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2
一、《急就篇》在漢代雖為濛學讀物,但發展至今,其內容已經顯得非常晦澀,如不加以注釋,殊難理解。唐代學者顔師古即注釋過該書,宋代王應麟又踵事增華,對顔注做瞭擴充。此次校理,將顔、王兩傢注釋全部加以吸納,並充分吸收其他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從古文字學角度做瞭點校和注釋,視角新穎,創獲頗多。
二、本書作者張傳官,自博士階段,即師承著名學者劉釗先生研讀《急就篇》,並以此為題完成瞭博士論文,長期以來深耕細作,既具有紮實深厚的文獻功底,又掌握瞭非常豐富的文獻史料,寫作《急就篇校理》,可謂水到渠成。
《急就篇》是産生於漢代的一部小學著作,傳為西漢時史遊所撰。該書是為瞭教授濛童識字而撰,是一部漢代的濛學讀物。篇中羅列的130多例姓名、400多種器物、100多種動植物、60多種人體部位和器官、70多種疾病和藥物等內容,幾乎涵蓋瞭漢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是研究漢代曆史文化的重要典籍,具有極大的史料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此書在漢代雖為濛學讀物,但由於學術環境和用字習慣的改變,及至後來,其內容已漸顯晦澀,不易理解,唐代顔師古曾為之作注,宋代王應麟又對顔注做瞭訂補,由此,《急就篇》的學術研究價值彰顯齣來,成為一部研究古文字的重要典籍。此次推齣的《急就篇校理》,將顔注、王注全部吸收,利用多種傳世本和齣土材料,充分吸收前人校勘、注釋成果,內容豐富,體例嚴謹,對研讀《急就篇》極有助益。
張傳官博士,1982年9月生於福建省福清市,2012年6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導師為劉釗教授。現為復旦大學齣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齣土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曾主持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青年課題一項(結項等級為“優秀”);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古委會)規劃項目各一項,並參與新聞齣版重大科技工程“中華字庫”工程第四包“金文的搜集與整理”項目的研發工作。論文曾獲“第一屆李學勤裘锡圭齣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青年奬”三等奬。
校理前言…………………………………………1
凡例………………………………………………38
簡稱錶……………………………………………40
急就篇序…………………………………………2
急就篇注敘………………………………………3
捲前正文…………………………………………5
急就篇捲第一……………………………………13
急就篇捲第二……………………………………100
急就篇捲第三……………………………………195
急就篇捲第一……………………………………363
羅願跋……………………………………………474
王應麟跋…………………………………………476
《津逮秘書》引《太宗實錄》…………………479
參考文獻…………………………………………480
前言節選
《急就篇》,又名《急就章》,西漢史遊編,是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通用的童濛識字教材,至唐代中葉逐漸被《韆字文》所取代。
史遊為西漢元帝時人,生卒年不詳。《後漢書`宦者列傳序》曰:“元帝之世,史遊為黃門令,勤心納忠,有所補益。”黃門令為少府屬官,由宦官充任,屬於皇帝近臣;其主要職責,是主管省中宦官,並負責傳遞書奏,關通禁省內外。由此可見史遊生平之一斑。
典籍所載史遊的行跡,除瞭編纂《急就篇》之外,還有創製章草一事。此事文獻記載甚多,然文字多有相似甚至雷同之處,應是前後因襲之故。然而此說實不可信,前人如羅願、於省吾、唐蘭、裘锡圭等對之皆有駁正。
傳為唐代日本遣唐僧空海(弘法大師)書寫的《急就章》有“漢黃門令河東史遊”一句,標明瞭史遊的郡望。西漢有河東郡,屬司隸部,其轄區主要位於今山西省南部。不過,一般認為今傳空海寫本並非空海原寫本,而且空海生活於公元774—835年,相當於中晚唐時期,距漢元帝之時已有八百餘年,這一記載齣現得較為突兀,且僅此一處,未可盡信,姑且附記於此。
先秦秦漢時期,字書類啓濛教材頗為流行,或屬自創新篇,或為增訂舊籍,共有十數種之多。《漢書`藝文誌》對其源流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異體。《蒼頡》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曆》六章者,車府令趙高所作也;《博學》七章者,太史令鬍毋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體復頗異,所謂秦篆者也。是時始造隸書矣,起於官獄多事,苟趨省易,施之於徒隸也。漢興,閭裏書師閤《蒼頡》、《爰曆》、《博學》三篇,斷六十字以為一章,凡五十五章,並為《蒼頡篇》。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無復字。元帝時黃門令史遊作《急就篇》,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作《元尚篇》,皆《蒼頡》中正字也。《凡將》則頗有齣矣。至元始中,徵天下通小學者以百數,各令記字於庭中。揚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訓纂篇》,順續《蒼頡》,又易《蒼頡》中重復之字,凡八十九章。臣復續揚雄作十三章,(韋昭曰:“臣,班固自謂也。作十三章,後人不彆,疑在《蒼頡》下章三十四章中。”)凡一百二章,無復字,六藝群書所載略備矣。
這段話是我們瞭解先秦秦漢濛書的主要材料。此外又有東漢賈魴所編《滂喜篇》(見《隋書`經籍誌》)。這些濛書中,除瞭《急就篇》基本完整保存至今外,其他字書全本皆已亡佚,僅有殘文斷簡散落在浩瀚的典籍之中。
就篇幅而言,《急就篇》今傳本共有兩類:一為三十一章本,多見於書傢臨寫的傳本中;一為三十四章本,多見於後世各類注本中(有的注本並無分章,但其內容則與三十四章本相同),其中第七、三十三、三十四等三章均為後人附入。
按照南宋王應麟的分類,《急就篇》正文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其一,“姓氏名字”,其中羅列的姓名體現瞭戰國秦漢的一些時代特徵;其二,“服器百物”,舉凡錦綉、飲食、用具、蟲魚、服飾、音樂、庖廚、人體、兵器、車輿、宮室、樹木、六畜、飛鳥、野獸、疾病、藥品、禮儀等方麵的內容,無不具備;其三,“文學法理”,即五官律令,包括職官、製度、刑罰等與政治有關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將後人附入的末二章視為第四部分,這一部分主要包括誇飾王朝強大、祝願王朝強盛長久等內容。
《急就篇》用韻語寫成,姓名部分用三言,第三十二至三十四章多有四言句,其主體則是七言句。全篇短短2144字(包括後人附入的128字),卻包括130多例姓名、400多種器物、100多種動植物、60多種人體部位和器官、70多種疾病和藥物等內容,幾乎涵蓋瞭漢代生活的方方麵麵,正如瀋元所說,它是漢代“社會生活的一麵明亮的鏡子”。
《急就篇》在編成之後迅速流傳,風行一時,成為其後六百餘年間的通行啓濛教材。至南北朝時期,史籍中仍有關於當時士人入學時學習《急就篇》的記載,如:
《北齊書`李繪傳》:“年六歲,便自願入學,傢人偶以年俗忌,約而弗許。伺其伯姊筆牘之間,而輒竊用,未幾遂通《急就章》。內外異之,以為非常兒也。”
《北史`李繪傳》:“六歲便求入學,傢人以偶年俗忌,不許,遂竊其姊筆牘用之,未踰晦朔,遂通《急就章》,內外以為非常兒。”
《北齊書`儒林列傳`李鉉傳》:“九歲入學,書《急就篇》,月餘便通。”
《魏書`儒林列傳`劉蘭傳》:“年三十餘,始入小學,書《急就篇》。傢人覺其聰敏,遂令從師,受《春鞦》、《詩》、《禮》於中山王保安。”(《北史`儒林列傳`劉蘭傳》記載同此。)
將幼通《急就篇》視為“非常兒”、“聰敏”的錶現,可見其時《急就篇》的內容已變得不易理解瞭;饒是如此,當時仍繼續以之為啓濛教材,亦可見此編之流行程度。在齣土的漢代簡牘、東漢磚刻和墓磚題字、魏三字石經、魏晉以後紙書等《急就篇》文獻中,多有習字和編號的材料,其使用者包括邊吏、戍卒、工匠等階層,亦可看齣這一點。
《急就篇》之所以如此流行,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相對於其他字書而言,《急就篇》的內容較為簡單。這可以與《蒼頡篇》進行對照。從目前的齣土殘本來看,《蒼頡篇》的文句是較為難懂的,所使用的字詞遠比《急就篇》偏僻、晦澀得多。或許正因為如此,西漢就齣現瞭為《蒼頡篇》作注的論著,兩漢時期的類似著作至少有四種,如《漢書`藝文誌》所著錄的佚名《蒼頡傳》、揚雄《蒼頡訓纂》、杜林《蒼頡訓纂》、杜林《蒼頡故》等。這比兩漢時期為《急就篇》作注的論著(僅有東漢曹壽注解的《急就章》一捲)齣現得早,數量上也多得多。其次,《急就篇》篇幅適中也是它最終取代《蒼頡篇》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從前引《漢書`藝文誌》所載閭裏書師“斷六十字以為一章,凡五十五章”來看,漢代四言本《蒼頡篇》總計3300字,而《急就篇》即便算入東漢附入的128字,也隻有2144字,《蒼頡篇》比《急就篇》多瞭一半的篇幅,遑論總計八十九章的《訓纂篇》瞭。
《急就篇》從秦漢字書中脫穎而齣並且流傳至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跟書法的結閤。《說文解字》之前的字書,羅列文字,缺乏注釋,收字也不求全麵,往往兼有濛學讀物的性質。同時,從《史籀篇》到《蒼頡篇》再到《急就篇》等字書,都與各個時代的書體密切相關,都是當時的書寫模闆。在識字的同時練習書寫,也是自然直接的事情。例如關於《史籀篇》,典籍有如下記載:
《漢書`藝文誌》:“《史籀》十五篇。”注:“周宣王太史所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時亡六篇矣。”
《漢書`藝文誌》:“《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異體。”
《說文解字`敘》:“宣王太史籀,箸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 都強調瞭該書與書體的密切關係,故後人稱當時的書體為“籀文”。《漢書`藝文誌》小學類有《八體六技》,列於“《史籀》十五篇”和“《蒼頡》一篇”之間,可見也是當時的一種字書;而“八體”相當於《說文`敘》之“秦書八體”,“六技”相當於《漢書`藝文誌》小學類小序之“六體”,均為各類書體之稱。此亦可見字書和書體的密切關係。秦代《蒼頡篇》、《爰曆篇》、《博學篇》的編者均為當時的政府高官,這些字書的編纂恐怕是與統一文字的政策互為錶裏的。齣土文獻中所見《蒼頡篇》、《急就篇》材料,多用隸書或新隸體書寫,有很大一部分是習字的遺物。前引史籍中所謂李鉉、劉蘭“書《急就篇》”自然也包括對書法的要求,至於所謂的李繪“通《急就章》”恐怕也包含著書藝方麵的訓練。因此,可以說先秦秦漢時期,字書、啓濛教材、書寫模闆是三位一體的。《急就篇》編成之後的流傳當然與這一情況關係密切。不過,《急就篇》在中古時期的廣泛流傳更主要還是得益於它與章草的結閤。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傢,如皇象、鍾繇、衛夫人、王羲之、崔浩等,都曾經把《急就篇》作為書法創作的憑藉,所書多為章草寫本。而今傳《急就篇》諸本,其可追溯的源頭皆為吳皇象章草寫本。《急就篇》的流傳與章草的流行互為因果、互相促進,成就瞭此編在西漢末年到唐代中期的風行,並流傳至今。
《急就篇》等秦漢字書的內容,以實詞為主,這與後世《韆字文》、《太公傢教》、《濛求》、《三字經》等啓濛教材中充滿大量政治、道德、倫理教化等內容的情況大為不同。隋唐以後,德育漸漸在幼童啓濛中占據瞭更為重要的地位。而對於《急就篇》,“縉紳秀彥,膏粱子弟,謂之鄙俚,恥於窺涉”,隻有“蓬門野賤,窮鄉幼學,遞相承稟,猶競習之”,《急就篇》的影響力集中到瞭下層社會;而終於後勁不濟,在唐代中葉被南朝梁武帝時期齣現並逐漸流傳的《韆字文》所取代。從此,《急就篇》退齣瞭啓濛教育的曆史舞颱。
然而,作為“博聞之說”和“備物之方”的教材,《急就篇》在後世的影響和價值卻遠遠超齣瞭教育學的範疇,不僅曆代許多書法傢都曾摹寫過此篇,而且鄭玄、孔穎達注經、李賢注史都曾引用過其中文句,更不必說唐宋以後的諸多專門注疏研究者瞭。此外,北魏陸暐編《悟濛章》,北宋歐陽修編《州名急就章》,南宋王應麟編《姓氏急就篇》,明王禕取《禹貢》、《詩經》、《周官》、山川、草木、鳥獸、六官之名撰《急就章》三篇等,均模仿此編。凡此種種,均可見《急就篇》影響之深遠。
急就篇校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急就篇校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急就篇》在漢代雖為濛學讀物,但發展至今,其內容已經顯得非常晦澀,如不加以注釋,殊難理解。唐代學者顔師古即注釋過該書,宋代王應麟又踵事增華,對顔注做瞭擴充。此次校理,將顔、王兩傢注釋全部加以吸納,並充分吸收其他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從古文字學角度做瞭點校和注釋,視角新穎,創獲頗多。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古典啊。。。。。。。。。。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啊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啊
評分不鍺的書,值得一讀。京東服務也好。
評分這書也算比較早的啓濛書。今天的人可能看懂有難度。
評分書很棒,快遞很快,一貫的好
評分繁體橫排。。。。。。。
急就篇校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