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推荐读物。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老师,专为青少年创作的古诗词读本。
★300余首诗词,60余篇详解,用更浪漫的方式在诗意里成长,完成更传统的教养。
★近百张精美全彩手绘插图,由国内知名漫画家夏吉安倾情创作。
★全书体例按照诗歌详注、精彩赏析、知识点、延伸阅读、诗人简介五部分来划分,适合青少年学习。
★新版完善了开本尺寸、用纸品质和版式设计,阅读体验全面升级,更加舒适。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古诗词中蕴藏着亘古不变的美。而这种美,并非死记硬背所能体悟,也常常是青少年阅读、学习古诗词的难点所在。
在这套书中,于丹老师特意针对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以诗意“意象”为线索,对古诗词进行串联式的讲解,从古诗词宝库中甄选出300余首精华,并对其中60余名篇佳作进行详细解读,从诗词的韵律结构、历史掌故,诗人的功名抱负、哲学追求等多个角度,生动地展示出中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和韵律之美。
这套书可以帮助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扩展知识面,提高鉴赏能力,用更浪漫的方式在诗意里成长,完成更传统的教养。
于丹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她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等作品,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仅外文版销量已近40万册。
伍 心中的田园
引子:田园是一种状态
法天贵真,琴书消忧
守拙才能归园田
饮酒与归田,直写胸中天
鸟倦飞而知还(田园意象之一)
把世界关在门外(田园意象之二)
田园的烟火气:把酒话桑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陆 人生的山水
引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落日楼头,栏干拍遍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柒 千古剑侠梦
引子:千古文人侠客梦
长啸倚孤剑,目极心悠悠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热血诗情:醉卧沙场君莫笑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捌 诗酒相伴的年华
引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醉中自有真天地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序:姥姥的私塾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从小到大,夜夜多梦,彩色,逼真。所谓一夜无梦到天明对我真成了奢侈的事。在所有梦里,有两个梦是不断重复的,从中学时代到现在,在三十年间屡屡回来。一个最恐惧的梦就是考数学,我常常在梦里对着面目模糊的数学老师哭着说:“我记得我考上中文系了……”一个最欢喜的梦就是看见姥姥,姥姥穿着偏襟大褂,鞋干袜净,笑意盈盈地坐在床边,叫着我的小名,说上学去吧,回来时姥姥还在家等着你……
做完那个恐惧的梦,醒来是侥幸的;做完那个欢喜的梦,醒来是悲伤的。恍兮惚兮,姥姥,那个画面是你留在我十五年生命中最后的音容。
十五岁那个初夏,我初中三年级期末考试第一天,八十岁的姥姥胃里的肿瘤在前一夜破裂了,她呕出了一搪瓷缸子的鲜血,自己悄悄地藏起来,从凌晨就坐在床头,整齐干净地挨着时光,等待我醒来去上学。
“毛毛,”姥姥叫着我的小名,递过来两个橘子,“乖乖上学去吧,别惦记姥姥,好好考试,放学回家,姥姥还在这儿等你。”
我浑然不觉地跟姥姥再见,去了考场。中午回家,姥姥不在床边,妈妈说姥姥进医院了,问题不大,嘱咐我好好考完再去看她。
初三的考试时间拉得很长。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怎么央求大人,不管哭还是闹,他们就是不带我去看姥姥。直到全部考完,我奔跑回家,看见堂屋里妈妈和舅舅都在等我,他们脸上的神色把我吓住了,空气里只有毫无顾忌的蝉鸣,一声一声地打碎紧绷的安静,我小心翼翼地问:“我姥姥……我姥姥怎么样了?”
姐弟俩艰难地交换了一下眼色,动了动嘴唇,我记不清他俩是谁说了一句:“毛毛,你是大孩子了,要冷静……”轰的一下,我的耳朵里连蝉鸣都听不见了。
姥姥去世了,几天前就去世了。她入院抢救时,医生已经回天无力,姥姥迅速脱形,瘦得不到八十斤,单单薄薄地躺在被单下,全身插满了管子。医生嘱咐把家里老人最喜欢的孩子叫来让老人看一眼,姥姥跟妈妈和舅舅说:“孩子正考试,我不见这最后一面了,就让孩子记住姥姥坐在家里送她上学的样子吧,我不想让孩子看见我现在的样子,她以后想起姥姥,会难受的。”
我一言九鼎的姥姥,我那不到四十岁就守寡拉扯大儿女的姥姥,妈妈和舅舅怎么敢违逆她一点意愿呢。就这样,姥姥平生第一次对我失约,我考完试回家,姥姥没有扯着甜蜜的长声叫:“毛毛啊,过来让姥姥看看……”
十五岁那个夏天,那个早晨,那个今生今世与姥姥离别的瞬间,就这样,一次一次回到我的梦里,清晰鲜亮,一伸手,就触摸到姥姥手指的暖和橘皮的凉。
我出生的时候也是一个夏天,据说妈妈从妇产医院带我回家的时候还不会抱孩子,用一方藕荷色的纱巾兜着我,叼着两个角,拎着两个角,把一个七斤半的大胖丫头放在姥姥的手上。从那一天起,我几乎从没有离开过姥姥。爸爸、妈妈、舅舅都下放了,而我在府右街九号的那个四合院里,跟着我的姥姥,走过整个童年。
我生命中最早的诗意,与那个院子相关,即使它在这个世界上无影无踪了,也还是固执地把青砖灰瓦和红艳艳的石榴花留在我的梦境里。一闭眼,我就会看见它,甚至比我此刻身处其中的家还要清晰。
海棠飞花时节,满地都是扑簌而下的浅粉色碎花瓣儿,穿着月白色偏襟大褂和黑府绸裤子的姥姥,用大蒲扇替我拍打着蚊子,教我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小园香径,一侧长着大枣树和挂满榆钱儿的大榆树;另一侧是海棠,还有飘着芬芳的香椿。姥姥在一溜北房下排开几盆硕大的石榴树,那些鲜红烂漫的石榴花瓣儿撒下来,落在一种白天开小粉花的植物上,到夜里,细碎的小花瓣儿乖乖合上,姥姥说它的名字就叫明开夜合。
小园香径,那里不是我少女时的徘徊,而是我幼年时的蹒跚学步,我稚嫩的诗意明开夜合,就驻守在这个院落里。
院子的对面就是中南海的高高红墙,“文革”时半夜里经常锣鼓喧天,喇叭齐鸣,不是迎接最新指示,就是批斗游行。姥姥总是把院门用木插销横着别住,不敢让我上幼儿园,也不敢让我出去玩儿,我跳的皮筋永远是一头拴在枣树上,另一头拴在香椿树上。我进屋吃饭的时候,皮筋就兀自寂寞,在风里一颤一颤地微微跳动。
而寂寞,恰恰是诗意的老家。有谁见过真正的诗意是从纷纷攘攘的喧嚣中飘散出来的呢?热闹拥挤之间,诗意舒展不开薄如蝉翼的翅膀。
幸亏姥姥在院子里种了那么多花,密密匝匝跌宕下来,林木扶摇。相比于明开夜合这种精致的小花小草,我从小更爱海棠树上木本的花枝。小小的我拘束在家里,可是高高的花枝探出了院墙,我随着那一树蓬勃峥嵘把目光探望出去,岁岁春来,飞花逐梦。大概八岁,忘了从哪本诗集里读到李商隐的《天涯》:
春日在天涯,无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寥寥二十个字的一首绝句,我似懂非懂的,心里空落落地就难受起来,忽忽悠悠,无处安置。那时候还不懂相思,但是懂得别离,因为妈妈不在身边;那时候也不明白天涯,但是知道远方,因为爸爸就在远方。一个那么喧哗又那么寂寥的时代里,玉谿生让我遇见了诗意的多情,让我第一次体会到:辗转于伤情,也是可以沉湎的事。
从此,我爱了李商隐的伤,上了李商隐的瘾。读着他的悼亡诗,根本不知道背景,字面极浅,用意极深。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小小的我无端就含着泪,想不明白一个人的生命究竟可以有多少深情,随着四季荣枯,死而后已。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豁达。作者以一种非常亲切、甚至有些“家常”的语气,带领我们走进了一场关于秋日古诗词的盛宴。她不像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学者,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用她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学养,为我们一一解读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美好。我尤其欣赏她对于诗歌细节的处理,比如一个词语的选择,一个意象的运用,她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却又不失诗情画意。读到那些描写秋日落叶的诗句,我不再感到悲伤,反而从中体会到了生命循环的自然之美,一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豁达。而那些描绘秋日丰收景象的诗句,则让我感受到了古人辛勤劳作的朴实和对丰收的喜悦,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在当下社会尤为可贵。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别致,每一页都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仿佛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时光的沉淀。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件艺术品,能够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是它能够将那些看似遥远的古诗词,转化成触手可及的情感体验。我一直觉得,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很多时候,我们因为缺乏引导,而无法真正领略其中的精髓。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作者用她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那些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特别是关于秋天的诗词,她能够捕捉到那些最细微的情绪,比如秋风拂过时的萧瑟,又比如秋日阳光下的温暖。我经常会在阅读过程中,突然被某一句诗触动,然后作者的解读,就能精准地捕捉到我的那种感受,并加以升华。这本书的文字非常优美,充满了诗意,仿佛每一句话都经过了精心打磨。它不像是一本工具书,而更像是一次与古人灵魂的对话。我常常在读完一首诗后,会陷入沉思,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这本书让我对“秋”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季节的更替,而是生命沉淀、积蓄力量的时刻。
评分这本书是一次意外的发现,却成为了我近期阅读中最大的收获。我一直对古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缺少一位能够真正带领我深入其中的向导。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作者以一种极其自然、流畅的方式,将那些脍炙人口的秋日古诗词呈现在我们面前。她没有空泛的议论,而是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诗句背后的故事、情感和意境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她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比如“鸿雁”、“落叶”、“寒蝉”,在她笔下,这些意象不再是简单的词语,而是承载着丰富情感和深刻内涵的符号。通过她的讲解,我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笔下的秋日景象,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文人的雅致,又不失大众的亲切。它让我对秋天有了更深的感悟,不再是简单的感时伤怀,而是从中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轮回,看到了自然规律的壮美。它是一本能够滋养心灵的书,让我觉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角落。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心生向往的书,初初翻开,就被那温婉的笔触和对秋日意象的细腻描摹所吸引。我一直对古诗词有着特殊的感情,总觉得在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中,藏着古人对天地万物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体悟。而这本书,就像一位慈祥的引路人,用她特有的魅力,将我一步步引入那个诗意盎然的秋日世界。每一首诗,不再是孤立的文字,而是在她娓娓道来的故事和讲解中,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那些关于落叶、关于丰收、关于离别、关于思念的诗篇,通过她的解读,变得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仿佛能听到风吹过稻田的沙沙声,看到那金黄的麦穗在阳光下闪耀。我尤其喜欢她讲述诗人生平故事的部分,那些细节,那些情境,让我们更能理解诗句背后的情感波动,也更能体会到古人生活的艰辛与乐趣。读这本书,就像是与一位知己对坐,在秋日的午后,一边品味着茶香,一边神游于古人的精神世界,那种宁静而充实的感觉,久久萦绕心头。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与历史的关系。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这本书抱着一丝怀疑,毕竟“最美古诗词”这样的标签,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泛泛而谈。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后,所有的顾虑都被涤荡一空。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学术分析,而是将诗歌的意境与我们现代人的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每一首精选的诗词,都经过了恰到好处的解读,仿佛作者有着一双能洞察人心的眼睛,总能点出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感受。特别是关于秋天,那份萧瑟中的壮美,那份沉淀后的成熟,通过这些诗句和作者的阐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常常会被一些意想不到的诗句所打动,比如那些描绘秋日田野景象的,或者那些抒发边塞思乡之情的。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这些诗歌,而是深入挖掘了它们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对那个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古诗词并非高不可攀,它们可以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情绪的共鸣,成为我们精神的慰藉。它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深邃的精神世界,也让我对“秋”这个季节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喜欢于丹,喜欢她所有的书
评分学校老师让买的,丰富孩子课外阅读知识,书看起来还不错,好评!
评分喜欢于丹,喜欢她所有的书
评分于丹最美古诗词小学生版本,挺好的,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以及对诗词文字的赏识有帮助,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评分很好
评分东东真不错哦,多次购买了,好好好。。。。。。
评分发货快,价格合适,喜欢京东购物。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东东真不错哦,多次购买了,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