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系统管理实战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系统管理实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中强,王刚 著
图书标签: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RHEL7
  • 系统管理
  • Linux
  • 服务器
  • 运维
  • 实战
  • 网络配置
  • 安全
  • 虚拟化
  • 性能优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9020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389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3
字数:5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Linux基础,包括 RHEL 7.3的安装、首次登录配置、登录系统方法、启动管理、引导程序。
系统管理,包括RHEL 7.3中软件包管理、用户管理、任务调度、文件系统管理、磁盘管理、Btrfs和XFS文件系统、systemd、使用Webmin。
网络管理,包括路由管理、策略路由、网络工具、日志系统、审计系统、文件共享。
网络安全,包括防火墙管理、安全工具、SELinux、SSH协议和OpenSSH。
虚拟化,包括KVM虚拟化、Docker容器级虚拟化。

内容简介

Linux系统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众多厂商的青睐,而Red Hat Enterprise Linux是目前流行的Linux操作系统。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零基础的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如何管理*新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
本书分为3部分,第1部分是Linux入门基础篇,包括Linux系统的安装、登录方式选择、首次启动配置、启动过程和引导程序GRUB等内容。第2部分是Linux系统管理篇,包括软件包管理器、用户管理、计划任务、文件系统管理、Btrfs文件系统、XFS文件系统、磁盘管理、systemd和网络管理等。第3部分是系统管理进阶,包括日志系统、防火墙管理、虚拟化管理、Docker容器级虚拟化、Linux系统中几种常见的文件系统共享方案、路由管理、NAT上网、Linux审计系统、SELinux、Linux配置管理工具Webmin、Linux远程会话等内容。每个部分都选取了重点案例,并以实战为例进行讲解,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本书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实例丰富,是广大Linux初学者、初次接触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人员必备的参考书,同时也非常适合大中专院校师生学习阅读,还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作为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潘中强,高校资深计算机专业讲师.

目录

第1章 Linux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1
1.1 认识Linux 1
1.1.1 Windows与Linux的区别 1
1.1.2 UNIX与Linux的区别 2
1.2 Linux授权与版本 2
1.2.1 GNU公共许可证 2
1.2.2 Linux的内核版本 3
1.2.3 Linux的发行版本 3
1.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简介 4
1.3.1 systemd服务管理软件 4
1.3.2 网络 5
1.3.3 文件系统和存储 5
1.3.4 虚拟化 6
1.4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安装 7
1.4.1 可选择的安装方式 7
1.4.2 创建虚拟机 8
1.4.3 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10
1.5 Linux的启动 20
1.5.1 本地登录 20
1.5.2 远程登录 21
1.5.3 打开Linux的终端命令行 24
1.6 Linux启动后的设置 25
1.6.1 首次启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配置 25
1.6.2 重置root密码 27
1.7 小结 29
1.8 习题 29
第2章 Linux的启动与进程管理 30
2.1 启动管理 30
2.1.1 Linux系统的启动过程 30
2.1.2 Linux运行级别 31
2.1.3 服务单元控制 32
2.2 系统引导器GRUB 36
2.2.1 GRUB 2简介 36
2.2.2 GRUB的启动菜单界面 38
2.2.3 GRUB 2的命令行界面 38
2.2.4 GRUB 2的一些常用命令 39
2.2.5 理解GRUB 2的配置文件 40
2.3 应用实例——手动引导Linux 41
2.4 小结 42
2.5 习题 42
第3章 Linux的日常运维 43
3.1 软件包管理 43
3.1.1 RPM软件包管理 43
3.1.2 Yum软件包管理 48
3.1.3 使用图形化工具管理软件包 53
3.2 用户管理 53
3.2.1 Linux的用户类型 54
3.2.2 用户管理机制 54
3.2.3 用命令行管理用户 56
3.2.4 用命令行管理用户组 61
3.2.5 使用图形化工具管理用户 63
3.3 计划任务管理 64
3.3.1 单次任务at 64
3.3.2 周期任务crond 64
3.4 小结 66
3.5 习题 66
第4章 Linux文件系统管理 67
4.1 认识Linux分区 67
4.2 Linux中的文件管理 68
4.2.1 文件的类型 68
4.2.2 文件的属性与权限 69
4.2.3 改变文件所有权 70
4.2.4 改变文件权限 72
4.3 Btrfs文件系统管理 74
4.3.1 建立文件系统 74
4.3.2 挂载文件系统 77
4.3.3 修改Btrfs文件系统大小 78
4.3.4 子卷(subvolume)管理 79
4.3.5 快照管理 80
4.3.6 创建RAID 80
4.3.7 添加、删除设备 82
4.3.8 文件系统转换 82
4.3.9 检查Btrfs文件系统 84
4.4 XFS文件系统管理 84
4.4.1 XFS文件系统备份和恢复 85
4.4.2 检查XFS文件系统 87
4.5 小结 88
4.6 习题 89
第5章 Linux磁盘管理 90
5.1 磁盘管理常用命令 90
5.1.1 查看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90
5.1.2 查看文件或目录所占用的空间 93
5.1.3 调整和查看文件系统参数 94
5.1.4 格式化文件系统 95
5.1.5 挂载/卸载文件系统 96
5.1.6 基本磁盘管理 98
5.2 交换空间管理 102
5.3 磁盘冗余阵列RAID 103
5.4 LVM工具 103
5.4.1 LVM基础 104
5.4.2 命令行LVM配置实战 104
5.4.3 使用ssm管理逻辑卷 109
5.5 使用gnome-disk-utility 磁盘工具 112
5.5.1 gnome-disk-utility简介 112
5.5.2 管理磁盘 113
5.6 使用GParted分区编辑器 115
5.6.1 安装GParted 115
5.6.2 创建分区 116
5.6.3 格式化分区 117
5.6.4 激活分区 117
5.7 范例——监控硬盘空间 117
5.8 小结 119
5.9 习题 119
第6章 Linux服务管理systemd 120
6.1 systemd简介和特点 120
6.1.1 systemd提供了按需启动能力 120
6.1.2 systemd采用Linux的Cgroup特性跟踪和管理进程的生命周期 121
6.1.3 启动挂载点和自动挂载管理 121
6.1.4 实现事务性依赖关系管理 122
6.1.5 日志服务 122
6.1.6 unit的应用 122
6.2 systemd的使用 123
6.2.1 unit文件的编写 124
6.2.2 创建自己的systemd服务 125
6.2.3 System V和systemd的命令对比列表 126
6.3 systemctl命令实例 126
6.4 小结 128
6.5 习题 128
第7章 Linux网络管理 129
7.1 网络管理协议 129
7.1.1 TCP/IP协议简介 129
7.1.2 UDP与ICMP协议简介 132
7.2 网络管理命令 132
7.2.1 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网络连接速度ping 132
7.2.2 配置网络或显示当前网络接口状态ifconfig 134
7.2.3 显示添加或修改路由表route 137
7.2.4 复制文件至其他系统scp 138
7.2.5 复制文件至其他系统rsync 140
7.2.6 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或接口状态netstat 142
7.2.7 探测至目的地址的路由信息traceroute 145
7.2.8 测试、登录或控制远程主机telnet 147
7.2.9 下载网络文件wget 147
7.3 Linux网络配置 149
7.3.1 Linux网络相关配置文件 149
7.3.2 配置Linux系统的IP地址 150
7.3.3 设置主机名 152
7.3.4 设置默认网关 152
7.3.5 设置DNS服务器 153
7.4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153
7.4.1 DHCP的工作原理 154
7.4.2 配置DHCP服务器 154
7.4.3 配置DHCP客户端 156
7.5 Linux域名服务DNS 157
7.5.1 DNS简介 158
7.5.2 DNS服务器配置 158
7.5.3 DNS服务测试 163
7.6 小结 164
7.7 习题 164

前言/序言

  前 言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靠网络上的服务器为自己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如新闻、微博等。这些服务器大多使用的操作系统是Linux,其原因在于Linux操作系统有非常高的安全性、稳定性等特点。在众多的Linux操作系统中,Red Hat Enterprise Linux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系统。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作为自己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利用这些平台再搭建高效且安全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新闻服务、游戏等各类应用。
  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学习,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使用和管理经验写作本书。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安装登录、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日志管理、虚拟化等技术,并采用实例化介绍这些技术的应用。学完本书之后,力求让读者掌握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系统的基本管理技巧。
  本书的特点
  1.内容丰富,知识全面
  全书共分3篇16章,采用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讲解。内容几乎涉及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本书中简称RHEL 7.3)各方面的管理技巧。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为了方便读者学习,本书首先让读者了解如何安装RHEL 7.3,然后介绍RHEL 7.3系统管理的基本技巧,并以此为基础介绍常见的应用系统和管理方法,如虚拟化、Webmin工具等。
  3.以目的为导向,深入讲解
  书中每个例子采用先讲解需求,再从需求分析出发,介绍如何应用管理技巧,让读者学习Linux系统中的分析方法。
  4.注重基础知识
  为了读者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使用RHEL 7.3,本书中的许多章节都着重讲解了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在以后的系统管理中非常重要,也是读者今后能举一反三地应用知识和技巧的基础。
  本书的内容安排
  本书分为3篇,共16章,主要章节规划如下所示。
  第一篇(第1章~第2章)Linux入门
  讲述了RHEL 7.3的安装、首次登录配置、登录系统方法、启动管理、引导程序等内容。
  第二篇(第3章~第7章)Linux系统管理
  讲述了RHEL 7.3中软件包管理、用户管理、任务调度、文件系统管理、磁盘管理、systemd、网络管理等。
  第三篇(第8章~第16章)Linux系统管理进阶
  讲述了Linux日志系统管理、防火墙管理、KVM虚拟化、Docker容器级虚拟化、Linux系统中几种文件共享方案、路由管理、配置NAT上网、策略路由、安全工具SELinux、Linux审计系统、使用Webmin管理系统、SSH协议和OpenSSH、远程桌面等内容。
  本书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尤其适合初级读者逐步学习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适合阅读本书的读者
  希望进入Linux运维领域的新手
  网络管理员
  需要全面学习RHEL 7系统的人员
  运维人员
  专业培训机构的学员
  希望掌握Linux系统管理技术的人员
  大中专院校的学生
  本书第1~10章由平顶山学院的潘中强编写,第11~16章由王刚编写,其他参与创作的还有王金柱、王超、王晓华、林龙、薛燚、吴贵文、薛福辉、管书香。
  编 者
  2017年12月

《Linux性能优化实战指南》 内容简介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服务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应用的响应速度、用户体验以及企业的运营效率。尤其对于广泛应用于企业级环境的Linux操作系统,如何深入理解其工作机制,并针对性地进行性能调优,已成为系统管理员、运维工程师乃至开发人员必备的核心技能。本书《Linux性能优化实战指南》并非一本理论堆砌的教材,而是一部以实际应用场景为导向,以解决实际性能瓶颈为目标的深度操作手册。它将带领读者穿越Linux系统错综复杂的内部机制,掌握一套系统化、流程化的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法,从而让你的Linux服务器跑得更快、更稳、更高效。 本书从“是什么”和“为什么”出发,首先为读者构建起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将深入剖析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包括但不限于进程调度、内存管理、I/O子系统、网络堆栈以及文件系统等,并详细阐述它们在性能方面的影响。理解这些基础概念是进行有效优化的前提。例如,了解CPU调度器的工作原理,能够帮助你判断是CPU密集型还是I/O密集型应用,从而选择正确的优化方向;掌握内存管理机制,有助于识别内存泄漏或过度分页,并采取相应措施;熟悉I/O栈,能让你找到磁盘读写瓶颈的根源;理解网络协议栈,则能帮助你优化网络吞吐量和延迟。 随后,本书将重点聚焦于“怎么做”。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用的性能监控与分析工具的使用指南,这些工具涵盖了从系统整体概览到具体性能指标的方方面面。你将学会如何运用`top`、`htop`、`vmstat`、`iostat`、`sar`等基础命令,快速了解系统当前的负载状况;掌握`perf`、`strace`、`lsof`等更专业的工具,深入探查进程行为、系统调用和文件句柄;学会利用`tcpdump`、`netstat`等工具,诊断网络层面的性能问题;并通过`dstat`、`glances`等聚合型工具,实现更直观、全面的监控。每个工具的介绍都将配以详实的参数解析、输出解读以及在具体场景下的应用示例,确保读者能够真正掌握这些强大工具的使用技巧。 性能优化的核心在于识别瓶颈,而本书最引以为傲的部分,正是其针对不同类型性能瓶颈的系统化诊断与调优策略。我们将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深入分析常见的性能问题,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CPU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 无论是CPU利用率过高、上下文切换频繁,还是进程抢占严重,本书都将提供详细的诊断方法,包括如何分析进程调度信息、识别CPU绑核的必要性、调整进程优先级,以及根据不同的CPU架构和应用特性,进行CPU拓扑感知的优化。你将了解到如何通过分析`mpstat`和`perf top`的输出,定位到具体的CPU密集型进程,并通过调整系统参数或优化程序本身来缓解问题。 内存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 内存是制约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书将深入剖析Linux的内存管理模型,包括页缓存、交换(swap)、OOM Killer等机制。读者将学会如何通过`free`、`vmstat`、`sar -r`等命令,准确评估内存使用情况,识别内存泄漏、频繁的页面换入换出(paging)问题。针对性地,我们将指导如何调整`swappiness`参数,优化文件系统的页缓存使用,以及在必要时考虑内存硬件升级或应用程序内存管理优化。 I/O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 磁盘I/O往往是数据库、文件服务器等应用性能的“阿喀琉斯之踵”。本书将详细解析Linux的块设备I/O栈,包括I/O调度器(如`cfq`、`deadline`、`noop`)、文件系统(如`ext4`、`xfs`)的特性,以及SSD与HDD的性能差异。你将学会如何通过`iostat`、`iotop`、`blktrace`等工具,精确测量磁盘的读写吞吐量、IOPS、队列深度和平均响应时间,诊断I/O延迟的根源。本书还将提供针对不同存储介质和工作负载的I/O调度器配置建议,以及文件系统挂载选项优化、RAID配置选择等实践经验。 网络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 在分布式系统和微服务架构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性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将深入剖析Linux的网络堆栈,从TCP/IP协议到socket层。你将学会如何使用`netstat`、`ss`、`tcpdump`、`ping`、`traceroute`等工具,分析网络连接状态、诊断丢包、延迟和带宽瓶颈。我们将详细讲解TCP拥塞控制算法、滑动窗口机制、以及系统级的网络参数调优(如`net.core.rmem_max`、`net.ipv4.tcp_tw_reuse`等),并提供针对高并发、低延迟场景的网络优化策略。 文件系统与存储优化: 文件系统性能直接影响到数据的读写效率。本书将对比分析主流Linux文件系统(ext4, XFS)的优劣势,并提供文件系统创建、挂载选项优化(如`noatime`, `nodiratime`)以及碎片整理等实用技巧。同时,对于分布式存储和网络附加存储(NAS),本书也会提供相应的性能考量和优化建议。 应用层面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了解系统底层的性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上层应用。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很多性能问题并非源于操作系统本身,而是应用程序的设计或配置不当。我们将介绍如何结合系统监控数据,分析应用程序的资源消耗模式,并提供通用的应用性能优化思路,例如数据库查询优化、Web服务器配置调优、缓存策略应用等,强调系统与应用协同优化的重要性。 除了以上章节,本书还特别强调了性能基线建立和自动化监控的重要性。在进行任何优化之前,建立一个反映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的性能基线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我们量化优化效果并及时发现异常。同时,对于规模化的服务器集群,手动监控已不再现实,本书将介绍如何利用Prometheus、Grafana、Zabbix等流行的监控工具,实现性能指标的自动化采集、可视化展示和告警,确保系统性能时刻处于可控状态。 本书的写作风格力求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我们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的图示、命令示例和实际案例,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实践经验。每个章节都以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掌握一项关键技能为目标,确保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的价值。 无论你是初涉Linux系统管理的菜鸟,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亦或是需要提升应用性能的开发人员,《Linux性能优化实战指南》都将是你的得力助手。它将帮助你告别“摸着石头过河”式的低效调优,掌握一套科学、系统、高效的性能优化方法论,让你在驾驭Linux服务器的过程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最终,本书的目标是赋能读者,让他们能够自信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性能挑战,构建出稳定、高效、可扩展的Linux应用环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系统管理实战》绝对是所有希望深入掌握RHEL 7.3的系统管理员的必读之作。我之前接触过一些Linux的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基础命令的介绍,或者内容过于陈旧。《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系统管理实战》则不同,它紧密结合了RHEL 7.3的实际特性,并且涵盖了从基础架构到高级应用的广泛主题。我最看重的是它在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方面的实用性。书中提供了大量的诊断工具和分析方法,帮助我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并且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在介绍系统日志管理时,作者不仅讲解了`syslog`和`journald`的配置,还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分析日志文件来找出系统异常的原因,这对于我处理线上突发故障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对存储管理(RAID、SAN、NAS)的讲解也相当深入,让我了解了如何在RHEL 7.3环境下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方案。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涉及了自动化管理工具(如Ansible)的应用,这对于提高企业级IT运维效率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编排也十分合理,每个章节都像一个独立的模块,既可以按照顺序阅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地学习。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全面、深入且高度实用的RHEL 7.3系统管理指南,能够极大地提升我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尤其是在企业级应用场景的模拟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为一名已经有几年Linux使用经验的工程师,我原本以为自己对RHEL 7.3已经 cukup(足够)熟悉了,但这本书还是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它不仅仅停留于基础命令的罗列,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实际的企业环境中部署、管理和优化RHEL 7.3。书中的章节,比如“性能调优与故障排除”、“容器化技术在RHEL中的应用”、“安全加固与合规性审计”等,都非常有针对性,直接解决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性能调优方面的讲解,通过分析各种系统指标,给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并且附带了详细的验证方法,这对于提升系统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另外,关于容器化技术的介绍,也紧跟技术发展的前沿,让我了解了Docker和Kubernetes如何在RHEL 7.3上落地,这对于我未来参与相关项目非常有帮助。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高可用性集群的搭建和维护,虽然内容比较复杂,但作者的讲解条理清晰,图文并茂,让我能够相对容易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习手册,更是一份指导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企业环境中有效管理RHEL 7.3的宝典,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绝对是提升技能的利器。

评分

我之前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RHEL 7.3核心概念的书籍,终于在这本《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系统管理实战》中找到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没有回避那些容易让人感到困惑的底层细节,而是用非常清晰、逻辑严谨的方式进行了解释。比如,在讲解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的部分,作者并没有止步于`ps`和`top`命令,而是深入剖析了Linux内核是如何调度进程、如何分配和回收内存的。这让我对系统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够更有效地诊断和解决各种性能瓶颈问题。书中关于文件系统(包括XFS和LVM)的讲解也十分透彻,不仅介绍了如何创建和管理,还详细阐述了它们在数据完整性和可伸缩性方面的优势,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实践。还有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部分是关于网络服务的配置,例如DNS、DHCP、NFS等,作者不仅给出了详细的配置步骤,还解释了每个参数的含义和对服务功能的影响,这使得我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配置,而不是简单地照搬。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也很有特点,它不像某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和代码片段,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RHEL 7.3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触及到了其核心和精髓。

评分

对于一个常年与Windows打交道的IT新手来说,转向Linux环境确实需要一个强大的引导。这本书《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系统管理实战》就像是我的“Linux导航仪”,让我能够顺利地在RHEL 7.3的世界里遨游。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从一个完全初学者的角度出发,一点一点地构建起对Linux系统的认知。书中的语言非常朴实,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即使是像“shell”、“kernel”、“inode”这样我之前闻所未闻的概念,作者也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解释得通俗易懂。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介绍命令行工具时,总是会先解释这个工具能做什么,然后给出具体的示例,最后再告诉你这个命令背后的工作原理。这样的讲解方式,让我不再只是死记硬背命令,而是真正理解了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也更容易举一反三。书中关于用户和权限管理的章节,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因为这对我来说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作者详细讲解了`useradd`、`groupadd`、`chmod`、`chown`等命令的使用,并且通过实际场景演示了如何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这让我对Linux的安全模型有了初步但清晰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Linux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过程。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Linux初学者的福音!我之前对Linux一直有点望而却步,总觉得命令行操作太复杂,系统配置更是摸不着头脑。但自从翻开这本《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系统管理实战》,我的观念彻底改变了。作者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讲解了RHEL 7.3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安装配置,到用户权限管理、文件系统维护,再到网络服务搭建,每一个章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特别是书中大量的实战案例,让我感觉就像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手把手教学。那些命令行的解释,不再是枯燥的代码堆砌,而是清晰地阐述了它们的作用和背后的逻辑。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SELinux的部分,之前我总是被它搞得头疼,但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实际操作演示,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原理和如何进行有效的配置,甚至能够排查一些常见的SELinux故障。而且,书中对于各种服务(比如Apache、Nginx、SSH)的配置过程都非常详尽,包含了很多我之前从未注意到的小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是导致服务不稳定或者安全漏洞的根源。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是将大量的实践经验提炼出来,直接传授给了读者。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面对Linux系统手足无措的菜鸟了,而是真正迈出了系统管理的第一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