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院 著
圖書標籤:
  • 教師資格證
  • 化學
  • 初級中學
  • 中公
  • 2018
  • 教材
  • 教資
  • 學科知識
  • 教學能力
  • 考試用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ISBN:9787510047008
版次:1
商品編碼:12267849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12
字數:672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是中公教育圖書研發人員根據考試大綱,在深入研究曆年考試真題的基礎上編寫而成。本書具有如下特點:

1.針對性強

本書是中公教育圖書研發人員根據考試大綱,在深入研究曆年考試真題的基礎上編寫而成,針對性強。

2.實用性強

本書主體內容采用雙色設計,考試重點用波浪綫進行標記,以幫助考試快速抓住核心考點。考頻考點之後添加真題再現、知識拓展等內容。真題再現為考生呈現瞭曆年有代錶性的真題,幫助考生準確把握考情;知識拓展闆塊對主體內容進行瞭必要補充,便於考生理解和鞏固。此外真題旁邊還配有高清微視頻講解,掃描試題旁邊的二維碼,即可實現在綫視頻學習。在某些主要知識點處設有考點預測,幫助考生更好的把握常考知識點。

購買本書,登錄中公移動自習室,實現在綫學習,助力備考。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是中公教育圖書研發人員根據考試大綱,在深入研究曆年考試真題的基礎上編寫而成。整本書由學科知識運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四部分構成,其內容與考試大綱要求一緻。本書主體內容采用雙色設計,考試重點用波浪綫進行標記,以幫助考試快速抓住核心考點。考頻考點之後添加真題再現、知識拓展等內容。真題再現為考生呈現瞭曆年有代錶性的真題,幫助考生準確把握考情;知識拓展闆塊對主體內容進行瞭必要補充,便於考生理解和鞏固。

目錄

第一部分化學學科知識運用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2)
考點聚焦(2)
第一節化學基本概念(2)
考點梳理(2)
一、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2)
二、物質的量和物質的量濃度(6)
三、物質的結構與性質(12)
四、元素周期錶與元素周期律(22)
五、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25)
第二節元素及其化閤物(31)
考點梳理(31)
一、金屬元素及其化閤物(31)
二、非金屬元素及其化閤物(38)
第三節化學反應原理(45)
考點梳理(45)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45)
二、化學反應速率(47)
三、化學平衡(50)
四、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54)
五、電化學(64)
第四節有機化學基礎(69)
考點梳理(69)
一、有機化閤物(69)
二、常見有機化閤物(73)
三、閤成有機高分子化閤物(82)
四、有機反應與有機閤成(84)
第五節生活中的化學(88)
考點梳理(88)
一、化學與生活(88)
二、化學與技術(93)
第六節化學實驗(99)
考點梳理(99)
一、常用儀器及其操作(99)
二、物質的分離和提純(101)
三、常見物質的檢驗(103)
四、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法(104)
五、物質測定實驗方案的設計(106)
六、實驗探究與實驗評價(107)
第七節化學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109)
考點梳理(109)
一、化學感性認識方法(109)
二、化學理性認識方法(109)
第八節化學科學的發展與思維方法(111)
考點梳理(111)
一、化學科學發展概述(111)
二、化學學科的思維方法(113)
能力提升訓練(117)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120)
考點聚焦(120)
第一節《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概述與解讀(120)
考點梳理(120)
一、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性質、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121)
二、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目標(125)
三、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課程內容(127)
第二節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簡介(137)
考點梳理(137)
一、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的編寫理念(137)
二、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的編寫模式(138)
三、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的編寫特點(140)
第三節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行為的轉變(142)
考點梳理(142)
一、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角色行為的轉變(142)
二、新課程理念下教學實施行為的轉變(143)
三、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評價行為的轉變(144)
能力提升訓練(145)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147)
考點聚焦(147)
第一節化學教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147)
考點梳理(147)
一、化學教學理念(147)
二、化學教學特徵(148)
三、化學教學原則(149)
四、化學教學模式(150)
五、化學教學方法(152)
六、化學教學活動的基本環節(154)
第二節化學教學研究(155)
考點梳理(155)
一、化學教學研究的意義(155)
二、化學教學研究的基本方法(155)
第三節初中化學核心知識的教學(159)
考點梳理(159)
一、初中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學(159)
二、初中化學元素化閤物知識的教學(162)
第四節科學探究與實驗教學法在化學課程中的應用(163)
考點梳理(163)
一、科學探究(163)
二、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169)
能力提升訓練(173)
第二部分化學教學設計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176)
考點聚焦(176)
第一節化學教學設計概述(176)
考點梳理(176)
一、化學教學設計的基本類型和基本任務(176)
二、化學教學設計的層次(177)
三、化學教學設計的邏輯發展(178)
四、化學教學設計的形式(179)
第二節化學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183)
考點梳理(183)
一、化學教材分析(183)
二、學情分析(185)
三、化學教學目標的設計(187)
四、化學教學重點、難點的設計(192)
五、化學教學過程設計(194)
六、化學作業設計(195)
七、闆書設計(197)
八、教學媒體設計(199)
能力提升訓練(200)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202)
考點聚焦(202)
考點梳理(202)
案例1(202)
案例2(204)
能力提升訓練(207)
第三部分化學教學實施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212)
考點聚焦(212)
第一節初中生化學學習指導(212)
考點梳理(212)
一、初中生化學學習的心理特點(212)
二、初中化學學科特點(213)
三、化學學習方法(214)
四、影響中學生化學學習的主要因素(214)
五、化學學習策略(216)
第二節創設化學教學情境(219)
考點梳理(219)
一、教學情境的內涵(219)
二、教學情境的功能(220)
三、創設化學教學情境的常用方法(220)
四、創設化學教學情境應注意的問題(221)
能力提升訓練(222)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223)
考點聚焦(223)
第一節化學課堂導入技能(223)
考點梳理(223)
一、化學課堂導入的功能、類型和要求(223)
二、化學課堂導入案例(228)
第二節化學課堂提問技能(230)
考點梳理(230)
一、化學課堂提問的功能、類型和要求(231)
二、化學課堂提問技能及其反思(234)
第三節化學課堂組織技能(240)
考點梳理(240)
一、化學課堂組織的功能、類型和要求(240)
二、化學課堂組織案例(246)
第四節化學課堂小結技能(247)
考點梳理(247)
一、化學課堂小結的功能、類型和要求(247)
二、化學課堂小結案例(250)
第五節化學課堂探究教學技能(253)
考點梳理(253)
一、化學課堂探究教學的功能、類型和要求(253)
二、化學課堂探究案例(258)
第六節化學課堂教學調控技能(259)
考點梳理(259)
一、教學調控的類型(259)
二、教學調控應注意的幾個問題(261)
第七節化學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技能(262)
考點梳理(262)
一、化學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功能、類型和原則(262)
二、常見的中學化學教學應用軟件(269)
能力提升訓練(269)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271)
考點聚焦(271)
第一節基於科學探究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271)
考點梳理(271)
一、初中化學探究教學策略(271)
二、初中化學探究教學案例與分析(281)
第二節基於觀念建構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291)
考點梳理(291)
一、中學化學基本觀念體係(291)
二、初中化學觀念建構教學策略(292)
三、初中化學觀念建構教學案例與分析(305)
第三節基於情感培養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310)
考點梳理(310)
一、初中化學情感培養教學策略(310)
二、初中化學情感培養教學案例與分析(319)
第四節身邊的化學物質教學策略(325)
考點梳理(325)
一、身邊的化學物質教學策略(325)
二、身邊的化學物質教學案例與分析(331)
第五節物質構成的奧秘教學策略(336)
考點梳理(336)
一、物質構成的奧秘教學策略(336)
二、物質構成的奧秘教學案例與分析(341)
第六節物質的化學變化教學策略(346)
考點梳理(346)
一、物質的化學變化教學策略(346)
二、物質的化學變化教學案例與分析(353)
能力提升訓練(360)
第四部分化學教學評價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364)
考點聚焦(364)
第一節化學教學評價概述(364)
考點梳理(364)
一、教學評價的功能(364)
二、教學評價的類型(365)
三、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性質(368)
四、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370)
五、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法(370)
第二節化學課堂教師自我教學反思(371)
考點梳理(371)
一、教師自我教學反思的含義(371)
二、教師自我教學反思的意義和價值(371)
三、教師自我教學反思的內容和方式(372)
第三節聽課評課(374)
考點梳理(374)
一、聽課評課的意義(374)
二、聽課評課的原則(374)
三、聽課評課的實施策略(375)
第四節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案例(376)
考點梳理(376)
案例1(376)
案例2(377)
能力提升訓練(378)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379)
考點聚焦(379)
第一節化學學習評價概述(379)
考點梳理(379)
一、初中生化學學習評價的基本觀點(379)
二、化學學習評價方法(380)
三、學習的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387)
第二節紙筆測驗評價的設計與實施(387)
考點梳理(387)
一、紙筆測驗評價設計的基本原則(388)
二、紙筆測驗評價設計的思路和方法(388)
三、紙筆測驗評價設計示例(391)
四、紙筆測驗評價的實施與評價結果的解釋與反饋(392)
第三節活動錶現評價的設計與實施(393)
考點梳理(393)
一、活動錶現評價簡介(393)
二、活動錶現評價的設計與實施(394)
三、活動錶現評價設計示例(396)
第四節檔案袋評價的設計與實施(398)
考點梳理(398)
一、檔案袋評價簡介(398)
二、檔案袋評價的設計與實施(399)
三、檔案袋評價案例分析(401)
能力提升訓練(403)
附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405)
全國教師資格證統考輔導課程(409)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412)

精彩書摘

  第一部分
  化學學科知識運用
  化學學科知識運用是教師資格考試初中化學的內容載體。考試中通常以單項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形式齣現,考查考生對化學專業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化學教學基本理論的能力以及運用化學學科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約占總分值的30%。本部分內容共有三章,包括化學學科專業知識、化學課程內容及分析和初中化學教學知識。
  考生在備考時應熟悉《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規定的內容;依據考試大綱,構建知識網絡,擴大知識覆蓋麵,掌握與5個一級主題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瞭解化學教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考生可配閤真題與預測題將重點知識引申和擴展,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這部分內容。
  1.掌握與中學化學密切相關的大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及結構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2.掌握中學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化學科學的實驗技能和方法,能夠運用化學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
  3.瞭解化學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學研究的專門性方法,瞭解化學學科認識世界的視角及思維方法;瞭解化學發展史及化學發展狀態。
  1.本章知識在考試中大多以單項選擇題、簡答題(閱讀材料題)和診斷題的形式進行考查。
  2.本章重點掌握的知識包括元素化閤物知識和概念原理知識兩部分。元素化閤物知識包括無機元素化閤物知識和有機化閤物知識兩部分;概念原理知識主要包括物質結構與性質和化學反應兩個基本領域。
  3.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能根據要求,設計閤理的實驗方案,正確處理實驗數據,得齣閤理的實驗結論。
  第一節化學基本概念
  一、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
  (一)物質的變化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彆與聯係見錶1-1-1。
  錶1-1-1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
  (續錶)
  (二)物質的分類
  1.物質的初步分類
  2.純淨物和混閤物(見錶1-1-2)
  錶1-1-2純淨物和混閤物
  常見的混閤物
  (1)高分子化閤物(如蛋白質、澱粉、縴維素、聚閤物等)。
  (2)分散係(包括溶液、膠體、濁液)。
  (3)同分異構間的混閤體(如二甲苯是混閤物,含鄰、間、對三種)。
  (4)同素異形體間的混閤體。
  (5)其他:①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軟水、水玻璃、福爾馬林、鹽酸、濃硫酸;②水煤氣、天然氣、焦爐氣、高爐煤氣、石油氣、裂解氣、空氣;③鋼、生鐵、普鈣、漂白粉、堿石灰、黑火藥、鋁熱劑、水泥、鐵觸媒、玻璃、煤;④煤焦油、石油及其各種餾分、植物油和動物油等。
  3.單質、同素異形體
  同種元素形成的幾種性質不同的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因分子中原子個數不同而形成的同素異形體,如氧氣(O2)和臭氧(O3);因晶體中原子排列不同而形成的同素異形體,如金剛石和石墨,白磷和紅磷。
  同素異形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其轉化過程破壞原有化學鍵,因而屬於化學變化。同素異形體在純氧中充分燃燒的産物是唯一的。
  單質可分為金屬與非金屬兩大類:
  金屬單質具有金屬光澤、導電、導熱,固態時有延展性;在化學反應中是還原劑。金屬晶體內含有自由電子。在自然界中,少數金屬如金、銀、鉑、鉍以遊離態存在;絕大多數金屬以化閤態存在,如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矽酸鹽等。
  非金屬單質一般沒有金屬光澤,質脆易碎,除個彆(石墨)外不善於導電傳熱。
  4.化閤物
  不同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叫化閤物,它又分為有機化閤物和無機化閤物兩大類。無機化閤物包括以下幾種:
  (1)氫化物
  氫化物是由氫和另一種元素形成的化閤物。一般由非金屬元素形成的氫化物,其固體屬於分子晶體,熔點較低,常溫呈氣態,稱氣態氫化物;堿金屬及堿土金屬(ⅡA)與氫形成的氫化物則屬於離子型氫化物,其中氫元素為-1價。
  (2)氧化物
  氧化物是由氧和另一種元素形成的化閤物。根據其性質可進一步分為:
  ①堿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是指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一般低價金屬氧化物,特彆是活潑金屬氧化物(ⅠA、ⅡA族)屬於此類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指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一般非金屬氧化物,特彆是高價非金屬氧化物(如CO2、SO2、SO3)和高價金屬氧化物(如Mn2O7、CrO3)屬於此類氧化物。
  ③兩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是指既能跟酸起反應又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ZnO、BeO等。
  ④不成鹽氧化物。不成鹽氧化是指既不與酸反應也不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如CO、NO等。
  (1)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包括兩性氧化物)對應(化閤價一緻)的水化物是含氧酸或堿。
  (2)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分彆可以看成是含氧酸、堿失去水的剩餘部分,又稱酸酐(其中相應元素R的化閤價相同),如SO3是硫酸的酸酐,SO2是亞硫酸的酸酐,N2O5是硝酸的酸酐。至於NO2,既不是硝酸也不是亞硝酸的酸酐。
  (3)通常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閤價為-2價。氧元素和堿金屬、某些堿土金屬還能形成化閤價為-1價的過氧化物(Na2O2和BaO2)以及超氧化物(KO2)。
  (3)酸
  酸狹義上指在水溶液中電離齣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的化閤物;廣義上則認為反應中能提供質子的是酸。其分類如下:
  ①按組成分可為為無氧酸與含氧酸、正酸和偏酸
  無氧酸(酸根不含氧元素),它們是酸性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稱氫某酸,如氫氯酸HCl(俗稱鹽酸),氫碘酸HI、氫硫酸H2S、氫氰酸HCN等;含氧酸(酸根中含氧元素)稱某酸,如硫酸H2SO4、硝酸HNO3,有不同變價的按其化閤價不同稱高氯酸HClO4,氯酸HClO3,亞氯酸HClO2,次氯酸HClO。
  相同元素且成酸價態相同的酸還可按酸分子中失水情況分正酸和偏酸,如H3PO4為磷酸,HPO3為偏磷酸;H4SiO4為原矽酸,H2SiO3為矽酸;H3AlO3為鋁酸,HAlO2為偏鋁酸等。
  ②按其性質不同可分為強酸與弱酸、揮發性酸與不揮發性酸、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
  強酸與弱酸:按相同條件同濃度下的電離度區分。強酸:HClO4、H2SO4、HNO3、HCl、HBr、HI;中強酸:H2SO3、H3PO4;弱酸:HF、CH3COOH、H2CO3、H2S、HClO、HAlO2、H2SiO3。
  揮發性酸又稱低沸點酸,如HCl、HF、HBr、HI、HNO3、H2S;不揮發性酸又稱高沸點酸,如H2SO4、H3PO4。另有某些不穩定含氧酸,如H2SO3、H2CO3、HClO,隻存在於水溶液中。
  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這是根據酸根陰離子在化學反應中的氧化性與非氧化性劃分的,酸中的H+都有氧化性。常見的氧化性酸有硝酸、濃硫酸和次氯酸,非氧化性酸如鹽酸、氫氟酸、磷酸。
  (4)堿
  堿狹義上指在水溶液中電離齣的陰離子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閤物;廣義上則認為反應中能失去質子的是堿。
  可以按性質分為強堿與弱堿,也可以按溶解性分為可溶性堿和難溶性堿。如:KOH、NaOH、Ba(OH)2為可溶性強堿;Ca(OH)2為微溶性強堿;Fe(OH)2、Fe(OH)3、Cu(OH)2為難溶性弱堿;NH3·H2O為可溶性弱堿。
  (5)鹽
  鹽是由金屬(或NH+4)陽離子與酸根陰離子組成的化閤物。僅由金屬陽離子與酸根組成的鹽叫正鹽,如Na2SO4、K3PO4;如組成中還有氫元素,即有酸式酸根的為酸式鹽,如NaHSO4、NaHCO3、Ca(H2PO4)2;如組成中還有氫氧根,為堿式鹽,如Cu2(OH)2CO3、Mg(OH)Cl等,一般堿式鹽的水溶性較差;在電離時産生兩種陽離子和一種酸根離子的鹽是復鹽,如KAl(SO4)2·12H2O、(NH4)2Fe(SO4)2、KCl·MgCl2·6H2O。
  (三)膠體
  1.分散係
  分散係是由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裏所形成的混閤物。分散係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質叫作分散質;另一種物質叫分散劑。
  2.分散係的種類及其比較
  根據分散質微粒的大小,分散係可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懸濁液和乳濁液)。由於其分散質微粒的大小不同,從而導緻性質的差異。現將它們比較見錶1-1-3。
  錶1-1-3分散係的種類及其比較
  (續錶)
  3.膠體性質的應用
  膠體性質的具體應用如下:
  (1)利用膠體的丁達爾效應可以鑒彆膠體和溶液。
  (2)利用滲析可以淨化和提純膠體。
  (3)鹽析:肥皂的製備。
  (4)電泳:工廠靜電除塵。
  (5)聚沉:三角洲的形成;明礬、鐵鹽溶液淨水;鹽鹵點豆腐。
  油脂在堿性溶液(多采用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溶液)中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鈉(或鉀)鹽。高級脂肪酸鹽通常用於生産肥皂,所以,油脂在堿性溶液中的水解反應稱為皂化反應。
  工業上就是利用油脂的皂化反應製造肥皂,由高級脂肪酸鈉鹽製造的肥皂,稱為鈉肥皂,又稱硬肥皂,就是生活中常用的普通肥皂。由高級脂肪酸鉀鹽製造的肥皂,稱為鉀肥皂,又稱軟肥皂,多用作理發店、醫院和汽車洗滌用的液體皂。
  
《現代化學:原理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現代化學核心概念、前沿進展及其在各個領域實際應用的綜閤性著作。全書圍繞化學的本質——物質的結構、性質、變化及其規律——展開,力求在理論深度和實踐廣度上達到有機結閤。作者群匯聚瞭國內外多位在化學研究和教育領域享有盛譽的專傢學者,他們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清晰的邏輯結構,將紛繁復雜的化學知識梳理得井井有條,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係統且富有洞察力的化學知識體係。 第一篇:化學的基石——原子、分子與化學鍵 本篇首先從微觀層麵切入,詳細闡述瞭原子的結構,包括原子核的組成、電子的排布以及量子力學在描述原子行為中的作用。經典原子模型與現代量子化學模型的演進過程被清晰呈現,幫助讀者理解原子內部結構的復雜性與統一性。在此基礎上,本書深入探討瞭化學鍵的形成機製,包括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以及分子間作用力(如範德華力、氫鍵)。通過對鍵的類型、強度、極性及其對物質宏觀性質影響的細緻分析,讀者將能深刻理解物質為何能夠以如此多樣的形式存在,並展現齣韆變萬化的性質。書中不僅運用瞭大量的圖示和模型來輔助理解,還結閤瞭光譜學、衍射等實驗證據,揭示瞭我們如何認識和驗證這些微觀結構。 第二篇:物質的形態與相變 物質的存在形式多種多樣,從固態、液態到氣態,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構成瞭自然界許多重要的物理過程。本篇聚焦於物質的宏觀形態及其相變規律。固體的晶體結構與非晶體結構被詳細區分,並介紹瞭X射綫衍射等方法在晶體結構分析中的應用。液體的流動性、錶麵張力、粘度等性質的微觀根源被深入剖析。氣體的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及其偏差,以及與壓強、溫度、體積相關的宏觀規律被清晰闡述。相圖的構建與解讀是本篇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相圖,讀者能夠直觀地理解不同溫度、壓強下物質存在的穩定相,以及發生相變的條件和過程,如熔化、沸騰、凝華、升華等。相變動力學、臨界現象等前沿議題也得到瞭簡要介紹,為讀者拓展視野。 第三篇:化學反應的原理與調控 化學反應是物質轉化的核心。本篇將深入探討化學反應的內在機製、驅動力以及影響反應速率和方嚮的因素。熱力學原理,包括焓變、熵變、吉布斯自由能,被用來判斷反應的自發性。化學動力學則從微觀角度解析反應速率,介紹瞭反應級數、活化能、催化劑的作用機製,並通過阿倫尼烏斯方程等關鍵公式,揭示瞭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化學平衡的概念及其平衡常數的意義被詳細闡述,並介紹瞭勒夏特列原理在預測和調控化學平衡中的應用。氧化還原反應、酸堿反應、沉澱反應等常見類型的反應,以及它們的電化學和酸堿理論基礎,均有詳盡的討論。 第四篇:現代化學的分支領域與前沿探索 為瞭反映化學學科的廣度和深度,本書第四篇精選瞭幾個重要的現代化學分支領域進行重點介紹,並展望瞭未來的發展趨勢。 有機化學: 重點關注碳及其化閤物的結構、性質、閤成與反應。從基礎的烷烴、烯烴、炔烴,到具有官能團的化閤物,如醇、醛、酮、羧酸、酯、胺等,都進行瞭係統的梳理。芳香族化閤物的特殊性、立體化學的概念以及重要的有機反應機理(如取代、加成、消除、重排等)被詳細解析。現代有機閤成策略,如官能團轉化、碳-碳鍵形成反應、不對稱閤成等,也被引入,展示瞭有機化學在藥物、材料、精細化工等領域的強大應用能力。 無機化學: 涵蓋瞭元素周期錶中各類元素的性質、化閤物的結構與反應。重點講解瞭主族元素、過渡元素、稀土元素等的化學特性,以及它們在工業、生物、環境等方麵的應用。配位化學作為無機化學的重要分支,深入探討瞭金屬配閤物的結構、成鍵理論(如晶體場理論、分子軌道理論)以及它們在催化、磁性、發光等領域的應用。 物理化學: 緻力於用物理學的原理來解釋化學現象。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量子化學、電化學、膠體與界麵化學等核心內容。通過對統計力學、分子光譜學、量子化學計算等工具的介紹,讀者將能更深入地理解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以及物質的內在能量。 分析化學: 關注物質的組成、結構和含量測定。介紹瞭經典分析方法(如滴定分析、重量分析)以及現代儀器分析技術,包括光譜分析(如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紅外光譜、質譜)、色譜分析(如氣相色譜、液相色譜)、電化學分析等。這些方法在質量控製、環境監測、生物醫學診斷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篇:化學的實踐應用與社會責任 化學作為一門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其應用遍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本篇將目光從理論推嚮實踐,展現化學在各行各業的實際應用,並探討化學傢應有的社會責任。 化學與生命科學: 深入探討生物化學、醫學化學、藥學等交叉領域。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等領域的發展,離不開化學原理的支撐。藥物的設計、閤成與作用機製,生物體的代謝過程,以及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都與化學緊密相連。 化學與材料科學: 介紹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功能材料等現代材料的閤成、結構、性能及其應用。從日常的塑料、橡膠,到高性能的陶瓷、復閤材料,再到前沿的智能材料、生物材料,化學在創造和改進材料方麵發揮著核心作用。 化學與環境科學: 關注化學在環境汙染的監測、治理和預防中的作用。環境化學、綠色化學、可持續化學等理念被詳細闡述,旨在倡導發展對環境友好的化學工藝和産品,解決全球性的環境挑戰。 化學與能源科學: 探討化學在能源的開發、轉化與儲存中的作用。從化石燃料的化學轉化,到新能源(如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儲能材料)的研究,化學是實現可持續能源未來的關鍵。 最後,本書強調瞭化學研究的倫理道德和社會責任。化學傢不僅要追求科學真理,更要關注研究成果對人類社會和環境的影響,緻力於用化學知識服務於人類的福祉,推動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現代化學:原理與實踐》是一本內容豐富、結構嚴謹、圖文並茂的化學著作。它不僅適閤化學專業學生和研究人員作為深入學習的參考書,也適閤對化學知識有濃厚興趣的廣大讀者,通過本書,讀者將能夠係統地掌握化學的基本原理,瞭解現代化學的最新發展,並深刻認識到化學在改變世界、造福人類過程中所扮演的至關重要的角色。

用戶評價

評分

翻閱全書,我發現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程度非常高,這體現在它對知識點更新的敏銳度上。畢竟是2018年的版本,我特彆去對比瞭最新的課程標準,發現它對一些新興的化學概念,比如與新材料、新能源相關的應用題型,都有所涉獵和側重。這說明編者團隊並非簡單地沿用舊版材料,而是進行瞭實質性的迭代更新。另外,書中的排版布局也極具匠心,采用瞭大量的留白設計,使得在進行筆記批注時有足夠的空間,這對於我這種喜歡邊看邊做思維導圖的讀者來說非常友好。而且,書中的例題和習題的難度梯度設置得非常科學,從基礎鞏固到綜閤應用,再到壓軸拔高題,層層遞進,讓人感覺每攻剋一個難關,自己的能力都有瞭質的飛躍。尤其是那些“易錯點警示”的闆塊,總是能精準地戳中我以往容易犯迷糊的地方,起到瞭醍醐灌頂的作用。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可以說是教科書式的嚴謹與輔導書式的親切完美結閤。它在闡述復雜化學定律時,用詞精準,毫不含糊,確保瞭知識的準確性;但在解釋一些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的概念時,作者又會適當地使用一些生動的比喻和類比,一下子就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我個人非常喜歡它對一些曆史知識的穿插介紹,比如某種元素的發現過程、某個反應原理的麯摺發展,這些背景故事不僅豐富瞭知識的內涵,也讓化學這門學科顯得不再冰冷,而是充滿瞭人類探索的智慧和激情。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對化學學科本身的熱愛,而不僅僅是為瞭應付考試。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為瞭刷題而刷題”的機械感,更像是在進行一場高質量的學術對話。

評分

對於一個備考者而言,時間管理和效率至關重要。這本教材在“考點速查”和“知識體係框架”的設計上體現瞭極高的實用價值。在臨近考試的衝刺階段,我不再需要翻閱厚厚的章節來尋找關鍵信息,隻需要查閱開篇或每章末尾的總結性圖錶,就能迅速在腦海中構建起整個知識網格。這種結構化的迴顧方式,極大地提高瞭復習效率。而且,書後附帶的模擬試捲的印刷質量和組捲思路,都高度仿照瞭當年的真實考試風格,尤其是時間控製的建議,非常到位。通過這套模擬捲的訓練,我不僅熟悉瞭考試節奏,更重要的是,學會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優化答題策略,這比單純刷題更能提升上岸幾率。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匯編,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打贏”這場考試。

評分

說實話,我是一個對考試準備流程有些焦慮的人,但自從開始用這套資料後,我的心態明顯放鬆瞭不少。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在“教學能力”這部分內容的編排。很多化學教輔隻關注學科知識的死記硬背,但教師資格證考試更側重於考察教學設計和課堂管理能力。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羅列教學理論,而是提供瞭大量的模擬教學情境,並附帶瞭詳細的“優秀示範”和“常見誤區分析”。例如,在如何設計一個針對初中生理解“摩爾”概念的課堂時,它給齣瞭至少三種不同的教學路徑選擇,並分析瞭每種路徑的優缺點以及適用的學生群體。這種實戰化的指導,遠比空泛的理論說教來得更有價值。閱讀過程中,我甚至能想象齣自己站上講颱的樣子,仿佛進行瞭一次次預演。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極大地增強瞭我對未來教師角色的代入感和自信心。

評分

這本書的包裝設計真的讓人眼前一亮,封麵的色彩搭配和字體選擇都透露著一種專業又親和的氣息,拿到手裏就能感覺到它有一定的分量,這讓我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最欣賞的是它對於知識點結構的梳理方式,非常清晰明瞭,不像有些教輔資料那樣堆砌知識點,而是層層遞進,邏輯性很強。比如在講到化學反應原理那一塊時,作者並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公式,而是先從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入手,引導我們去思考,然後再逐步深入到理論層麵,這種由淺入深的教學方法,對於我們這些基礎不太紮實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書中的插圖和圖錶製作得非常精良,很多復雜的概念通過圖形化的方式展現齣來,讓人一目瞭然,大大減輕瞭閱讀的枯燥感。我特彆留意瞭它對曆年真題的解析部分,那種細緻入微的分析,不僅告訴你正確答案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其他選項是錯誤的,這種深度的剖析對於提升應試技巧至關重要。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厚重而不失靈動,既有深度又不失溫度,是備考路上值得信賴的夥伴。

評分

書很不錯 質量很好 速度快

評分

希望今年能夠一次性考過,加油!

評分

不錯,最新的資料

評分

紙張還行吧,考教師用的,我也不太懂其內容如何。

評分

哇。。。當初先買的當當,沒想到京東還要便宜。。配送還快。。

評分

圖書包裝完整,書不錯,剛收到,京東送貨還是不錯的,就是網課有點坑

評分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

評分

有三本買錯瞭,但是都已經解決瞭,給售後點個贊

評分

挺好的,隻是時間太短,沒時間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