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书之《韩非子》

读古人书之《韩非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邵永海 著
图书标签:
  • 韩非子
  • 法家
  • 先秦
  • 政治
  • 哲学
  • 历史
  • 经典
  • 治国
  • 思想
  • 古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812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5064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536
字数:354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读古人书难,难在古今字义的变化,难在古文简略留白,后人无法准确把握其确切含义。
  《读古人书之韩非子》注释部分力求细密,注意字词的词典概括义与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变异,杜绝随文释义的弊端。译文部分将古文留白的部分补充出来,通过译文和原文的对比,呈现古今汉语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解析部分引导读者把握故事的语义内容,深刻理解故事内涵和韩非的思想。
  该书在展示对古代原典细读所应遵从的原则和方法的认识上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具有示范性意义。适合不同古文阅读水平的读者,既有很强的专业性,又不乏趣味性和可读性。

内容简介

  此书乃《读古人书》系列丛书之一。《韩非子》成书于战国末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君主政治文献,主要内容是阐述其哲学基础、社会历史观、人性论和政治思想,从不同角度说明其于君臣关系、法术势的具体内涵及其在现实政治中的运用等问题。秦帝国以韩非学说作为治国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建立了完善的君主政治制度。其后两千多年间,虽然儒学渐渐成为官方学术,但韩非所确立的一整套君主专制主义的理论始终为历代统治者所奉行,其中的一些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有指导意义。
  韩非子文锋峻峭犀利,善用事例,以小见大。本书选取《韩非子》中205个相对比较完整、叙事性较强的经典段落,归纳为“权力的涵义”“趋利避害的人性”“君臣关系的大义”“君主的道术”“为臣之道”“语言的艺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智慧”等16个主题,进行疏解,深入细致地揭示了韩非思想的各个侧面。

作者简介

  邵永海,山东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运用汉语史研究成果解读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有浓厚兴趣。

目录

一、 权力的涵义
1�彼�的江山?
2�比�力的快感
3�奔夜�权力格局中的父兄
4�比�是套路
5�绷�发大水冲龙庙
6�甭艄�的资格
7�笨湛盏吹吹某�廷
8�蹦巡�的太子
9�被钤诳志謇锏耐醮�
10�敝雇匆�、雄心与远方
11�焙@锏拇笥�
12�鄙裣啥贩�
13�背聊�是金
14�备羟接卸�
15�蔽浪霉�的明察

二、 趋利避害的人性
1�庇�不欲
2�币豢挪淮嬖诘拿乐�
3�蔽廊思夼�的启示
4�备挥醒暮酰�
5�背济袷侵鹚�草的鹿
6�倍戏⒂攵暇�
7�惫�仪休爱吃鱼
8�苯�止厚葬
9�庇冒�杀人
10�比儆�杀人
11�辈倨淅�害之柄以制之
12�北ù�
13�卑裱�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 君臣关系的大义
1�本�臣论君臣
2�狈杩竦氖�头
3�辈晃�君主所用则死
4�闭约蜃痈矣醚艋⒌牡灼�
5�本�主是怎样成为木偶的?
6�蓖醭�的掘墓人
7�本�主怎样才能享受喝酒的快乐?
8�� 君臣之间无恩谊
9�泵肿予Φ南偷潞退�的罪
10�被龃涌诔�
11�辈槐赝婷�
12�毖狈�动物与驯服臣民
13�惫�君做戏

四、 君主的道术
1�比ㄊ撇豢梢越枞�
2�比蚀仁且恢秩�力
3�比酥髦�患在于信人
4�鼻谡�爱民的燕君子哙亡国记
5�焙�宣王的叹息
6�背院堂绲男』婆�
7�焙�昭侯的破裤子
8�鼻氩灰�爱我
9�庇⒚鞯木�主无爱
10�焙�昭侯的小把戏
11�蔽匏�逃隐的君心
12�辈皇苊杀蔚娜ㄊ�
13�泵挥械锥�的玉
14�蹦厦磐獾呐7嘤肴ㄊ�
15�比�知全能的王
16�弊吧衽�鬼

五、 为臣之道
1�蔽遨�
2�绷酵飞叩墓适�
3�毕湍艿募槌�
4�蓖�床异梦
5�苯�臣的影响力
6�苯枋�
7�贝荷昃�杀子
8�蓖馐�
9�惫�中饱
10�惫�有鼠灾
11�蹦腥说募刀�
12�奔婀�
13�备魉酒渲�
14�笨闪�的美人
15�本�惕投己所好的下属

六、 信赏必罚
1�笔胤ㄖ�臣
2�痹奂业姆�
3�本�美的丝带与被休的妻
4�币桓銮舴赣胍蛔�城市
5�笔�仞之城与千仞之山
6�痹跹�处理往街道上扔垃圾的人?
7�甭沂烙弥氐�
8�狈ㄓ肭榈某逋�
9�鼻胪�
10�笨鬃泳然�
11�狈职�
12�毖峡岬姆ㄓ肴蚀鹊男�

七、 用人原则
1�北∫傻亩醇�与困境
2�惫苤偈度�
3�蔽髅疟�治邺
4�甭舴俊爸窝А钡闹心踩�
5�崩盅蚴匙�
6�蔽氯岫睾袂匚靼�
7�逼�心的伯乐
8�备献卟�乐
9�崩裣拖率恐�祸
10�本扑岬拿孛�
11�惫鼙�之交的主流解读
12�惫抡颇衙�
13�� 孔子在宋国求官何以失败?
14�鄙甭页加敕狼沙�
15�笔裁词亲羁煽康挠萌嗽�则?

八、 国与国的阴谋与阳谋
1�蹦诼�
2�备�除人才
3�� 国际政治中的利益计算
4�北豢恿�
5�痹端�不救近火
6�贝蚴裁雌旌藕苤匾�
7�蔽�民诛之
8�闭�于腠理

九、 政治与诚信
1�� 信任的条件
2�背闲诺牧α�
3�背闲沤逃�的范例
4�蔽�政者信用破产的代价
5�背闲庞胝秸�
6�蔽馄鸨硇�
7�敝倚藕驼┪钡难≡窭Ь�
8�绷餮缘耐�力
9�辟缥�何只有一只脚?
10�蔽拗猩�有的白马
11�崩终�子春的信用

十、 语言的艺术
1�彼祷爸�难
2�彼祷坝蟹缦眨�开口须谨慎
3�彼祷爸�难,难于上青天
4�庇�练神功,必先自宫(之一)
5�庇�练神功,必先自宫(之二)
6�庇�练神功,必先自宫(之三)
7�庇�练神功,必先自宫(之四)
8�备迷跹�说话?
9�惫俪∮镅灾�妙与君臣关系之窍
10�彼祷殉神�
11�碧�话的偏见
12�惫�度包装

十一、 做人的道理
1�弊允ぶ�谓强
2�弊鋈艘�低调
3�毙牟辉谘�
4�鄙票Р煌�
5�蔽�道义还是为利益?
6�毕蚶下砗吐煲涎�习
7�� 不与恶贯满盈者同归于尽
8�比�虱争地
9�币�命的端庄
10�笔鞘欠欠侨绾纹浪担�
11�辈豢傻米镄∪�
12�惫肺�什么吠主人?
13�北�团取暖
14�笔魅�

十二、 韩非的幽默
1�贝蹬�
2�辈诽�太的故事(之一)
3�辈诽�太的故事(之二)
4�碧竦�恍惚的卖猪人
5�蹦岩岳碛鞯闹O厝�
6�本⌒攀椴蝗缥奘�
7�笔刂甏�兔
8�痹跹�识别骗术?
9�辈凰乐�药
10�毕蚨�跑的疯子
11�焙眯陌旎凳�
12�鄙窦J侨绾未丛斐隼吹模�
13�崩�益不同者不同心
14�鄙肀呷�

十三、 生活的智慧
1�鼻山澄抻梦渲�地
2�被�鬼容易画马难
3�贝笊摺⑿∩哂胫髌�
4�臂�书燕说与六经注我
5�蹦�子的木鸢
6�钡檬е�间
7�贝蟊亲佑胄⊙劬�
8�卑谅�与自尊
9�被偈魅菀字质髂�
10�绷衣砦�什么不踢人?
11�钡雒�
12�本�子不言人之恶?
13�笨辞宕笮问�

十四、 政治的味道
1�惫�家家与宏大叙事
2�本俟�化一者亡
3�焙�非的大葫芦
4�辨�王的象牙筷子
5�蔽薮�可逃
6�泵�义问题
7�笔ゾ�商汤逼死贤士务光
8�弊约�之谓明
9�崩髁�王
10�毙睦镉惺�
11�辨稻踩绱ε�的为政者
12�弊硬�听声破案
13�蹦训煤�涂

十五、 跟韩非读《老子》
1�鄙系虏坏�
2�鄙系挛尬�而无不为
3�鄙先饰�之而无以为
4�比室逵牍�义
5�绷�亲不和有孝慈
6�钡赖氯室謇竦墓叵�
7�敝鼗�德则无不克
8�崩穹闭撸�实心衰也
9�泵览龆�愚蠢的前识
10�敝未蠊�若烹小鲜
11�贝笙蟮男蜗�
12�钡揽傻溃�非常道
13�被瞿�大于不知足
14�蔽按蟮牡窨碳矣肷贩缇暗牧凶�
15�贝饶钢�勇
16�毖Р谎�

十六、 韩非的心声
1�毙碛傻霓限斡牒�非的痛苦
2�碧霉�给韩非讲做人的道理
3�惫独�国家生死以

精彩书摘

7�焙�昭侯的破裤子

原文

韩昭侯使人藏弊袴。①侍者曰:“君亦不仁矣,②弊袴不以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非子之所知也。吾闻明主之爱一嚬一笑,③嚬有为嚬,④而笑有为笑。今夫袴,岂特嚬笑哉?⑤袴之与嚬笑相去远矣,⑥吾必待有功者,故收藏之未有予也。”(《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注释

①弊:破,破败。袴:同“裤”,也写作“绔”,《说文》:“绔,胫衣也。”战国时人上着衣、下穿裳(下半身穿的裙装,长度一般及膝),或穿长服;为御寒和跪坐护膝之需,就在双腿上分别套上套裤,套裤的上端长至膝盖以上,再用带子系在腰部。到汉代以后,满裆的裤子逐渐流行开。②不仁:不仁厚。〔日〕太田方《韩非子翼毳(cuì)》以为不仁是吝于财。仁者博施济众,所以吝于财为不仁。③爱:吝惜,这里指不轻易做某事。嚬(pín):通“颦”,皱眉,是忧虑、不悦的表情。④为(wèi):为了,表示目的。⑤夫(fú):那。岂:表反问语气的副词,相当于“哪里”。特:只是,仅仅。⑥相去:相距,相差。

译文

韩昭侯让人把自己不穿的破套裤收藏起来,他身边的随从说:“君主也太不仁厚了,穿破了的套裤不拿来赏赐给身边的人,却要收藏起来。”昭侯说:“这不是你能明白的道理。我听说,英明的君主连皱一下眉头、笑一笑都不会轻易表露出来,皱眉有皱眉的目的,笑有笑的目的。如今那条破套裤,何止是皱一下眉、笑一笑那样的事呢?套裤跟皱一下眉、笑一笑的作用相差太大了,我一定要等有功的人(才把它赏出去),所以把它收藏起来,而没有给人。”

解说

一条破套裤,假如韩昭王随手送给手下人,对得到套裤的人来说,绝不仅仅意味着可以废物利用,他或许因此对君主感恩戴德,从此更加忠诚卖力;更有可能会把这条破套裤作为君主对他有特殊恩宠的凭证,向所有认识的人炫耀;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可能发生微妙的变化,众人因此会以仰视的眼光看待他。这就是在专制体制下,至高无上的权力所具有的魔性和威力。韩昭侯参悟了这其中的奥妙,于是把破套裤收藏起来。韩非用这个故事说明“赏誉薄而谩者下不用也,赏誉厚而信者下轻死”的道理(如果奖赏和表彰微薄而且不能兑现,臣民就不肯卖力;奖赏和表彰厚重,又能守信用,臣民就会轻视死亡,愿意为君主献出生命)。由君主手里送出的东西都带有赏赐的性质,依照法律,有功才能得赏,君主不经意中送人东西,等同于无功而赏,也就对规矩造成了事实上的破坏。

这则故事中还有更令人深思的地方。由于君主的一举一动、一句话一个表情有如此神奇的效用,所以韩非谆谆告诫君主,务必抓住一个要点:用神秘的面纱将自己笼罩起来。君主越是神秘莫测,臣民就越战战兢兢。这样说来,做君主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而是需要高度克制和自律,连皱一下眉、笑一笑都须非常注意。可在谈到用人问题时,韩非又很喜欢举齐桓公的例子,说桓公用对了管仲,因而可以纵情声色犬马,照样称霸诸侯。由此可以看出韩非苦心积虑地为君主设计出的各种人治方案,不仅会让君主痛苦不堪,人格分裂,韩非自己在论证过程中也存在难以克服的逻辑障碍。
《墨子·兼爱》 卷一·兼爱上 “兼爱”二字,乃墨家思想之核心,亦是《墨子》全书之灵魂。“兼爱”非“爱”,非“仁”,非“慈”,其义深远,其行艰辛。何谓兼爱?墨子曰:“兼爱,非以爱父,非以爱兄,非以爱君,非以爱子,非以爱妻,非以爱弟,非以爱臣,非以爱妾。凡此皆所以爱其身也。”此言一出,惊世骇俗。何故?盖世人皆以亲疏远近定爱憎,以功利得失量亲疏。故爱父而弃子,爱兄而害弟,爱君而欺臣,爱妻而淫妾,此皆人之常情,亦为世俗所容。然墨子以为,此皆“别爱”,非“兼爱”。“别爱”者,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己之利害推人之利害,故亲疏有别,厚薄异焉。此等“爱”,终将导致争斗,祸乱不绝。 墨子之所以倡导“兼爱”,其根源在于对战争与苦难的深恶痛绝。彼时诸侯争霸,战火连绵,民不聊生。墨子目睹此状,痛心疾首,深感“天下之乱,非为无别,而为无别也。”何谓“无别”?即是无“兼爱”之义。若人人皆能“兼爱”,如爱己身,视人之国,亦如己之国;视人之家,亦如己之家;视人之身,亦如己之身。如此,则诸侯争霸之心将灭,倾覆敌国之念将绝。何以故?盖爱己之身,不忍其苦;爱己之国,不忍其亡。故爱人之国,亦不忍其亡;爱人之身,亦不忍其苦。此乃“兼爱”之用,亦是“兼爱”之效。 “兼爱”之行,并非不近人情,而是将爱之范畴无限扩大。譬如,若家中孩童生病,父母自当竭力救治;若邻居家孩童生病,父母亦当尽力相助。此乃“兼爱”之义。若有盗贼入室,必当擒拿;若有盗贼袭村,亦当合力抵御。此亦是“兼爱”之义。故“兼爱”非虚无缥缈之说,而是切实可行之举。 然则,“兼爱”岂易行哉?人心本私,物欲横流,欲使人人皆能“兼爱”,无异于缘木求鱼。墨子深知此难,故而立“三表”以论证“兼爱”之可行性。“三表”者,何谓也? 其一曰“有古者圣王之事”。墨子以为,上古之时,圣王治世,百姓和睦,天下太平。何以致此?盖因圣王行“兼爱”之道。据《尚书》所载,古之圣王,其心皆“泛爱众人”,其政皆“利天下”。如尧、舜、禹,皆以“爱民”为本,以“利民”为先,故能泽被万民,功垂千古。试想,若尧帝不爱民,何以能成为万世师表?若舜帝不爱民,何以能继位称圣?若禹帝不爱民,何以能治水安邦?故“兼爱”非墨子独创之说,乃古圣先王之大道,今人但能效仿,天下自可太平。 其二曰“与天下之 मुला子、长者、臣、寡,莫不称善者”。墨子以为,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男女老少,皆能称赞“兼爱”为善。何以故?盖“兼爱”符合人之本性。人人皆知,若无他人之助,己身难存;若无天下之安,己身亦难全。故“兼爱”所追求之“利”,乃是天下之共同之利,是人人所期盼之利。凡是能带来共同之利者,皆为善,皆为天下人所称赞。反之,若有人损人利己,则天下人无不愤恨,无不谴责。故“兼爱”之“善”,乃是普适之善,是人心之所向。 其三曰“蔽于官府,而举往而得者,常与若若者事,若若者不能得者”。此“三表”之意,简而言之,即是“兼爱”能带来实际的益处。当官府施行“兼爱”之法,选拔贤能,推行仁政,则天下必将昌盛,百姓必将富足。反之,若官府施行“别爱”之法,任人唯亲,营私舞弊,则国将不国,民将不民。故“兼爱”之可行性,在于其能实实在在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然则,“兼爱”之道,亦有其“尚同”之辩。何谓“尚同”?即是“同之,非同也,乃人皆同,故我也同之”。墨子以为,“尚同”是实现“兼爱”的重要途径。当天下之人,皆能将“爱”之标准统一,将“利”之目标统一,则“兼爱”方能真正得以实行。此“尚同”,并非强制统一思想,而是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使人们在行为上趋于一致。譬如,若国家规定,盗窃他人财物者,不论亲疏,皆应受罚,则人人皆知盗窃之非,不敢为之。此即是“尚同”之功。 然而,墨子并非不知“兼爱”之难。他在《兼爱》篇中,亦设问答,层层递进,以驳斥那些对“兼爱”之质疑。有人问:“爱人,亦爱人之父,亦爱人之母,亦爱人之兄,亦爱人之弟,亦爱人之子,亦爱人之妻,亦爱人之弟,亦爱人之臣,亦爱人之妾。凡此皆人所固有,何谓‘兼爱’?”墨子答曰:“爱其人,故爱其父,爱其子,爱其兄,爱其弟,爱其妻,爱其妾,爱其臣。此皆‘兼爱’也。”此番回答,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墨子并非要求我们对陌生人如同对家人一般,而是强调“爱”的普遍性。当你“爱”一个人时,你自然会“爱”他的家人,因为他的家人也是值得“爱”的。这种“爱”,是一种推己及人,一种泛化的关怀。 更有甚者,墨子还引用了大量的譬喻,来阐述“兼爱”之义。譬如,他将“别爱”比作“一曲之琴,一人之琴,一人之瑟”,而将“兼爱”比作“天下之琴,天下之瑟”。“一曲之琴,一人之琴”,只能一人弹奏,一人欣赏;而“天下之琴,天下之瑟”,则可以多人弹奏,多人欣赏,其乐无穷。此譬喻意在说明,“别爱”的局限性,而“兼爱”的普适性和广阔性。 墨子对“兼爱”的论述,并非仅停留在口头,他更强调“尚勇”、“尚贤”、“尚力”等实践性的主张。“尚勇”是指勇于承担责任,勇于为正义而战;“尚贤”是指选拔贤能,任人唯贤;“尚力”是指勤勉从事,不畏劳苦。这些主张,皆是为“兼爱”之道的实践提供保障。 《墨子·兼爱》篇,字字珠玑,句句真切。墨子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逻辑严谨的推理,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伦理观。“兼爱”的思想,虽历经千年,却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它告诫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仅仅建立在功利和亲疏之上,而应建立在一种普遍的关怀和尊重之上。唯有如此,才能化解冲突,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繁荣。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无论是国家之间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墨子的“兼爱”思想,对于我们化解这些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超越狭隘的私利和偏见,以更加博大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去构建我们共同的家园。 “兼爱”的道路,或许充满荆棘,但其所指向的未来,却是值得我们为之不懈奋斗的。正如墨子所言:“君子从事于此,必可致天下之利,而绝天下之害。”这,便是“兼爱”的真谛,也是《墨子》一书带给我们的深刻思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在我看来,有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美学。它不像某些古代典籍那样,充满着温润的劝诫或磅礴的抒情,而是以一种极其精炼、逻辑严密的文字,构建起一个严丝合缝的理论体系。每一个论断都像经过了精密计算的公式,不留任何情感的冗余。初读时,这种近乎刻板的风格可能会让人感到一丝距离感,但随着深入,便会领略到其中蕴含的强大力量——那是一种建立在对现实世界深刻理解之上的、不容置疑的确定性。这种文字的穿透力,仿佛能直达事物的本质,剥去所有虚饰的外衣,让人直面那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社会底层逻辑。它不是一本读起来让人心情愉悦的书,但它无疑是一剂清醒剂,能将你从虚幻的理想主义中拉回坚硬的现实地面。

评分

这本书的选材角度非常新颖,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罗列那些耳熟能详的政治权谋之术,而是深入挖掘了其中蕴含的关于治理、人性以及社会结构的基本洞察。我特别欣赏那些关于“法、术、势”互相制衡的论述被放在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阐释,不再仅仅是君王驾驭臣下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部关于组织效能与人性局限的系统性研究报告。阅读过程中,时不时会冒出“原来几千年前就有如此精辟的见解”的惊叹。这些论述,即便放在今天信息爆炸、管理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指导意义,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那份直面现实、不加粉饰的洞察力。它强迫读者跳出固有的道德框架,用一种更冷静、更功利的视角去审视人和事,这种思维训练本身,就是巨大的收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颇具匠心,初拿到手时,那种厚重而又不失典雅的气质便扑面而来。封面采用的是一种带有细微纹理的纸张,墨色深沉,如同历史的尘埃凝结而成,中央的烫金字体在光线下微微闪烁,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智慧感。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体的选择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带有几分古籍的韵味,开本大小适中,拿在手中颇有分量,让人感觉仿佛捧着一部承载着古人思想的厚重大部头,而不是一本普通的现代出版物。这种对细节的精雕细琢,无疑为阅读体验增添了仪式感。每一次翻阅,指尖触及纸张的触感,都能引发对古人治学态度的遐想,让人在进入文本内容之前,就已经被这份对传统的敬意所感染。总的来说,从视觉到触觉,这本书的物质形态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为接下来的精神探索搭建了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

评分

阅读体验的流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注的质量,而这本选本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选取的译文清晰、准确,没有那种为了追求“古风”而故意使用晦涩难懂的词句,使得即便是对先秦诸子学说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大致跟上作者的逻辑链条。更值得称道的是,那些关键概念和历史典故的注释详实而又不拖沓,恰到好处地解释了背景,避免了阅读过程中频繁停下来查阅其他资料的困扰。尤其是一些涉及法家核心思想的论述,译者用现代的语言框架进行了梳理,虽然保持了原意的核心精神,但让其更贴近当代的思维习惯。这种平衡的拿捏,体现了编者在“传承”与“普及”之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使得原本可能显得高高在上的古代智慧,变得触手可及,让人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对文本深层次意义的探究之中。

评分

这本书对于现代领导力和组织行为学的启发,远超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这只是关于古代帝王之术的陈旧文献,但仔细品味后发现,其中关于权力边界的界定、制度设计的刚性要求,以及如何通过明确的赏罚机制来驱动个体行为的论述,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流程再造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它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思考路径——即如何构建一个即使没有圣人君主在场,也能依靠制度自身高效运转的系统。这种对“非人格化”管理的强调,对于当下许多过度依赖个人英雄主义或人治色彩过浓的组织来说,无疑是一剂强效的“反思药”。它教导我们,真正的稳固并非建立在美好的愿望之上,而是根植于一套严密、可预测且公平执行的规则体系之中,这才是持久发展的基石。

评分

很不错的书。可以好好看看读读。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很好。

评分

邵永海老师的新书,开启一种全新的古籍阅读模式。希望将来能出版一系列的书。

评分

很好,正版书籍,支持正版,支持京东,邮寄的速度也很快!

评分

图书不错,简单易读

评分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空气里弥漫着欢歌与纵饮的气息。一个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对河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心爱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缥缈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在菲茨杰拉德笔下,如诗如梦,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墨色浓重的印痕。二十世纪末,美国学术界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众望所归,高居第二位,傲然跻身当代经典行列。

评分

好书。韩非研究大家。

评分

书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