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9公务员考试核心考点手册:行测速解技巧集萃

中公版·2019公务员考试核心考点手册:行测速解技巧集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永新 著
图书标签:
  • 公务员考试
  • 行测
  • 技巧
  • 速解
  • 核心考点
  • 2019
  • 中公
  • 手册
  • 备考
  • 刷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4302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4109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公务员考试核心考点手册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8
字数:115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9公务员考试核心考点手册:行测速解技巧集萃》为考生提供大量行测速解技巧,所有内容都是由中公教育辅导专家经多年教学实践和千万考生亲身实践而来。掌握本书的核心技巧能让您快马加鞭,逐个击破各个考点。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圏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公务员考试核心考点手册:行测速解技巧集萃》本书由数学运算、图形推理、逻辑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数字推理六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对解题技巧的释义、适用范围、使用原则等做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除了选择典型真题进行说明讲解外,各部分最后还配置相关的题目进行针对性训练。最后的附录部分归纳总结了数学运算、图形推理和数字推理的公式、考点,方便考生查找记忆。

目录

第一章数学运算(1)
技巧一速算技巧(1)
技巧二代入排除法(4)
技巧三特殊值法(5)
技巧四方程法(6)
技巧五图解法(7)
技巧六十字交叉法(9)
技巧七公式法(10)
技巧八极端法(13)
技巧九数学原理法之容斥原理(14)
技巧十排列组合相关方法(15)
技巧十一其他方法(17)
实战演练(19)
第二章图形推理(24)
技巧一特征分析法(24)
技巧二求同分析法(25)
技巧三对比分析法(27)
技巧四位置分析法(29)
技巧五综合分析法(31)
实战演练(33)
第三章逻辑判断(37)
技巧一找突破口法(37)
技巧二假设法(39)
技巧三排除法(41)
技巧四图表法(42)
技巧五文氏图法(44)
技巧六寻找论证关系(46)
技巧七因果论证(49)
技巧八归纳论证(52)
技巧九搭桥法解缺桥论证(54)
实战演练(57)
第四章言语理解与表达(61)
技巧一对应分析法(61)
技巧二关键词识别法(64)
技巧三关键句识别法(69)
技巧四关键暗示信息识别法(72)
实战演练(75)
第五章资料分析(79)
技巧一尾数法(79)
技巧二首数法(80)
技巧三有效数字法(82)
技巧四特征数字法(84)
技巧五运算拆分法(85)
技巧六同位比较法(86)
技巧七差分法(88)
技巧八反算法(90)
实战演练(92)
第六章数字推理(97)
技巧一数项特征分析法之整除性(97)
技巧二数项特征分析法之质合性(97)
技巧三数项特征分析法之多次方数(98)
技巧四数项特征分析法之数位特征(99)
技巧五运算关系分析法之作差法(99)
技巧六运算关系分析法之作商法(100)
技巧七运算关系分析法之作和法(100)
技巧八运算关系分析法之作积法(101)
技巧九运算关系分析法之转化法(101)
技巧十运算关系分析法之拆分法(102)
技巧十一整体特征分析法(103)
技巧十二位置关系分析法(105)
实战演练(107)
附录(110)
附录1数学运算基本公式(110)
附录2图形推理考点汇总(113)
附录3数字推理基本数列(11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118)

精彩书摘

  第一章数学运算
  技巧一速算技巧
  释义:利用公式、数的特性等将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计算,降低计算量,加快计算速度。我们将这些能简化计算的技巧统称为速算技巧。
  四种类型的速算技巧及其释义如下表所示:
  例题1:(1.1)2+(1.2)2+(1.3)2+(1.4)2的值是()。
  A.5.04B.5.49C.6.06D.6.30
  【解析】四个选项数字的尾数各不相同,因此考虑使用尾数法。
  两个数乘积的尾数等于它们尾数相乘之积的尾数,因此(1.1)2的尾数为1,(1.2)2的尾数为4,(1.3)2的尾数为9,(1.4)2的尾数为6。
  两个数和的尾数等于它们尾数之和的尾数。各项尾数的和1+4+9+6=20,尾数为0。
  故本题选D。
  例题2:已知x=,y=,则(2x-y)3+(5x-y)(2x2-y2+xy)=()。
  A.B.C.D.
  【解析】若直接代入x、y的值计算所求式子的值会很繁琐,此时应该先对原式化简。考虑所求式第二项第二个括号,很容易想到分解因式,然后通过提取公因式,达到化简所求式的目的,然后代入计算,减少计算量。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原式=(2x-y)3+(5x-y)(x+y)(2x-y)
  =(2x-y)[(2x-y)2+(5x-y)(x+y)]
  =(2x-y)(4x2-4xy+y2+5x2+4xy-y2)
  =9x2(2x-y)=9×()×(2×-)=
  故本题选B。
  例题3:+++…+=()。
  A.1B.1-C.1-D.1+
  【解析】如果直接计算这道题,计算量会很大,而且很不现实。题中各项形式相同,可分析通项,寻求减少计算量、能快速计算的方法。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从通项入手,这个式子共有9项,第n项可表示为,对这个分式进行改写,运用裂项相消的思想,将分式拆成两项的差。
  ==
  =-
  =-
  运用这个公式,原式可以很快求出结果。
  原式=-+-+-+…+-
  =1-
  故本题选B。

  常见的通项裂项公式
  ◆=-
  ◆=×(-)
  ◆=×[-]
  ◆=-
  ◆n!×n=(n+1)!-n!

  例题4:(+++…+)-(+++…+)=()。
  A.B.C.D.
  【解析】此题要求的是两个式子的差,可单独计算两个式子的值,第一个式子提取公因式,第二个式子提取公因式,两个式子剩下的部分都是等差数列,可以计算得到最后结果。
  此题如果注意到两部分的分母179和358是2倍关系,可对两部分进行适当组合,达到减少计算量的目的。
  -=-=;
  -=-=;
  ……
  -=-=。
  因此原式=++…+
  =×(1+3+…+97)
  =×
  =
  故本题选A。
  技巧二代入排除法
  释义:代入排除法是指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已知条件,或者推出矛盾,则可排除此选项的方法。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全部都是选择题,而代入排除法是应对选择题的有效方法。
  适用范围:代入排除法广泛运用于多位数问题、不定方程问题、剩余问题、年龄问题、复杂行程问题、和差倍比问题等。
  分类:
  1.直接代入是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验证,直至得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止。
  2.选择性代入是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
  例题1:小船顺流而下航行36千米到达目的地。已知小船返回时多用了1小时30分,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10千米/时,问水流速度是多少?
  A.8千米/时B.6千米/时C.4千米/时D.2千米/时
  【解析】设水流速度为x,则+1.5=。直接解会产生一元二次方程,故考虑代入求解,要求的是水流速度,必然不大,从小往大代入,x=2时,等式成立。故本题选D。
  例题2:宏远公司组织员工到外地集训,先乘汽车,每个人都有座位,需要每辆有60个座位的汽车4辆,而后乘船,需要定员为100人的船3条。到达培训基地后分组学习,分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恰好相等。这个单位外出集训的有多少人?
  A.240人B.225人C.201人D.196人
  【解析】根据题干“到达培训基地后分的组数与每组人数相同”可知,外出集训总人数应为完全平方数,排除A、C两项;又乘船需要100人的船3条,因此总人数大于200,排除D,故本题选B。
  技巧三特殊值法
  释义:特殊值法,就是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取一个恰当的特殊值直接代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方法。灵活地运用特殊值法能提高解题速度,增强解题的信心。
  适用范围:特殊值法常应用于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等。
  使用原则:
  1.确定这个特殊值不影响所求结果,这决定了是否能够使用特殊值法。
  2.所取的特殊值应便于快速、准确计算,尽量使计算结果为整数。
  例题1: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驾车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两车出发6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以原速继续前进。问甲比乙晚几个小时到达目的地?
  A.2B.3C.4D.5
  【解析】已知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的,因此可设甲速度为2,乙速度为3。因为两人6小时相遇,所以甲走过的路程为12,乙走过的路程为18。而甲、乙走过的路程又分别为乙、甲剩余的路程,所以乙走剩下的路程12需要4小时,甲走剩下的路程18需要9小时,因此甲比乙晚到9-4=5小时。故本题选D。
  例题2:有A和B两个公司想承包某项工程。A公司需要300天才能完工,费用为1.5万元/天。B公司需要200天就能完工,费用为3万元/天。综合考虑时间和费用等问题,在A公司开工50天后,B公司才加入工程。按以上方案,该项工程的费用为多少?
  A.475万元B.500万元C.525万元D.615万元
  【解析】假设这项工程总量为200与300的最小公倍数600,则A每天完成2,B每天完成3,A公司前50天完成了100,剩余500由A和B共同完成,共需500÷(2+3)=100天,因此可知,A一共做了150天,B一共做了100天,则总费用为1.5×150+3×100=525万元。故本题选C。
  技巧四方程法
  释义:方程法是指将题目中未知的数用变量(如x、y)表示,根据题目中所含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组),通过求解未知数的数值,来解应用题的方法。因其为正向思维,思路简单,故不需要复杂的分析过程。
  适用范围:方程法应用较为广泛,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绝大部分题目,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盈亏问题、和差倍比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年龄问题等均可以通过方程法来求解。
  解题步骤:设未知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组)——解方程(组)
  例题1:某产品售价为67.1元,在采用新技术生产节约10%成本之后,售价不变,利润可比原来翻一番。问该产品最初的成本为多少元?
  A.51.2B.54.9
  C.61D.62.5
  
笔尖上的智慧:从“零基础”到“高分通关”的行测实战指南 引言 浩瀚的公务员考试海洋中,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航道之一。它考察的并非简单的知识记忆,而是对考生逻辑思维、信息处理、文字理解、数量关系及常识判断的综合运用能力。无数考生在此折戟,并非能力不足,而是缺乏一套高效、系统、实用的备考策略。本书,正是为打破这一困境而生。它不是一套枯燥的理论讲解,也不是海量的题海堆砌,而是一份凝聚了资深教研团队多年教学经验与一线考生实战反馈的“作战地图”。我们将带领你,从零基础出发,系统构建行测知识体系,掌握独家速解技巧,最终以高分通关为目标,稳健迈入理想的公职殿堂。 第一章:破译行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正式开启备考之旅前,充分了解行测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本章将深入剖析行测考试的本质、命题趋势以及各模块的考察重点。 行测的“七伤拳”:模块精析与能力解构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不仅是字词句的堆砌,更是对语境、逻辑、作者意图的深度洞察。我们将解析言语理解的“陷阱”与“套路”,从片段阅读的“主旨句法”到逻辑填空的“语境契合”,再到病句辨析的“结构与语义双重校验”,让你一眼洞穿题干玄机。 数量关系: 告别“算术恐惧症”。本模块考察的并非高深数学,而是对基本运算、比例、工程、行程、概率等常见数学模型和应用题的灵活运用。我们将聚焦于“巧算”而非“苦算”,传授“凑整法”、“代入排除法”、“比例思想”、“方程思想”等实用技巧,化繁为简,让数字在你的笔尖跳跃出最优解。 判断推理: 逻辑的艺术,思维的较量。本章将带你逐一攻克图形推理的“空间变换”与“规律识别”,定义判断的“要素提取”与“严格对应”,类比推理的“关系类比”与“异同分析”,以及最重要的——逻辑判断,包括真假话问题、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等,训练你严谨的逻辑思维,让每一道推理题都成为你的“得分点”。 资料分析: 数据背后的秘密,信息时代的“读心术”。本模块看似枯燥,实则蕴藏着巨大的得分潜力。我们将为你揭示不同类型资料(文字、图表、综合)的阅读技巧,传授“首句定位法”、“末句验证法”、“对比法”、“估算技巧”等,让你在短时间内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迅速锁定答案。 常识判断: “万金油”背后的“硬实力”。本模块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技、生活等方方面面。我们将为你梳理常识判断的“高频考点”与“核心原理”,提供高效的记忆方法和信息检索策略,帮助你快速构建广博而扎实的知识储备,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冷门”题。 命题趋势洞察:紧跟时代脉搏,预测未来考点 深度解析近几年真题,归纳命题热点、题型变化与难度梯度。 关注国家政策、时事热点与社会发展,预判未来可能出现的考查方向。 引导考生从“刷题”走向“悟题”,真正理解考点背后的逻辑。 第二章:技巧为翼:点燃行测“速解”引擎 掌握核心技巧,是实现行测“提速增效”的关键。本章将系统传授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速解秘籍。 言语理解:词句的“鹰眼”,语篇的“导航” 片段阅读: “一题一法”不如“万能法”。重点讲解“时间顺序法”、“空间顺序法”、“总分结构法”、“并列结构法”、“因果结构法”等,并结合“排除法”、“代入验证法”优化解题速度。 逻辑填空: “词语辨析”与“语境匹配”的艺术。传授“近义词辨析法”、“反义词辨析法”、“成语搭配法”、“语感判断法”,以及如何利用“提示词”和“否定词”锁定答案。 病句辨析: “结构性”与“语义性”双重定位。从句子成分缺失、搭配不当、成分赘余、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角度,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数量关系:计算的“捷径”,思维的“拐点” 速算技巧: “乘法凑整”、“除法裂项”、“加法移位”、“减法借位”等经典速算方法,以及“数字特性法”、“尾数法”、“奇偶性法”的应用。 应用题解法: “方程法”的精炼,“比例法”的灵活,“代入排除法”的精准。针对行程、工程、利润、饼图、浓度等常见题型,提供高效解题框架。 图形计算: 空间想象与几何公式的快速融合,注重“分割法”、“补形法”、“割补法”的应用。 判断推理:逻辑的“利剑”,推理的“神助” 图形推理: “图形属性分析法”(数量、位置、样式、叠加)、“对称性分析”、“周期性分析”、“九宫格规律”。 定义判断: “要素提取法”、“特征对比法”、“排除法”,强调“符合定义”是唯一标准。 类比推理: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的结合,重点关注“词语关系”、“词语与概念关系”、“句子关系”等。 逻辑判断: “真假话问题”的“假设法”与“矛盾法”,“可能性推理”的“削弱/加强论证”核心思路,“必然性推理”的“复言命题”与“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资料分析:数据的“透视眼”,图表的“万花筒” 阅读技巧: “资料类型”识别与“阅读重点”定位。 计算技巧: “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平均数”、“倍数”等核心指标的快速计算方法,以及“估算技巧”、“速算公式”的应用。 多项选择: 如何快速判断选项与资料的匹配度。 第三章:实战演练:从“题海”到“题眼”的飞跃 技巧的掌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战来巩固与升华。本章将提供精选的题目,并附以详尽的解析,帮助你将所学技巧融会贯通。 模块化题组训练: 针对每个模块,精心设计不同难度、不同题型的训练组,让你在“闭环”中不断提升。 真题精析: 深入剖析历年真题, mengungkap (揭示) 命题者的思维,学习考场上的“标准解法”。 错题集锦与反思: 引导考生建立个人错题本,分析错误原因,从“踩过的坑”中吸取教训,实现“由错到对”的蜕变。 模拟考试与时间管理: 模拟真实考场环境,训练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时间分配策略,养成“高效答题”的节奏。 第四章:心态建设:决胜考场的“定海神针” 备考之路,不仅是知识和技巧的较量,更是心态的比拼。良好的心态是临场发挥的保障。 目标设定与计划执行: 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计划,并持之以恒地执行。 压力疏导与情绪管理: 应对考前焦虑、复习瓶颈等常见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临场应变与心理调适: 考试过程中遇到难题如何冷静处理,如何快速调整状态。 结语 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绝非不可逾越的高墙。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技巧、勤加演练,你定能在这场智力与耐力的较量中脱颖而出。本书,便是你通往成功的最佳伙伴。它将带领你,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攻克行测的每一个难关,让你的笔尖,成为开启梦想大门的钥匙。现在,请翻开这一页,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精彩绝伦的智慧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非应届毕业的在职备考者,我的时间非常碎片化,所以对学习资料的“即时实用性”要求极高。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做到“短平快”的知识点提炼。如果一本书需要我花大量时间去理解复杂的理论背景,那可能就不适合我了。我更希望它能像一本“工具书”或“速查手册”,每个知识点、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步骤都能被高度概括,用清晰的流程图或者口诀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我在通勤路上或者午休的间隙,可以快速地回顾和巩固,而不是被迫进入长时间的深度学习状态。如果能针对性地整理出高频考点和常考公式的集中记忆板块,并用醒目的方式标示出来,那对我这种需要高频复习的群体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真正做到“一册在手,心中不慌”。

评分

我这次购买的目的是想系统梳理一下申论的写作逻辑和高分素材的积累,毕竟行测的题型相对固定,但申论的灵活度更高,更考验个人的综合素养和表达能力。我期望这本书能在文章结构搭建、论证逻辑的严密性以及热点事件的深度剖析方面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可操作的模板。比如,如何将那些晦涩难懂的政策文件语言转化为清晰流畅的申论答卷,如何在中立的立场下展现出深刻的批判性思维,这都是我目前比较头疼的难点。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不同类型的申论题目(如综合分析题、对策拟定题、大作文题)的“满分范例”并附带详细的解构分析,比如标注出哪些是得分点、哪些是扣分项的常见误区,那就太棒了。这样我就能对照着自己的练习,找到差距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而不是停留在“感觉写得还行”的模糊阶段。

评分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资料分析和判断推理部分往往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我尤其关注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深度。我希望这本书在处理那些复杂的图表数据和逻辑关系时,能提供一些真正行之有效、能快速锁定答案的“捷径”或“思维模型”。比如,在资料分析中,面对百分数、倍数、增长率这些交叉计算题,是否有成熟的估算技巧,能让我少按几次计算器,从而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而在判断推理中,图形推理的规律总结是否足够全面,特别是对于那些看似千变万化但实则存在隐藏关联的题目,能否提供一套清晰的排除法和归纳法。如果能有大量的“易错题精讲”,专门剖析那些因为思维定势或粗心大意而失分的陷阱,并提供详细的防范策略,那就完全符合我作为一名追求效率的考生的需求了。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用心,封面设计简约大气,配色沉稳又不失活力,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过的。我特别喜欢它使用的纸张质感,翻阅起来非常顺滑,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刺眼或者疲劳。细节之处见真章,内页的排版布局也做得相当合理,字号大小适中,行距把握得恰到好处,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快速捕捉信息的备考人群来说太友好了。不像有些教辅书,恨不得把所有内容都挤在一页上,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本书在视觉舒适度上确实下了大功夫。而且,书脊的处理也很结实,感觉就算经常翻动也不会轻易散架,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做标记、频繁查阅的读者来说非常重要,毕竟这是要陪我度过漫长备考期的“战友”嘛。整体来说,初次拿到手的感觉就是专业、可靠,让人对里面的内容充满期待,感觉自己已经提前进入了备考状态,这第一印象分就给得很高。

评分

我对公务员考试辅导材料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容的时效性和对最新考情的把握程度。毕竟每年的考试都会有微调,命题人的偏好和考察重点也可能发生微妙的变化。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紧密结合近几年(特别是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初)的真题趋势,对常考知识点进行“权重”调整。例如,如果发现某类言语理解的选材越来越偏向于传统文化或者前沿科技,那么书中相应的例题和解析就应该立刻跟进,确保我们练习的都是“新鲜出炉”的考点。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份详细的“考点更新报告”,对比往年和当年的变化,并给出相应的备考侧重点建议,那就体现了出版方强大的信息搜集和研究能力。这种紧跟考情、与时俱进的辅导资料,才能真正帮助我们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拿着过时的知识体系去应对全新的挑战。

评分

我家孩子大学生需要购买,挺好的!

评分

便宜划算,赶上京东有活动,满100-50,京东的物流也很快。

评分

这本书买的晚了点,相见恨晚,明年再战吧

评分

我到现在也没找到我的书……

评分

囤货,囤货,囤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错的东西

评分

这本书买的晚了点,相见恨晚,明年再战吧

评分

送货速度很快 送来没有破损 还可以

评分

书比较小,比较薄,当然所涉及的知识点就少了,只能简单些。

评分

很喜欢,东方vv宝贝,都符合黄金季节呢,玛米玛卡姐姐,都想得到谢缝缝补补扭扭捏捏那你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