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丛书--废旧金属资源综合利用

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丛书--废旧金属资源综合利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建辉,刘明华 等 著
图书标签:
  • 废旧金属
  • 资源综合利用
  • 循环经济
  • 环保技术
  • 冶金
  • 材料科学
  • 废物处理
  • 再生资源
  • 工业废料
  • 绿色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511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164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3
字数:3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是一部环境工程实用技术书。

本书为读者分享了各种废旧钢铁、废铜、废铝和其他废旧金属等的再生利用概况、品质检验、预处理技术、再生利用技术和再生利用工艺实例等内容,对废旧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废旧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的实用技术,内容包括:废旧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的概述;废钢铁的再生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废旧钢铁的再生利用概况、品质检验、预处理技术、再生利用技术和再生利用工艺实例;铜的再生利用技术;铝的再生利用技术;其他废旧金属的再生利用技术;超级冶炼厂、生命周期分析和工业生态园区。
本书可供从事废旧金属循环利用的工程技术、研究、生产和经营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刘明华,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教授,男,1970年出生,汉族,九三学社成员,于2000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 家重点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2002年7月至今于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工作,现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生物质技术开发基地主任,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环境友好材料、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在教学方面,主要承担《环境材料学》、《水处理剂制备及应用》、《水污染控制工程》、《环保药剂研究与应用》、《再生资源导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科技攻关方面,先后主持了国 家863课题、国 九五攻关课题、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多项国 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4件,其中已授权43件;出版编著15部,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1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80多篇。在科技转化方面,先后与福建清源科技有限公司、石狮市清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福建金源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等多家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在水处理药剂、染料分散剂、木质素改性产品、水煤浆添加剂、印染还原剂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开展合作,项目合作金额高达2000多万,部分产品已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凭借自身对科研事业的执着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先后获得福建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福建省专利奖三等奖、福建省优 秀科技工作者、卢嘉锡优 秀导师奖、宝钢优 秀教师奖、福建紫金科技创新奖、6·18突出贡献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国 家发明创业奖、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福建青年科技奖、运盛青年科技奖等24项奖励。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绪论
1.1金属材料概述1
1.1.1金属材料的含义及分类1
1.1.2金属材料与资源环境2
1.2废旧金属的来源与分类3
1.2.1废旧金属的来源3
1.2.2废旧金属的分类3
1.3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现状4
1.4循环经济4
1.4.1循环经济概念及其内涵4
1.4.2循环经济原则6
1.4.3循环经济特征7
1.4.4生命周期评价7
参考文献8

第2章废钢铁的再生利用技术
2.1废钢铁再生利用概况9
2.1.1废钢铁再生利用的意义9
2.1.2废钢铁的来源11
2.1.3废钢铁的分类及用途13
2.1.4废钢铁再生利用流程17
2.2废钢铁的品质检验18
2.2.1废钢铁检验的要求19
2.2.2废钢铁的检验方法21
2.2.3废钢铁中放射性物质检测32
2.3废钢铁的加工33
2.3.1废钢铁的分选33
2.3.2氧气切割33
2.3.3剪切48
2.3.4破碎49
2.3.5打包压块52
2.4废钢铁的拆解53
2.4.1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53
2.4.2废旧家电回收拆解与再利用56
2.4.3废旧船舶回收拆解与再利用58
2.5废钢铁的运输及储存64
2.5.1废钢铁的运输64
2.5.2废钢铁的储存65
2.6废钢铁的冶炼通用技术65
2.6.1废旧钢铁电炉炼钢的基本任务66
2.6.2电弧炉设备简介66
2.6.3废旧钢铁电炉炼钢的过程69
2.7废钢铁的再生利用工艺80
2.7.1中、重型废钢的加工工艺80
2.7.2返回法冶炼高速钢81
2.7.3感应炉直接冶炼高速钢废料83
2.7.4返回吹氧法冶炼铬镍不锈钢85
2.7.5废钢铁利用实例87
参考文献91

第3章铜的再生利用技术
3.1二次铜再生利用概况92
3.1.1二次铜资源概述92
3.1.2二次铜资源的分类和标准94
3.1.3再生铜工业96
3.2二次铜的预处理99
3.2.1预处理技术99
3.2.2电缆、电线铜的回收101
3.2.3报废汽车铜的回收102
3.2.4电子电器废料铜的回收102
3.3废铜的再生利用技术104
3.3.1概述104
3.3.2直接回收利用105
3.3.3火法冶炼110
3.3.4湿法冶金113
3.3.5电解精炼114
3.4二次铜再生利用工艺实例114
3.4.1从铜渣和垃圾中回收好铜114
3.4.2用铜屑重熔烧注铜锭或铸件115
3.4.3用青铜回炉料等熔制铸造青铜实例116
3.4.4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119
参考文献120

第4章铝的再生利用技术
4.1废铝再生利用概况122
4.1.1铝和铝合金产品123
4.1.2废铝的来源及分类124
4.1.3废铝循环利用现状131
4.2废铝原料预处理134
4.2.1风选法135
4.2.2磁选法135
4.2.3浮选法136
4.2.4废铝表面涂层的预处理技术136
4.3废铝的再生利用技术137
4.3.1废铝的火法精炼技术137
4.3.2废铝的电解技术147
4.4废铝再生利用工艺实例149
4.4.1铝屑处理工艺及自动化生产线149
4.4.2废杂铝生产工艺与实践152
参考文献154

第5章其他废旧金属的再生利用技术
5.1铅的再生利用技术155
5.1.1再生循环铅资源的来源157
5.1.2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及预处理158
5.1.3含铅废料的再生冶炼159
5.1.4铅循环利用的生产实例160
5.2锌的再生利用技术162
5.2.1含锌废料的来源及再生利用现状164
5.2.2废锌的循环利用技术165
5.2.3废锌再生利用的生产实例166
5.3镍的再生利用技术168
5.3.1概述168
5.3.2从含镍渣和电镀液沉淀物中回收镍工艺技术169
5.3.3从镍渣或净化硫酸镍渣中回收硫酸镍的工艺技术170
5.3.4从镍冰铜中提取硫酸镍的工艺技术170
5.3.5含镍废杂物料生产高冰镍直接电解金属镍的工艺技术171
5.4镉的再生利用技术172
5.4.1概述172
5.4.2镉渣中镉的回收利用173
5.4.3镉的生产方法173
5.4.4含镉烟尘、合金、镉-镍电池中镉的回收176
5.5稀散金属的再生利用技术176
5.5.1硒的回收176
5.5.2碲的回收179
5.5.3铟的回收182
5.5.4镓的回收185
5.5.5锗的回收188
5.5.6铼的回收189
5.5.7铊的回收193
5.6贵重金属的再生利用技术195
5.6.1含金废料的再生利用195
5.6.2含银废料的再生利用201
5.6.3含铂废料的再生利用207
参考文献211

第6章超级冶炼厂、生命周期分析和工业生态园区
6.1超级冶炼观念213
6.2环境效益评估214
6.3金属及材料生态学概念中的冶金和回收215
6.3.1金属及材料生态学概念215
6.3.2动态回收系统模拟216
6.3.3金属动态系统模拟216
6.4生命周期分析217
6.4.1概述217
6.4.2废金属再生利用的生命周期分析218
6.4.3废金属再生利用的价值219
6.4.4管理和趋势219
6.4.5生命周期分析220
6.4.6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学221
6.5生态工业园区222
6.5.1概述222
6.5.2工业生态学与生态工业园222
6.5.3国内外情况223
参考文献226

索引227

前言/序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金属的消费量日趋增加,而原生金属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人类将要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十二五”以来,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征求意见稿),再生金属、报废汽车拆解和再生利用以及废橡胶、废塑料、废旧机电产品的害化再生利用被列入了再生资源领域专项整治方案,标志着废物资源化已经上升到战略性高度。再生金属行业是资源再生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之一,再生金属与生产同量的金属相比,具有节水、节煤、少排放固体废弃物和废气的环保优势。废旧金属资源的再生作为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资源永续、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种情况,近年来废旧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产业得到了多方重视,并且以投资少、消耗低、成本低等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响应“十三五”提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促进再生金属行业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推广再生金属资源的应用技术,加速再生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我们通过查阅历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编著了这本《废旧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以供读者参考。


本书共6章,第1章是绪论;第2章~第5章主要介绍了废钢铁、铜、铝及其他金属的再生利用;第6章对超级冶炼厂及生态工业园等概念进行介绍。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可供从事废旧金属加工、物资回收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再生资源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主要由黄建辉、刘明华等编著,陈晓梅、郭佳、李莎等参与了本书部分章节内容的编著工作。全书最后由黄建辉和刘明华统稿、定稿。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资料和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


限于编者的专业水平和知识范围,虽已尽力,但疏漏和不足之处仍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同仁不吝指正。




编著者


2017年5月



好的,为您撰写一本与《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丛书——废旧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主题不相关的图书简介。 --- 图书名称:古籍善本的修复与传承:传统装帧工艺的现代应用 图书简介 一、 引言:时间留下的印记与人文的重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纸张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其承载的历史厚度与文化价值,往往需要借助其物理形态——古籍善本——来完整体现。本书《古籍善本的修复与传承:传统装帧工艺的现代应用》,并非关注物质资源的循环再生,而是聚焦于人类精神财富的保护与延续。它深入探讨了那些被时间磨损、被虫蛀侵蚀、被环境破坏的珍贵文献,如何通过精湛的传统修复技艺,重焕光彩,并探究这些古老工艺在当代语境下的生命力与发展路径。 本书的视角,是对“消耗”的反思,是对“永恒”的追求。我们探讨的“资源”,是知识、是历史、是匠心,而非可再生的工业原料。 二、 卷首语:探寻书本的生命周期 一本古籍的生命,由其内容和它的形体共同构成。装帧,便是其形体的骨骼与皮肤。从雕版印刷的精妙,到蝶装、经折装的结构奥秘,再到线装的缜密与美学,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古代匠人的智慧。然而,岁月无情,面对自然老化与人为损伤,如何进行“有节制”的干预,使书本在保持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得以保存,是修复学的核心议题。 本书的第一部分,便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装帧艺术的历史脉络,从唐宋的“函套”与“经本”到明清的“线装”与“册页”,为读者构建起一个立体的时间轴。我们详细解析了不同时期、不同书种的装订结构特点,强调了理解“原貌”是有效修复的基石。 三、 核心技艺:不动声色的外科手术 修复工作,如同对文物的精细外科手术,要求操作者具备高度的知识素养和娴熟的操作技巧。本书的重点章节,详尽拆解了修复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1. 纸张的稳定与补缀: 针对宋版纸张的酥脆、明版纸张的纤维松散等问题,我们介绍了“衬纸技术”的优化。这包括如何选用与古籍纤维结构、酸碱度高度匹配的宣纸、皮纸或特制仿古纸进行“锸(qiè)边”和“通接”。特别地,我们阐述了针对书页局部破损的“洇色补片”技术,确保修补后的痕迹与原书的墨色和纸张色泽达到视觉上的和谐统一,而非突兀的“新旧对比”。 2. 粘合剂的选择与应用: 区别于现代工业胶水,古籍修复严重依赖天然粘合剂。本书深入研究了糯米浆、淀粉糊、动物胶(如鱼鳔胶)的配比与熬制工艺。我们探讨了不同粘合剂在不同湿度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强调了在修复过程中,粘合剂的用量和涂抹的均匀性对书页平整度和未来可逆性的决定性影响。 3. 关键结构修复: 针对线装书的“包背装”结构松弛、书脊磨损问题,我们详细演示了“护脊”与“重缀”的步骤。这不仅关乎书页的稳固,更在于恢复书籍在翻阅时的手感和力学平衡。对于蝶装或经折装书的折痕模糊、定位失效,我们引入了“平压定型”与“局部润湿拉伸”的现代辅助手段,但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 4. 封面与函套的复原: 书衣、封面和函套是保护古籍的第一道防线。本书对传统织物(如绫罗、绢布)的染色工艺、图案复刻,以及对旧书壳的加固与去污处理进行了系统论述,旨在恢复书籍完整的“外部形象”,使其在展示和储存中得到全面保护。 四、 现代语境下的传承与挑战 古籍修复并非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它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本书的后半部分,着眼于当代修复实践中的理论前沿与伦理困境: 1. 科学检测与数字化存档: 我们探讨了如何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墨水和颜料的成分,为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如何运用三维扫描技术记录修复前后的结构变化,实现对修复过程的数字化存档。 2. 修复伦理的探讨: 何为“如旧”,何为“如新”?本书深入探讨了国际文物保护界关于“可识别性”、“可逆性”和“最小干预”的修复伦理准则。我们坚持认为,每一次修复都应是历史的对话,而非历史的篡改。 3. 人才培养与行业标准: 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本书呼吁建立更完善的古籍修复人才培养体系,并推动行业标准的统一,确保每一本被修复的善本,都能以最科学、最审慎的方式,跨越时间的鸿沟,抵达未来读者的手中。 五、 读者对象 本书面向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专业的学生与研究人员;古籍修复师、档案工作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书籍历史抱有深厚兴趣的广大读者。它提供的不是关于工业废料的转化效率,而是关于知识形态的永续之道。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打开了我对“废弃物”的全新认知!以前总觉得废旧金属就是一堆没人要的垃圾,堆在那里占地方,还可能污染环境。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这些“垃圾”里面蕴含着多么巨大的宝藏!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技术原理讲得通俗易懂。比如,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废旧金属,像是废钢铁、废铜、废铝、废旧电子垃圾等等,并且分析了它们各自的成分和特性。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列举了许多实际的回收再利用案例,有的是工业规模的大型项目,有的是一些创意十足的小型回收点,这些案例让我看到了将废金属变成有价值产品的无限可能。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变废为宝”的理念,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回收,而是通过技术手段,赋予这些旧物第二次生命,甚至比最初的价值更高。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更加理解了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评分

我是一名在基层从事环保工作的技术人员,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我们平时接触的废旧金属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处理起来常常会遇到瓶颈。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技术字典”。书中对于不同金属的特性、冶炼工艺、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取有价值的成分,都做了非常系统和专业的介绍。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低品位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以及“城市矿山”的概念,这对于我们开发和利用一些分散的、低价值的废旧金属资源非常有启发。书中提到的很多处理方法,虽然我们之前有所了解,但这本书的系统性整理和深入分析,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各种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我还会将书中一些实用的技术方案推荐给我的同事们,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去翻阅这本书,毕竟“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这个主题听起来有点像是在“拾人牙慧”。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绝对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在废旧金属的回收技术方面,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从最基础的物理分离、化学浸出,到更复杂的电解提炼、生物冶金,几乎涵盖了所有能想到的技术手段。而且,书中不仅仅是罗列技术名称,还会深入分析每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经济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电子废弃物处理的部分,那里面涉及到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和贵金属回收,既有挑战性又极具价值。这本书的图文并茂,大量的流程图、剖面图和实物照片,让原本枯燥的技术描述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理解。我感觉这本书的受众范围很广,不仅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即便是对环保和资源再利用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获益匪浅,甚至能激发一些创业的灵感。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不像我之前读过的任何一本技术书籍。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甚至带着一种哲学思辨的意味。他不仅仅在讲技术,更是在探讨“价值”的本质。他用“物质的循环”和“生命的延续”来类比废旧金属的再生过程,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废物”的定义。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处理废金属,更是一种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书中提到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理念,贯穿始终,并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案例来加以论证。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设计”在废物利用中的重要性,它启发我思考,很多时候,我们丢弃的并非是“废物”,而是设计不当的产物。这本书让我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有了更深的思考,也让我对未来的环保事业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技术宅”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对金属材料非常感兴趣,也对如何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东西充满好奇。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满足了我所有的幻想。书中对于各种废旧金属的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质变化,以及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反应机理,都写得非常细致。我尤其沉迷于那些关于提炼和分离的章节,比如如何利用化学试剂选择性地溶解某种金属,或者通过物理方法将其与其他杂质分离。书中的公式和图表非常多,但作者的讲解清晰明了,让我在理解复杂概念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的数学之美和工程之巧。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在实验室里探索各种可能性的小科学家,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新奇和挑战。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学的知识应用到我自己的小实验中去!

评分

书的价格合理,只是京东包装的质量太差,袋子已破损

评分

不错的货物,不错的货物

评分

书的价格合理,只是京东包装的质量太差,袋子已破损

评分

书本包装的好,快递很快。

评分

有点用,参考一下。。。。。

评分

送货速度快,知识就是力量

评分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觉得帮助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物超所值!

评分

书本包装的好,快递很快。

评分

书本的质量很好,很厚一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