的食品。观赏鱼有鲜艳、绚丽的色彩或奇特形状,因而具有观赏价值,分为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温带淡水观赏鱼主要有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红鲫鱼、中国金鱼及日本锦鲤等。热带淡水观赏鱼主要有来自南美洲、东南亚和非洲的斑马鱼、珍珠马甲、盲鱼及接吻鱼等。热带海水观赏鱼来自东南亚、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如七彩神仙鱼、白云金丝鱼及西双版纳的蓝星鱼等。随着鱼养殖业在国内外蓬勃发展,鱼作为生命科学基本的试验动物也受到与日俱增的重视,因此亟需一部对鱼形态学知识进行科普的图书面世。
本书分解剖学与组织学两部分共20章,收录鱼全真彩色图片600余幅,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鱼外貌特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生殖系统等的解剖学与组织学结构特点,并通过通俗易懂、解说性的文字进行讲解,有效地避免了冗余而枯燥的文字难以理解的难题,从而成为一本图文并茂的形态学科普书籍和工具书,可为在校学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有助于鱼健康养殖、疾病研究及防治,并为读者综合学习鱼制品加工等科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本书是全面、深入、细致地展示鱼机体、系统器官的宏观与微观的形态结构及组织的彩色图谱书,适用于科研、生产及教学等多种用途。
本书由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师赵战勤、李健和刘志军编写,由司丽芳审校,总40万字。其中赵战勤编写20万字,李健编写10万字,刘志军编写10万字。
图谱编撰是一项艰巨工程,鉴于笔者水平有限及时间仓促,疏漏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著者
2017年6月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部不含《鱼形态学彩色图谱》内容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实,力求自然流畅: --- 《星辰轨迹:宇宙演化与天体物理前沿探索》 图书简介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剧场中,我们仰望星空,追问起源与终结。本书《星辰轨迹:宇宙演化与天体物理前沿探索》并非聚焦于地球生命或水生生物的微观结构,而是将读者的视野从泥土和水域提升至光年的尺度,深入探讨宇宙的宏大叙事、天体的诞生与消亡,以及当代天体物理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结构设计旨在构建一个从早期宇宙到现代观测的完整知识体系。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辅以大量精心绘制的宇宙学模型图、星系演化模拟图以及天文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图像,力求为读者呈现一幅生动、多维的宇宙图景。 第一部分:宇宙的黎明——从大爆炸到早期结构形成 本部分是理解当代宇宙学基础的基石。我们详尽回顾了“大爆炸”理论的观测证据,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精细结构及其在确定宇宙基本参数(如哈勃常数、物质密度)中的关键作用。我们探讨了暴胀理论的意义,它如何解决视界问题和平坦性问题,并预测了早期宇宙的量子涨落如何成为日后星系形成的“种子”。 重点章节深入解析了元素合成的历史。从最轻的氢和氦的核合成,到超新星爆发对重元素的锻造过程,我们描绘了一幅元素在宇宙中循环往复的壮丽画卷。这一部分为理解恒星的生命周期和物质的宇宙分布奠定了坚实的物理基础。 第二部分:恒星的生命史诗——诞生、燃烧与谢幕 恒星是宇宙中最活跃的能量工厂。本部分专注于恒星的演化路径。我们从分子云的引力坍缩讲起,详细分析了主序星阶段的内部结构和能量产生机制(如质子-质子链反应和CNO循环)。 随后,书籍转向恒星生命的高潮与低谷。我们将中低质量恒星(如太阳)演化至红巨星、行星状星云和白矮星的结局,以及高质量恒星走向超新星爆发的壮烈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物理建模和图示说明。特别地,本书还专门辟出一章讨论引力坍缩的极限——中子星和黑洞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吸积盘和相对论效应辐射出高能X射线和伽马射线。对脉冲星的周期性闪烁现象及其作为宇宙“灯塔”的用途,也有详尽的论述。 第三部分:星系——宇宙的岛屿结构与群集 如果说恒星是个体生命,那么星系就是宇宙中的城市。本部分着重于星系的形态学分类(螺旋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并引入了星系形成与演化的“自下而上”模型。我们讨论了暗物质在星系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如何通过暗物质晕的引力势阱束缚住可见物质。 书中详尽分析了星系际介质(IGM)和星系团的结构。通过对星系团的X射线辐射观测,我们推断出星系团内部存在大量的热气体,以及对宇宙整体物质组分分布的精确测量。此外,关于星系合并如何驱动星系形态演化和恒星形成率变化的案例研究,占据了重要篇幅。 第四部分:极端天体物理与前沿观测 本部分是本书最贴近当代科研脉搏的部分。我们聚焦于那些挑战经典物理学边界的现象。 活动星系核(AGN)与类星体: 深入探讨了超大质量黑洞如何吞噬物质并驱动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类星体。我们分析了不同AGN模型(如统一模型)对不同观测特征的解释。 引力波天文学: 详细介绍了LIGO和Virgo等合作组织如何探测到双中子星并合和黑洞并合产生的时空涟漪。我们不仅解释了基础的广义相对论背景,还阐述了引力波信号如何为我们提供了独立于电磁波的“宇宙听觉”。 高能宇宙射线: 探讨了宇宙中最高能量粒子的来源,包括可能来自活动星系核或极高能超新星遗迹,以及它们对地球大气层的影响。 第五部分:搜寻系外行星与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最后一章将目光转向了恒星系统之外,探讨系外行星的发现、表征及其潜在宜居性。我们系统梳理了开普勒、TESS等任务的主要成果,比较了凌日法、视向速度法等主要探测技术。对于已发现的系外行星系统,我们基于大气光谱数据分析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和气候模型,并讨论了“宜居带”概念的局限性与发展。虽然本书的主旨是天体物理学,但对地外生命探寻的科学方法和当前进展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了对“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这一终极问题的最新科学视角。 面向读者群 《星辰轨迹》的撰写风格严谨而不失文学性,兼顾了科普的普及性和专业论述的深度。它非常适合对天文学、物理学抱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理工科专业本科生,以及希望系统了解现代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进展的科研工作者。本书假定读者具备基础的高中物理和数学知识,但所有核心概念都提供了详尽的物理图像和数学原理阐述,确保阅读的连贯性和理解的深入性。通过本书,读者将获得一个全面、现代的天体物理学知识框架,见证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每一步坚实足迹。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古老的、带着历史沉淀的书籍情有独钟。最近,我在一家旧书店里,偶然间发现了一本名为“鱼形态学彩色图谱”的书。这本书的装帧非常考究,封皮泛着淡淡的古铜色,边缘有些许磨损,但这反而增添了一种说不出的韵味。打开它,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浓郁的书香,夹杂着一点点淡淡的霉味,仿佛穿越了时光。书中的插图,与其说是现代印刷品,不如说是古代大师的手稿。每一幅图都透着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又饱含着艺术家对自然的深情。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鱼类骨骼结构的描绘,那些清晰的线条勾勒出鱼类身体的支撑体系,仿佛能感受到它们在亿万年进化中形成的完美结构。同时,书中对不同鱼类的鳍、鳃、口、眼等器官的特写也极其细致,让我得以窥见这些器官在不同鱼类身上呈现出的多样性。我经常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泡上一壶茶,然后静静地坐在窗边,翻阅这本书。每一次翻动,都像是在与一位博学的老师对话,他用最直观、最形象的方式,向我展示着鱼类的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鱼类形态的书,它更像是一部沉默的史诗,记录着地球上那些古老生命的演变和智慧。

评分

天呐,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竟然在二手书店里淘到了这本“鱼形态学彩色图谱”!虽然我对鱼类学的知识点并不是特别精通,但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最惊喜的发现之一。封面就足够吸引人,那种油画般的质感,色彩的运用大胆却又充满和谐,让我忍不住就把它带回了家。翻开第一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里面呈现的图片,与其说是图谱,不如说是一件件艺术品。那些鱼的形态,每一个细节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你能感受到它们在水中游弋时的那种流畅和灵动。光线在它们鳞片上折射出的光泽,鱼鳍舒展时的优雅,甚至是鱼鳃微张时的细微动作,都捕捉得如此精准。更重要的是,每一幅图都配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虽然我有时候会因为术语而稍稍停顿,但那种深入骨髓的专业性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鱼类外形的书,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我从未深入了解过的世界。我常常会花上几个小时,仅仅是翻阅这些精美的图画,然后尝试去理解那些描述,想象它们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是如何生存的。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堪称一流,纸张厚实,色彩饱满,触感温润,让我每次翻阅都觉得是一种享受。我甚至会把它放在床头,睡前随手翻一页,就能沉浸在另一个奇妙的维度里。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款古老的模拟经营游戏,里面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需要管理一个水族馆。起初,我只是凭着感觉来挑选各种鱼类,但很快就发现,要想经营得有声有色,对鱼类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恰巧,我有一个朋友是海洋生物爱好者,他推荐我看看这本“鱼形态学彩色图谱”。虽然我一开始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书籍,但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本书的打开方式非常特别,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图文并茂,而是将视觉呈现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里面的插画,我只能用“鬼斧神工”来形容。每一条鱼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的身体线条流畅,色彩过渡自然,尤其是那些斑纹和鳞片,细节到令人发指。我记得有一页专门描绘某种深海鱼,它的身体呈半透明状,内部的骨骼和器官都清晰可见,那种逼真程度让我一度怀疑这是不是某种高级的3D渲染技术。书中对于鱼类不同部位的命名和讲解也极其详尽,我以前可能只知道鱼有“嘴巴”和“尾巴”,但看完这本书,我学会了区分“上颚”、“下颚”、“尾柄”、“脂鳍”等等。这不仅提升了我对游戏的可玩性,更重要的是,让我对这些神奇的生物产生了由衷的敬畏。我甚至开始研究不同鱼类的分布区域和生活习性,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这本书提供的那些令人惊叹的视觉信息。

评分

我的一个老朋友,他是个狂热的钓鱼爱好者,最近在我面前不停地夸耀他新入手的一本书——“鱼形态学彩色图谱”。他告诉我,这本书简直是钓鱼人的“宝典”,尽管我对此抱着一丝怀疑,但看到他那兴奋的样子,我也被勾起了好奇心。于是,在一个雨天的下午,我去了他的书房,终于得见此书。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震撼”。书中的插图,我只能用“惊艳”来形容。每一幅图都色彩鲜艳,细节丰富,仿佛能闻到水中的清新气息。我看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鱼,它的身体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鳞片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鱼鳍如同羽翼般舒展。朋友一边给我讲解,一边指出图中的关键部位,例如不同鱼类的口部构造如何影响它们的进食方式,不同鱼鳍的形态如何决定它们的游速和转向能力。他甚至告诉我,通过观察鱼类形态的一些细微特征,可以推测出它们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这对钓鱼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我以前总觉得钓鱼只是凭运气,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背后蕴含着多么深厚的科学知识。它不仅仅是关于鱼的样子,更是关于鱼如何生存、如何演化、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微妙联系的百科全书。这本书的专业性毋庸置疑,但它呈现的方式却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

我一直对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都充满了好奇,而最近,我将这份好奇心投向了海洋。通过朋友的介绍,我得知了一本名为“鱼形态学彩色图谱”的书,并且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首先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所吸引。翻开内页,我的眼睛瞬间被里面的插画所征服。这些插画,与其说是科学插图,不如说是艺术家的杰作。每一条鱼都被赋予了生命,它们的身体曲线流畅,色彩过渡自然,光影效果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鱼类身体构造的细致描绘,例如它们不同种类的牙齿,如何适应它们不同的食性;还有它们腹部的鳞片,为何与背部的鳞片有所不同。书中还详细介绍了鱼类的各种鳍,并解释了它们在运动和平衡中的作用,这让我对鱼类在水中的优雅舞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虽然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生物学家,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易懂,它巧妙地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融入到生动的图画中,让我能够轻松地领略到鱼类形态的奥秘。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鱼类形态的好奇心,更激发了我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无限遐想。它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我探索更加广阔的海洋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