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6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 软件产业
  • 统计年鉴
  • 行业数据
  • 软件行业
  • 产业分析
  • 经济数据
  • 信息技术
  • 2016年
  • 中国统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2928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5514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8
字数:5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年鉴全面记载了一年一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经济运行的综合统计资料,通过对全国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分地区、行业、产品门类发展数据的统计和有关主管部门各级领导、学者的分析论述,系统地反映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作者简介

负责监测分析工业、通信业日常运行,分析国内外工业、通信业形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承担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相关工作。

目录

Ⅰ 综 述
2016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
2016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概况图表 3
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16) 11
2017年(第16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发展报告 36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发展概况 41
2016年软件人才培养概况 50
2016年信息安全领域发展概况 59
2016年世界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68
2016年软件产业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75
2016年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83
2016年云计算发展概况 95
2016年大数据产业发展概况 100
2016年人工智能发展概况 106
2016年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11
2016年天津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16
2016年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18
2016年山西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21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25
2016年辽宁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28
2016年吉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31
2016年黑龙江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36
2016年上海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40
2016年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46
2016年浙江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53
2016年安徽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58
2016年福建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62
2016年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66
2016年江西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70
2016年河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74
2016年湖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77
2016年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81
2016年广东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86
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92
2016年海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96
2016年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99
2016年四川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203
2016年陕西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208
2016年甘肃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215
2016年青海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221
2016年大连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224
2016年宁波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227
2016年厦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230
2016年青岛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236
2016年深圳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240
Ⅱ 综 合 统 计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一) 246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二) 250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三) 252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四) 254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五) 256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六) 258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七) 260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产品完成情况 262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出口国家和地区表(一) 266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出口国家和地区表(二) 268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出口国家和地区表(三) 270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出口国家和地区表(四) 272
2016年各省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一) 274
2016年各省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二) 278
2016年各省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三) 280
2016年各省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四) 282
2016年各省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五) 284
2016年各省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六) 286
2016年各省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七) 288
2016年各省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产品收入汇总表(一) 290
2016年各省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产品收入汇总表(二) 292
2016年各省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产品收入汇总表(三) 294
Ⅲ 三资企业统计
2016年三资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一) 296
2016年三资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二) 302
2016年三资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三) 305
2016年三资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四) 308
2016年三资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五) 311
2016年三资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六) 314
2016年三资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产品完成情况 317
Ⅳ 内资企业统计
2016年内资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一) 322
2016年内资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二) 328
2016年内资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三) 331
2016年内资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四) 334
2016年内资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五) 337
2016年内资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六) 340
2016年内资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产品完成情况 343

前言/序言

编 辑 说 明


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6》(以下简称本年鉴)是全面记载2016年度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汇集了全国各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及对产业发展细分领域的分析论述,系统反映了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2016年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2.本年鉴共分综述、综合统计数据、三资企业统计数据、内资企业统计数据四部分。

3.“综述”部分的内容:一是2016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二是重点产业发展领域、国际软件产业及软件人才等方面的概况及趋势;三是主要省、市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4.本年鉴统计范围:一是在我国境内注册(港、澳、台地区除外),主要从事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等业务,且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软件企业(含软件认证企业);二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营业务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并有软件研发、系统集成服务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且该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30%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三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企业或其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的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60%以上,且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

5.本年鉴统计数据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年报,其中分省数据暂未包括西藏地区。

6.本年鉴统计数据不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

7.本年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组织编写,并得到部内有关司局、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直属单位、有关协会、企业及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谢意。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6》 目录 第一部分 综合篇 1.1 行业概况 1.1.1 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口径与范围 1.1.2 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综述 1.1.3 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总览) 1.1.4 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1.5 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热点与趋势 1.2 地区发展 1.2.1 2016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地区分布概况 1.2.2 主要省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1.2.3 地区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1.3 行业结构 1.3.1 电子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演变 1.3.2 重点细分行业发展分析(硬件、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 1.3.3 产业链协同与融合发展 第二部分 软件开发与服务业 2.1 行业总量与增长 2.1.1 2016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统计 2.1.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情况分析 2.1.3 营业收入分行业、分地区统计 2.2 软件著作权登记 2.2.1 2016年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情况 2.2.2 登记软件类型分布与趋势 2.2.3 登记主体分析(企业、个人、高校等) 2.3 软件出口与进口 2.3.1 2016年中国软件出口统计 2.3.2 主要出口软件产品及服务 2.3.3 2016年中国软件进口统计 2.3.4 主要进口软件产品及服务 2.3.5 软件进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2.4 研发投入与创新 2.4.1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发投入情况 2.4.2 研发投入强度分析 2.4.3 软件行业创新成果与技术突破 2.4.4 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 2.5 企业发展 2.5.1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规模统计 2.5.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利润、亏损、就业等) 2.5.3 重点软件企业发展概况 2.5.4 企业并购与重组活动 2.6 细分领域分析 2.6.1 操作系统与基础软件 2.6.2 办公软件与协同办公 2.6.3 数据库与中间件 2.6.4 应用开发工具与平台 2.6.5 行业应用软件(ERP, CRM, SCM等) 2.6.6 嵌入式软件与系统 2.6.7 游戏软件 2.6.8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 2.6.9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软件 2.6.10 云计算软件与服务 第三部分 信息技术服务业 3.1 行业总量与增长 3.1.1 2016年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统计 3.1.2 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情况分析 3.1.3 营业收入分行业、分地区统计 3.2 关键服务领域 3.2.1 咨询与规划服务 3.2.2 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 3.2.3 IT外包服务(ITO) 3.2.4 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 3.2.5 IT服务外包(SSO) 3.2.6 托管与外包服务 3.2.7 数据处理与存储服务 3.2.8 IT运维与支持服务 3.2.9 信息安全服务 3.2.10 互联网接入与信息传输服务 3.2.11 云计算服务(IaaS, PaaS, SaaS) 3.2.12 大数据分析与服务 3.2.13 人工智能应用服务 3.3 企业发展 3.3.1 2016年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规模统计 3.3.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利润、亏损、就业等) 3.3.3 重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发展概况 3.4 行业发展趋势 3.4.1 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的服务需求 3.4.2 平台化、生态化服务模式 3.4.3 智能化、自动化服务升级 第四部分 产业环境与政策 4.1 政策法规 4.1.1 2016年国家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4.1.2 重点政策解读与影响分析 4.1.3 行业标准与规范 4.2 市场环境 4.2.1 市场竞争格局 4.2.2 需求分析与驱动因素 4.2.3 行业融资与投资状况 4.3 行业协会与社会组织 4.3.1 主要行业协会介绍 4.3.2 行业活动与交流 4.4 人才与就业 4.4.1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 4.4.2 人才培养与引进 4.4.3 就业状况分析 第五部分 附录 5.1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5.2 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统计数据表 5.3 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主要统计单位列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6》 第一部分 综合篇 1.1 行业概况 1.1.1 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口径与范围 本年鉴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统计范围界定为: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集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集成等活动为一体的产业。具体涵盖了电子器件制造、电子整机制造、信息通信(包括电信设备、通信网络服务)、计算机制造、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电子产品零售等多个子领域。统计口径力求全面、准确,反映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 1.1.2 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综述 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产业积极应对挑战,聚焦创新驱动,在关键技术研发、新兴业态培育、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1.1.3 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总览) 本部分将提供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概览,包括但不限于:产业整体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从业人员数量、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额等。这些数据将为读者快速了解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发展水平提供基础信息。 1.1.4 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也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本部分将深入分析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等方面的贡献。 1.1.5 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热点与趋势 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涌现出多个发展热点,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通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与传统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结合日益紧密,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点。本部分将对这些热点进行梳理,并展望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2 地区发展 1.2.1 2016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地区分布概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仍然是产业集聚的重点区域,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中西部地区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产业转移的推动下,也在逐步崛起,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1.2.2 主要省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本节将聚焦全国主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省市,如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山东等,对这些地区在2016年的产业规模、结构特征、增长速度、创新能力、发展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展示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亮点和面临的挑战。 1.2.3 地区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分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地区间存在的差距,包括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人才储备、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差异。同时,探讨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实现区域间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协同进步。 1.3 行业结构 1.3.1 电子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演变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在不断演变。传统硬件制造依然是重要组成部分,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比重显著提升,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新兴技术和应用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崛起,也深刻地改变着产业的结构格局。 1.3.2 重点细分行业发展分析(硬件、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 本部分将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几个核心细分行业进行深入分析: 电子信息制造(硬件): 包括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设备、家用电器、数字视听等子行业的发展现状、技术水平、市场规模、主要企业以及面临的挑战。 软件: 重点关注软件著作权登记、软件产品收入、软件出口、以及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细分领域的市场表现和技术发展。 信息技术服务: 涵盖系统集成、IT咨询、IT外包、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等服务领域,分析其业务规模、服务内容、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1.3.3 产业链协同与融合发展 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内部以及与相关产业之间的产业链协同情况。重点关注产业上下游的联动、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以及电子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 第二部分 软件开发与服务业 2.1 行业总量与增长 2.1.1 2016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统计 详细列出2016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总体营业收入数据,以及不同统计口径下的数据。 2.1.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情况分析 分析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与往年进行对比,并探讨影响增长的主要因素,如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 2.1.3 营业收入分行业、分地区统计 提供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按不同细分行业(如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数据处理与存储、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和不同地区(各省、市)的统计数据。 2.2 软件著作权登记 2.2.1 2016年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情况 汇总2016年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数量、趋势和特点。 2.2.2 登记软件类型分布与趋势 分析2016年登记的软件按照功能、领域、技术类型等划分的分布情况,并观察其变化趋势。 2.2.3 登记主体分析(企业、个人、高校等) 统计和分析2016年软件著作权登记的主要主体,包括企业(不同规模、行业)、个人开发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并探讨不同主体的贡献和特点。 2.3 软件出口与进口 2.3.1 2016年中国软件出口统计 提供2016年中国软件出口的总金额、增长率以及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2.3.2 主要出口软件产品及服务 分析2016年中国软件出口的主要产品类别(如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等)和服务类型(如委托开发、技术支持、咨询服务等)。 2.3.3 2016年中国软件进口统计 提供2016年中国软件进口的总金额、增长率以及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家和地区。 2.3.4 主要进口软件产品及服务 分析2016年中国软件进口的主要产品类别和服务类型。 2.3.5 软件进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对软件进出口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例如进出口的顺逆差情况、产品结构、服务贸易结构等,并探讨其对国内产业发展的影响。 2.4 研发投入与创新 2.4.1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发投入情况 统计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等。 2.4.2 研发投入强度分析 对比不同细分领域、不同规模企业在研发投入强度上的差异,并分析研发投入与企业效益、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 2.4.3 软件行业创新成果与技术突破 列举和介绍2016年软件行业在关键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等方面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和技术突破。 2.4.4 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 统计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关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以及专利技术的分布情况,反映产业的创新活力。 2.5 企业发展 2.5.1 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规模统计 按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等指标,统计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各类规模(大型、中型、小型)的企业数量。 2.5.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利润、亏损、就业等) 分析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亏损面、吸纳就业能力等经营状况。 2.5.3 重点软件企业发展概况 选取部分在2016年具有代表性的软件企业,介绍其发展历程、业务特点、市场地位、创新成就和未来发展战略。 2.5.4 企业并购与重组活动 梳理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发生的重要并购、重组事件,分析其对行业格局、市场竞争和技术发展的影响。 2.6 细分领域分析 2.6.1 操作系统与基础软件 分析国内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领域的技术发展、市场占有率、主要参与者以及面临的挑战。 2.6.2 办公软件与协同办公 介绍2016年办公软件、企业管理软件、协同办公平台等领域的发展情况,包括产品形态、市场应用和用户需求。 2.6.3 数据库与中间件 重点关注数据库管理系统、事务处理中间件、消息队列等核心基础软件的市场现状和技术演进。 2.6.4 应用开发工具与平台 分析集成开发环境(IDE)、低代码/无代码开发平台、DevOps工具链等软件开发辅助工具的发展。 2.6.5 行业应用软件(ERP, CRM, SCM等) 对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主流行业应用软件的市场需求、产品功能和实施案例进行分析。 2.6.6 嵌入式软件与系统 探讨在智能硬件、物联网设备、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嵌入式软件的发展情况。 2.6.7 游戏软件 分析2016年中国游戏软件市场的规模、类型(PC游戏、移动游戏、主机游戏)、用户行为和产业特点。 2.6.8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 涵盖2016年各类移动应用(APP)的发展,包括社交、电商、资讯、娱乐、工具类应用的市场表现和用户规模。 2.6.9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软件 分析大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分析工具、机器学习框架、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相关软件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2.6.10 云计算软件与服务 重点关注2016年云计算服务模式(IaaS, PaaS, SaaS)的发展,以及云操作系统、云管理平台、云原生应用等相关软件的发展。 第三部分 信息技术服务业 3.1 行业总量与增长 3.1.1 2016年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统计 提供2016年全国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总体营业收入数据。 3.1.2 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情况分析 分析2016年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并探讨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3.1.3 营业收入分行业、分地区统计 提供2016年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按不同细分服务领域(如系统集成、IT咨询、IT外包等)和不同地区(各省、市)的统计数据。 3.2 关键服务领域 3.2.1 咨询与规划服务 介绍2016年企业信息化战略咨询、IT治理咨询、数字化转型规划等服务市场的发展。 3.2.2 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 分析2016年企业级IT系统集成项目、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市场规模和项目特点。 3.2.3 IT外包服务(ITO) 探讨2016年IT基础设施运维外包、应用开发外包、桌面服务外包等服务模式的发展。 3.2.4 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 介绍2016年企业在人力资源、财务、客户服务等领域的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市场情况。 3.2.5 IT服务外包(SSO) 分析2016年软件开发、测试、维护等IT服务外包的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 3.2.6 托管与外包服务 关注2016年数据中心托管、服务器托管、网络托管等服务的发展。 3.2.7 数据处理与存储服务 介绍2016年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存储、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服务。 3.2.8 IT运维与支持服务 分析2016年IT系统监控、故障排除、技术支持、用户服务等运维服务市场。 3.2.9 信息安全服务 探讨2016年网络安全评估、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安全运营、安全咨询等信息安全服务的发展。 3.2.10 互联网接入与信息传输服务 涵盖2016年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服务内容、市场竞争和技术发展。 3.2.11 云计算服务(IaaS, PaaS, SaaS) 深入分析2016年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不同模式下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的市场规模、用户采纳度和主要服务商。 3.2.12 大数据分析与服务 介绍2016年企业对大数据分析平台、商业智能(BI)工具、数据挖掘服务、数据可视化等服务的需求和应用。 3.2.13 人工智能应用服务 探讨2016年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推荐、机器人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服务发展。 3.3 企业发展 3.3.1 2016年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规模统计 按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等指标,统计2016年信息技术服务业各类规模的企业数量。 3.3.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利润、亏损、就业等) 分析2016年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亏损面、吸纳就业能力等经营状况。 3.3.3 重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发展概况 选取部分在2016年具有影响力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介绍其核心业务、技术优势、市场策略和发展前景。 3.4 行业发展趋势 3.4.1 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的服务需求 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如何驱动对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集成应用。 3.4.2 平台化、生态化服务模式 探讨信息技术服务正向平台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构建开放的合作模式,实现价值共创。 3.4.3 智能化、自动化服务升级 展望信息技术服务业如何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实现服务的智能化、高效化和个性化。 第四部分 产业环境与政策 4.1 政策法规 4.1.1 2016年国家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系统梳理2016年国家层面出台的关于支持软件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划和指导意见,例如促进软件出口、鼓励技术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4.1.2 重点政策解读与影响分析 对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对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企业经营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4.1.3 行业标准与规范 介绍2016年在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管理、服务交付等领域制定的重要行业标准和规范,以及它们在推进行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4.2 市场环境 4.2.1 市场竞争格局 分析2016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的竞争态势,包括国内外企业的竞争、不同细分领域的市场集中度、以及新兴企业带来的挑战。 4.2.2 需求分析与驱动因素 深入剖析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市场需求特点,以及驱动这些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如企业信息化投入、技术革新、国家战略导向、消费者行为变化等。 4.2.3 行业融资与投资状况 回顾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投融资情况,包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上市融资等,分析投资热点、投资趋势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4.3 行业协会与社会组织 4.3.1 主要行业协会介绍 介绍在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协会,例如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协会等,阐述其在政策研究、行业自律、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4.3.2 行业活动与交流 列举和介绍2016年由行业协会、政府部门或企业组织的重要行业展会、技术论坛、交流会议等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对促进信息共享、技术传播和合作交流的意义。 4.4 人才与就业 4.4.1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 分析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构成,包括学历结构、专业构成、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 4.4.2 人才培养与引进 探讨2016年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在高等教育、职业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4.4.3 就业状况分析 评估201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就业规模、吸纳就业能力以及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第五部分 附录 5.1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本部分将对年鉴中出现的关键统计指标进行详细解释,包括统计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以确保读者对数据的理解和使用更加准确。 5.2 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统计数据表 提供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各项主要统计数据的详细表格,涵盖产业规模、结构、效益、地区分布、进出口等多个方面。 5.3 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主要统计单位列表 列出本年鉴在进行统计时所涉及的主要统计单位(如企业、机构)的列表,以便读者了解数据的来源和构成。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我对技术和创新有着天然的敏感。阅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6》,我更关注的是其中关于研发投入、技术人才以及专利成果等方面的数据。这些数字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软件技术创新能力上的投入和产出。看到书中关于研发经费占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在软件领域的分布情况,我能感受到当时中国软件产业在技术升级方面的努力和方向。特别是那些关于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的统计,更是为我提供了一个衡量行业创新活力的重要指标。我尝试着去对比不同年份的数据,来观察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和前瞻性。虽然这是一本统计年鉴,但它通过数据,无声地讲述着中国软件行业从跟随到逐步引领的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对于想要投身于软件研发一线,或者思考行业技术发展路径的同行们,这本书无疑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深刻的洞察。

评分

首先,得说这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6》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软件行业发展的人,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全面展现行业图景的资料。翻开这本书,立刻就能感受到它厚重的专业性。数据的呈现方式非常细致,从不同维度的市场规模、增长率,到细分领域的构成,比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能想到的关键信息点。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罗列数字,还通过图表和简洁的文字说明,帮助读者快速把握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2016年的数据,放在今天来看,更是具有了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行业发展的脉络,以及为后续的爆发式增长奠定的基础。那些关于企业数量、从业人员、研发投入、专利申请等细节,都像是给行业绘制的一幅精细的工笔画,让我对整个生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于需要进行市场分析、投资决策或者学术研究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产业统计年鉴是观察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的一扇重要窗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6》以其翔实的数据和严谨的梳理,让我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监管环境的数据分析感兴趣,虽然它可能不是直接的篇幅,但通过相关产业的增长情况、企业注册情况等间接数据,可以窥探出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例如,在特定年份,如果某个细分领域的数据出现异常增长,我就会去查阅当年的相关政策,来理解其中的关联。此外,书中关于从业人员的结构性统计,例如学历构成、岗位分布等,也能帮助我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虽然这本书的侧重点在于统计数据,但通过这些数据的折射,我看到了中国软件产业在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市场规范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演变,这对我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逻辑非常有帮助。

评分

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一个产业,光看表面的繁荣是不够的,还得深入到其肌理之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6》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所提供的统计数据,远不止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承载了行业背后无数企业的努力和市场的真实脉动。我尤其欣赏它在区域性分析上的呈现。通过不同省份、不同城市在软件产业发展上的对比,我能清晰地看到哪些地区是产业的集聚地,它们的优势何在,以及差异化的发展模式。这种细节分析,对于理解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以及探索未来产业布局都非常有启发。而且,书中关于进出口贸易的数据,也为我理解中国软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线索。了解每年净出口额的变化,以及主要贸易伙伴,可以推断出中国软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面临的挑战。可以说,这本书是解剖中国软件产业这只“麻雀”的绝佳工具,每一份数据背后,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故事。

评分

我从事软件行业的销售工作,对市场需求和行业细分情况尤为关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6》在这一块的表现,可以说让我非常满意。书中对不同软件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以及市场份额的分析,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情报。比如,我可以通过它了解当时互联网软件、企业管理软件、图形图像软件等各个细分市场的体量和增长潜力,从而更好地调整我的销售策略和产品推广重点。更具价值的是,它还涉及到一些关于软件产品和服务类型的统计,例如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云计算服务等,这些信息直接关系到市场对不同类型软件的需求热度。阅读这些数据,我仿佛能看到当年软件市场的脉搏,哪些领域正在蓬勃发展,哪些领域又面临挑战。这对于我这样的销售人员来说,无疑是制定有效市场进入策略、挖掘潜在客户群体的金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